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8059发布日期:2020-07-24 16:3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自植物的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可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脂溢性脱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遗传、免疫调节,也涉及到体内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神经肽和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的变化。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了,在治疗上也是处于经验探索阶段。西药治疗仅能减少毛发脱落,不能根治本病,且不良反应多,如美国fda批准唯一用于临床的5a-还原酶抑制剂-保法止(非那雄胺),能降低血清和毛囊二氢睾酮水平,但其不良反应有轻度肝功能异常、性功能障碍、中重度抑郁、情绪紊乱、睡眠及饮食习惯异常等,停药后易复发,难以维持疗效。因此,寻找经济、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调节毛囊生长的天然中药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中药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中药复方具有全方位、多环节和多靶点的优势。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整体出发,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标本兼治,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脱发病取得了一些进展。通常中医称脱发又为“蛀发癣、发蛀脱发”。中医学者认为,脱发或因先天肝肾不足,发失所养而落;或因素体血热,血热生风,瘀阻毛窍;或因饮食不节,脾失运化,湿热内蕴,上蒸颠顶,侵蚀发根,气血不畅而致毛发脱落。血虚风燥型脱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为:毛发干枯,无光泽,脱落,指甲发脆变薄,皮肤干燥鳞屑、瘙痒,大便秘结,形体消瘦,口干舌燥,男子不育,女子少经、经闭、不孕,并伴有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等症。舌淡苔薄,脉濡细。证候分析为:血虚则面色淡白无华,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精血亏损失于滋养,以致少经、经闭、不孕、不育。风热郁结郁久则燥血,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鳞屑、瘙痒。日久则出现内燥,故大便秘结,口干舌燥。血虚风燥,发失所养,则毛发干枯、无光泽、脱发。现代药理对中医药治疗脱发做了大量的研究,治疗方法也分为内治与外治,内服药调理体内,外用则将药物制成酊剂涂抹于患处。较西药治疗而言,中医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用药更具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该外用药物具有养血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和清热解毒的作用,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效果显著。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外用药物,该药物由有效成分和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当归11~20%,制首乌21~39%,白首乌11~20%,灵芝11~20%,荆芥7~13%,防风4~8%,苦参2~4%,毛泡桐叶4~8%。

上述药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药的水提物组成:当归15%,制首乌30%,白首乌15%,灵芝15%,荆芥10%,防风6%、苦参3%,毛泡桐叶6%。

上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中,所述的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制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何首乌polygonummultiforumthunb的干燥块根的炮制品;白首乌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cynanchumbungeidecne.的干燥块根;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实体;荆芥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苦参为豆科灌木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毛泡桐叶为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thunb.)steud.的叶。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以是酊剂、洗剂、霜剂、乳剂或软膏剂。

本发明药物以当归为君药,其甘补辛行,温通质润,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作用,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适用于血虚诸证;制首乌、白首乌、灵芝为臣药,辅助君药当归养血活血,而且兼具滋阴润燥之功效;佐以荆芥、防风、苦参、毛泡桐叶,祛风止痒,清热燥湿解毒。诸药协同作用养血活血、滋阴而润燥,祛风清热解毒止痒,共同对血虚风燥的脱发发挥作用,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洗剂)

取当归12g、制首乌29g、白首乌16g、灵芝18g、荆芥12g、防风6g、苦参3g和毛泡桐叶4g,加10倍量水,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1.5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到100ml,过滤得洗剂。

实施例2(酊剂)

取当归15g、制首乌30g、白首乌15g、灵芝15g、荆芥10g、防风6g、苦参3g和毛泡桐叶6g,加8倍量水,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2.5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到100ml,加100ml无水乙醇,静止过夜,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丙二醇100g混合均匀,得酊剂。

实施例3(霜剂)

当归19g、制首乌33g、白首乌14g、灵芝12g、荆芥7g、防风5g、苦参3g和毛泡桐叶7g,加入12倍量水,浸泡30min,再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保持微沸。常温过滤,水浴100℃蒸成稠膏。

水相:取上述稠膏8.0g,加入氮酮6.0g、甘油20.0g、丙二醇7.0g、吐温-601.5ml和k-120.5ml,然后加蒸馏水至73.5ml。

油相:取十八醇6.5g、白油6.0g、单硬脂酸甘油酯4.5g、棕榈酸异丙酯2.5g、丹士林7.0g、尼泊金甲酯0.15ml、尼泊金丙酯0.05ml和cy0.05ml混均。

将水相、油相分别置于一容器中,水相加热至85~95℃,油相加热至熔化,在保持水相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按同一方向不停搅拌混合,待温度降至45℃,搅至冷凝,即得。

实施例4(乳剂)

取当归14g、制首乌25g、白首乌15g、灵芝15g、荆芥11g、防风8g、苦参4g和毛泡桐叶8g,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2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到50ml。

加入适量月桂醇硫酸铵、乳化硅油、二(氢化牛脂基)邻苯二甲酸酰胺、硬脂酸乙二醇双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防腐剂及去离子水,乳化,并用柠檬酸调整ph至6.0±0.2,得乳剂1000ml。

实施例5软(膏剂)

取当归17g、制首乌29g、白首乌13g、灵芝13g、荆芥10g、防风7g、苦参3g和毛泡桐叶8g,加入12倍量水,浸泡30min,再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保持微沸。常温过滤,水浴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加入羊毛脂,凡士林,羟基苯甲酸乙脂,混匀即得软膏。

实施例6(药效实验)

1.研究目的

观察实施例2的酊剂与实施例5的膏剂防治血虚风燥型脱发的实际效果。

2.实验人员筛选条件

2.1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

①头发稀疏甚至秃顶;

②头发虽无明显稀疏,但近期脱落明显,自觉头发较前明显减少;

③近期没有与脱发相关的其他疾病;

④头皮屑增加;

⑤头发干枯、无光泽;

⑥头皮瘙痒。

凡符合前3条,再加上后3条中2条以上者可纳入受试者范围内。

2.2排除标准

①上述情况超过10年以上,毛囊已萎缩的人员;

②有严重全身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③实验前2周服用过有关药物者。

3.实验方法

3.1实验具体安排

实验地点:广州番禺大学城

实验参与对象:大学城各高校的学生及教职工自愿者(主要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的学生及教职工);

实验周期:20周;

实验具体计划:

(1)、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用品购买添置,志愿者招募书;

(2)、招募志愿者75人,了解情况,进行随机分组;

(3)、召开志愿者会议,签订《参与实验知情同意书》,宣讲实验注意事项,分发实验用品;

(4)、开始实验,志愿者收集脱落头发;

(5)、志愿者复查会议,掉落毛发统计,数据处理,分发新的实验用品;定期通知志愿者具体实验操作;

(6)、实验结束,给志愿者分发酬劳和礼品;实验数据处理。

参与实验的志愿者,获得霸王防脱洗发水400ml的产品2瓶。志愿者每两周进行一次头发脱落数量测定及并定时提交头发样品,每月填写产品使用效果评价表,每月参加一次例会(共3次)

3.2实验组

实验组一周两次使用实施例2的酊剂与实施例5的膏剂,每次3-5ml均匀敷于头皮上,适当地按摩头皮,保留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实验注意事项:

(1)受试样品使用剂量按参与的受试者体重确定给药量,体重45公斤以下每次使用样品3ml;体重45—60公斤的受试者使用样品4ml;体重60公斤以上的受试者使用样品5ml。

(2)实验用品酊剂和膏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3)头部皮肤如有外伤、破损或感染时,请停止使用;

(4)使用本品时如有过敏现象,建议立即停用;

(5)避免与眼睛接触,如不慎入眼,请立即用清水冲洗;

3.3空白对照组

空白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一周两次使用生理盐水每次3-5ml均匀敷于头皮上,适当地按摩头皮,保留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即可。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的剂量也是按参与的受试者体重确定,体重45公斤以下者每次3ml;体重45—60公斤者每次4ml;体重60公斤以上者每次5ml。

4.使用效果评价指标及方法

4.1有效性评价指标

4.1.1主要评价指标

头发脱落数;头皮状况改善程度。

4.1.2辅助评价指标

受试者使用效果的评价调查。

4.1.3效果判定标准

(1)头发脱落数评价方法

受试者须于指定观察日期按以下方法收集脱落头发:用长尾票夹将无纺布四角固定于水桶上,深入桶内(约桶高度的三分之一)。受试者湿发后,取所提供洗发水适量,按摩头部皮肤搓洗,于布上方以清水冲净,使脱落头发落于无纺布上。清洗完毕后,于布的四角将布包起,并用橡皮筋扎稳,确保洗头过程中掉落的毛发包裹于内,晾干后,对无纺布上的发进行计数。

(2)头皮状况改善判定标准

痊愈:无脱发,头发生长多,毛发粗细色泽正常,头部皮脂分泌适中,无头屑,头皮瘙痒消失;

显效:毛发生长较多,鳞屑及头皮瘙痒明显减少;

有效:有毛发生长,头发变光泽及头皮瘙痒有所减少;

无效:无毛发生长或长后又脱落。

(3)发明实施例效果作用时间评定标准

通过每月一次对受试者头部的整体状况进行局部拍摄,以头发光泽,头发明显增多,头部瘙痒减少,头部环境改善的时间记作起效时间,按照起效时间作为评分标准,分别对各个受试者的起效时间进行评定。

起效时间评分标准

使用1个月后起效,记为“1”分;

使用2个月后起效,记为“2”分;

使用3个月后起效,记为“3”分;

使用4个月后起效,记为“4”分;

在整个实验期间均无效,记为“5”分;

(4)辅助指标效果判定标准

受试者自己对以下指标进行评分:防脱效果、去屑效果、止痒效果、头皮舒缓度、光泽亮度;“很好”记1分,“好”记2分,“一般”记3分,“差”记4分,计算总分。

4.统计软件及统计分析准则

分析方法

采用t检验

5.实验结果

5.1受试者分配情况

本次实验在广州大学城进行,共入组75例,其中实施例2组25例,实施例5组25例,对照组25例,完成观察共72例,其中实施例2组24例,实施例5组24例,对照组24例。实验期间,实施例2组脱落个案1例;实施例5组脱落个案0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0例,剔除1例;纳入fas集实施例2组24例,实施例5组24例,对照组24例;纳入pps集实施例2组24例,实施例5组24例,对照组24例。

5.2有效性评价

(1)头发脱落数

实验分别在第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16周收集受试者头发脱落数。经统计分析,实施例2组4周、6周、8周、10周、12周、14周、16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施例5组6周、8周、10周、12周、14周、16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表1实验过程中头发脱落数减少率的比较

表2实验过程中头发脱落数减少率的比较

(2)头皮状况改善程度

在实验后第4个月对受试者进行头部环境的观察,实施例2组基本痊愈率8.3%,显效率16.7%,有效率45.8%,总有效率70.8%;实施例5组基本痊愈率8.3%,显效率16.7%,有效率41.7%,总有效率66.7%;对照组基本痊愈率0%,显效率0%,有效率33.3%,总有效率33.3%,实施例2、实施例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例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3效果分析(pp)

(3)安全性评价

在观察期间,实施例2与实施例5两组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均很稳定,无过敏、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两实验组都没有出现实验前正常而实验后异常或实验前不正常而实验后加重的现象。

6.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实施例2、实施例5两组分别与对照组头发脱落数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中,实施例2、实施例5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期间,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