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6271发布日期:2020-07-14 16: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推车,包括承重轮(1)、轮支撑架(2)、固定轮夹板(3)、推车底架(4)、升降移动(5)、升降传输机构(6)、移动机构(7)、固定轮架(8)、加强筋板(9)、承重框架(10)、横杆(11)、连接辅助支撑(12)、前柜板(13)、前杂物柜(14)、侧面柜板(15)、上部护栏(16)、上部储物台(17)、后柜板18、后储物柜(19)和内部消毒柜(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承重轮(1)安装固定在轮支撑架2的下方中间位置,固定轮夹板(3)安装固定在轮支撑架(223)的上方为可活动构件,固定轮夹板(3)与轮支撑架(2)安装固定在固定轮架(8)的上,可在固定轮架(8)上进行左右调节,承重轮(1)、轮支撑架(2)、固定轮夹板(3)所组成的机构在整体机械结构的下方四个角分布,一共分布四个,推车底架(4)安装固定在下方左侧位置,升降移动(5)安装固定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可根据需要调节下方储物位置的空间大小,升降传输机构(6)安装固定在一角,将实现内部器件与外部器件自动相互交换的作用,移动机构(7)安装固定在上部储物台(17)的上方前部位置,固定轮架(8)安装固定在人体结构的下方,两个为一组为前后各一组,加强筋板(9)安装固定在固定轮架(8)的上方,左右各安装一个,承重框架(10)安装固定在左右两端加强筋板(9)的中间,前后各安装一个,前柜板(13)安装分布在人体肌肉的前方上部,开口结构设计,前杂物柜(14)内部为空间结构可用于放置物件,侧面柜板(15)位于上半部分的左右两边各一个用于封闭中间的空间结构,上部护栏(16)安装固定在侧面柜板(15)的上方,用于防护内部的物品滑落;

所述的推车底架(4)包括止动脚盘(401)、连接杆(402)、作用平台(403)、弹簧(404)、弹簧固定端(405)、导向杆(406)、连接架(407)、弹簧扣(408)、止动台(409)和脚踏板(410),所述的止动脚盘(401)为圆盘锥台物件,安装固定在连接杆(402)的下部,为可活动构建,连接杆(402)安装固定在作用平台(403)的内部指定位置,可在作用平台(403)内上下移动,弹簧(404)安装固定在弹簧固定端(405)的下方,作用在连接杆(402)的外侧,通过材料属性可在外力作用下使得止动脚盘(401)上下移动,弹簧固定端(405)安装固定在连接杆(402)的上部,用于对弹簧(404)的固定,导向杆(406)安装固定在作用平台(403)的中间位置,对连接架(407)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连接架(407)连接左右两端的弹簧固定端(405),作用在导向杆(406)上,弹簧扣(408)安装固定在作用平台(403)的外侧,与止动台(409)配合使得在连接架(407)的作用下,弹簧扣(408)对止动台(409)作用将连接架(407)的位置限位,脚踏板(410)安装固定在连接架(407)的下部用于脚部动作;

所述的升降移动(5)包括,固定支撑杆(501)、移动支撑杆(502)、固定平台(503)、传动变换箱(504)、传动轮(505)、传动转轴(506)、同步齿形带(507)、驱动电机(508)、同步齿形带轮(509)、支撑架(510)、连接固定平台(511)和抽屉(512),所述的固定支撑杆(501)安装固定在底架上,在四端各安装一个,移动支撑杆(502)分布在固定支撑杆(501)的外侧,每个固定支撑杆(501)外侧各分布一个,为可移动构建,固定平台(503)安装固定在移动支撑杆(502)上,传动变换箱(504)安装固定在固定平台(503)的上侧,靠近固定支撑杆(501)的一端,传动轮(505)在传动转轴(506)的作用下安装固定在传动变换箱(504)上,传动轮(505)与固定支撑杆(501)为接触配合,在传动轮(505)的运动下可带动移动支撑杆(502)上下移动,同步齿形带(507)在同步齿形带轮(509)的作用下安装固定在固定平台(503)的下侧,在支撑架(510)的作用下,驱动电机(508)安装固定在固定平台(503)的下方支撑架(510)的下端,同步齿形带轮(509)安装固定在驱动电机(508)的上侧,连接固定平台(511)安装固定在移动支撑杆(502)的下端,做固定连接,抽屉(512)通过支架安装,固定在固定支撑杆(501)的下端为可抽出设计;

所述的升降传输机构(6)包括支柱(601)、上顶板(602)、顶板固定边框(603)、下部固定板(604)、推杆(605)、防撞推杆(606)、导杆(607)、移动支撑板(608)、传送带固定架(609)、升降传送带(610)、正常驱动电机(611)和监测传感器(612),所述的支柱(601)安装固定在连接固定平台(511)的上侧左侧靠前部位,乘正方形四角各一个,在支柱(601)的上方安装固定顶板固定边框(603)围成一个正方形,在顶板固定边框(603)的上方安装固定上顶板(602),下部固定板(604)安装固定在支柱(601)的中间位置,推杆(605)安装固定在下部固定板(604)的中间,靠下方位置,防撞推杆(606)在下部固定板(604)的双方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用于对可移动物体的停止和减震作用,导杆(607)左右两端各一个上端安装固定在上顶板(602)上,下端固定在下部固定板(604)上,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移动支撑板(608)左右两端作用在导杆(607)上可进行上下移动,传送带固定架(609)安装固定在移动支撑板(608)上,为升降传送带(610)和正常驱动电机(611)提供支撑作用,在正常驱动电机(611)的作用下,使得升降传送带(610)可正向或反向移动,监测传感器(612)安装固定在升降传送带(610)的上方,每端各两个用于监测升降传送带(610)上的物体;

所述的移动机构(7)包括,底板(701)、支撑底架(702)、侧面挡板(703)、上部底板(704)、传送驱动电机(705)、转轴(706)、载物台(707)、伸缩推杆(708)、同步带(709)、紫外线消毒灯(710)和上部传送带(711),所述的底板(701)安装固定在侧面柜板(15)、前柜板(13)和后柜板(18)的内部,支撑底架(702)在底板(701)的右侧各安装一个,用于支撑和固定载物台(707)和侧面挡板(703),侧面挡板(703)安装固定在载物台(707)的外侧,上部底板(704)通过支撑将固定在底板(701)的正上方,传送驱动电机(705)安装固定在支撑底架(702)的一段与转轴(706)连接固定,为转轴(706)提供运动动力,载物台(707)左右两端各安装一排,每一排根据一定的距离安装,固定在支撑底架(702)的上方,同步带(709)安装固定在转轴(706)上,可在传送驱动电机(705)的带动下通过转轴(706)是同步带(709)运动,伸缩推杆(708)根据载物台(707)安装固定在侧面挡板(703)上,可实现载物台(707)上的物件通过伸缩推杆(708)推出或送入,紫外线消毒灯(710)安装固定在一侧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横杆(11)按照一定顺序从左至右排列安装固定在承重框架(10)的上方,连接辅助支撑(12)用于连接固定横杆(11),安装固定在横杆(1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上部储物台(17)安装固定在上部护栏(16)的下方,后柜板(18)安装固定在整体的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后储物柜(19)在后柜板(18)的上方用于放置体积较小的物件,内部消毒柜(20)安装固定在后储物柜(19)的内部,用做中间的隔离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止动脚盘(401)在力的作用下将带动弹簧固定端(405)上下移动,弹簧扣(408)与止动台(409)配合将脚踏板(410)固定在踩下力大小的位置,房主席回到原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在弹簧(404)的作用下,可将弹簧固定端(405)与作用平台(403)之间位置进行压缩和回弹,在弹簧固定端(405)下降时,弹簧(404)因材料作用将弹簧固定端(405)向上回弹,将无外力的作用下,将弹簧固定端(405)恢复到原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508)通过同步齿形带轮(509)的作用将带动同步齿形带(507)运动,左右两端的传动变换箱(504),输出的转速相同,在传动变换箱(504)的作用下将水平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竖直的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推车,其特征在于:传动轮(505)在传动转轴(506)的作用下,通过传动变换箱(504)将相同的转速传递给传动轮(505),传动轮(505)与固定支撑杆(501)为接触配合,在相同转速的情况下,使得传动轮(505)在固定支撑杆(501)上运动相同的距离,使得连接固定平台511可以水平上下移动相同距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推车,包括承重轮、轮支撑架、固定轮夹板、推车底架、升降移动、升降传输机构、移动机构、固定轮架、加强筋板、承重框架、横杆、连接辅助支撑、前柜板、前杂物柜、侧面柜板、上部护栏、上部储物台、后柜板、后储物柜和内部消毒柜,在推车上,分布多个物品储存位置,在下方可放置大型医疗器械,可根据医疗器械大小对医用推车进行空间调节,在应用推车内部设置有安全的消毒杀菌储存空间,可对需要的物件实时进行杀中杀菌消毒处理,本发明在设计上使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将最大使用医用推车的有效空间,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维修方便简单,机械机构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乔汉夷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