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内用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及牵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65965发布日期:2020-07-14 16:50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内用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及牵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学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皮内用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及牵张方法。



背景技术:

创面修复是临床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外伤性创面、糖尿病创面、放射性溃疡、动静性溃疡、压力性溃疡等,亦可由于外科操作有意而为之,如在肿瘤切除等后形成。常规外伤或创面可通过直接外科缝合的方式解决,但有些限定情况下不能直接缝合,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创面皮肤缺损,或邻近皮肤张力过大等。临床上遇见不能直接缝合的创面,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是通过长期换药进行修复,但此方法耗时长,期间创面长期暴露后感染风险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因此,在临床上,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常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加速创面修复。如局部或远位皮瓣转移、植皮、脱细胞人工真皮或其他新型敷料覆盖修复,但此类方式常对手术技巧和医疗水平要求高,操作复杂,或手术花费大,成本高,严重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创面修复方式,即皮肤牵张器,在临床上已取得显著效果。但现有皮肤牵张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粘扣式皮肤牵张器,即将牵张器粘附于创缘两侧皮肤,通过中间的牵拉装置将牵张器聚拢,以达到闭合创面的作用。但此种方法存在明显缺点:1.牵张器的粘合力常不能达到人们的满意,固定效果差,容易滑脱,在创面存在慢性渗出或皮肤出汗的情况下更加破坏了牵张器的粘合性,加速了牵张器的脱落;2.正常人的皮肤具有活动性,人们在参与一些必要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粘合区域皮肤扭转或伸展,导致牵张器滑脱;3.牵张器在与皮肤粘合过程中,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可能对皮肤造成化学性腐蚀或损伤,产生水泡,或在牵张器有意或无意去除的过程中,使皮肤表层皮肤随牵张器的的脱落而脱落,造成皮肤损伤。另一类为嵌入式皮肤牵张器,将牵张器尖锐的部分通过贯穿皮肤全层,然后通过各种类型的牵拉装置,使创面收拢聚合。此种方法也存在明显不足,如下:1、牵张器在嵌入皮肤过程中会形成新的创面,暴露于原正常皮肤表面。在原创面牵拉收紧愈合后,牵张器嵌入区域创面缺没有愈合,仍需多次换药治疗;2、牵张器嵌入皮肤形成创面后,同时也伴随着新的瘢痕组织的形成。尤其在整个牵拉过程中创缘皮肤处于持续高张力状态,目前研究已明确表明高张力状态可加速和加重瘢痕组织形成。因此牵张器嵌入皮肤的孔径处常形成严重的瘢痕组织,严重影响皮肤的美观,并且瘢痕组织形成后常出现瘙痒、疼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内用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及牵张方法,可以有效缩小创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内用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其包括架设在皮肤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收紧器以及一端与收紧器连接另一端穿过皮肤后与连接块连接的左缝线和右缝线。

所述收紧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中板以及分别设置在中板左右两侧的防退齿;

在所述左、右缝线的上端均设置有连接板,下端连接有缝针,左、右缝线的连接板分别设置在中板的左右两侧,在连接板上设置有与防退齿相配合的棘齿;所述棘齿与防退齿配合限制连接板向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退齿与中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防退齿沿纵向设置在安装板上,在所述安装板与中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连接板向上提升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横穿收紧器壳体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齿轮,齿轮的轮齿与棘齿相配合,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在收紧器壳体内的位置位于防退齿与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包括纵截面呈u形的u形块以及与设置在u形块内并且与其相配合的卡块,在所述u形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的水平截面呈楔形,卡块的形状与连接块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海绵垫层、设置在海绵垫层上方的支撑层以及设置在支撑层上的支撑块,收紧器的两端架设在对应的支撑块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扁平部。

一种皮内牵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用持针器分别夹持左缝线和右缝线的缝针,自皮肤表层入针,皮肤深层出针;

出针后,从缝针的后侧切断缝线将缝针去除,将左缝线和右缝线分别与连接块连接,将牵张器的两个支架分别放置在创缘两侧;

将左、右缝线的连接板从收紧器的下端穿入,使两个连接板上的棘齿分别与对应的防退齿配合;

需要调节创缘两侧距离时,利用工具顺时针转动转轴,通过轮齿带动连接板向上运动,左、右缝线收紧,使创缘两侧皮肤收紧;

每隔一定时间转动转轴,逐步收紧两侧创缘皮肤;

当两侧创缘皮肤收紧至距离小于1cm后,继续牵拉要求时间,使创缘两侧皮肤松弛,用剪刀剪断缝线,去除牵张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支架设置在皮肤创缘两侧,左右缝线穿过皮肤后固定在连接块上,另外一端穿入到收紧器内,通过防退齿和棘齿的配合作用,连接板只能向上运动而不能向下运动,当需要进行收紧工作时,向上提拉连接板即可逐渐将缝线收紧,使两创缘之间的间距减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且缝线采用皮内路径,有效固定两侧皮下组织,避免对表层皮肤的损伤,减少瘢痕形成,显著区别于现有牵拉类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复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右缝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7所示,本发明的牵张器包括架设在皮肤1创缘左右两侧的支架2、设置在支架2上的收紧器4以及一端与收紧器4连接另一端穿过皮肤1后与连接块6连接的左缝线7和右缝线5。

所述收紧器4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中板10以及分别设置在中板10左右两侧的防退齿11;中板10与壳体的左右内侧壁形成左右两个空间,分别用于与左缝线7、右缝线5配合连接。

在所述左、右缝线7、5的结构相同,在其上端均设置有连接板8,下端连接有缝针15,左、右缝线7、5的连接板8分别设置在中板10的左右两侧空间内,在连接板8上设置有与防退齿11相配合的棘齿9;中板10左右两侧与壳体内侧壁形成的空间应足够窄,使得当连接板8从壳体下方穿入时,棘齿9与防退齿11可以实现配合。棘齿9的外侧面从上至下逐渐向靠近防退齿11一侧倾斜,这样便于连接板8顺利向上移动,而当向下运动时防退齿11则会抵住棘齿9的下端,阻止其向下运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板8顺利向上运动同时防止其向下运动,在所述防退齿11与中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6,所述防退齿11沿纵向设置在安装板16上,在所述安装板16与中板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7。这样,当连接板8向上运动时,棘齿9的倾斜外侧面逐渐推动安装板16向远离棘齿9一侧移动,而当棘齿9与防退齿11脱离配合的时候,安装板16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防退齿11再次抵住棘齿9的下端,防止其向下运动。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将连接板8向上提升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横穿收紧器4壳体的转轴3以及设置在转轴3上的齿轮12,齿轮12的轮齿13与棘齿9相配合,所述转轴3转动设置在支架2上。,在转轴3上设置有扁平部14,以便于与钳子等工具配合,便于带动转轴3旋转。为了防止转轴3转动时带动收紧器4转动,可以在收紧器4上额外设置一根固定轴,该固定轴的两端同样设置在支架2上。

在实际布置上来讲,所述齿轮12在收紧器4壳体内的位置位于防退齿11与连接板8之间。使齿轮12在转动过程中与防退齿11不发生干涉,轮齿13只会与棘齿9接触,带动棘齿9向上运动。

如附图6所示,所述连接块6包括纵截面呈u形的u形块601以及与设置在u形块601内并且与其相配合的卡块603,在所述u形块60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02,在u形块601的底部有第三通孔,连接时,将去掉缝针后的左、右缝线依次穿过对应一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然后将卡块603插入u形块601内形成配合,依靠压紧力和摩擦力实现连接。

所述连接块6的水平截面呈楔形,卡块603的形状与u形块601的形状相适配。在与左、右缝线连接时,调整连接块的方向,使左右缝线作用在连接块6上的压力与楔形方向一致,当拉力增大时,卡块603与u形块601之间的配合也更紧密,摩擦力更大。

所述支架2包括海绵垫层201、设置在海绵垫层201上方的支撑层202以及设置在支撑层202上的支撑块203,收紧器4的两端架设在对应的支撑块203上。海绵垫层201直接与皮肤接触,缓冲整个装置对皮肤组织的纵向压力,避免损伤,支撑层202则采用硬质材料。

一种皮内牵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01:用持针器分别夹持左缝线7和右缝线5的缝针15,自皮肤表层入针,皮肤深层出针。

s02:出针后,从缝针15的后侧2mm处切断缝线将缝针去除,将左缝线7和右缝线5分别与连接块6连接,将牵张器的两个支架分别放置在创缘两侧;收紧器的外壳为一扁长方体形结构,厚度约5mm,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道道下方缝线的上缘,达到聚拢缝线的作用。

s03:将左、右缝线7、5的连接板8从收紧器4的下端穿入,使两个连接板8上的棘齿9分别与对应的防退齿11配合。

s04:需要调节创缘两侧距离时,利用工具(如钳子等)顺时针转动转轴3,通过轮齿13带动连接板8向上运动,左、右缝线7、5收紧,使创缘两侧皮肤收紧并处于适当的牵引力下;若连接板8从收紧器4的上方穿出,则减去露出的多余部分。

s05:每隔一定时间(如2-3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转动转轴,逐步收紧两侧创缘皮肤,期间每日常规换药处理。

s06:当两侧创缘皮肤收紧至距离小于1cm后,继续牵拉要求时间,使创缘两侧皮肤松弛,用剪刀剪断缝线,去除牵张器。

本发明装置去除后,可见创缘张力明显松弛,此时采用整形外侧皮内和/或皮下组织缝合原则,缝合固定两侧皮肤,适时换药及拆线处理。操作结束。

本发明基于临床实际需要,创新性的设计了一种皮内路径皮肤牵张器,有效固定两侧皮下组织,避免对表层皮肤的损伤,并可逐步缩小创面。本发明牵拉固定效果确切,且避免了外路牵张器对皮肤的损伤作用,减少瘢痕形成,显著区别于现有牵拉类装置,操作简单,可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实用性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