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2647发布日期:2020-06-16 20:5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



背景技术:

胆道梗阻指胆汁排出道的任何一段因胆管腔内病变、管壁自身疾病、管壁外浸润压迫等疾病,造成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的胆管机械性梗阻。表现为黄疸,伴上腹隐痛,发冷发热,腹痛性质一般为胀痛绞痛为主,有时绞痛为显著症状,既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般都呈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出现。

目前,治疗胆道梗阻较好方法是采取将胆道支架植入到狭窄或阻塞部位,从而可以起到减压引流、支撑、利于胆道的愈合的作用。当胆管梗阻消失或胆道恢复后,需要将胆道支架从置入部位取出,而置入的支架通常存在游移现象,导致胆道支架取出困难。因而,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利用圈套器或活检钳取出,但发力位置多是平行于支架纵深方向,存在发力困难,进而取出困难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如专利号为cn201811541466.7的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通过多爪结构的设计,并通过软管材质的外鞘管,可便于取出弯曲纵深方向的胆道支架。

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上述发明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该多爪结构的爪钩采用向内部倾斜的钩头,若要将胆道支架钩住,则爪钩从胆道支架的外侧进行钩抓,即爪钩先撑开胆道支架置入部位的管道,将置入部位的管道扩大,然后爪钩越过扩大管道进入胆道支架的前侧,再回缩爪钩,实现爪钩钩取胆道支架;但是该方式需要将置入部位的管道扩大,不仅可能造成胆道支架脱离置入部位的管道,使得胆道支架无法处于与爪钩垂直的方位,即胆道支架可能从初始与管道纵向垂直的方位,变成与管道倾斜的方位,甚至处于与管道水平垂直的方位,从而不便于爪钩钩取胆道支架,增加钩取的难度,同时将置入部位的管道扩大,可能对管道病灶处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多爪结构钩取胆道支架造成置入部位的管道扩大,不仅不便于爪钩钩取胆道支架,增加钩取的难度,而且可能对管道病灶处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包括外鞘管,所述外鞘管左端部设置有活塞腔体,活塞腔体下端连通有导管,导管另外一端穿出外鞘管右端且导管另外一端设置有气囊组件,活塞腔体上端设置有腔体顶件,腔体顶件下侧通过弹簧连接有与活塞腔体配合的活塞件,活塞件上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穿过并穿出腔体顶件,且连接杆上端一体设置有移动盘,移动盘上侧均匀倾斜转动连接有若干组取出件,取出件顶端均倾斜设置有爪钩,爪钩的凹口均向朝向外侧,且爪钩下端延伸线与外鞘管轴线平行,所述外鞘管左端设置有限制板,限制板远离轴心处均匀设置有与取出件间隙配合的倾斜孔,取出件均通过与其同侧的倾斜孔穿过并穿出限制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设置在气囊与导管另外一端交接处的气阀以及设置在气囊顶端的单向进气阀,当关闭气阀后,可持续按压气囊,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气囊自身弹性恢复,将外界气体导管向活塞腔体充入气体,当打开气阀后,可将活塞腔体内的气体放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腔体顶件轴心开设有与连接杆间隙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杆通过通孔穿过并穿出腔体顶件,通过通孔对连接杆的限定,提高连接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盘圆周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滑槽,所述外鞘管左端部圆周内壁均匀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通过滑槽与滑块的配合,提高移动盘上下移动的稳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盘上侧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梯型槽,梯型槽内均设置有轴杆,所述取出件底端均设置有与轴杆转动连接的套筒,通过轴杆与套筒的配合,实现取出件与移动盘的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爪钩倾斜设置在取出件顶端,减少直接进入胆道支架内侧所引起爪钩与胆道支架相互碰撞,进而减少胆道支架的游移,便于爪钩进入胆道支架的内侧,并通过每组爪钩均朝外设计,使得爪钩可从胆道支架的内侧,将胆道支架钩住并取出,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将置入部位的管道扩大,从而不仅降低爪钩钩取胆道支架的难度,而且避免对管道病灶处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鞘管左端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盘与若干组取出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取出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外鞘管;2-活塞腔体;3-导管;4-腔体顶件;5-弹簧;6-活塞件;7-连接杆;8-移动盘;9-取出件;10-爪钩;11-限制板;12-倾斜孔;13-气囊;14-气阀;15-单向进气阀;16-滑槽;17-滑块;18-梯型槽;19-轴杆;2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爪形胆管及胰腺支架取出器械,参照图1-6:包括外鞘管1,外鞘管1左端部设置有活塞腔体2,活塞腔体2下端连通有导管3,导管3另外一端穿出外鞘管1右端且导管3另外一端设置有气囊组件,活塞腔体2上端设置有腔体顶件4,腔体顶件4下侧通过弹簧5连接有与活塞腔体2配合的活塞件6,活塞件6上侧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上端穿过并穿出腔体顶件4,且连接杆7上端一体设置有移动盘8,移动盘8上侧均匀倾斜转动连接有若干组取出件9,取出件9顶端均倾斜设置有爪钩10,爪钩10的凹口均向朝向外侧,且爪钩10下端延伸线与外鞘管1轴线平行,外鞘管1左端设置有限制板11,限制板11远离轴心处均匀设置有与取出件9间隙配合的倾斜孔12,取出件9均通过与其同侧的倾斜孔12穿过并穿出限制板11。

其中,气囊组件包括气囊13、设置在气囊13与导管3另外一端交接处的气阀14以及设置在气囊13顶端的单向进气阀15,当关闭气阀14后,可持续按压气囊13,通过单向进气阀15与气囊13自身弹性恢复,将外界气体导管3向活塞腔体2充入气体,当打开气阀14后,可将活塞腔体2内的气体放出。

腔体顶件4轴心开设有与连接杆7间隙配合的通孔,连接杆7通过通孔穿过并穿出腔体顶件4,通过通孔对连接杆7的限定,提高连接杆7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移动盘8圆周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滑槽16,外鞘管1左端部圆周内壁均匀设置有与滑槽16配合的滑块17,通过滑槽16与滑块17的配合,提高移动盘8上下移动的稳定。

移动盘8上侧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梯型槽18,梯型槽18内均设置有轴杆19,取出件9底端均设置有与轴杆19转动连接的套筒20,通过轴杆19与套筒20的配合,实现取出件9与移动盘8的转动连接。

使用时,将外鞘管1左端部移动至胆道支架置入部位的管道处,通过气囊组件,向活塞腔体2内充入气体,使得活塞腔体2内的气压逐渐增大,当其内的气压大于弹簧5对活塞件6的弹性挤压力后,推动活塞件6上移,从而可通过控制向活塞腔体2内的气压,调节活塞件6移动的距离,通过连接杆7带动移动盘8上移,进而将若干组取出件9沿着各自的倾斜孔12移动,从而使得若干组爪钩10相互之间的距离扩大,此时,将每组爪钩10伸入胆道支架的内侧,再控制活塞腔体2内的气压,使得移动盘8稍微上移,使得若干组爪钩10组成的圆形内径稍大于胆道支架的内径,再向外拉动外鞘管1,从而可从胆道支架的内侧,爪钩10将胆道支架钩住,并将胆道支架取出。

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爪钩10倾斜设置在取出件9顶端,减少直接进入胆道支架内侧所引起爪钩10与胆道支架相互碰撞,进而减少胆道支架的游移,便于爪钩10进入胆道支架的内侧,并通过每组爪钩10均朝外设计,使得爪钩10可从胆道支架的内侧,将胆道支架钩住并取出,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将置入部位的管道扩大,从而不仅降低爪钩10钩取胆道支架的难度,而且避免对管道病灶处造成损伤;同时通过弹簧5的设计,当活塞腔体2内未充气时,弹簧5对活塞件6的弹性挤压力,可保证活塞件6不会在外鞘管1进入患者身体时产生移动,从而使得爪钩10稳定在外鞘管1左端口,进而便于爪钩10后续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