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98511发布日期:2020-06-05 22:26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毒淋证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使人感到苦不堪言,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故此其防治工作一直是医学界的重点攻关课题。

目前治疗热毒淋证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如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红菌素、头孢克肟胶囊等,这些药物有的已有不少菌株产生耐药,有的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治疗热毒淋证的西药存在耐药性及副作用大的问题,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疗效稳定、服药少、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莲边抗6~12份,那松虽10~17份,棵泽泻10~14份,急解索10~17份,牙要秒6~12份,棵天岗10~17份,棵重楼10~17份。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莲边抗10份,那松虽15份,棵泽泻12.5份,急解索15份,牙要秒10份,棵天岗15份,棵重楼15份。

其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莲边抗,具有调龙路火路,通谷道,清热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呗奴(瘰疬),航靠谋(腮腺炎),货烟妈(咽痛),疱疹,心头痛(胃痛),呗农(痈疮),林得叮相(跌打损伤),额哈(毒蛇咬伤),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p10。

那松虽,具有清热毒,除湿毒,通水道的功效。用于呗农(痈疮肿毒),货烟妈(咽痛),林得叮相(跌打损伤),笨浮(水肿),能蚌(黄疸),额哈(毒蛇咬伤),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p115。

棵泽泻,具有清热毒,除湿毒,通龙路、火路,调水道的功效。用于肉扭(淋证),笨浮(水肿),白冻(泄泻),肉卡(癃闭),隆白呆(带下),兰喯(眩晕),高脂血症,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p191。

急解索,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疮疡肿毒,肝硬化腹等,载于《广西本草选编-下册》p1858。

牙要秒,具有通火路,散肿结的功效。用于呗奴(瘰疬),癌症,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p272。

棵天岗,具有通气道谷道水道,解热毒,除湿毒的功效。用于能蚌(黄疸),肝硬化,白冻(泄泻),隆白呆(带下),胰腺炎,肺结核,痛风,埃病(咳嗽),渗裆相(烧烫伤),肉扭(淋证),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p134。

棵重楼,具有清热毒,除湿毒,通龙路,止痛的功效。用于呗农(痈疮),货烟妈(咽痛),北喜(乳痈),航靠谋(腮腺炎),图爹病(肝硬化腹水),能蚌(黄疸),额哈(毒蛇咬伤),林得叮相(跌打损伤),狠风(高热抽搐),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p221。据现代医学研究,棵重楼还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本发明根据热毒淋证的发病特点和用药机理,结合现代中医辩证的新手法,依据广西壮族的临床经验方,研制出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由莲边抗、那松虽、棵泽泻、急解索、牙要秒、棵天岗、棵重楼等原料组成的药物,以桂西山区草药莲边抗为主药:莲边抗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去火的功效,偕同那松虽、急解索、棵泽泻的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止痛,加强了莲边抗的功效,突出了药物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配伍棵重楼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棵天岗的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佐助各药充分发挥功效,再用牙要秒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功用,一起配合达到治疗热毒淋证的疗效。本药物组方配伍精良,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效用,诸药合用,充分发挥了本发明药物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肿止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特别适合用于治疗热毒淋证。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备所述的壮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莲边抗去毒后备用;

(2)按配方称取各原料;

(3)将莲边抗粉碎成细粉备用;

(4)将其余那松虽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第二次加水6倍量,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70℃)的稠膏,加入上述莲边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干燥,加入适量辅料(细粉)包衣,打光,即得本发明治疗热毒淋症的壮药。

进一步的,莲边抗的去毒方法如下:将莲边抗利用足量(1:20)清水反复浸漂九次,每八小时左右换水一次,连浸漂三天,晾干,即得。

莲边抗的去毒方法还可以有如下操作:将莲边抗装入竹萝中浸漂于流动的小溪流水中(固定),要求莲边抗一定要浸泡过面,连浸漂三天,晾干,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而且还具有与其他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活血祛瘀、通经络的作用明显,在血液中能保持久而有效的浓度,起到根治疾病的目的,对治疗各种并发症有独到的疗效,并且对致病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此外,提高人体免疫力也是本发明的一大特点,对那些因长期使用抗菌类药物(白细胞减少)和久治不愈而引起的头晕、心悸、四肢困倦、全身乏力、腰酸腿软、怕冷怕热、精神不振等现象效果极为理想。据目前有关资料证明,类似本发明这样集消炎杀菌,活血祛瘀和提高免疫力于一身的治疗热毒淋证的药物尚属首创。

(2)莲边抗去毒方法创新点:将莲边抗利用足量(1:20)清水反复浸漂九次,每八小时左右换水一次,连浸漂三天,晾干;另一种方法:是将莲边抗装入竹萝中浸漂于流动的小溪流水中(固定),要求莲边抗一定要浸泡过面,连浸漂三天,晾干;这样既能漂去莲边抗的毒性,又保住了它的有效成分,保证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配方:莲边抗300g,那松虽500g,棵泽泻500g,急解索500g,牙要秒300g,棵天岗500g,棵重楼500g

制法:取莲边抗加足量(1:20)清水反复浸漂九次,每八小时左右换水一次,连浸漂三天,晾干后备用;按配方称取各原料;莲边抗粉碎成细粉备用;

将其余那松虽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第二次加水6倍量,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70℃)的稠膏,加入上述莲边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干燥,加入适量辅料(细粉)包衣,打光,即得本发明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

实施例2

配方:莲边抗500g,那松虽750g,棵泽泻625g,急解索750g,牙要秒500g,棵天岗750g,棵重楼750g

制法:取莲边抗加足量(1:20)清水反复浸漂九次,每八小时左右换水一次,连浸漂三天,晾干后备用;按配方称取各原料;莲边抗粉碎成细粉备用;

将其余那松虽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第二次加水6倍量,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70℃)的稠膏,加入上述莲边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干燥,加入适量辅料(细粉)包衣,打光,即得本发明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

实施例3

配方:莲边抗600g,那松虽850g,棵泽泻700g,急解索850g,牙要秒600g,棵天岗850g,棵重楼850g

制法:取莲边抗装入竹萝中浸漂于流动的小溪流水中(固定),要求莲边抗一定要浸泡过面,连浸漂三天,晾干后备用;按配方称取各原料;莲边抗粉碎成细粉备用;

将其余那松虽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第二次加水6倍量,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20~1.30(70℃)的稠膏,加入上述莲边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干燥,加入适量辅料(细粉)包衣,打光,即得本发明治疗热毒淋证的壮药。

本发明的壮药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与壮医组方强调宜味少精炼,力专效宏的特点相结合,注意选择药性、味、效相似的药物组合在一起,还考虑药量轻重和药力大小,以起到增效的作用,从而研制开发了具有壮族特色的民族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