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9895发布日期:2020-06-26 23:3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训练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预测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并指导自身社会行为的高级认知过程,主要包括情感加工、心理理论、社会知觉和归因方式。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用户540万例。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仍有上升趋势,在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首位。精神障碍往往涉及个体多方面能力的受损,包括基础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的低下,患者在遭受精神痛苦的同时,往往难以执行正常的社会功能,给家人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传统针对精神障碍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前两种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但对患者后续的社会认知功能恢复起效有限。此外,目前的心理治疗也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基础认知能力,对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已有研究表明,计算机技术在干预矫正精神障碍患者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治疗方式,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并提高患者包括基础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各项能力,快速帮助患者摆脱精神症状,回归社会。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社会认知缺陷的筛查及矫正的规范系统及技术。本项目针对此领域的缺失,设计研发出一套集专业、性和先进性为一体的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社会认知障碍者提供社会认知功能评估与康复矫正训练,改善目前社会认知评估及矫正不规范、不系统的现状,帮助社会认知障碍者提升社会认知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弥补现有技术中有关社会认知功能训练的内容缺失。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包括有终端平台,终端平台包括有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录入模块、输出模块、管理端、用户端以及存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录入模块、输出模块、存储模块、管理端以及用户端均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管理员在管理端通过所述录入模块添加用户的个体化信息,将其存储至存储模块,所述个体化信息包括有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联系方式;

存储模块包括有内置的测评单元以及用以记录用户测评结果的单元,用以存储过往的测评记录以及用户各阶段的测评结果;

所述测评单元由8个阶段组成,主要由情绪识别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组成,其他量表录入模板则包括有多伦多述情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管理员在管理端根据用户的个体化信息为用户分配对应阶段的测评单元,用户端用于呈现管理端分配的测评单元;

输出模块包括结果显示单元、打印报告单元和数据导出单元,显示单元用以显示测试结果、打印报告单元生成并打印完整结果报告或图表、数据导出单元导出测试数据;

处理器模块与通信模块交互联结,通信模块包括有线网络连接单元和无线网络连接单元,有线网络连接单元连接处理器模块,无线网络连接单元与无线网络服务器连接;

处理器模块内置有windows系统。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1阶段作用是对用户进行社会认知评估,通过用户在用户端完成的多伦多述情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情绪识别任务的艾克曼基本情绪测试和心理理论任务的心理理论能力测试来判断,第2阶段到第7阶段是对用户的社会认知进行矫正,第8阶段是对用户的社会认知矫正效果进行评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1阶段的量表测评是用户根据屏幕指导语,对呈现的题项逐一进行相应的作答;艾克曼基本情绪测试是给用户随机呈现7种情绪面孔静态图片,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中性,让其判断该图片属于什么情绪,系统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心理理论能力测试是随机给用户呈现不同复杂情绪的眼区图片,让其判断该图片属于什么情绪,系统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测试完成后,可以选择打印测评报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2阶段的情绪识别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随机呈现6种情绪面孔静态图,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让其选出与图片相符的情绪,若选择正确,则该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出现该情绪的动图并配文字讲解,用户学习完后自行选择进入下一题;眼区识别能力提升任务1是随机给用户呈现不同复杂情绪的眼区静态图,让其选出与图片相符的情绪,若选择正确,则该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进入第1次矫正,即出现该情绪的完整面孔静态图,若经过第1次矫正后,该题依然选错,则进入第2次矫正,即让用户观看该眼区的视频片段,学习完后用户自行选择进入下一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3阶段的情绪区分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呈现两张易混淆的情绪面孔静态图,如:惊讶和恐惧,先对两张图片表现的情绪一致性进行判断,再让其分别判断每张图属于哪种情绪,若判断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出现该情绪的动图并且配文字讲解,随后再次随机出现该组图片,继续判断,直至该组图片判断正确为止;该阶段的复杂眼区识别提升任务同所述第2阶段,但该阶段呈现的眼区情绪图片较所述第2阶段的图片更复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4阶段的情绪匹配能力提升任务是先给用户分别呈现6种情绪元素图片,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这些元素图片包括眼睛、嘴巴、眉毛等面部特征让用户从中选出与情绪对应的元素图片,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对选错的元素图片进行文字讲解,之后再次出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其次,给用户呈现易混淆的情绪元素图片,如:惊讶和恐惧,让用户从中选出与情绪对应的元素图片,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对选错的元素图片进行文字讲解,之后再次出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社会推理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呈现多组顺序错乱的图片,需要用户将图片重新排序,使之形成一个有逻辑的故事,若用户答题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用户答题错误,则对其进行第1次矫正,即对每张图片增加文字说明,用以表述图片呈现的内容,之后用户再次作答,若依然答错则进入第2次矫正,即在第1次矫正的基础上增加图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之后用户再次作答,若依然答错则进入第3次矫正,即将图片的文字描述按正确的顺序排列,用户需选出与文字对应的图片,之后用户再次作答,不论用户回答正确与否,此题均不再出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5阶段的综合情绪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分别呈现6种整体情绪静态图,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每种情绪随机出现,让用户进行判断,若判断正确,则进入下一张图片的判断,且该张图片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对该整体情绪进行讲解,讲解具体包括面部肌肉特征和身体姿势特征,在随后的测试中再次随机出现该张图片,继续判断,直至该张图片判断正确为止;该阶段的社会推理能力提升任务同第4阶段,但该阶段呈现的组合图片较所述第4阶段的图片更复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6阶段的一阶情境感知提升任务是针对6种基本情绪设置相应的情境,其中情境内容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让用户判断该情境中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选项中所使用的图片需呈现整体情绪,若判断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提示选择错误,之后再次随机呈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为止;社会感知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依次呈现多个小故事,然后让其选择故事中的主人公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进入第1次矫正,即在原本故事的基础上增加附加信息,让用户再次选择,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依然选择错误,则进入第2次矫正,即在矫正1的基础上用颜色标出故事中的关键信息,让用户再次选择,不论选择正确与否,此题均不再出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7阶段的二阶情境感知提升任务是针对6种基本情绪设置相应的情境,其中情境内容使用第三人称视角,让用户判断该情境中他人所感受到的情绪,选项中所使用的图片需呈现整体情绪,若判断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提示选择错误,之后再次随机呈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为止;该阶段的社会感知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依次呈现多个故事情境,根据故事情境回答相应的问题,若回答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回答错误,则用颜色标出文中的关键信息或弹出对应的提示框,让用户再次选择,不论答题错误与否均进入下一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8阶段是情绪识别矫正效果评估,该阶段所用材料同第1阶段,该阶段完成后,可选择打印测评报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包括有终端平台,终端平台包括有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录入模块、输出模块、管理端、用户端以及存储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录入模块、输出模块、存储模块、管理端以及用户端均与处理器模块连接,管理员在管理端通过录入模块添加用户的个体化信息,将其存储至存储模块,存储模块还包括有内置的测评单元,管理员在管理端根据用户的个体化信息为用户分配对应阶段的测评单元,用户端用于呈现管理端分配的测评单元,测评单元包括有情绪识别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情绪识别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均由8个阶段组成。本发明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社会认知障碍者进行功能评定与康复矫正训练,改善目前社会认知评估及矫正不规范的现状,帮助社会认知障碍者提升社会认知能力。

具有以下优点:

先进性:社会认知作为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新兴交叉领域,其水平往往和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指标息息相关。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关于计算机技术辅助评估矫正社会认知障碍的研究很是缺乏。目前国内尚无针对社会认知障碍进行评估和矫正的同类产品,故本产品是国内首个针对社会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与矫正的计算机系统,在科技成果方面具有先进性。

成熟性:本系统前期已在多学科专家指导下完成系统设计研发,系统本身具有良好的性能,功能模块完备,涵盖社会认知领域的多个维度,包括:情绪识别、心理理论、社会知觉、归因方式等,在评估和矫正方面采用本土化的社会技能训练、情绪识别训练,并结合现今计算机技术,实现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机评估矫正方案。

适用性:截至2016年底,全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用户540万例。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仍有上升趋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社会认知功能功能受损者均可以使用本产品进行社会认知功能的评估与矫正。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终端平台各个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评单元的内容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社会认知评估与矫正系统,包括有终端平台,终端平台包括有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录入模块、输出模块、管理端、用户端以及存储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录入模块、输出模块、存储模块、管理端以及用户端均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管理员在管理端通过所述录入模块添加用户的个体化信息,将其存储至存储模块,所述个体化信息包括有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联系方式;

存储模块包括有内置的测评单元以及用以记录用户测评结果的单元,用以存储过往的测评记录以及用户各阶段的测评结果;

测评单元由8个阶段组成,主要由情绪识别任务和心理理论任务组成,其他量表录入模板则包括有多伦多述情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管理员在管理端根据用户的个体化信息为用户分配对应阶段的测评单元,用户端用于呈现管理端分配的测评单元;

输出模块包括结果显示单元、打印报告单元和数据导出单元,显示单元用以显示测试结果、打印报告单元生成并打印完整结果报告或图表、数据导出单元导出测试数据;

处理器模块与通信模块交互联结,通信模块包括有线网络连接单元和无线网络连接单元,有线网络连接单元连接处理器模块,无线网络连接单元与无线网络服务器连接;

处理器模块内置有windows系统。

第1阶段作用是对用户进行社会认知评估,通过用户在用户端完成的多伦多述情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情绪识别任务的艾克曼基本情绪测试和心理理论任务的心理理论能力测试来判断,第2阶段到第7阶段是对用户的社会认知进行矫正,第8阶段是对用户的社会认知矫正效果进行评估。

各阶段具体操作如下:

第1阶段的量表测评是用户根据屏幕指导语,对呈现的题项逐一进行相应的作答;艾克曼基本情绪测试是随机给用户呈现7种情绪面孔静态图片,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中性,让其判断该图片属于什么情绪,系统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心理理论能力测试是给用户随机呈现不同复杂情绪的眼区图片,让其判断该图片属于什么情绪,系统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测试完成后,可以选择打印测评报告。

第2阶段的情绪识别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随机呈现6种情绪面孔静态图,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让其选出与图片相符的情绪,若选择正确,则该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出现该情绪的动图并配文字讲解,用户学习完后自行选择进入下一题;眼区识别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随机呈现不同复杂情绪的眼区静态图,让其选出与图片相符的情绪,若选择正确,则该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进入第1次矫正,即出现该情绪的完整面孔静态图,若经过第1次矫正后,该题依然选错,则进入第2次矫正,即让用户观看该眼区的视频片段,学习完后用户自行选择进入下一题。

第3阶段的情绪区分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呈现两张易混淆的情绪面孔静态图,如:惊讶和恐惧,先对两张图片表现的情绪一致性进行判断,再让其分别判断每张图属于哪种情绪,若判断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出现该情绪的动图并且配文字讲解,随后再次随机出现该组图片,继续判断,直至该组图片判断正确为止;该阶段的眼区识别能力提升任务同第2阶段,但该阶段呈现的眼区情绪图片较所述第2阶段的图片更复杂。

第4阶段的情绪匹配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分别呈现6种情绪元素图片,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这些元素图片包括眼睛、嘴巴、眉毛等面部特征,让用户从中选出与情绪对应的元素图片,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对选错的元素图片进行文字讲解,之后再次出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其次,给用户呈现易混淆的情绪元素图片,如:惊讶和恐惧,让用户从中选出与情绪对应的元素图片,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则对选错的元素图片进行文字讲解,之后再次出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社会推理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呈现多组顺序错乱的图片,需要用户将图片重新排序,使之形成一个有逻辑的故事,若用户答题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用户答题错误,则对其进行第1次矫正,即对每张图片增加文字说明,用以表述图片呈现的内容,之后用户再次作答,若依然答错则进入第2次矫正,即在第1次矫正的基础上增加图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之后用户再次作答,若依然答错则进入第3次矫正,即将图片的文字描述按正确的顺序排列,用户需选出与文字对应的图片,之后用户再次作答,不论用户回答正确与否,此题均不再出现。

第5阶段的综合情绪能力提升任务是给用户分别呈现6种整体情绪静态图,如高兴、悲伤、恐惧、愤怒、惊讶、厌恶,每种情绪随机出现,让用户进行判断,若判断正确,则进入下一张图片的判断,且该张图片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对该整体情绪进行讲解,讲解具体包括面部肌肉特征和身体姿势特征,在随后的测试中再次随机出现该张图片,继续判断,直至该张图片判断正确为止;该阶段的社会推理能力提升任务同第4阶段,但该阶段呈现的组合图片较所述第4阶段的图片更复杂。

第6阶段的一阶情境感知提升任务是针对6种基本情绪设置相应的情境,其中情境内容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让用户判断该情境中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选项中所使用的图片需呈现整体情绪,若判断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提示选择错误,之后再次随机呈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为止;社会感知能力提升任务1是给用户依次呈现多个小故事,然后让其选择故事中的主人公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选择错误,进入第1次矫正,即在原本故事的基础上增加附加信息,让用户再次选择,若选择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依然选择错误,则进入第2次矫正,即在矫正1的基础上用颜色标出故事中的关键信息,让用户再次选择,不论选择正确与否,此题均不再出现。

第7阶段的二阶情境感知提升任务是针对6种基本情绪设置相应的情境,其中情境内容使用第三人称视角,让用户判断该情境中他人所感受到的情绪,选项中所使用的图片需呈现整体情绪,若判断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判断错误,则提示选择错误,之后再次随机呈现该题,直至选择正确为止;该阶段的社会感知能力提升任务2是给用户依次呈现多个故事情境,根据故事情境回答相应的问题,若回答正确,则此题不再出现,若回答错误,则用颜色标出文中的关键信息或弹出对应的提示框,让被试再次选择,不论答题正确与否,均进入下一题。

第8阶段是社会认知矫正效果评估,该阶段所用材料同第1阶段,该阶段完成后,可选择打印测评报告。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