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收集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478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血液收集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为了简单的血液检查以非侵入式收集血液的血液收集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通过血液检查可诊断各种疾病。为了这种血液检查,采血的方法通常利用注射器。然而,注射器是其针头入侵到人体等的状态下抽吸血液,因此可给采血对象带来很大的痛苦。

与利用注射器采血不同,也利用非入侵式采血设备,所述非入侵式采血设备用柳叶刀在手指等形成小伤口之后采取流到外部的血夜。若利用非入侵式设备,则主要采取到少量的血液,并且也不给采血对象带来大痛苦。

即便有这种优点,随着以往的杯状血夜收集容器中需要收集的血液量增加而使用深度大的收集容器的情况下,存在在杯状结构的内部形成空气层的情况。因为这种空气层导致收集血夜受阻,无法收集到所需的血液量。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毛细管现象并且在收集所需量的血液时不会出现由空气层引起的结构性限制的血液收集单元。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血液收集单元包括:手把,具有使用人员可抓握的长度;及处理块,连接于所述手把。所述处理块可包括:主体,具有与所述手把的第一中心轴偏移的第二中心轴;收集口,以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主体,并且通过毛细管力收集血液;及排放槽,凹陷形成在所述主体,并且连通于所述收集口的下部,在所述主体放置在诊断设备的吸收垫时,促进在所述收集口内吸收的血液向所述吸收垫排放。

在此,所述主体可包括:连接部,连接所述手把;及接触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下侧,距离所述连接部越远剖面面积越小。

在此,所述手把可包括:主要部分,沿着所述第一中心轴延伸;次要部分,沿着倾斜于所述第一中心轴的第三中心轴延伸,并且中介所述主要部分和所述主体之间的连接。

在此,所述收集口可形成从所述主体的下部至上部剖面面积越来越小。

在此,所述排放槽可从所述收集口的中心以放射状延伸形成。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血液收集单元包括:手把,具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所述主要部分沿着主轴延伸可使使用人员抓握在手中,所述次要部分在所述主要部分延伸,以沿着倾斜于所述主轴的副轴配置;及处理块,连接于所述次要部分,并且沿着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区块轴配置。所述处理块可包括:主体,具有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次要部分连接,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下侧;及收集口,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主体,并且通过毛细管力收集血液;所述接触部的下端宽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宽度。

在此,所述收集口可形成从所述主体的下部到上部剖面面积越来越小。

在此,所述主体还可包括排放槽,所述排放槽凹陷形成在所述主体,以连通于所述收集口的下部,在所述主体放置在诊断设备的吸收垫时促进在所述收集口内吸收的血液向所述吸收垫排放。

根据本发明其他一方面,血液收集单元包括:手把,沿着第一中心轴延伸;及处理块,与所述手把连接,并且具有从所述第一中心轴偏移的第二中心轴。所述处理块包括:主体,具有连接部与接触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把连接,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下侧;及收集口,在所述接触部以经过所述连接部的方向贯通所述主体形成,并且通过毛细管力收集血液;所述收集口可包括从所述接触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剖面面积越来越小的区间。

在此,所述接触部可具有距离所述连接部越远外径越小的锥形形状。

发明的效果

通过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相关的血液收集单元,若使用人员将手把握在手中的状态下将处理块接触于血液,则由于形成在处理块的收集口具有上下贯通的结构,因此不受空气层的妨碍,通过毛细管力收集已设定的量的血液。

同时,通过连通于收集口的排放槽,可更加流畅地实现在收集口收集到的血液向诊断设备的吸收垫排放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剖面图。

图3是将图2的处理块150扩大的部分扩大剖面图。

图4是图2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200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血液收集单元200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血液收集单元110、210:手把

111、211:主要部分116、216:次要部分

150、250:处理块151、251:主体

155、255:收集口159、259:排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在本说明书中,即使是相互不同的实施例,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赋予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由首次说明代替。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主视图。

参照图1,血液收集单元100可包括手把110和处理块150。

手把110是使用人员为了抓握在手中而使用的部分。为此,手把110大致可具有拉长的条状。具体的说,手把110可由主要部分111和次要部分116构成。主要部分111可具有比次要部分116更长的长度。作为主要部分111的延长基准的主轴或者第一中心轴c1可以是针对作为处理块150的中心轴的区块轴或者第二中心轴c2偏移的。在主要部分111可凸出形成肋条112,进而在使用人员抓握手把110时可用于防滑。次要部分116是连接主要部分111和处理块150的部分。在次要部分116沿着副轴或者第三中心轴c3延伸时,第三中心轴c3可具有对第一中心轴c1倾斜的配置关系。

处理块150是接触于血液来收集血液或者向诊断设备的吸收垫排放收集的血液的结构。处理块150可连接于手把110,具体地说可连接于次要部分116的端部。据此,处理块150可位于血液收集单元100的一端部。

通过这种结构,使用人员将手把110(具体得说,主要部分111)握在手中可利用处理块150处理血液。

为此,使用人员首先利用柳叶刀等使检查对象的手指流出血液。然后,若将处理块150接触于流出的血液,则处理块150通过毛细管力的作用收集适当量的血液。

然后,使用人员将手把110握在手中将处理块150放在诊断设备的吸收垫上。如此,在处理块150收集的血液通过吸收垫的吸收力可向吸收垫排放。然后,使用人员利用诊断设备通过该血液可确认疾病的简单诊断结果。

对于以上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具体结构将参照图2至图4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图1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剖面图;图3是将图2的处理块150扩大的部分扩大剖面图。

参照本附图,处理块150可包括主体151、收集口155及排放槽159。

主体151大致可具有圆筒形状。具体地说,主体151可包括连接部152和接触部153。连接部152位于主体151的上部,成为与次要部分116连接的对象。接触部153位于主体151的下部,是与诊断对象的手指或者与诊断设备的吸收垫接触的部分。

接触部153可具有距离连接部152越远剖面面积越小的形状。据此,接触部153下端153’的宽度小于连接部152上端152’的宽度。通过这种接触部153的锥形形状,在接触部153接触于流血的手指时,可将沾在接触部153底面的血液量最小化,而非收集口155。结果,通过收集口155按照设定的量可准确调整从诊断对象收集的血液量,因此可将每次采血时的血液量偏差最小化。

收集口155是以上下方向贯通主体151形成的开放的槽。具体地说,收集口155可从接触部153的下端153’至连接部152的上端152’连续形成。如此,从下端153’朝向上端152’的方向可定义收集方向h。

收集口155可具有从接触部153沿着收集方向h到连接部152剖面面积越来越小的形状。据此,下端153’的宽度w1大于上端152’的宽度w2。通过这种结构,收集口155通过毛细管力的作用收集血液的情况下,与沿着收集方向h向上端152’侧毛细管力越来越小相对应缩小收集口155的宽度,进而提高毛细管力,可将血液移动至上端152’。

排放槽159是在向诊断设备的吸收垫排放在收集口155收集到的血液时容易排放的结构。这种排放槽159在接触部153中也可形成在下端153’侧。

关于排放槽159的结构将参照图4进行说明。

图4是图2的血液收集单元100的仰视图。

参照本附图,排放槽159凹陷形成在接触部153下端153’的状态下连通于收集口155的下部。具体地说,排放槽159可具有从收集口155的中心以放射状延伸的形状。

这种排放槽159结构性地扩大收集口155下部的剖面面积。据此,在收集口155收集的血液中扩大了与吸收垫接触的面积,因此可促进从收集口155向吸收垫排放血液。

对于另一形状的血液收集单元200将参照图5至图6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200的剖面图;图6是图5的血液收集单元200的仰视图。

参照本附图,本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200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的血液收集单元100大致相同的结构。据此,血液收集单元200具有手把210及处理块250。

处理块250形成比上述处理块150更高的高度。据此,收集口255的长度延长,因此在该收集口255收集到的血液的量变高。所以,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如果收集口155是用于收集10μl的血液的,则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口255可以是用于收集20μl的血液的。由于需要血液上升移动的距离延长,因此相比于下端253’的宽度上端252’宽度可比上述的实施例更小。通过这种结构,血液上升至比上述的实施例更高的高度,可在收集口255收集到更多量的血液。

在这种收集口255收集到的血液也通过排放槽259以更加大的面积接触于吸湿垫,进而可向吸收垫更加流畅地排放血液。

如上所述的血液收集单元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上述的实施例也可选择性组合各个实施例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进行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