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5608发布日期:2020-08-05 01:0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腹部的增大,腹内压力增高,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段测试是用手指插入腹直肌分离部位,测试分离的距离按手指的个数去估计腹直分离的距离。

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能够测量人体腹直肌分离的尺寸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以判断腹直肌分离的程度。但目前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读数方式基本为通过刻度进行机械式的读数,读数不是很准确。而且这种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难以更换零部件,这是由于机械式的刻度是一定的,若更换了某些零部件,则有可能影响到读数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其特点在于,所述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包括:

两个手柄,两个所述手柄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手柄设置有安装部;

两个腹直肌测量杆,所述腹直肌测量杆具有连接部和测量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手柄的所述安装部,所述测量部用于抵在腹直肌上以测量腹直肌分离尺寸;

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两个相对转动设置的转动件,两个所述转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腹直肌测量杆相对应地固定设置;

显示器,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两个所述腹直肌测量杆的所述测量部之间的距离;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器和所述角度传感器通信连接。

在本方案中,在使用该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时,两个腹直肌测量杆的测量部分别抵在腹直肌的两侧,角度传感器能够测量腹直肌测量杆张开的角度,控制器获得上述角度数据后,根据腹直肌测量杆的尺寸,特别是根据测量部到腹直肌测量杆旋转中心线的距离,能够得到两个腹直肌测量杆的测量部所张开的距离,从而得到腹直肌分离的尺寸,显示器从控制器处得到上述尺寸,并显示在显示器上,使用者可以从显示器上直接读出腹直肌分离的尺寸,相比于机械式读数,显示器所显示的尺寸更为直观,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而且使用者不容易产生读数错误,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腹直肌测量杆的尺寸信息可以预存于控制器内,也可以在腹直肌分离量具上设置输入装置,输入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可以利用输入装置向控制器输入腹直肌测量杆的尺寸信息。同时,由于腹直肌测量杆是可以拆卸的,因此手柄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腹直肌测量杆或更换新的腹直肌测量杆,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且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维护较为方便。而且可以根据新的腹直肌测量杆的尺寸,重新调整张开角度与测量部间距之间的关系,因此能够适用于多种腹直肌测量杆的数值化读数。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通过磁性连接。

在本方案中,手柄与腹直肌测量杆之间通过磁性连接,腹直肌测量杆的拆卸和安装都十分方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地更换不同型号的腹直肌测量杆,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且使得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维护较为方便。

较佳地,所述显示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方案中,壳体将角度传感器罩住,使得角度传感器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减少外界对角度传感器的损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同时使得线路隐藏在壳体内,提升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外观美观度。

较佳地,所述壳体与一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被扣合在所述手柄与所述壳体之间。

在本方案中,手柄与壳体将角度传感器罩住,避免角度传感器外露,且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线路可以设置在壳体之内。

较佳地,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使得所述屏幕露出的显示口,所述显示口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壳。

在本方案中,由于屏幕位于容纳腔内,因此壳体可以为屏幕提供保护,使得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能够在条件较为复杂的环境中使用。同时,保护壳将容纳腔密封,使得容纳腔中的屏幕、角度传感器等与外界完全隔离,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尘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还包括端套,所述端套包括中空筒状的套体,所述套体的轴向的一端设置有套顶,所述端套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腹直肌测量杆的所述测量部上。

在本方案中,测量部通过端套与人体接触,每次使用后都可以更换新的端套,避免交叉感染,卫生风险较低。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连接孔和连接轴,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轴的横截面都为多边形。

在本方案中,腹直肌测量杆的连接部可以插设在连接孔中,由于连接孔和所述连接轴的横截面都为多边形,因此能够防止腹直肌测量杆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使得腹直肌测量杆的固定较为稳定。

较佳地,所述手柄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骨架、以及覆盖在所述骨架上的包覆层,所述骨架的材料为硬质材料,所述包覆层的材料为软质材料。

在本方案中,硬质材料制成的骨架能够为手柄装置提供较好的刚度和强度,以满足操作需求,覆盖在骨架外的包覆层较软,使用者在操作时较为舒适,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出现疲劳感,提高了测量操作者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保证测量的精度。其中,软质材料可以为橡胶、硅胶、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硬质材料可以为金属、硬质塑料、木质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较佳地,所述手持部为环形,所述手持部的内圈朝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为弧形。

在本方案中,使用者的手指可以伸入环形的手持部中,手持部上的凹槽符合手指的形状,有助于握持,能够提高使用舒适度。底部为弧形的凹槽能够更好地与手指贴合,便于使用者操作手柄装置。

较佳地,所述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还包括限位件和滑块,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块,以限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滑块分别与一个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挡块,使得滑块只能在滑槽中滑动,从而限制了两个手柄的最大开合行程,避免因腹直肌测量杆张开过大而伤害被测量者。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利用两个腹直肌测量杆的测量部分别抵在腹直肌的两侧,角度传感器能够测量腹直肌测量杆张开的角度,控制器根据上述角度数据、以及腹直肌测量杆的尺寸数据计算得到两个腹直肌测量杆的测量部所张开的距离,并显示在显示器上,使用者可以从显示器上直接读出腹直肌分离的尺寸,相比于机械式读数,显示器所显示的尺寸更为直观,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而且使用者不容易产生读数错误,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腹直肌测量杆是可以拆卸的,因此手柄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腹直肌测量杆或更换新的腹直肌测量杆,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且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维护较为方便。而且可以根据新的腹直肌测量杆的尺寸,重新调整张开角度与测量部间距之间的关系,因此能够适用于多种腹直肌测量杆的数值化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的手柄和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腹直肌测量杆1

测量部11

连接部12

连接轴121

角度传感器2

转动件21

凸起部22

显示器3

壳体31

屏幕32

保护壳33

容纳腔34

第一手柄4

凸台41

凹陷部42

滑块43

第二手柄5

限位件51

滑槽52

挡块53

传动轴6

端套7

安装部8

连接孔81

手持部9

凹槽91

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参见图1至图5所示,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包括:两个手柄、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角度传感器2、显示器3以及控制器。其中,两个手柄相对转动地连接,手柄设置有安装部8;腹直肌测量杆1具有连接部12和测量部11,连接部12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于手柄的安装部8,测量部11用于抵在腹直肌上以测量腹直肌分离尺寸;角度传感器2包括两个相对转动设置的转动件21,两个转动件21分别与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相对应地固定设置;显示屏用于显示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的测量部11之间的距离;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器3和角度传感器2通信连接。

在使用该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时,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的测量部11分别抵在腹直肌的两侧,角度传感器2能够测量腹直肌测量杆1张开的角度,控制器获得上述角度数据后,根据腹直肌测量杆1的尺寸,特别是根据测量部11到腹直肌测量杆1旋转中心线的距离,能够得到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的端部所张开的距离,从而得到腹直肌分离的尺寸,显示器3从控制器处得到上述尺寸,并显示在显示器3上,使用者可以从显示器3上直接读出腹直肌分离的尺寸,相比于机械式读数,显示器3所显示的尺寸更为直观,使用起来更为方便,而且使用者不容易产生读数错误,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具体地,角度传感器2可以为圆容栅角位移传感器,显示器3优选为lcd显示器。

腹直肌测量杆1的尺寸信息可以预存于控制器内,也可以在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上设置输入装置,输入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可以利用输入装置向控制器输入腹直肌测量杆1的尺寸信息。同时,由于腹直肌测量杆1是可以拆卸的,因此手柄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腹直肌测量杆1或更换新的腹直肌测量杆1,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且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的维护较为方便。而且可以根据新的腹直肌测量杆1的尺寸,重新调整张开角度与测量部11间距之间的关系,因此能够适用于多种腹直肌测量杆1的数值化读数。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腹直肌分离量具1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连接,蓝牙模块可以将尺寸数据传输到电脑中。

腹直肌分离量具10还可以包括电池以及电池管理模块,并通过该电池对角度传感器2、显示器3和控制器供电。电池可以为可充电电池,也可以为一次性电池。或者,腹直肌分离量具10也可以通过外接电源供电。

连接部12和安装部8可以通过磁性连接,也就是说,手柄与腹直肌测量杆1之间通过磁性连接,腹直肌测量杆1的拆卸和安装都十分方便,使用者可以轻松地更换不同型号的腹直肌测量杆1,以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且使得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的维护较为方便。

参见图2和图5所示,连接部12和安装部8分别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连接孔81和连接轴121,连接孔81和连接轴121的横截面都为多边形。腹直肌测量杆1的连接部12可以插设在连接孔81中,由于连接孔81和连接轴121的横截面都为多边形,因此能够防止腹直肌测量杆1绕自身轴心线转动,使得腹直肌测量杆1的固定较为稳定。

手柄还包括手持部9,手持部9和安装部8位于手柄的两端。手持部9包括骨架、以及覆盖在骨架上的包覆层,骨架的材料为硬质材料,包覆层的材料为软质材料。硬质材料制成的骨架能够为手柄装置提供较好的刚度和强度,以满足操作需求,覆盖在骨架外的包覆层较软,使用者在操作时较为舒适,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出现疲劳感,提高了测量操作者的使用体验,有利于保证测量的精度。其中,软质材料可以为橡胶、硅胶、硅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硬质材料可以为金属、硬质塑料、木质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手持部9为环形,手持部9的内圈朝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凹槽91,凹槽91的底部为弧形。使用者的手指可以伸入环形的手持部9中,手持部9上的凹槽91符合手指的形状,有助于握持,能够提高使用舒适度。底部为弧形的凹槽91能够更好地与手指贴合,便于使用者操作手柄装置。

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还包括限位件51和滑块43,限位件51设置有与滑块43相配合的滑槽52,滑槽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块53,以限制滑块43在滑槽52内滑动,限位件51和滑块43分别与一个手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挡块53,使得滑块43只能在滑槽52中滑动,从而限制了两个手柄的最大开合行程,避免因腹直肌测量杆1张开过大而伤害被测量者。

显示器3包括壳体31,壳体31具有容纳腔34,角度传感器2设置在容纳腔34内。壳体31将角度传感器2罩住,使得角度传感器2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减少外界对角度传感器2的损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同时使得线路隐藏在壳体31内,提升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的外观美观度。

壳体31与一手柄固定连接,角度传感器2被扣合在手柄与壳体31之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手柄包括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5,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5分别与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连接。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5相对转动以实现开合,使用者通过操控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5从而能够控制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之间的开合,第一手柄4与壳体31将角度传感器2罩住,避免角度传感器2外露。同时,如图4所示,第一手柄4和第二手柄5分别与两个转动件21固定连接。角度传感器2通过测量第一手柄4与第二手柄5之间的夹角能够得到两个腹直肌测量杆1之间的夹角。具体地,第一手柄4具有凹陷部42,与第一手柄4相连接的转动件21具有配合插入凹陷部42的凸起部22,因此该转动件21能够随第一手柄4的转动而转动;第二手柄5通过传动轴6连接于与第二手柄5相对应的转动件21,从而实现同步转动。

壳体31与第一手柄4固定连接,角度传感器2被扣合在第一手柄4与壳体31之间。第一手柄4朝向壳体3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台41,凸台41沿环形排布,凸台41与容纳腔34的内壁配合设置。利用凸台41与容纳腔34的配合,壳体31可以方便地扣合在第一手柄4上,便于壳体31的安装和定位,进一步地,凸台41和容纳腔34还可以设置有相配合的卡子结构,壳体31可以利用卡子结构直接卡接在第一手柄4上,使得壳体31的安装较为简单。

显示器3还包括屏幕32,屏幕32设置在容纳腔34内,壳体31开设有使得屏幕32露出的显示口,显示口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壳33。由于屏幕32位于容纳腔34内,因此壳体31可以为屏幕32提供保护,使得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能够在条件较为复杂的环境中使用。同时,保护壳33将容纳腔34密封,使得容纳腔34中的屏幕32、角度传感器2等与外界完全隔离,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尘的作用。

腹直肌分离测量工具10还包括端套7,端套7包括中空筒状的套体,套体的轴向的一端设置有套顶,端套7可拆卸地套设在腹直肌测量杆1的测量部11上。由于测量部11通过端套7与人体接触,每次使用后都可以更换新的端套7,避免交叉感染,卫生风险较低。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