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染病诊疗中的防护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9203发布日期:2020-06-20 17:4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染病诊疗中的防护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生化防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传染病医疗科室和生化科研场所,工作人员为了防止传染,通常都要全身穿戴生化防护服进行工作,因此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1.工作人员全身穿脱生化防护服十分不便,耗时费力,在有人协助的情况下全部穿好也需要近20分钟,脱下的过程中还要非常谨慎地防止已被污染的防护服对人员构成危害。

2.全套防护服很笨重,穿上行走困难,动作不便利,体力消耗大。

3.防护服上的进气口尺寸受限制,依靠自然进气过滤,气量不足会引起呼吸不畅;由于全身其他部位密闭,防护服护目镜起雾使得视觉模糊,工作不便。

4.身体被防护服包裹,很多部位都有强烈的压迫感。

5.由于穿脱生化防护服十分不便,迫使工作人员长时间不能进食进水,不能排泄,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伤害。

6.大多数防护服是一次性的,易损坏,损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极大改善人员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使用便捷、大幅度减少一次性损耗物的生化防护装置。

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传染病诊疗中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包括全身防护舱、柔性手臂手指套、防护舱门、空气进出口。其特征在于: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处于全身防护舱中不走动,无须再做移动防护,病人在防护舱外污染区根据诊疗要求做相对于医护人员的距离和方位移动,全身防护舱上设有柔性手臂手指套、防护舱门和空气进出口。柔性手臂手指套处于全身防护舱面对污染区的部位,全身防护舱面对污染区的眼睛部位是透明的,全身防护舱门位于洁净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病人可在病床上由可控机动平台带动移动,或在病床上由辅助人员带动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控机动平台可由舱内的医护人员完成无线操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控机动平台为电池驱动的轮式小车,由机动平台控制器控制,可在平面全向移动、转动和停止,通过充电或更换电池完成能源补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控机动平台适配病床和多种医疗设备,可以输入多个自动化程序,自动将病床调整到指定位置,自动输送和调整医疗设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动平台控制器即可由人通过手控操作,也可以通过脚控或声控操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全身防护舱上的柔性手臂手指套可以在舱内拆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全身防护舱上的空气进出口加装过滤器可以联通舱外洁净区的大气,为维持舱内正压,也可以与外部空气净化装置提供的气源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全身防护舱可以在局部采用柔性结构,满足人员动作灵活性要求。可采用一舱多人联合工作,也可以采用一舱一人的多舱联合工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全身防护舱内装有除雾装置、语音和视频装置。

本发明避免了医护人员工作中的移动防护问题,病人在防护舱外污染区的病床上由机动平台带动,平面移动通过操纵机动平台实现,全身防护舱上设有防护舱门和空气进出口,面对污染区的部位设有柔性手臂手指套。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处于全身防护舱中不走动,病人在全身防护舱外根据诊疗要求做相对于医护人员的距离和方位移动,病床的移动可以通过操纵机动平台控制器实现,全身防护舱面对污染区的眼睛部位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全透明的,全身防护舱门处于洁净区。

机动平台可以适配病床和多种医疗设备,带动病床和医疗设备做平面移动和姿态调整。可以输入多个自动化程序,自动将病床调整到指定位置,自动输送医疗设备。防护舱内的医护人员无须来回走动,就可以在机动平台的辅助下做诊疗,减轻了体力消耗。如果需要多个医疗设备协同移动时,可以增加机动平台的数量。

特别设计的防护舱门便于人员进出和灭菌消杀。语音视频装置可提供操作便利。柔性手臂手指套可以拆卸以方便使用。全身防护舱在局部(面对污染区的部位)采用柔性材料,使得人员的身体可以面朝污染区方向俯身和下蹲,满足人员动作灵活性要求;整体采用半永久结构,可以提高防护舱的耐用性,大幅度降低损耗。每次人员出舱前,只需用正压方式检查面对污染区的柔性舱面的密封性,就可确保防护的有效性。

全身防护舱内装有除雾装置、语音和视频装置以方便使用。

柔性手臂手指套可以在舱内采用顶出方式实现无污染拆卸更换以方便使用。

防护舱门的形状、开关及密封结构尽量简单无死角,以便于人员进出和灭菌消杀。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传染病诊疗中的防护方法及装置,主要包括全身防护舱(2)、柔性手臂手指套(3)、防护舱门(6)、空气进出口(9)。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处于全身防护舱(2)中不走动,病人在全身防护舱(2)外的病床(4)上由可控机动平台(1)带动,根据要求做相对于医护人员的距离和方位移动,病床(4)的移动通过操纵机动平台控制器(5)实现。全身防护舱(2)上设有防护舱门(6)和空气进出口(9),全身防护舱(2)上面对污染区的部位设有柔性手臂手指套(3)。全身防护舱(2)面对污染区的眼睛部位是透明的,防护舱门(6)处于洁净区,。

可控机动平台(1)为电池驱动的轮式小车,通过充电或更换电池完成能源补给。由机动平台控制器(5)控制可在平面全向移动或停止。

可控机动平台(1)可以适配病床(4)和多种医疗设备,带动病床(4)和医疗设备做平面移动和姿态调整。可以输入多个自动化程序,自动将病床调整到指定位置,自动输送医疗设备。

全身防护舱(2)特别设计的防护舱门(6)便于人员进出和灭菌消杀。全身防护舱(2)内装有除雾装置(7)和语音视频装置(8)可提供操作便利。柔性手臂手指套(3)可以拆卸以方便使用。全身防护舱在局部采用柔性材料,满足人员动作灵活性要求,整体采用半永久结构,可以提高防护舱的耐用性,大幅度降低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传染病诊疗中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包括全身防护舱(2)、柔性手臂手指套(3)、防护舱门(6)、空气进出口(9)。其特征在于: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处于全身防护舱(2)中不走动,病人在全身防护舱(2)外的污染区根据诊疗要求做相对于医护人员的距离或方位移动,全身防护舱(2)上设有防护舱门(6)、空气进出口(9)和柔性手臂手指套(3),柔性手臂手指套(3)处于全身防护舱(2)面对污染区的部位,全身防护舱(2)面对污染区的眼睛部位是透明的,全身防护舱门(6)位于洁净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病人可在病床(4)上,病床(4)由可控机动平台(1)带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控机动平台(1)为电池驱动的轮式小车,由全身防护舱(2)中的机动平台控制器(5)无线控制,可在平面全向移动、转动或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可控机动平台(1)可以程控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机动平台控制器(5)在全身防护舱(2)的多个位置接受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全身防护舱(2)上的柔性手臂手指套(3)可以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全身防护舱(2)上的空气进出口(9)可以与舱外提供的清洁气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全身防护舱(2)局部采用柔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全身防护舱(2)内设置除雾装置(7)。


技术总结
一种传染病诊疗中的防护方法及装置,包括全身防护舱、柔性手臂手指套、防护舱门、空气进出口。全身防护舱上设有柔性手臂手指套、防护舱门和空气进出口。全身防护舱舱门处于洁净区,医护人员在舱内不走动,病人在防护舱外的污染区根据诊疗要求做相对于医护人员的距离或方位移动,病人可在病床上由机动平台带动,医护人员通过操纵机动平台控制器实现病人移动。舱外的空气净化调节装置可以供气及维持正压,防护舱内加装除雾装置。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人员的工作环境。机动平台可以适配病床和多种医疗设备,带动病床和医疗设备做平面移动和姿态调整。特别设计的防护舱门便于人员进出和灭菌消杀。语音视频装置可提供操作便利。柔性手臂手指套可以拆卸以方便使用。全身防护舱在满足人员动作灵活性的情况下,在多部位采用固态材料,可以提高防护舱的耐用性,大幅度降低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俊;程超;王晓涛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