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敏牙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6877发布日期:2020-07-24 16:3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抗敏牙膏。



背景技术:

牙膏是由摩擦剂、保湿剂、增稠剂、发泡剂、香精、水等组成的物质,为了提高牙膏的性能,有时也使用其他具有特殊作用的添加剂。其中,粘合剂是牙膏的重要组分,使得牙膏具有一定的粘度,并使牙膏中各类组分和表面活性剂相作用形成稳定的悬浮体或膏状,常用的粘合剂通常有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hec、瓜尔胶、卡拉胶、黄原胶和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实际的牙膏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通常使用多种粘合剂匹配使用以提高牙膏整体性能的效果。

保湿剂具有吸湿性,其可以保持膏体的水分,保证牙膏的流动性,受热时融化改变膏体的稠度,并分离出水,牙膏中常用的保湿剂有山梨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甘醇和木糖醇等,尤以山梨醇使用最为广泛,但单独使用山梨醇,膏体容易出现分水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牙膏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保湿剂和粘合剂的使用。

对于口腔抗敏性牙膏,氯化锶是一种常用的抗敏性添加剂,其一方面可以缓解牙齿过敏引发的酸痛,另一方面封闭牙本质小管,从而缓解牙本质过敏的症状;但氯化锶作为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牙膏中用量较少,通常小于1%;同时,氯化锶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刷牙过程中,其从膏体溶出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牙膏配方设计不合理,使得氯化锶溶出速度过慢,则牙膏整体的抗敏性能将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刷牙过程中粘度合适,氯化锶溶出速率快,抗敏性能好的牙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抗敏牙膏配方设计不合理,导致氯化锶溶出速率过慢使得氯化锶不能有效作用以达到抗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敏牙膏,所述牙膏在进入口腔后,伴随刷牙的动作能迅速将膏体中的氯化锶释放出来,提高牙膏的整体抗敏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敏牙膏,其包括粘合剂、保湿剂、淀粉和氯化锶。

本发明所述牙膏可以在牙膏膏体进入口腔后,粘度迅速降低,使得膏体中的氯化锶完全溶解于水中,作用于口腔,大幅提高了抗敏牙膏的作用功效。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是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hec、瓜尔胶、卡拉胶、黄原胶和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粘合剂是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拉胶的混合物,相比于单一使用的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的组合物,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拉胶的组合物具有更为合适的粘度,具体体现为常温下,能形成稳定的膏体状,但遇水且在搅拌、摩擦状态下,能迅速的减稠;申请人认为,对于抗敏牙膏,为了保证氯化锶的溶出效率,膏体的粘度应稍低于一般的牙膏,尤其在搅拌、摩擦状态下,膏体应能快速减稠,将膏体对氯化锶的溶解效率的影响降到最低,优选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拉胶的质量配比为1:2-3:1。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是山梨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甘醇和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使用山梨醇、木糖醇和甘油的组合物,山梨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保湿剂,但单独使用山梨醇会导致膏体分水严重,甘油具有适宜的粘度,可以有效弥补山梨醇分水的缺陷,木糖醇不仅可以做保湿剂,同样可以作为牙膏中的甜味剂。保湿剂的选择应使得膏体具有适宜的粘度和较好的吸湿性,当膏体遇水时,能迅速吸水。

氯化锶的用量为占牙膏所有组分的0.1-1wt%,优选的,0.5-1wt%;氯化锶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具有抗敏作用的添加剂但由于氯化锶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用量不宜过多,但如果用量过少,则无法起到抗敏的效果,在进行牙膏配方设计时,应尽量减少氯化锶的用量,而提高氯化锶的使用效率,以避免因为溶出效率低而不得不加大氯化锶用量的情况发生,因为有些患者在口腔过敏的症状时,会更加延长刷牙时间,这使得牙膏中的氯化锶处于全溶解的状态下,进而对患者造成副作用,但如果因此而降低氯化锶的用量,则对那些“不认真”的患者是不利的,牙膏的效能会大大降低;因此,设计最合理的配方应是氯化锶在完全溶解的状态下能刚好的对口腔过敏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造成副作用,且效果不会因患者的态度不同而改变,这使得牙膏即使在较短的刷牙时间下,依然能快速释放氯化锶,使得氯化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溶解。

对氯化锶的用量没有特别要求,由于牙膏浆料中含有水,而氯化锶的水溶解性较强,因此,虽然不能通过实验证实,但申请人猜测,氯化锶在牙膏膏体中并不以颗粒状形态存在,氯化锶的溶出效率主要取决于膏体的破粘效率。

淀粉是生粉的主要材料,生粉是某些行业中常用的减粘剂,用于降低浆液或悬浮液粘度,淀粉本身具有甜味,是一种优良的甜味剂,同时,淀粉遇人体唾液水解,形成二糖-麦芽糖,在口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本发明中,淀粉用量优选为氯化锶用量的70-150wt%,更优选为氯化锶用量的90-120wt%,用量过多,会影响氯化锶的分散和牙膏膏体的流动性,用量过少,不能有效的促进氯化锶的溶解速率。

优选的,淀粉采用氧化改性淀粉,氧化改性淀粉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种对淀粉的改性技术,已知的是,经过氧化改性,某些羟基变成了羧基,性质上表现为糊化温度降低、糊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强,不易凝沉和胶凝,透明度高;在本发明中,经过氧化改性的淀粉所制得的牙膏膏体在室温、37℃下拥有更合适的粘度,淀粉氧化改性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和要求,优选的,可以是次氯酸钠氧化改性淀粉。

作为优选的,最终制得的牙膏的膏体在35℃(接近口腔温度)应具有合适的粘度,优选的,所述粘度为10-50pa*s。

作为其他优选方案,牙膏中还应该包含摩擦剂,摩擦剂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碳酸钙、磷酸氢钙、焦磷酸钙、二氧化硅等,用量可以是10-80%,摩擦剂的主要作用是借助于牙刷的来回运动,摩擦牙齿,去除污垢,使牙齿洁白。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的牙膏还可以包括洗涤剂,洗涤剂是可以是已知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比如阴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起到发泡、乳化、去污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的牙膏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添加各种添加剂,比如香精,茶多酚、乳杆菌、酵素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牙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将氯化锶和淀粉进行预混,得到预混料a;

步骤二、将预混料a与粘合剂、保湿剂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b;

步骤三、将预混料b与牙膏中其他组分进行混合,得到牙膏。

如前所述,氯化锶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已知的抗敏药物,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过量服用对人体有害,且考虑到不同人群刷牙时间的不同,氯化锶的用量应控制在即使全部作用于人体也不会产生副作用的范围内,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使用效果,应尽量提高氯化锶的溶出效率。

本申请使用淀粉配合氯化锶,实验证实,淀粉本身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洗水后糊状淀粉包裹住氯化锶后,可以在牙膏膏体遇水减粘后迅速溶出,相比于不经过预混,直接将淀粉和氯化锶与牙膏其他组分直接进行混合具有更好的效果。

牙膏中粘合剂与保湿剂是相互作用最大的两种组分,因此,对粘合剂和保湿剂进行预混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发明中,淀粉用量优选为氯化锶用量的70-150wt%,更优选的,90-120wt%,用量过多,会影响氯化锶的分散和牙膏膏体的流动性,用量过少,不能有效的促进氯化锶的溶解速率。

优选的,淀粉采用氧化改性淀粉,氧化改性淀粉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种对淀粉的改性技术,已知的是,经过氧化改性,某些羟基变成了羧基,性质上表现为糊化温度降低、糊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强,不易凝沉和胶凝,透明度高;在本发明中,经过氧化改性的淀粉所制得的牙膏膏体在室温、37℃下拥有更合适的粘度,淀粉氧化改性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和要求,优选的,可以是次氯酸钠氧化改性淀粉。

氯化锶与淀粉的预混搅拌速度优选为300-500rpm,预混的目的在于促进氯化锶与淀粉的混合,期间使淀粉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形成糊状,以达到局部溶解氯化锶的效果,如果转速过快,容易形成局部热点,破坏淀粉结构,局部热点的形成也不利于淀粉对空气中水分的吸收,导致与氯化锶的预混不均匀,如果转速过慢,不利于淀粉和氯化锶的混合。

优选的,预混时间为1-5h,更优选的是2-3h,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将淀粉和氯化锶完全搅拌均匀即可。

氯化锶和淀粉预混得到的预混料a与粘合剂、保湿剂预混的搅拌速度优选为800-1000rpm,优选为850-950rpm,粘合剂和保湿剂是牙膏组分中相互作用最强的两类材料,对粘合剂与保湿剂进行预混能增强两者的相互作用,同时,由于氯化锶与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淀粉的流体特征和部分保湿剂的作用,将预混料a与粘合剂和保湿剂进行预混可以进一步提高氯化锶的作用效果。

氯化锶和淀粉预混得到的预混料a与粘合剂、保湿剂预混的搅拌时间优选为1-5h,优选为2-3h,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将淀粉和氯化锶完全搅拌均匀即可。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粘合剂是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hec、瓜尔胶、卡拉胶、黄原胶和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粘合剂是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拉胶的混合物,相比于单一使用的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的组合物,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拉胶的组合物具有更为合适的粘度,具体体现为常温下,能形成稳定的膏体状,但遇水且在搅拌、摩擦状态下,能迅速的减稠;申请人认为,对于抗敏牙膏,为了保证氯化锶的溶出效率,膏体的粘度应稍低于一般的牙膏,尤其在搅拌、摩擦状态下,膏体应能快速减稠,将膏体对氯化锶的溶解效率的影响降到最低,优选的,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拉胶的质量配比为1:2-3:1。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保湿剂是山梨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甘醇和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使用山梨醇、木糖醇和甘油的组合物,山梨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保湿剂,但单独使用山梨醇会导致膏体分水严重,甘油具有适宜的粘度,可以有效弥补山梨醇分水的缺陷,木糖醇不仅可以做保湿剂,同样可以作为牙膏中的甜味剂。保湿剂的选择应使得膏体具有适宜的粘度和较好的吸湿性,当膏体遇水时,能迅速吸水。

优选的,得到的预混料b与牙膏中其他组分的混合工艺没有特别限定,只需将各无料进行完全混合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如下质量比配置牙膏,15%二氧化硅,50%山梨醇,2.5%月桂醇硫酸酯钠,0.5%卡拉胶,1.0%羟甲基纤维素,1.5%香精,2%水合硅石粒子,2.5%聚乙二醇、1%糖精钠、3%木糖醇、1%茶多酚、3%植酸钠、1%副干酪乳杆菌、1%氯化锶、1%淀粉,1%磷酸三钠、0.5%苯甲酸钠、1%薄荷酮甘油缩酮余量为水。

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组分使用一锅法进行混合,搅拌转速为1000rpm,搅拌时间3h。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制备方法不同,具体为先将氯化锶和淀粉进行预混,然后再与牙膏中其他组分进行混合,预混搅拌速度为400rpm,搅拌时间3h,混合搅拌速度为1000rpm,搅拌时间为3h。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制备方法不同,具体为先将氯化锶和淀粉进行预混,搅拌速度为400rpm,搅拌时间为3h,得到预混料a,然后将预混料a与卡拉胶、羟甲基纤维素进行混合,混合搅拌速度为1000rpm,搅拌时间为3h,得到预混料b,最后将预混料b与牙膏中其他组分进行混合,搅拌速度为1000rpm,搅拌时间3h。

对比例1

按照如下质量比配置牙膏,16%二氧化硅,50%山梨醇,2.5%月桂醇硫酸酯钠,0.5%卡拉胶,1.0%羟甲基纤维素,1.5%香精,2%水合硅石粒子,2.5%聚乙二醇、1%糖精钠、3%木糖醇、1%茶多酚、3%植酸钠、1%副干酪乳杆菌、1%氯化锶,1%磷酸三钠、0.5%苯甲酸钠、1%薄荷酮甘油缩酮余量为水。

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组分使用一锅法进行混合,搅拌转速为1000rpm,搅拌时间3h。

性能测试:

为了测试氯化锶的溶出效率,取10g牙膏膏体,溶于十倍蒸馏水中,在玻璃杯中迅速搅拌1min、2min、3min,分别标记为1#、2#、3#,悬浮体,将得到的悬浮体过滤掉清水,将剩余的残渣倒入蒸馏水中,搅拌完全并过滤得到清液,用标定过的0.1mol/l的硝酸银溶液对清液中的氯离子进行标定,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清液中存在氯离子,说明牙膏膏体中的氯化锶并未快速溶出。

测试结果如下:

通过比较可知,在牙膏膏体中加入淀粉,可以有效提高氯离子的溶出效率,且通过将淀粉和氯离子进行预混有助于刷牙过程过程中氯离子的溶出。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