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6462发布日期:2020-08-05 01:0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撑开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口腔撑开器。
背景技术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通道置开口器或插管,注入药物或营养物质,同时防止舌的咬伤。对于一部分病人来说需要使用口腔撑开器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撑开以便于后期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清理,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口腔撑开器,其撑开幅度不能够方便且不能稳定地进行调节,不能适用于撑开不同病人的口腔,且在使用时比较不便,撑开幅度调节不顺畅,且调节精度较低,安全性能较差,使用其时,不能方便地对病人的口腔进行上药,以及不能方便地将病人口腔内痰液、痰痂进行清除,不能防止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把手的表面因滋养大量细菌而影响使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撑开器,其撑开幅度能够方便且稳定地进行调节,适用于撑开不同病人的口腔,且在使用时比较方便,调节比较顺畅,且调节精度较高,安全性能较好,使用其时,可以方便地对病人的口腔进行上药,以及可以方便地将病人口腔内痰液、痰痂进行清除,可防止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把手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而影响使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撑开器,包括主体机构、撑开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所述撑开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机构上,且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撑开机构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机构用于形成该口腔撑开器的主体结构,撑开机构用于将主体机构撑开进而利用主体机构将病人的口腔撑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撑开机构在主体机构上的位置以及角度,进而实现调节主体机构的撑开幅度,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的可适用于不同的病人。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基座、u形底座以及u形支撑座,所述u形底座的封闭端与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u形底座的一侧面上开设有u形容纳槽,所述u形容纳槽邻近所述u形底座的两端端部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配装座,所述u形支撑座活动安装在所述u形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u形支撑座的两端均一体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通过铰接轴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配装座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体机构由基座、u形底座以及u形支撑座构成,且将u形支撑座铰接在u形支撑座上的u形容纳槽的内部,使得u形支撑座可以被倾斜顶起,从而利用u形支撑座将病人的口腔撑开。进一步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u形底座上的限位槽、开设在所述u形支撑座朝向所述u形底座一侧面上的两个凹槽、滑杆以及两个连接壁,两个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均预留有安装槽,所述滑杆滑移安装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壁的一端均通过圆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连接壁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用于安装滑杆,可保证滑杆能够在限位槽的内部稳定地作直线运动,两个连接壁用于将u形支撑座顶起,滑杆在限位槽内部的位置可以决定两个连接壁的倾斜角度,进而决定u形支撑座的撑起幅度,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的可适用于撑开不同病人的口腔。进一步的,所述u形容纳槽能够完全容纳所述u形支撑座,所述凹槽能够完全容纳所述连接壁和所述滑杆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u形支撑座可以完全容纳在u形容纳槽的内部,从而使得u形支撑座和u形底座可以完全贴合,这样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可以方便地放入病人的口腔内部,进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使用比较方便。进一步的,所述u形底座背向所述u形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滑纹,所述u形支撑座背向所述u形底座的一侧面上也均匀设有若干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防滑纹的设置使得u形支撑座和u形底座的防滑性能较好,可避免u形支撑座和u形底座与病人的牙齿之间存在打滑现象而影响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套、圆柱形套壳、圆块、端盖、连接杆以及螺纹杆,所述滑套活动套装在所述滑杆的中部外部,所述圆柱形套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的外侧面上,所述圆块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套壳的内部,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套壳背向所述滑套的一端端部,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在所述端盖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圆块的一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螺接在所述基座的内部,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让螺纹杆在基座的内部作直线运动,同时在滑套、圆柱形套壳、圆块、端盖以及连接杆的相互配合下,使得螺纹杆能够稳定地驱动滑杆在限位槽的内部稳定地作直线运动,进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调节比较顺畅,且调节精度较高。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基座的外部,且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使得螺纹杆转动比较方便,进而使得调节机构操作比较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u形底座的交界处还固定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装在所述螺纹杆的外部,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所述u形支撑座朝向所述u形底座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套相匹配的凹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用于对螺纹杆起到导向作用,以保证螺纹杆能够稳定地作直线运动,凹口用于容纳导向套以保证u形支撑座可以完全容纳在u形容纳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背向所述u形支撑座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垂直于所述基座设置,且所述把手邻近所述基座远离所述u形底座的一端端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使得该口腔撑开器拿持比较方便,尤其是使用该口腔撑开器撑开病人的口腔时,使得口腔上药比较方便,也使得口腔内痰液、痰痂的清除也比较方便。进一步的,所述u形底座和所述u形支撑座均由透明塑料制成,且所述u形底座和所述u形支撑座的表面上均设有硅胶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底座和u形支撑座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便于透过u形底座和u形支撑座查看病人牙龈的情况,同时在u形底座和u形支撑座的表面上均设有硅胶防护层,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可避免刮伤病人的口腔内壁。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设计的口腔撑开器由主体机构、撑开机构以及调节机构构成,能够方便地放入病人的口腔内部,撑开幅度能够方便且稳定地进行调节,适用于撑开不同病人的口腔,且在使用时比较方便;2、本发明,使得螺纹杆能够稳定地驱动滑杆在限位槽的内部稳定地作直线运动,进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调节比较顺畅,且调节精度较高,同时能够避免u形支撑座突然下降而导致夹伤病人的口腔内壁,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安全性能较好;3、本发明,通过在基座背向u形支撑座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把手,将把手垂直于基座设置,且将把手邻近基座远离u形底座的一端端部设置,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操控比较方便,尤其是在需要对病人口腔上药,口腔内痰液、痰痂的清除时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可以方便地对病人的口腔进行上药,以及可以方便地将病人口腔内痰液、痰痂进行清除;4、本发明,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抗菌、防滑、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把手的防腐、抗菌、防滑、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该口腔撑开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把手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而影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撑开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撑开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撑开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撑开器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口腔撑开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机构;101、基座;102、u形底座;103、u形支撑座;104、u形容纳槽;105、连接块;106、配装座;107、铰接轴;2、撑开机构;201、滑杆;202、连接壁;203、限位槽;204、圆轴;205、凹槽;206、安装槽;3、调节机构;301、滑套;302、圆柱形套壳;303、螺纹杆;304、手柄;305、圆块;306、连接杆;307、端盖;4、把手;5、导向套;6、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口腔撑开器,如图3-4所示,包括主体机构1、撑开机构2以及调节机构3,所述撑开机构2活动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构1上,所述调节机构3安装在所述主体机构1上,且所述调节机构3与所述撑开机构2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机构1用于形成该口腔撑开器的主体结构,撑开机构2用于将主体机构1撑开进而利用主体机构1将病人的口腔撑开;调节机构3用于调节撑开机构2在主体机构1上的位置以及角度,进而实现调节主体机构1的撑开幅度,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的可适用于不同的病人。较佳地,如图1-3所示,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基座101、u形底座102以及u形支撑座103,所述u形底座102的封闭端与所述基座10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u形底座10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u形容纳槽104,所述u形容纳槽104邻近所述u形底座102的两端端部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配装座106,所述u形支撑座103活动安装在所述u形容纳槽104的内部,且所述u形支撑座103的两端均一体设有连接块105,两个所述连接块105均通过铰接轴107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配装座106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体机构1由基座101、u形底座102以及u形支撑座103构成,且将u形支撑座103铰接在u形支撑座103上的u形容纳槽104的内部,使得u形支撑座103可以被倾斜顶起,从而利用u形支撑座103将病人的口腔撑开。较佳地,如图4-8所示,所述撑开机构2包括开设在所述u形底座102上的限位槽203、开设在所述u形支撑座103朝向所述u形底座102一侧面上的两个凹槽205、滑杆201以及两个连接壁202,两个所述凹槽205靠近所述基座101的一端均预留有安装槽206,所述滑杆201滑移安装在所述限位槽203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壁202的一端均通过圆轴204铰接在所述安装槽206的内部,且两个所述连接壁20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杆201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203用于安装滑杆201,可保证滑杆201能够在限位槽203的内部稳定地作直线运动,两个连接壁202用于将u形支撑座103顶起,滑杆201在限位槽203内部的位置可以决定两个连接壁202的倾斜角度,进而决定u形支撑座103的撑起幅度,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的可适用于撑开不同病人的口腔。较佳地,所述u形容纳槽104能够完全容纳所述u形支撑座103,所述凹槽205能够完全容纳所述连接壁202和所述滑杆201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u形支撑座103可以完全容纳在u形容纳槽104的内部,从而使得u形支撑座103和u形底座102可以完全贴合,这样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可以方便地放入病人的口腔内部,进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使用比较方便。较佳地,所述u形底座102背向所述u形支撑座103的一侧面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滑纹,所述u形支撑座103背向所述u形底座102的一侧面上也均匀设有若干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防滑纹的设置使得u形支撑座103和u形底座102的防滑性能较好,可避免u形支撑座103和u形底座102与病人的牙齿之间存在打滑现象而影响使用。较佳地,如图3-8所示,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滑套301、圆柱形套壳302、圆块305、端盖307、连接杆306以及螺纹杆303,所述滑套301活动套装在所述滑杆201的中部外部,所述圆柱形套壳30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套301的外侧面上,所述圆块305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套壳302的内部,所述端盖307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套壳302背向所述滑套301的一端端部,所述连接杆306活动安装在所述端盖307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连接杆306的一端与所述圆块305的一侧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03螺接在所述基座101的内部,且所述螺纹杆30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3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303让螺纹杆303在基座101的内部作直线运动,同时在滑套301、圆柱形套壳302、圆块305、端盖307以及连接杆306的相互配合下,使得螺纹杆303能够稳定地驱动滑杆201在限位槽203的内部稳定地作直线运动,进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调节比较顺畅,且调节精度较高。较佳地,如图1和4所示,所述螺纹杆30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基座101的外部,且所述螺纹杆303的另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手柄3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304的设置使得螺纹杆303转动比较方便,进而使得调节机构3操作比较方便。较佳地,如图5-6所示,所述螺纹杆303与所述u形底座102的交界处还固定安装有导向套5,所述导向套5套装在所述螺纹杆303的外部,且所述导向套5与所述螺纹杆303滑动连接,所述u形支撑座103朝向所述u形底座102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套5相匹配的凹口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5用于对螺纹杆303起到导向作用,以保证螺纹杆303能够稳定地作直线运动,凹口6用于容纳导向套5以保证u形支撑座103可以完全容纳在u形容纳槽104的内部。较佳地,如图3所示,所述基座101背向所述u形支撑座103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把手4,所述把手4垂直于所述基座101设置,且所述把手4邻近所述基座101远离所述u形底座102的一端端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4的设置使得该口腔撑开器拿持比较方便,尤其是使用该口腔撑开器撑开病人的口腔时,使得口腔上药比较方便,也使得口腔内痰液、痰痂的清除也比较方便。较佳地,所述u形底座102和所述u形支撑座103均由透明塑料制成,且所述u形底座102和所述u形支撑座103的表面上均设有硅胶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底座102和u形支撑座103均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便于透过u形底座102和u形支撑座103查看病人牙龈的情况,同时在u形底座102和u形支撑座103的表面上均设有硅胶防护层,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可避免刮伤病人的口腔内壁。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把手4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5-22份、碳酸钙粉末6-8份、纳米银粉8-10份、酚醛树脂3-5份、聚氨酯3-6份、石蜡2-4份、醇酯十二1-3份、三乙醇胺1-3份、乳化硅油1-3份和水30-40份;s1、将称量好的石蜡、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以此制得混合溶液;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纳米银粉、酚醛树脂和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300nm,以此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80-10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把手4表面清洗干净并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地喷涂在吹干后的把手4的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50-100um的涂膜;s5、将步骤s4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把手4放在烤箱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30-40min,即在把手4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将实施例1-2中的把手4放在实验室中的具有相同条件的细菌培养箱中放置8天,然后取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实施例1-2中的把手4的表面分布的菌落情况,观察结果如下表:实施例观察结果实施例1把手4的表面分布有大量菌落实施例2把手4的表面基本没有分布菌落从上表观察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抗菌、防滑、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把手4的防腐、抗菌、防滑、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该口腔撑开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把手4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而影响使用。工作原理:该口腔撑开器,设计的口腔撑开器由主体机构1、撑开机构2以及调节机构3构成,能够方便地放入病人的口腔内部,撑开幅度能够方便且稳定地进行调节,适用于撑开不同病人的口腔,且在使用时比较方便;使得螺纹杆303能够稳定地驱动滑杆201在限位槽203的内部稳定地作直线运动,进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调节比较顺畅,且调节精度较高,同时能够避免u形支撑座103突然下降而导致夹伤病人的口腔内壁,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安全性能较好;通过在基座101背向u形支撑座103的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把手4,将把手4垂直于基座101设置,且将把手4邻近基座101远离u形底座102的一端端部设置,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操控比较方便,尤其是在需要对病人口腔上药,口腔内痰液、痰痂的清除时使得该口腔撑开器,可以方便地对病人的口腔进行上药,以及可以方便地将病人口腔内痰液、痰痂进行清除;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抗菌、防滑、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把手4的防腐、抗菌、防滑、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口腔撑开器使用寿命较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该口腔撑开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把手4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而影响使用使用方法:使用时,通过手柄304转动螺纹杆303使得螺纹杆303朝向滑杆201运动,直至u形支撑座103贴合在u形底座102上,然后握住把手4将主体机构1放入病人口腔中,此时u形支撑座103与病人的上牙齿相抵,u形底座102与病人的下牙齿相抵;然后通过手柄304转动螺纹杆303使得螺纹杆303背向滑杆201运动,这样即可调节u形支撑座103的撑开幅度,进而控制病人口腔的撑开程度。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