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1468发布日期:2020-10-20 17:0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向被检体照射x射线并且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x射线诊断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上述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使检测器与被检体相对地移动来执行x射线摄影从而获取x射线图像群,将获取到的x射线图像群的一部分分别叠加来生成全景图像。另外,上述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包括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摄影模式,对不包括造影剂的像的x射线透射像(掩模图像)和包括造影剂的像的x射线透射像(对比图像或实时图像)进行减法处理来生成作为血管像的差分图像(dsa图像),并且显示/存储dsa图像。另外,上述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在收集到掩模图像后收集实时图像。并且,上述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以获取到的dsa图像为基础生成全景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虽然在上述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中没有公开,但在以往,为了清晰地拍摄血管,在摄影位置的血管内充足地包括造影剂的状态下拍摄造影剂图像(实时图像)。因此,需要与造影剂移动的定时相匹配地使检测器与被检体相对地移动来拍摄造影剂图像。

然而,如上述日本特开2010-162278号公报那样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具有无法恰当地生成期望的差分全景图像这个问题。即,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中,在拍摄到造影剂图像(实时图像)和非造影剂图像(掩模图像)后,进行减法处理(相减处理),获取使血管明确的血管像即差分图像。因此,在进行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没有生成差分图像。于是,在进行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不是基于差分图像而是基于获取到的造影剂图像来确认血管内是否充足地包括了造影剂,具有以下问题:由于造影剂图像还包括血管以外的部分,因此可视性差,从而无法明确地确认造影剂的移动。在无法明确地确认造影剂的移动的情况下,无法与造影剂移动的定时相匹配地使检测器与被检体相对地移动,有可能无法获取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适当的造影剂图像。

另一方面,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还具有以下的问题。即,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x射线图像诊断装置中,在拍摄非造影剂图像之后拍摄造影剂图像,因此无法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确认血管。因而,例如在将被检体配置于对于检测器与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而言非预期的位置的情况下,没有注意到该情况地进行了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其结果是,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行重新摄影,导致针对被检体的被辐射量增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生成期望的差分全景图像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具备:摄影部,其包括放射线源和检测部,放射线源向被检体照射放射线,检测部检测从放射线源照射且透过了被检体的放射线来获取检测信号;图像处理部,其基于使用造影剂在多个相对位置获取到的检测信号来生成多个造影剂图像,基于不使用造影剂在多个相对位置获取到的检测信号来生成多个非造影剂图像,将造影剂图像和非造影剂图像进行相减和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以及控制部,其进行输出由图像处理部生成的图像并且使显示部显示该图像的控制,其中,图像处理部构成为:对多个造影剂图像进行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清晰化的第一图像处理来生成第一图像,并且通过对多个造影剂图像进行减小在造影剂图像和非造影剂图像中共有的被检体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二图像处理,来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多个第二图像,控制部构成为:在一边使摄影部与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多个造影剂图像时,进行依次显示与各个造影剂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图像处理部构成为对多个造影剂图像进行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清晰化的第一图像处理来生成第一图像,控制部构成为在一边使摄影部与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多个造影剂图像时进行以下控制:依次显示与各个造影剂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并且通过进行减小在造影剂图像和非造影剂图像中共有的被检体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二图像处理,来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多个第二图像。由此,在一边使摄影部与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多个造影剂图像时,生成并显示与各个造影剂图像对应的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清晰化的第一图像,因此在进行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使用者能够明确地确认造影剂在血管内的移动。另外,通过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多个第二图像,能够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生成差分图像,因此能够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确认血管。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恰当地生成期望的差分全景图像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部的差分全景图像的生成的流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散焦图像的生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图像的生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二图像的生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三图像的生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dsa图像的生成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四图像的图。

图10是表示差分全景图像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造影剂图像的生成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差分全景图像的生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来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的结构。此外,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为本发明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一例。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具备摄影部10、图像处理部3以及控制部4,摄影部10包括x射线源1和检测部2。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从x射线源1向被载置于顶板5的被检体50照射x射线。

顶板5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长方形的平板状。以使被检体50的头足方向为沿着长方形的长边的方向、并且使被检体50的左右方向为沿着长方形的短边的方向的方式将被检体50载置于顶板5上。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被检体50的头足方向设为x方向,将被检体50的左右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x方向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

x射线源1配置于顶板5的y方向的一侧。x射线源1能够通过由未图示的驱动部对其施加电压而照射x射线。x射线源1具有能够调节x射线的照射范围即照射场的准直器。在本实施方式中,x射线源1安装于臂6的一侧(y2方向侧)的前端。

检测部2安装于臂6的另一侧(与x射线源1相反的一侧)的前端。即,检测部2以隔着顶板5的方式配置在与x射线源1相反的一侧。另外,检测部2构成为能够检测x射线。检测部2例如为fpd(平板探测器)。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部3是构成为包括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单元)、或构成为图像处理用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部3通过执行图像处理程序来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图像处理部3包括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第一处理部31构成为进行第一图像处理33和第四图像处理36。另外,第二处理部32构成为进行第二图像处理34和第三图像处理35。

如图1所示,控制部4是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计算机。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具备显示部7和存储部8。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7为配备于用于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诊察室等中的监视器。控制部4构成为向显示部7输出第一图像13和差分图像17(参照图3)。

存储部8为设置于控制部4中的cpu和rom。存储部8构成为存储由图像处理部3生成的第二图像14。

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用于拍摄用于诊断被检体50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部位为被检体50的下肢的血管50a。

下肢的血管50a从被检体50的大腿根部延伸至脚尖,因此无法通过一次摄影拍摄到全部。因此,在诊断中使用将多个图像接合所得到的差分全景图像18。

如图10所示,基于顶板5的相对位置坐标,按照顶板5的相对位置坐标的顺序将使相对位置坐标相同的多个造影剂图像11和多个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相减所得到多个差分图像17进行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

如图4所示,造影剂图像11为拍摄到血管50a的图像。在此,如血管50a那样被照射的x射线的衰减率与周围的组织没有变化的部分在没有被投放造影剂的状态下在x射线图像上不清晰。因此,通过投放阻截x射线并且使x射线的衰减率变更的造影剂,被投放了造影剂的血管50a相比于周围的组织,被照射的x射线的衰减率发生变化,因此产生对比度,能够进行摄影。

如图7所示,非造影剂图像12为在没有向被检体50投放造影剂的状态下拍摄到的图像。因此,相比于造影剂图像11,血管50a不清晰。关于非造影剂图像12,如果使其摄影条件与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条件相同,则能够生成除了血管50a是否清晰的区别以外均相同的图像。

如图8所示,差分图像17为通过将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相减来使血管50a以外的共有的部分不清晰化并且使血管50a清晰化的图像。

(差分全景图像的生成)

以图3~图10为基础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的差分全景图像18的生成。

如图3所示,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来自检测部2的检测信号来生成包括造影剂图像11、非造影剂图像12、第一图像13、第二图像14、第三图像15、第四图像16、差分图像17以及差分全景图像18的图像。

如图2和图3所示,造影剂图像11是在向被检体50投放了造影剂的状态下一边使摄影部10在x方向上移动来变更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一边进行多次摄影所得到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使用者对被检体50的从大腿根部至脚尖的部分投放了造影剂的状态下,摄影部10拍摄多个造影剂图像11。

x射线源1构成为在对被检体50投放了造影剂的状态下向被检体50照射x射线。而且,检测部2构成为检测x射线并输出检测信号。

如图1和图4所示,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检测信号来生成造影剂图像11。关于生成的造影剂图像11,构成为每当生成该造影剂图像11就向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输入该造影剂图像11。

如图4所示,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对输入至第一处理部31的造影剂图像11进行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50a不清晰化的第一图像处理33,根据造影剂图像11生成使血管50a不清晰并且使血管50a以外的部分(例如骨50b)清晰化的散焦图像19。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血管50a变得不清晰的情况。

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例如进行使用低通滤波器从造影剂图像11去除高频成分的处理来作为第一图像处理33。由此,作为高频成分的血管50a被去除而变得不清晰,因此生成散焦图像19。

如图5所示,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通过将造影剂图像11和散焦图像19进行相减来生成使血管50a以外的部分不清晰并且使血管50a清晰化的第一图像13。通过将造影剂图像11和散焦图像19进行相减,在造影剂图像11和散焦图像19中共有的部分(血管50a以外的部分)的像素值为0或接近0。因此,通过相减,使得在造影剂图像11和散焦图像19中共有的部分(血管50a以外的部分)不清晰。

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部4构成为进行以下控制:在一边变更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一边拍摄造影剂图像11时,如果由图像处理部3生成第一图像13,则立即使显示部7显示该第一图像13。而且,控制部4构成为进行每当生成第一图像13就依次使显示部7显示该第一图像13的控制。

如图6所示,图像处理部3的第二处理部32构成为对造影剂图像11进行减小在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中共有的被检体50的部分(例如骨50b)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二图像处理34。图像处理部3每当生成造影剂图像11就向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输入造影剂图像11。而且,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并行地进行第一图像处理33和第二图像处理34。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通过进行第二图像处理34来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的第二图像14。

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以预先设定的参数为基础进行造影剂图像11的灰度处理来作为第二图像处理34。在图6中,施加阴影线以表示对骨50b进行了灰度处理。

控制部4构成为进行以下控制:使存储部8存储一边变更被检体50与摄影部10的相对位置一边从被检体50的大腿根部拍摄至脚尖所得到的多个第二图像14。

(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

控制部4构成为:存储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时的摄影条件,并且控制摄影部10使得基于存储的摄影条件拍摄非造影剂图像12。摄影条件包括摄影时的放射线量、摄影开始位置、摄影的定时、x射线源1、检测部2及顶板5之间的相对位置等。控制部4构成为控制摄影部10,使得在与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时的放射线量、摄影开始位置、摄影的定时等摄影条件相同的摄影条件下拍摄非造影剂图像12。

在没有对被检体50投放造影剂的状态下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检测部2构成为检测透过了被检体50的x射线并且输出检测信号。

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检测信号来生成非造影剂图像12。每当生成非造影剂图像12就向图像处理部3的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输入该非造影剂图像12。

如图7所示,图像处理部3的第二处理部32构成为对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减小在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中共有的被检体50的部分(例如骨50b)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三图像处理35。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通过对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第三图像处理35来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的第三图像15。

作为第三图像处理35,图像处理部3与第二图像处理34同样地以与预先设定的同第二图像处理34相同的参数为基础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灰度处理。在图7中,施加阴影线以表示对骨50b进行了灰度处理。

如图8所示,图像处理部3每当生成非造影剂图像12就生成第三图像15。基于生成的第三图像15和具有与生成的第三图像15相同的位置坐标的第二图像14来生成差分图像17。关于差分图像17,通过从第二图像14减去第三图像15来去除第二图像14与第三图像15共有的部分(血管50a以外的部分),因此血管50a成为清晰的图像。每当生成第三图像15就生成差分图像17,每当生成差分图像17就依次在显示部7中显示该差分图像17。

如图9所示,图像处理部3的第一处理部31构成为:进行第四图像处理36,生成在非造影剂图像12中表示血管以外的部分的轮廓的第四图像16。

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生成例如进行作为第四图像处理36的使用低通滤波器从非造影剂图像12去除高频成分的处理所得到的图像。并且,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通过将去除了高频成分的图像和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相减来生成第四图像16。此外,第四图像16相比于其它图像,相对不清晰,因此在图9中用虚线来表示。

控制部4构成为进行在存储部8中存储第四图像16的控制。第四图像16用于确认血管50a以外的部分的轮廓。

如图10所示,图像处理部3将差分图像17进行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顶板5的相对位置坐标按照顶板5的相对位置坐标的顺序将差分图像17进行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

控制部4构成为:在一边变更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一边拍摄非造影剂图像12时,进行在显示部7中依次显示将由图像处理部3生成的第二图像14和第三图像15进行相减所得到的差分图像17(参照图8)的控制。

(差分全景图像的摄影)

基于图11和图12来说明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的将被检体50的下肢的血管50a设为摄影对象的差分全景图像18的摄影动作。

如图11所示,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通过接收使用者的输入来开始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一边对被检体50的下肢的血管50a投放造影剂一边进行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

在步骤81中,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使顶板5移动来变更被检体50与摄影部10的相对位置。

在步骤82中,构成为从x射线源1向被检体50照射x射线来拍摄造影剂图像11。检测部2构成为检测透过了被检体50的x射线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而且,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从检测部2输出的检测信号来生成造影剂图像11。构成为将生成的造影剂图像11输出至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

在步骤83中,第一处理部31构成为对拍摄到的造影剂图像11进行第一图像处理33。第一处理部31构成为:作为第一图像处理33,对造影剂图像11应用低通滤波器来生成散焦图像19。而且,第一处理部31构成为将散焦图像19和造影剂图像11进行相减来生成第一图像13。

在步骤84中,第二处理部32构成为与第一图像处理33同时地进行第二图像处理34。此时,第二处理部32构成为:作为第二图像处理34,对造影剂图像11进行灰度处理来生成第二图像14。将生成的第二图像14存储于存储部8。

在步骤85中,控制部4构成为进行将生成的第一图像13输出至显示部7并且使显示部7显示该第一图像13的控制。由此,使用者能够一边确认下肢的血管50a中是否充足地包含造影剂一边进行摄影。

在步骤86中,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在接收到使用者的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结束的输入的情况下,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结束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在不存在使用者的输入的情况下,返回步骤81,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使顶板5移动来变更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

如图12所示,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通过接收使用者的输入来开始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在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时,没有对被检体50的下肢的血管50a投放造影剂。

在步骤91中,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使顶板5移动来变更被检体50与摄影部10的相对位置。

在步骤92中,构成为从x射线源1向被检体50照射x射线来拍摄非造影剂图像12。检测部2构成为检测透过了被检体50的x射线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而且,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从检测部2输出的检测信号来生成非造影剂图像12。构成为将生成的非造影剂图像12输出至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

摄影部10构成为以与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相同的摄影条件来拍摄非造影剂图像12。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在存储部8中存储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时的放射线量、摄影开始位置、摄影的定时等摄影条件,基于存储的摄影条件来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

在步骤93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对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第三图像处理35。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作为第三图像处理35,与第二图像处理34同样地对非造影剂图像12以减小造影剂图像11与非造影剂图像12共有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方式进行灰度处理。

在步骤94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根据存储部8所存储的第二图像14和第三图像15来生成差分图像17。控制部4构成为将存储部8所存储的第二图像14中的以与由图像处理部3生成的第三图像15相同的摄影位置拍摄到的第二图像14和第三图像15进行相减。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通过从第二图像14减去第三图像15来生成差分图像17。

在步骤95中,控制部4进行在显示部7中显示差分图像17的控制。由此,使用者能够一边确认所显示的差分图像17一边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

在步骤96中,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在接收到使用者的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结束的输入的情况下,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结束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移到步骤97。另外,在不存在使用者的输入的情况下,返回步骤91,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构成为使顶板5移动来变更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

在步骤97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基于顶板5的相对位置坐标按照顶板5的相对位置坐标的顺序将差分图像17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100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对多个造影剂图像11进行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50a清晰化的第一图像处理33来生成第一图像13,控制部4构成为在一边使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多个造影剂图像11时进行以下控制:依次显示与各个造影剂图像11对应的第一图像13,并且通过进行减小在造影剂图像11与非造影剂图像12中共有的被检体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二图像处理34,来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的多个第二图像14。由此,在一边使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多个造影剂图像11时,生成并显示与各个造影剂图像11对应的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50a清晰化的第一图像13,因此在进行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时,使用者能够明确地确认造影剂的血管50a内的移动。另外,通过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的多个第二图像14,能够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时生成差分图像17,因此能够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时确认血管50a。其结果是,能够恰当地生成期望的差分全景图像18。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通过对多个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减小在造影剂图像11与非造影剂图像12中共有的被检体50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三图像处理35来生成用于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的多个第三图像15,通过多个第二图像14和多个第三图像15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由此,通过减小在造影剂图像11与非造影剂图像12中共有的被检体50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血管50a清晰的造影剂图像11和血管50a不清晰的非造影剂图像12中的除血管50a以外的共有的部分的像素值在第二图像14和第三图像15中差变小。因此,在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的情况下,除血管50a以外的共有的部分不清晰。其结果是,能够生成血管50a清晰的差分全景图像1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时的放射线量、摄影开始位置、摄影的定时等摄影条件相同,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作为第二图像处理34而对造影剂图像11进行灰度处理,作为第三图像处理35而对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灰度处理。由此,造影剂图像11与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条件相同,因此造影剂图像11与非造影剂图像12为除了血管50a是否清晰的区别以外几乎相同的图像。另外,通过进行灰度处理来调整像素值,能够减小第二图像14与第三图像15的像素值的差。作为这些结果,能够在生成差分全景图像18时可靠地使血管50a以外的部分不清晰。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构成为进行以下控制:在一边使摄影部10与被检体50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非造影剂图像12时,依次在显示部7中显示将与各个非造影剂图像12对应的第二图像14和第三图像15进行相减而得到的差分图像17。由此,在进行非造影剂图像12的摄影时,能够一边确认血管50a比第一图像13的血管清晰的差分图像17一边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进行用于生成表示血管50a以外的部分的轮廓的图像的第四图像处理36。由此,能够掌握骨50b等的轮廓,因此在由于外部原因而在生成的差分全景图像18中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确认第四图像16,来确认在由相同的非造影剂图像12生成的第三图像15中是否存在异常。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作为第一图像处理33和第四图像处理36而进行相同的第一处理,作为第二图像处理34和第三图像处理35而进行相同的第二处理。由此,图像处理部3能够通过进行两个处理来生成不同的四个图像,因此能够抑制在生成四个图像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变得复杂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3包括对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第一处理的第一处理部31、以及对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进行第二处理的第二处理部32。由此,在生成造影剂图像11和非造影剂图像12之后,通过在第一处理部31和第二处理部32中进行处理,能够生成不同的四个图像。因此,相比于针对每个生成的图像设置处理部的情况,能够减少处理部的数量,因此能够使图像处理部3的结构简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3构成为:作为第一图像处理33,根据造影剂图像11生成使血管50a不清晰并且使血管50a以外的部分清晰化的散焦图像19,并且通过将散焦图像19和造影剂图像11进行相减来生成使血管50a清晰化的第一图像13。由此,第一图像13与造影剂图像11相比血管50a清晰,因此使用者能够在进行造影剂图像11的摄影时明确地确认造影剂的流动。

[变形例]

此外,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均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为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可以为利用γ射线等放射线的摄影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通过使顶板移动来变更摄影部与被检体的相对位置的例子,但在本发明中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也可以使摄影部移动来变更摄影部与被检体的相对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处理部构成为进行使用低通滤波器从造影剂图像去除高频成分的处理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例如图像处理部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傅里叶变换来去除高频成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显示部与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分开地设置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显示部也可以配置在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处理部构成为将差分图像进行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图像处理部也可以构成为:在生成第二图像的全景图像和第三图像的全景图像后,将第二图像的全景图像和第三图像的全景图像进行相减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图像处理与第四图像处理相同并且第二图像处理与第三图像处理相同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第一图像处理与第四图像处理不同,也可以是第二图像处理与第三图像处理不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处理部包括第一处理部和第二处理部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图像处理部也可以与第一图像处理、第二图像处理、第三图像处理及第四图像处理相匹配地包括第一处理部、第二处理部、第三处理部及第四处理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处理部构成为作为第二图像处理和第三图像处理而设置参数来进行灰度处理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图像处理部也可以设置阈值来进行二值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图像处理部构成为同时地进行第一图像处理和第二图像处理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图像处理部也可以构成为在第一图像处理后进行第二图像处理。

[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的例示的实施方式是以下方式的具体例。

(项目1)

一种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具备:摄影部,其包括放射线源和检测部,所述放射线源向被检体照射放射线,所述检测部检测从所述放射线源照射且透过了所述被检体的放射线来获取检测信号;图像处理部,其基于使用造影剂在多个相对位置获取到的所述检测信号来生成多个造影剂图像,并且基于不使用造影剂在所述多个相对位置获取到的所述检测信号来生成多个非造影剂图像,将所述造影剂图像和所述非造影剂图像进行相减和接合来生成差分全景图像;以及控制部,其进行输出由所述图像处理部生成的图像并且使显示部显示该图像的控制,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构成为:在一边使所述摄影部与所述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所述多个造影剂图像时,对所述多个造影剂图像进行使作为摄影对象的血管清晰化的第一图像处理来生成第一图像,并且通过对所述多个造影剂图像进行减小在所述造影剂图像和所述非造影剂图像中共有的所述被检体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二图像处理,来生成用于生成所述差分全景图像的多个第二图像,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一边使所述摄影部与所述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所述多个造影剂图像时,进行依次显示与各个所述造影剂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一图像的控制。

(项目2)

在项目1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部构成为:通过对所述多个非造影剂图像进行减小在所述造影剂图像和所述非造影剂图像中共有的所述被检体的部分的像素值的差的第三图像处理来生成用于生成所述差分全景图像的多个第三图像,并且通过所述多个第二图像和所述多个第三图像来生成所述差分全景图像。

(项目3)

在项目2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造影剂图像与所述非造影剂图像的摄影时的放射线量、摄影开始位置、摄影的定时等摄影条件相同,

所述图像处理部构成为:作为所述第二图像处理而对所述造影剂图像进行灰度处理,作为所述第三图像处理而对所述非造影剂图像进行灰度处理。

(项目4)

在项目2或3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一边使所述摄影部与所述被检体的相对位置变更一边拍摄所述非造影剂图像时,进行依次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将与各个所述非造影剂图像对应的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相减而得到的差分图像的控制。

(项目5)

在项目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部构成为进行用于生成表示血管以外的部分的轮廓的图像的第四图像处理。

(项目6)

在项目5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部构成为: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处理和所述第四图像处理而进行相同的第一处理,作为所述第二图像处理和所述第三图像处理而进行相同的第二处理。

(项目7)

在项目6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包括:第一处理部,其对所述造影剂图像和所述非造影剂图像进行所述第一处理;以及第二处理部,其对所述造影剂图像和所述非造影剂图像进行所述第二处理。

(项目8)

在项目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透视摄影装置中,所述图像处理部构成为: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处理:根据所述造影剂图像生成使所述血管不清晰并且使所述血管以外的部分清晰化的散焦图像,通过将所述散焦图像和所述造影剂图像进行相减来生成使所述血管清晰化的所述第一图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