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7152发布日期:2020-08-07 19:4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科室收治有很多脑部损伤患者,由于该类患者脑部受伤导致机体神经系统紊乱,肢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其中有很多患者术后在病床治疗时,会出现半身不遂的现象,该类患者临床表现为身体的部分肢体无法正常活动。该类患者卧床期间,随着意识的逐渐恢复,会下意识活动能自主活动的肢体,由于神经功能限制,肢体活动不协调,上肢容易到处乱抓,如果没有全程看护,患者在活动上肢时存在受伤的风险。因此为了防止患者上肢受损,一般陪护家属会把患者能活动的上肢用布条拴在病床护栏上,以对患者的上肢进行保护,该种方式虽然简单,但由于上肢和护栏固定连接,在患者活动上肢时存在被布条拉伤的风险,而且该种固定方式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其次由于患者神经系统受限,不能自主运动的上肢长时间不活动不利于血液循环,逐渐造成肌肉萎缩,不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因此很多陪护家属会根据临床的医嘱,用双手抬动患者的上肢反复做伸展、收缩运动,通过被动锻炼以促进不能运动上肢的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力量,促进上肢的功能康复,该种由家属协助被动训练上肢的方式简单、有效,但是增加了家属的护理工作量,因此需要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以解决为保护患者而固定患者自主活动上肢给患者造成不适,家属陪护协助患者对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上肢进行被动锻炼时工作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以解决为保护患者而固定患者自主活动上肢给患者造成不适,家属陪护协助患者对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上肢进行被动锻炼时工作量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所述支撑板接触面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护套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螺孔,所述护套的一侧设有绑带,所述护套的另一侧与所述绑带对应位置设有卡扣,所述护套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圆孔内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立板相活动连接,所述立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内活动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的螺母,所述螺母配套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下底座上,所述丝杆的上端与步进电机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上底座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上固定有用于测量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护套之间夹角数值的角度尺,所述角度尺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所述角度尺的数值的指针,所述指针固定在所述螺母上,所述支撑架上下之间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方卡接有上限位开关,所述固定杆下方卡接有下限位开关,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指针向上运动触发所述上限位开关,所述步进电机停止正转并反转,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指针向下运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指针向下运动触发所述下限位开关,所述步进电机停止反转并正转,所述螺母带动所述指针向上运动,所述靠驱动装置侧的支撑板端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下底座相配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孔,所述下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上螺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步进电机,所述上限位开关,所述下限位开关都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下方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支腿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半圆形,所述护套内壁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护套等长,所述缓冲垫采用医用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护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套靠所述第一连接板端设有弧形加长板,所述加长板通过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护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母在所述丝杆上运动到最高位置,所述护套与所述支撑板的夹角为90°,所述螺母在所述丝杆上运动到最低位置,所述护套与所述支撑板的夹角为0°。

优选的,所述角度尺的数值范围为0°~90°,所述螺母在所述丝杆上运动到最高位置,所述指针指示所述角度尺的90°数值,所述螺母在所述丝杆上运动到最低位置,所述指针指示所述角度尺的0°数值。

优选的,所述指针的采用5mm不锈钢材质,所述指针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指针颜色为红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护套、绑带、绳扣及第二连接板等装置,通过拆除第二连接板,断开护套与伸缩杆及驱动装置连接,可单独使用护套对患者的患肢固定保护。使用护套时可把患者的上肢放入护套内,使绑绳穿过卡扣并固定,可把患者的患肢限位在护套内,弧形的护套使患者的上肢在护套内仍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护套上的缓冲垫能提高舒适性;把护套和支撑板通过螺丝相固定,可限制患者的患肢乱动,起到保护患者的作用,同时解决了为保护患者用布条固定患者自主活动上肢给患者造成不适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了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板可把护套与伸缩杆、驱动装置连接为一体,在驱动装置与护套共同作用下,对患者患肢进行被动训练。在患者的上肢限位在护套内后,通过驱动装置的步进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通过螺母和伸缩杆运动,最终带动护套上下旋转运动,护套带动上肢做收缩、伸展运动,在被动训练下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锻炼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等,为后期病患的整体康复打下基础,解决了家属陪护协助患者对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上肢进行被动锻炼时工作量大的问题。

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了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角度尺及指针等,由于不同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强度等各不相同,在限定患者上肢伸展、收缩的角度范围后,把上限位开关固定到角度尺上方对应的角度值处,把下限位开关固定到角度尺下方对应的角度值处,启动驱动装置后,驱动装置带动护套及患肢上下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当指针向上运动触发上限位开关动作后,控制器停止步进电机并反转,带动护套、患肢向下运动;当指针向下运动触发下限位开关动作后,控制器停止步进电机并正转,带动护套、患肢向上运动,实现患者被动伸展、收缩被动锻炼,从而减少人力控制和操作,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通过调节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与角度尺对应数值的位置,可为不同程度病症患者提供不同强度的被动锻炼,使被动训练更加人性化。

4.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的护套通过第二连接板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连接板断开两者的连接,使整个装置变成两个功能不同的装置,丰富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当患者需要固定能自主活动且不需要被动训练的上肢时,断开第二连接板,通过护套上的通孔及支撑板上的螺孔,用螺丝把护套固定在支撑板上,进而把护套变成只具有固定并保护上肢功能的装置,节省空间,便于操作;当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肢需要被动训练时,解开护套和支撑板的固定,使第二连接板连接护套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带动护套内的上肢进行被动训练,满足了患肢被动训练的需求,整个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护套及相关部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护套及相关部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驱动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固定板和下底座连接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及指针结构示意图;

1、支撑板;2、护套;3、绑带;4、卡扣;5、第一连接板;6、第一转轴;7、立板;8、第二连接板;9、轴套;10、第二转轴;11、伸缩杆;12、驱动装置;13、螺母;14、丝杆;15、轴承座;16、下底座;17、步进电机;18、上底座;19、支撑架;20、固定板;21、支腿;22、缓冲垫;23、角度尺;24、指针;25、固定杆;26、上限位开关;27、下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用于支撑护套2及上肢,支撑板1采用厚度5毫米的不锈钢板制成,一方面保证支撑强度,一方面能保证支撑板1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能在固定上肢时防止上肢乱动。支撑板1下方两侧对称设有支腿21,用于增强支撑板1的稳定性,支腿21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支腿21与支撑板1活动连接,使用时把支腿21打开,不使用时可旋转支腿21把其收纳到支撑板1的下方,以减小支撑板1占用的空间。支撑板1上方设有护套2,用于支撑患者的上肢,护套2为半圆形,在护套2内固定患肢后患肢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护套2内壁设有缓冲垫22,缓冲垫22与护套2等长,用以提升使用护套2时肢体的舒适性,缓冲垫22采用医用硅胶材质,在抬高肢体舒适性的同时便于护套2的清理和消毒。护套2与支撑板1接触面上设有多个通孔,支撑板1上设有与护套2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螺孔,用螺丝通过护套2上的通孔和支撑板1上的螺孔把护套2和支撑板1固定在一起,以实现护套2对上肢的固定。护套2靠第一连接板5端设有弧形加长板,加长板用于支撑上肢的后臂,可把整个上肢固定在护套2上,增加保护强度,加长板通过支撑板1上的通孔与护套2相连接,使用螺丝可通过支撑板1上的通孔和护套2上的螺孔把加长板固定在护套2上,护套2的一侧设有绑带3,护套2的另一侧与绑带3对应位置设有卡扣4,在患者的上肢放入护套2内后,使绑带3穿过卡扣4并固定在卡扣4上,进而把上肢限位在护套2内,护套2一端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上的圆孔内设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两端分别与立板7相活动连接,立板7与支撑板1垂直固定连接,如此护套2可绕第一转轴6相对于支撑板1进行旋转,完成护套2内上肢的被动训练;护套2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8与护套2活动连接,两者通过螺丝相活动连接,便于拆装。第二连接板8使护套2和驱动装置12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连接板8断开两者的连接,使整个装置具有两个功能,丰富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当患者需要固定能自主活动且不需要被动训练的上肢时,断开第二连接板8,通过护套2上的通孔及支撑板1上的螺孔,用螺丝把护套2固定在支撑板1上,进而把护套2变成只具有固定并保护上肢功能的装置,节省空间,便于操作;当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肢需要被动训练时,解开护套2和支撑板1的固定,使第二连接板8连接护套2和驱动装置12,驱动装置12可带动护套2内的上肢进行被动训练,满足了患肢被动训练的需求,整个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求。第二连接板8连接有轴套9,轴套9内活动套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可通过第二连接板8、轴套9、第二转轴10带动护套2绕支撑板1旋转,进而带动上肢收缩、伸展锻炼;伸缩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2,驱动装置12用于带动护套2和患肢运动;驱动装置12包括与伸缩杆11固定连接的螺母13,螺母13用以带动伸缩杆11、指针24及护套2上下运动,螺母13在丝杆14上运动到最高位置,护套2与支撑板1的夹角为90°,螺母13在丝杆14上运动到最低位置,护套2与支撑板1的夹角为0°,可把上肢的前臂被动锻炼的伸展、收缩运动控制在0°到90°之间,以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避免肘关节过度运动。螺母13配套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的下端通过轴承座15固定在下底座16上,丝杆14的上端与步进电机17相连接,步进电机17带动丝杆14正转和反转,丝杆14正转和反转进而带动螺母13上下运动,最终实现护套2的上下旋转。步进电机17通过上底座18固定在支撑架19上,支撑架19的一侧上固定有用于测量支撑板1和护套2之间夹角数值的角度尺23,角度尺23的数值范围为0°~90°,最小单位值为1°,该角度尺23为直尺形状,与常用测量角度尺形状和角度数值排列都不相同,角度尺23制作时可通过标准角度尺测量护套2与支撑板1不同位置之间的夹角,在测量每个夹角值后,在指针24指示角度尺23的位置上标注上该夹角的数值,做成模板角度尺,然后复制模板角度尺,进行量产即可。螺母13在丝杆14上运动到最高位置,指针24指示角度尺23的90°数值,螺母13在丝杆14上运动到最低位置,指针24指示角度尺23的0°数值。角度尺23的一侧设有用于指示角度尺23的数值的指针24,指针24固定在螺母13上,指针24的采用5mm不锈钢材质,在指示角度值的基础上保证其强度,能够在长时间工作触发上限位开关26和下限位开关27时不弯曲损坏;指针24与螺母13固定连接,可保证螺母13运动带动指针24运动,指针24颜色为红色,便于指示角度值时更加醒目,便于读取角度数值。支撑架19上下之间固定有固定杆25,固定杆25上方卡接有上限位开关26,固定杆25下方卡接有下限位开关27,通过松开固定杆25上固定上限位开关26、下限位开关27上的固定卡,可上下移动上限位开关26、下限位开关27的位置,再确定好两者所在位置的角度值后,通过固定卡把两者固定在固定杆25上,进而限定螺母13和指针24运动的范围,进一步控制护套2旋转时相对支撑板1的角度。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上运动触发上限位开关26,步进电机17停止正转并反转,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下运动,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下运动触发下限位开关27,步进电机17停止反转并正转,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上运动,在步进电机17工作时,步进电机17正转驱动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上运动,指针24触发上限位开关26,步进电机17停止并反转,步进电机17反转驱动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下运动,指针24触发下限位开关27,步进电机17停止并正转,步进电机17驱动螺母13带动指针24向上运动,进而实现护套2在指定的角度范围内带动上肢反复做伸展、收缩的被动训练。步进电机17,上限位开关26,下限位开关27都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置于控制盒内,控制盒上设置有控制步进电机17工作的启停按钮及电源开关。靠驱动装置12侧的支撑板1端部设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和下底座16相配合,用以把支撑板1和驱动装置12连为一体,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固定板20上设有螺孔,下底座16上设有与固定板20上螺孔相对应的通孔,可使用螺丝通过下底座16的通孔及固定板20的螺孔把固定板20和下底座16固定为一体。

实施例2

在使用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对患者能自主运动的上肢进行固定保护时:通过拆除第二连接板8,断开护套2和伸缩杆11的连接,只使用护套2。通过护套2上的通孔及支撑板1上的螺孔,用螺丝把护套2固定在支撑板1上,同时把加长板通过护套2上的通孔及支撑板1上的螺孔,用螺丝把加长板固定在护套2上,打开支撑板1底部的支腿21,调整支撑板1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把上肢的前臂放入护套2内,使绑带3穿过卡扣4并固定在卡扣4上,完成上肢的固定;该部分装置节省空间,便于操作,提高固定上肢的舒适性,对上肢进行保护,防止上肢乱动而受伤。

实施例3

在使用一种神经外科床旁化被动锻炼装置对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上肢进行被动训练时:通过第二连接板8,连接护套2和伸缩杆11的连接,把整个装置放到患者需要进行被动训练的上肢侧,打开支撑板1底部的支腿21,调整支撑板1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把上肢的前臂放入护套2内,使绑带3穿过卡扣4并固定在卡扣4上,完成上肢的固定后,检查护套2及驱动装置12的各个部位连接是牢固无误后,确定患者被动训练上肢时伸展、收缩的角度范围,把上限位开关26调到锻炼角度范围大数值的端值对应角度尺23数值所在的高度,把下限位开关27调节到锻炼角度范围小数值的端值对应角度尺23数值所在的高度,例如锻炼角度范围为10°~60°,可把上限位开关26调到角度尺23的60°数值所在的高度,把下限位开关27调到角度尺23的10°数值所在的高度,然后启动步进电机17工作,每次启动步进电机17工作时先正转,步进电机17正转带动螺母13、指针24及伸缩杆11、护套2向上运动,直至指针24触发上限位开关26动作,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7停止正转并反转,步进电机17反转带动螺母13、指针24及伸缩杆11、护套2向下运动,直至指针24触发下限位开关27动作,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7停止反转并正转,步进电机17正转带动螺母13、指针24及伸缩杆11、护套2向上运动。如此反复上下运动,进而实现对上肢的前臂进行伸展、收缩运动,通过对上肢的被动训练,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恢复肌肉力量,保持关节活动度,为后期的下床康复锻炼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护套、绑带、绳扣及第二连接板等装置,通过拆除第二连接板,断开护套与伸缩杆及驱动装置连接,可单独使用护套对患者的患肢固定保护,圆形的护套使患者的上肢在护套内仍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护套上的缓冲垫能提高舒适性;把护套和支撑板通过螺丝相固定,可限制患者的患肢乱动,起到保护患者的作用,同时解决了为保护患者用布条固定患者自主活动上肢给患者造成不适的问题;设置的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板可把护套与伸缩杆、驱动装置连接为一体,在驱动装置与护套共同作用下,对患者患肢进行被动训练。在被动训练下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锻炼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等,为后期病患的整体康复打下基础,解决了家属陪护协助患者对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上肢进行被动锻炼时工作量大的问题;还设置了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角度尺及指针等,实现患者被动伸展、收缩被动锻炼,从而减少人力控制和操作,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通过调节上限位开关、下限位开关与角度尺对应数值的位置,可为不同程度病症患者提供不同强度的被动锻炼,使被动训练更加人性化;该装置的护套通过第二连接板与驱动装置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连接板断开两者的连接,使整个装置变成两个功能不同的装置,丰富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当患者需要固定能自主活动且不需要被动训练的上肢时,断开第二连接板,通过护套上的通孔及支撑板上的螺孔,用螺丝把护套固定在支撑板上,进而把护套变成只具有固定并保护上肢功能的装置,节省空间,便于操作;当患者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肢需要被动训练时,解开护套和支撑板的固定,使第二连接板连接护套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带动护套内的上肢进行被动训练,满足了患肢被动训练的需求,整个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