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7341发布日期:2020-08-07 19:4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



背景技术:

水疗时按病情需要决定所浴的温度、方法及药物,如高温全身淀粉浸浴。矿泉浴也属水疗,但一般属疗养学范围。临床常用浸浴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官能症、全身性皮肤病、关节炎等,漩涡浴水中运动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淋浴、喷射浴、冷水浴多用于增强体质。

目前,在神经外科的治疗方面会经常使用到喷射治疗槽对人体神经进行治疗,促进人体神经的快速恢复。例如专利号为cn107854303b的发明就公开了一种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其包括旋转柱,移动椅和治疗喷水管;设备本体的上设置有治疗水槽;治疗水槽的上端侧壁上活动轴接安装有治疗喷水管;治疗喷水管由水管与旋转固定板和喷头构成,且治疗喷水管通过旋转固定板固定于治疗水槽的侧壁上;治疗水槽的一侧外壁上端位置上还设置有二号控制器;治疗水槽的另一侧外壁底侧位置依次设置有水泵装置和起泡机;水泵装置通过水管与治疗喷水管相连通;治疗水槽的另一侧位置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底座;旋转柱上设置有移动椅。该设备虽然能够对神经科患者进行浸浴治疗和喷射治疗,但是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移动椅形状固定,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调节,不适用于不同的神经科患者;其二,该设备在进行对患者进行中药浸泡治疗时,其中药存在治疗水槽中,其不仅影响患者浸泡治疗,而且浸泡完成后还要对治疗水槽中的中药进行清理,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其三,喷射浴分为冷水喷射和温水喷射,该设备在温水喷射时,其整个治疗水槽上方敞开设置,水温容易降低,降低了喷射后温水浸浴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水槽中额外增设加热装置,其不仅提高了设备成本,而且增加了电能损耗。因此,针对现有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的不足,设计一种能有效解决对温水喷射时进行保温、能够对移动椅根据人体需求进行调节等问题的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包括槽体、控制开关和人体支撑机构,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槽体的前侧面上,所述槽体的前侧面右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槽体的前侧面左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上设置有密封阀,所述槽体的右端面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伸入驱动箱内腔的端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与驱动箱底壁上的第一轴承相连接,所述转杆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槽体的右端面前后两端设置有两个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上设置有双向丝杆,前侧所述双向丝杆的右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与主动锥形齿轮相啮合,位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左端的双向丝杆上设置有第一带轮,后端所述双向丝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设置有三角带,两个所述双向丝杆的左端与槽体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人体支撑机构可调节设置在两根双向丝杆上;

所述槽体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槽体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条形滑槽对应的条形滑口,所述条形滑槽和条形滑口之间设置有若干u型喷水管,所述u型喷水管的前下端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条形滑槽中,所述u型喷水管的后下端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口中,且u型喷水管的后下端穿过第二滑块的端部连接有管道接头,所述若干喷水管之间连接有防水布,且最左端若干喷水管上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分别与条形滑槽、条形滑口固定,位于所述u型喷水管上端管道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槽体的后侧面固定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上方设置有高压水管,所述高压水管的右端连接有波纹伸缩管,所述波纹伸缩管的后端设置有接头法兰,所述高压水管的前侧面连接有与每个管道接头对应的支管,所述支管的前端设置有管道接头内壁相贴合的密封橡胶头,位于所述条形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的前端与高压水管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体支撑机构包括躺椅架和弹性垫,所述躺椅架包括第一转杆对、第二转杆对、第三转杆对和第四转杆对,所述一转杆对与第二转杆对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杆对与第二转杆对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杆对与第三转杆对的中间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对的左下端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四转杆对的右下端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上均开设有分别与对应双向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三转杆对与第二转杆对的连接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对应双向丝杆相配合的穿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垫上开设有多个透孔,所述弹性垫固定在躺椅架的上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底壁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上设置有栅格挡板,所述矩形口的下端连接有中药浸泡箱,所述中药浸泡箱上设置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也设置有密封阀。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浸泡箱的底壁上设置有电阻加热块,位于所述电阻加热块上方的中药浸泡箱内部设置有中药放置网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浸泡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浸泡箱与矩形口之间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喷水管设置为四个,且每个u型喷水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最右端所述u型喷水管上设置有拉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其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现有技术相比,在进行温水喷射前利用外界水泵与外界加热至适温的热水相连接,并将水泵的出水端与波纹伸缩管后端的接头法兰相连接,在喷射治疗时,其使用者将最右端的u型喷水管向右侧拉动,其u型喷水管两端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着条形滑槽和条形滑口滑动至最右端,若干个u型喷水管有序分开,且将相互之间的防水布拉直绷直,再启动推动装置,此时每个u型喷水管上的管道接头与高压水管上的支管相连接,且支管前端的密封橡胶头能够起到密封作用,然后启动外界水泵降温水抽入u型喷水管中对人体进行喷射处理,喷射后的温水由于防水布起到的隔热效果,能够极大降低温水温度的散失,提高了喷射后温水浸浴的治疗效果。

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人体支撑机构设置在槽体内部,当使用者需要调节人体支撑机构的角度时,启动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锥形齿轮、从动锥形齿轮和三角带的传动作用,能够实现两个双向丝杆同步转动,其并通过其双向丝杆两端的外螺纹分别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上螺纹孔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转杆对、第二转杆对、第三转杆对和第四转之间相互转动,从而有效达到调节躺椅架的角度,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人群需求。

3、本发明当需要中药浸泡治疗时,可将配好的中药放在中药浸泡箱内部的中药放置网框中,在加水时将注水端与加水管相连接,并开启电阻加热块对中药浸泡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能够将中药的药效成分进行有效提取,然后掺有中药成分的高温水透过栅格挡板进入槽体中,此时再向槽体中注入适量冷水调节槽体内中药浸泡液的温度至室温,其有效解决了现有设备在进行中药浸泡时直接将中药成分放在槽体内部对中药浸泡患者带来的不便,以及后续可直接将中药放置网框整体取出,也无需将槽体内的中药进行清理,其效果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槽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若干u型喷水管张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传动箱的内部主视平面图;

图6为图5中a-a处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中人体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躺椅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中药浸泡箱的内部结构图。

1、其中,其中,1-槽体,101-进水管,102-排水管,103-密封阀,104-条形滑槽,105-条形滑口,2-驱动箱,3-驱动电机,4-转杆,5-第一轴承,6-主动锥形齿轮,7-密封轴承,8-双向丝杆,10-第一带轮,11-第二带轮,12-三角带,13-躺椅架,131-第一转杆对,132-第二转杆对,133-第三转杆对,134-第四转杆对,135-第一移动板,136-第二移动板,137-螺纹孔,138-固定板,139-穿孔,14-弹性垫,141-透孔,15-u型喷水管,16-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18-管道接头,19-防水布,20-喷水孔,21-条形板,22-高压水管,23-波纹伸缩管,24-接头法兰,25-支管,26-推动装置,27-栅格挡板,28-药浸泡箱,29-加水管,30-电阻加热块,31-中药放置网框,32-温度传感器,33-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9,并结合实施例来对发明公开的色牢度棉布印染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介绍了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包括槽体1、控制开关100和人体支撑机构,控制开关100设置在槽体1的前侧面上,槽体1的前侧面右端设置有进水管101,槽体1的前侧面左端设置有排水管102,进水管101和排水管102上设置有密封阀103,其特征在于,槽体1的右端面设置有驱动箱2,驱动箱2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输出轴伸入驱动箱2内腔的端部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底端与驱动箱2底壁上的第一轴承5相连接,转杆4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6,槽体1的右端面前后两端设置有两个密封轴承7,密封轴承7上设置有双向丝杆8,前侧双向丝杆8的右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9,从动锥形齿轮9与主动锥形齿轮6相啮合,位于从动锥形齿轮9左端的双向丝杆8上设置有第一带轮10,后端双向丝杆8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带轮11,第一带轮10与第二带轮11之间设置有三角带12,两个双向丝杆8的左端与槽体1的左侧壁转动连接,人体支撑机构可调节设置在两根双向丝杆8上。

槽体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滑槽104,槽体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条形滑槽104对应的条形滑口105,条形滑槽104和条形滑口105之间设置有四干u型喷水管15,u型喷水管15的前下端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设置在条形滑槽104中,u型喷水管15的后下端连接有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口105中,且u型喷水管15的后下端穿过第二滑块17的端部连接有管道接头18,若干喷水管15之间连接有防水布19,且最左端若干喷水管15上的第一滑块16、第二滑块17分别与条形滑槽104、条形滑口105固定,位于u型喷水管15上端管道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七个喷水孔20,并在最右端u型喷水管15上设置有拉手33。

槽体1的后侧面固定有条形板21,条形板21的上方设置有高压水管22,高压水管22的右端连接有波纹伸缩管23,波纹伸缩管23的后端设置有接头法兰24,高压水管22的前侧面连接有与每个管道接头18对应的支管25,支管25的前端设置有管道接头18内壁相贴合的密封橡胶头(图中未标注),位于条形板21的上表面固定有推动装置26,其推动装置选用电动伸缩杆,推动装置26的前端与高压水管2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其。下面对其人体支撑机构的一种具体设置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2介绍了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包括槽体1、控制开关100和人体支撑机构,控制开关100设置在槽体1的前侧面上,槽体1的前侧面右端设置有进水管101,槽体1的前侧面左端设置有排水管102,进水管101和排水管102上设置有密封阀103,其特征在于,槽体1的右端面设置有驱动箱2,驱动箱2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输出轴伸入驱动箱2内腔的端部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底端与驱动箱2底壁上的第一轴承5相连接,转杆4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6,槽体1的右端面前后两端设置有两个密封轴承7,密封轴承7上设置有双向丝杆8,前侧双向丝杆8的右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9,从动锥形齿轮9与主动锥形齿轮6相啮合,位于从动锥形齿轮9左端的双向丝杆8上设置有第一带轮10,后端双向丝杆8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带轮11,第一带轮10与第二带轮11之间设置有三角带12,两个双向丝杆8的左端与槽体1的左侧壁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人体支撑机构包括躺椅架13和弹性垫14,躺椅架13包括第一转杆对131、第二转杆对132、第三转杆对133和第四转杆对134,一转杆对131与第二转杆对132的左端转动连接,第三转杆对133与第二转杆对132的右端转动连接,第四转杆对134与第三转杆对133的中间段转动连接,第一转杆对131的左下端设置有第一移动板135,第四转杆对134的右下端设置有第二移动板136,第一移动板135和第二移动板136上均开设有分别与对应双向丝杆8相配合的螺纹孔137,第三转杆对133与第二转杆对132的连接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138,固定板138上开设有与对应双向丝杆136相配合的穿孔139,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即可实现躺椅架13角度的调节。另外,其弹性垫14上开设有多个透孔141,弹性垫14固定在躺椅架13的上表面。

槽体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滑槽104,槽体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条形滑槽104对应的条形滑口105,条形滑槽104和条形滑口105之间设置有四干u型喷水管15,u型喷水管15的前下端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设置在条形滑槽104中,u型喷水管15的后下端连接有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口105中,且u型喷水管15的后下端穿过第二滑块17的端部连接有管道接头18,若干喷水管15之间连接有防水布19,且最左端若干喷水管15上的第一滑块16、第二滑块17分别与条形滑槽104、条形滑口105固定,位于u型喷水管15上端管道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七个喷水孔20,并在最右端u型喷水管15上设置有拉手33。

槽体1的后侧面固定有条形板21,条形板21的上方设置有高压水管22,高压水管22的右端连接有波纹伸缩管23,波纹伸缩管23的后端设置有接头法兰24,高压水管22的前侧面连接有与每个管道接头18对应的支管25,支管25的前端设置有管道接头18内壁相贴合的密封橡胶头(图中未标注),位于条形板21的上表面固定有推动装置26,其推动装置选用电动伸缩杆,推动装置26的前端与高压水管2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能够便于进行中药浸泡的功能,下面对其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3介绍了一种神经科治疗用喷射治疗槽设备,包括槽体1、控制开关100和人体支撑机构,控制开关100设置在槽体1的前侧面上,槽体1的前侧面右端设置有进水管101,槽体1的前侧面左端设置有排水管102,进水管101和排水管102上设置有密封阀103,其特征在于,槽体1的右端面设置有驱动箱2,驱动箱2的上表面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输出轴伸入驱动箱2内腔的端部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底端与驱动箱2底壁上的第一轴承5相连接,转杆4的下端设置有主动锥形齿轮6,槽体1的右端面前后两端设置有两个密封轴承7,密封轴承7上设置有双向丝杆8,前侧双向丝杆8的右端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9,从动锥形齿轮9与主动锥形齿轮6相啮合,位于从动锥形齿轮9左端的双向丝杆8上设置有第一带轮10,后端双向丝杆8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带轮11,第一带轮10与第二带轮11之间设置有三角带12,两个双向丝杆8的左端与槽体1的左侧壁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人体支撑机构包括躺椅架13和弹性垫14,躺椅架13包括第一转杆对131、第二转杆对132、第三转杆对133和第四转杆对134,一转杆对131与第二转杆对132的左端转动连接,第三转杆对133与第二转杆对132的右端转动连接,第四转杆对134与第三转杆对133的中间段转动连接,第一转杆对131的左下端设置有第一移动板135,第四转杆对134的右下端设置有第二移动板136,第一移动板135和第二移动板136上均开设有分别与对应双向丝杆8相配合的螺纹孔137,第三转杆对133与第二转杆对132的连接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138,固定板138上开设有与对应双向丝杆136相配合的穿孔139,通过启动驱动电机3即可实现躺椅架13角度的调节。另外,其弹性垫14上开设有多个透孔141,弹性垫14固定在躺椅架13的上表面。

槽体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滑槽104,槽体1的后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条形滑槽104对应的条形滑口105,条形滑槽104和条形滑口105之间设置有四干u型喷水管15,u型喷水管15的前下端连接有第一滑块16,第一滑块16设置在条形滑槽104中,u型喷水管15的后下端连接有第二滑块17,第二滑块17滑动设置在条形滑口105中,且u型喷水管15的后下端穿过第二滑块17的端部连接有管道接头18,若干喷水管15之间连接有防水布19,且最左端若干喷水管15上的第一滑块16、第二滑块17分别与条形滑槽104、条形滑口105固定,位于u型喷水管15上端管道的下表面均匀开设有七个喷水孔20,并在最右端u型喷水管15上设置有拉手33。

槽体1的后侧面固定有条形板21,条形板21的上方设置有高压水管22,高压水管22的右端连接有波纹伸缩管23,波纹伸缩管23的后端设置有接头法兰24,高压水管22的前侧面连接有与每个管道接头18对应的支管25,支管25的前端设置有管道接头18内壁相贴合的密封橡胶头(图中未标注),位于条形板21的上表面固定有推动装置26,其推动装置选用电动伸缩杆,推动装置26的前端与高压水管2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

另外,在槽体1底壁开设有矩形口(图中未标注),矩形口上设置有栅格挡板27,矩形口的下端连接有中药浸泡箱28,其中药浸泡箱28与矩形口之间可拆卸连接,当中药浸泡箱28上设置有加水管29,加水管29上也设置有密封阀103。并在中药浸泡箱28的底壁上设置有电阻加热块30,位于电阻加热块30上方的中药浸泡箱28内部设置有中药放置网框31。为了便于观测中药浸泡箱28内部液体温度,还在中药浸泡箱28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