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00708发布日期:2020-05-01 21:37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皮肤病外用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该病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患者痛苦缠绵,治愈后容易复发,是医学一大难题。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皮疹可发于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患者时觉灼热、剧痒,常反复发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兼顾杀菌止痒,对神经性皮炎有显著疗效。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20-40份,狼毒10-20份,穿心莲10-20份,归尾15-25份,蚕砂20-40份,接骨草20-40份,乌藤20-40份,鸡血藤15-25份,蝉蜕5-15份,牛蒡子15-25份,荆芥15-25份,防风15-25份,雄黄5-15份,明矾10-20份,地骨皮10-20份,独活10-20份,麻黄10-20份,薄荷15-25份,石榴皮15-25份,苦参15-25份,白鲜皮10-20份,大枫子15-25份,土槿皮15-25份。

优选的,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25-35份,狼毒12-18份,穿心莲12-18份,归尾18-22份,蚕砂25-35份,接骨草25-35份,乌藤25-35份,鸡血藤18-22份,蝉蜕8-12份,牛蒡子15-22份,荆芥18-22份,防风18-22份,雄黄8-12份,明矾12-17份,地骨皮12-17份,独活12-17份,麻黄12-17份,薄荷18-22份,石榴皮18-22份,苦参18-22份,白鲜皮12-17份,大枫子18-22份,土槿皮18-22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徐长卿,狼毒,穿心莲,归尾,蚕砂,接骨草,乌藤,鸡血藤,蝉蜕,牛蒡子,荆芥,防风,雄黄,明矾,地骨皮,独活,麻黄,薄荷,石榴皮,苦参,白鲜皮,大枫子,土槿皮,净选,混合,粉碎,尤其大枫子需捣烂,加5-8倍量水,浸泡0.5-1小时后,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

2)重复步骤1)的煎煮过程2-4次,每次加水量均为原料药材的5-8倍,将多次煎煮得到的药液合并,即得。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药液冷却至15-20度,得冷却药液;

2)根据患处皮损大小和形状准备多层纱布,浸入药液中,蘸取冷却药液后湿敷于患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纱布,每次纱布均蘸取药液,每次治疗湿敷20-30分钟,每天治疗1-2次。

所述湿敷过程中蘸取药液的纱布以药液不滴下为准。蘸取药液的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比例称取中药材徐长卿,狼毒,穿心莲,归尾,蚕砂,接骨草,乌藤,鸡血藤,蝉蜕,牛蒡子,荆芥,防风,雄黄,明矾,地骨皮,独活,麻黄,薄荷,石榴皮,苦参,白鲜皮,大枫子,土槿皮,净选,混合,打碎成50-100目细粉,加5-8倍量乙醇溶液,浸泡7-15天,过滤,取液体;

2)重复步骤1)的浸提过程2-4次,每次加乙醇量均为原料药材的2-3倍,将多次浸提得到的药液合并,即得酊剂。

优选的,所述乙醇溶液采用浓度75%以上的酒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为外用制剂,采用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治疗法则,以杀灭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并兼顾杀虫止痒,对神经性皮炎、痤疮、疥疮、汗斑、手足癣、甲癣、花斑癣、体癣、股癣等有显著疗效,制备成本低,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本发明药物为纯中药配制,保持天然的药物毒性小,疗效好的特点,疗效明确,且使用方便,外用涂敷后使药物逐渐释放,起到治疗作用,能够使所含药物均衡吸收产生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20份,狼毒10份,穿心莲10份,归尾15份,蚕砂20份,接骨草20份,乌藤20份,鸡血藤15份,蝉蜕5份,牛蒡子15份,荆芥15份,防风15份,雄黄5份,明矾10份,地骨皮10份,独活10份,麻黄10份,薄荷15份,石榴皮15份,苦参15份,白鲜皮10份,大枫子15份,土槿皮15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40份,狼毒10份,穿心莲20份,归尾25份,蚕砂40份,接骨草40份,乌藤40份,鸡血藤25份,蝉蜕15份,牛蒡子25份,荆芥25份,防风25份,雄黄15份,明矾20份,地骨皮20份,独活20份,麻黄20份,薄荷25份,石榴皮25份,苦参25份,白鲜皮20份,大枫子25份,土槿皮25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30份,狼毒15份,穿心莲15份,归尾20份,蚕砂30份,接骨草30份,乌藤30份,鸡血藤20份,蝉蜕10份,牛蒡子20份,荆芥20份,防风20份,雄黄10份,明矾15份,地骨皮15份,独活15份,麻黄15份,薄荷20份,石榴皮2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大枫子20份,土槿皮20份。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35份,狼毒18份,穿心莲18份,归尾18份,蚕砂25份,接骨草25份,乌藤35份,鸡血藤22份,蝉蜕8份,牛蒡子15份,荆芥22份,防风18份,雄黄8份,明矾12份,地骨皮17份,独活17份,麻黄12份,薄荷18份,石榴皮22份,苦参22份,白鲜皮17份,大枫子18份,土槿皮22份。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25份,狼毒12份,穿心莲12份,归尾22份,蚕砂35份,接骨草35份,乌藤25份,鸡血藤18份,蝉蜕12份,牛蒡子22份,荆芥18份,防风122份,雄黄12份,明矾17份,地骨皮12份,独活12份,麻黄17份,薄荷22份,石榴皮18份,苦参18份,白鲜皮12份,大枫子18份,土槿皮18份。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30份,狼毒15份,穿心莲15份,归尾20份,蚕砂30份,接骨草30份,乌藤30份,鸡血藤20份,蝉蜕10份,牛蒡子20份,荆芥20份,防风20份,雄黄10份,明矾15份,地骨皮15份,独活15份,麻黄15份,薄荷20份,石榴皮2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大枫子20份,土槿皮20份,白果15份,白芷5份。

实施例7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30份,狼毒15份,穿心莲15份,归尾20份,蚕砂30份,接骨草30份,乌藤30份,鸡血藤20份,青风藤15份,蝉蜕10份,牛蒡子20份,荆芥20份,防风20份,雄黄10份,明矾15份,地骨皮15份,独活15份,麻黄15份,薄荷20份,石榴皮2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大枫子20份,土槿皮20份,白果15份,白芷5份。

实施例8

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湿疹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徐长卿30份,狼毒15份,穿心莲15份,归尾20份,蚕砂30份,接骨草30份,乌藤30份,鸡血藤20份,青风藤15份,蝉蜕10份,牛蒡子20份,荆芥20份,防风20份,雄黄10份,明矾15份,地骨皮15份,独活15份,麻黄15份,薄荷25份,石榴皮20份,苦参20份,白鲜皮15份,大枫子20份,土槿皮20份,白果15份,白芷5份。

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功于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主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

狼毒,辛、苦,平。有毒。散结,逐水,止痛,杀虫。用于水气肿胀,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疥、癣,杀蝇、蛆。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温疹瘙痒,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归尾,辛、甘、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归尾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液量,有助于皮肤的局部循环。

蚕砂,味辛,性温,祛风湿,止痛。蚕砂具有燥性,燥性药物能胜风祛湿,因此蚕砂可以驱除皮肤上的风症。

接骨草,味甘、苦,性平。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乌藤,祛风和络;活血止痛;利尿消肿。它不但能止痒还能人们身体上的丘疹消退,平时人们出现风疹以及荨麻疹还有湿疹等常见皮肤病时,可以把中药首乌藤与蛇床子以及地肤子等中药杆秤一起煎汤外洗,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

青风藤,味苦、辛,性平。祛风湿,治劳伤,止痛,利尿。主治风湿骨痛,劳伤骨痛,感冒,咳嗽,胃气疼痛,皮肤痒疹,水肿等症。青风藤治一切诸风,本方中与苦参、白鲜皮、防风配伍,起到抗炎,通经络,镇痛、镇静作用,治疗风湿浸淫皮肤瘙痒。

蝉蜕,甘,寒。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

牛蒡子,辛苦,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牛蒡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星形奴兴氏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本方中蝉蜕与牛蒡子、薄荷同用,疏风热,治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

荆芥,辛,温。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

防风,辛、甘。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雄黄,辛,性温。归肝、大肠经;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雄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多种皮肤真菌和人型、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

明矾,酸、涩,寒。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

地骨皮,甘,寒。凉血清热,泄火消炎,祛风。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与蝉蜕同用,有效祛风、散热,治疗皮肤发热发痒。

独活,辛、苦,微温。能止风动血引气,拔骨中毒,去痹湿气,散风除湿、活血消肿、引拔病气外出。本方中独活配伍防风、白芷等祛除风湿,行气活血。

麻黄,辛苦,温。宣肺走表,皮肤瘙痒由于风邪不散,郁而化火,伏于皮下,麻黄发泄郁热、透散邪毒,邪去则痒止。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

石榴皮,酸、涩,温。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石榴皮含多含糅质,能够有助于局部创面愈合或爱护局部免受刺激,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

白鲜皮,苦,寒;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湿热痹。本方中配伍苦参、防风,既能清热燥湿,又能祛风通痹。

大枫子,味辛,热,有毒。祛风燥湿,攻毒杀虫。外用治毒疮,疥癣,手背皱裂等症。

土槿皮,苦、辛,温,杀虫止痒,治体藓、脚藓、疥疮、湿疹、神经性皮炎。

白芷,辛,温。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白芷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神经性皮炎主要是皮肤瘙痒,中医认为痒为风。本病临床可分为三型:初发多为风热郁阻,继而血热风盛,久则血虚风燥。初期有的是外感风邪,仅有皮肤瘙痒,挠挠会减轻症状。这个阶段一般都不会引起注意。有的平时爱吃油腻食物,滋生脾胃湿热,湿热无处宣泄,发于皮肤则生瘙痒,这是脾胃湿热。病情继续发展,脾胃湿热会导致气血不足,血虚会化燥生风导致皮肤瘙痒,一般是夜间厉害,病情复杂的同时具有脾胃湿热,血燥生风。此类皮肤病病主要由于心绪烦扰,内生心火而致。有皮肤瘙痒的临床表现情况,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过敏等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

本方祛风除湿,行气活血,通经络,引拔病毒外出。以徐长卿辛温行气止痛,止痒,作为君药;穿心莲、地骨皮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白鲜皮、海风藤、青风藤、乌藤祛风通络止痒,归尾、接骨草活血,作为臣药;荆芥、防风、蝉蜕、独活消风利湿止痒,大枫子、白芷、雄黄、白矾清热燥湿,苦参利水燥湿,麻黄利水消肿,作为佐药;皮肤瘙痒由于风邪不散,郁而化火,伏于皮下,麻黄和薄荷作为使药,麻黄宣肺走表,发泄郁热、透散邪毒,引邪外出,邪去则痒止。薄荷对多种药物具有促渗作用,促进多种药物透皮吸收,有助于外用药直达病灶,并从病灶直接吸收,治标也治本。

湿敷可以利用药液直接作用于患处,达到快速收敛患处渗液的目的,从而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

本发明使用冷却的药液直接敷于破损皮肤处,低温的药液能使局部皮肤末梢血管收缩,从而充血减轻、渗出减少,能起到镇定、止痒、快速收敛的功能,患者自觉症状减轻。

在湿敷过程中,湿敷用的纱布可以吸收皮损表面的渗出物和脓性分泌物,软化并清除皮损表面痂皮及其他附着物,湿敷的同时起到清洁的作用。并且湿敷能够隔绝外界对皮损的刺激,减少细菌对皮损的影响。湿敷过程的纱布还可以用毛巾代替。

神经性皮炎、湿疹出现的皮肤肿胀、有糜烂性渗出液的皮损可以采用湿敷,血液循环不良的皮肤疾病不宜采用湿敷。

本发明药物还可以制成酊剂,将原料药材按比例称取混合后浸泡于3-5倍量的酒精中,酒精采用浓度75%以上的酒精,浸泡7-15天,取液体得酊剂。酊剂适应于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但酊剂对于急性炎症及糜烂渗出型皮损禁用,对于皮肤干燥、皴裂性皮损、皮肤褶皱部位及粘膜面不适宜使用酊剂。

使用时,用棉棒沾药液直接涂于患处,每日两次。酒精能够消毒杀菌止痒,可以溶解皮脂,抑制皮脂分泌,使表皮疏松,并能吸收皮肤中的水分,还能舒筋活血,达到末梢血管扩张的作用,还能增强末梢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药物的吸收。酒精的作用配合药物,通过酒精的挥发,可以达到散热镇静的作用。

本发明药物还可以制成膏剂,将原料药物按照配比称量混合后,打碎成药物粉,药物粉粒径100-180目,加入药物粉质量10%-20%的凡士林,调匀,制成膏剂。

膏剂中油脂类基质有较强的渗透性,适用于深层皮肤,可以促进炎症的消解,还能够润泽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皴裂,软化皮损表面覆盖物、使鳞屑痂皮易于除去。将油脂类膏剂敷在溃疡疮面上,能够保护肉芽组织、促进肉芽生长和上皮修复。并能保持局部温度、润滑表皮角质层、利于药物的渗透,并能抵御外界刺激。

本发明药物还可以制成散剂,将原料药物打碎成粉,药物粉粒径100-180目,对于渗液的皮损面,可将散剂直接撒与患处创面上,上面覆盖一层纱布保护。针对渗水不多的创面,将药物粉用香油调匀,敷于患处,上面覆盖一层纱布保护。每24小时换药一次。

临床案例:

1、余某,男,70岁,家住太原市小东门街东苑小区,2016年8月发现小腿痒、足跟裂口、皮肤红肿,并伴有疼痛和瘙痒,初始诊断为化状脓疮,抹药打针两月后无效。经另一位大夫诊断为牛皮癣,治疗月余,病情加剧。2017年3月来我处治疗,以本发明所述药物湿敷,全程无口服药,治疗两月,效果显著,皮肤裂口愈合,疼痛和瘙痒感消失,病症出现很大好转。

2、刘某,女,39岁,太原理工大学老师,自2010年产后出现少量牛皮癣,后逐渐严重,吃药治疗很多年不见好,并且肝肾损害严重,2017年到我诊所就诊,经本发明药物湿敷和膏剂涂抹结合施用,半年后痊愈。

3、郭某,女,50岁,家住解放南路,银屑病,病人15岁左右得病,被该病困扰三十多年,期间在医院住过多次,吃过各种中药、西药,病情反反复复,非常痛苦,2016年9月中旬开始,使用本药治疗,一周就有明显改善,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治疗,基本痊愈,后巩固治疗一年。

4、郭某,女,18岁,大井峪村人,2016年外出住宿后出现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2017你那4月28日来我处就诊,膏剂涂抹,当日晚上瘙痒减轻,坚持使用本药半月后基本痊愈。

5、靳某,女,26岁,家住亲贤北街,神经性皮炎、湿疹,2014年夏天产后脚痒,以交期治疗没有效果,后病情发展至后背、四肢,多年的打针、电烤、吃药未有好转,2018年3月来我处就诊,使用本药外敷,用药两个多月,明显好转。

6、丁某,男,34岁,太原市坞城村人,神经性皮炎,2009年起后背发痒、开裂,多方治疗,效果反复不定。2018年10月用本药湿敷、清洗,一周开始好转,皮肤变软,开裂愈合,现已基本痊愈。

7、马某,女,28岁,家住太原市富力城,慢性皮炎,2019年4月全身出现对称性红色斑点,伴有瘙痒,4月下旬来我处,诊断为慢性皮炎,并开药七剂进行外敷,未使用内服药物,经治疗后明显好转,两月痊愈。

本发明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