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3901发布日期:2020-07-31 21:5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迅速发展,在检查和治疗冠心病方面,心导管术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法。穿刺部位一般有两处,即股动脉和桡动脉。由于术后患者需要制动12-24小时,股动脉穿刺会带来腰酸背痛、进食和排便困难,所以大多数采用桡动脉穿刺。经桡动脉穿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于压迫和止血。现有桡动脉止血器主要有旋钮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无论是充气式的,还是充液体,都会造成压迫有浮动性,可能造成压迫处松动,未达到止血效果。现有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虽然使用透明材料,但无法较精确压到穿刺点。同时无锁定功能,存在因误碰改变压迫压力的风险。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止血效果良好、带自锁定功能的桡动脉止血器对术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设计合理,解决现有止血器存在的不稳定、结构复杂、容易误碰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固定组件、压迫止血组件和调节机构,固定组件用于将止血器固定在穿刺位置,压迫止血组件包括压迫杆和连接在压迫杆下端的止血垫,压迫杆包括齿条结构,调节机构安装在固定组件上,包括外壳、转动组件和转动调节组件,转动组件包括手柄和齿轮,齿轮中心位置设有调节齿,手柄穿过外壳上的孔与设在内部的齿轮上的调节齿固定连接,压迫杆穿过外壳和固定组件后与止血垫连接,齿轮与压迫杆啮合,转动调节组件包括凸杆、凸轮、两个挡块和两个弹簧,凸杆穿过外壳上的孔与设在外壳内部的凸轮固定,两个挡块和两个弹簧均活动安装在外壳内侧,两个挡块紧挨在凸轮的两侧,每个挡块的另一侧分别连接弹簧,两个挡块的端部卡接在齿轮的不同齿上。

优选地,在所述齿轮的前后两面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所述手柄设有两个,调节齿穿过所述外壳后分别与手柄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转动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杆上设有凸起和槽孔,所述外壳外面设有位置关系为上、中、下的三个限位槽,用于与限位杆上的凸起匹配,所述凸杆位于外壳外侧的一端与限位杆上的槽孔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外壳内侧,分别设有两个挡块槽和两个弹簧槽,两个所述挡块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挡块槽中,两个所述弹簧远离挡块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弹簧槽中。

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带,固定带一端与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带另一端可调节地与固定板另一端连接;

在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阶梯槽,所述调节机构的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第一阶梯槽上,且第一阶梯槽底面设贯通槽,用于使所述压迫杆穿过。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压迫杆上均设有刻度,用于调整所述止血垫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阶梯槽,设有计时器固定连接在第二阶梯槽内,用于计量止血时间。

进一步优选,所述止血器除了所述固定带和所述止血垫外的部件均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优选,所述止血垫包括外层止血片、中层硅胶片和里层胶片,设有胶条夹在止血片和硅胶片之间。

进一步优选,所述压迫杆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齿条结构下端的压板,所述止血垫设置在压板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提升了配带止血器的舒适度,带有自锁功能,防止误碰导致的穿刺点压力变化,提升穿刺后的止血效果;

2、压迫杆上有刻度,便于医护人员参考刺穿点下压力度;

3、固定板上的刻度便于医务人员找到穿刺点;

4、设有止血垫,促进穿刺点止血;

5、设有多段计时器,提醒患者各段时间已到,避免时间过长影响术后康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分解视图;

图4是图1中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调节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调节机构分解图;

图7是图1中外壳i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外壳ii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压迫杆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止血垫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计时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由固定板1、固定带2、调节机构3、压迫杆4、止血垫5和计时器6组成。除固定带2、止血垫5和计时器6外,均为透明聚合物材质,便于医护工作者发现穿刺点流血现象。固定带2一端固定在固定板1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1的另一端。调节机构3安装在固定板1的阶梯槽i15上,固定板1与调节机构通过胶连接。计时器6利用胶固定在固定板1的阶梯槽16上。止血垫5粘接到压迫杆4的压板18底面上。压迫杆4从固定板1底面依次穿过固定板1和调节机构3。

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调节机构包括外壳i7、外壳ii8、两个弹簧9、调节齿10、两个挡块11、凸杆12、限位杆13和两个手柄14。调节齿10穿过外壳i上的通孔i19。弹簧9安装到弹簧槽23。挡块11安装到挡块槽22。凸杆12穿过通孔ii20。凸杆12上的凸轮24与挡块11紧贴着。挡块11需要卡在调节齿10上的齿轮25。弹簧9与挡块11紧紧贴合。胶均匀涂抹到胶槽26内。调节齿10穿过外壳ii8的通孔iii21。外壳ii8的胶棱28,插入外壳i7的胶槽26内,待胶凝固,外壳i和外壳ii粘接牢固。利用胶,限位杆13的槽孔27固定在凸杆12的端面。限位杆13上的凸起放置在外壳i7上的三个限位槽29之一。手柄14内侧为多边形菱形,与调节齿10轴端面对应。利用胶将手柄14与调节齿10固定。

如图9,压迫杆由齿条17和压板18组成。压迫杆上有刻度。

如图10,止血垫5分为三层。外层为止血片30,中层为硅胶片31,最后一层为胶片32。胶条41夹在止血片30和硅胶片31中间。当止血结束后,利用胶条41将止血垫5粘贴到穿刺点。防止穿刺点二次感染。

如图11,计时器可设置多段计时。由显示屏33、电源键34、set键35、时/上翻键36、分/下翻键37、开始/暂停键38、清零/删除键39和蜂鸣器40组成。用电源键34控制计时器开关机。利用set键35进入多段计时界面,时/上翻键36和分/下翻键37调整计时段,长按set键35确定各个计时段。然后时/上翻键36和分/下翻键37调整计时时间,长按set键35确定计时时间,清零/删除键39删除不用计时段,连续按两下设置键35,返回原始界面。开始/暂停键38为开始计时和暂停计时。清零/删除键39可以将该计时段归零。

本实施例中的自锁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先将止血垫5安装到压迫杆4的压板18下端面上。通过止血垫5的胶片32粘贴到压板18底面上。胶条41垂直于鞘管方向,可以避免粘贴胶条41与鞘管干涉。再将固定带2缠绕在患者手腕上,将未固定端的固定带2穿过固定板端面的槽孔,利用尼龙带上的扣,初步固定基板与手腕的位置。观察穿刺点对应鞘管的位置,根据固定板1上的刻度提示,将压迫杆4中心处移到穿刺点。固定板1凸出一端需要放置到患者手腕上。再次调整固定带,将桡动脉止血器固定住。将限位杆13调节到下端限位槽29,开启向下单向移动功能。旋转手柄14,将压迫杆4向下移动。将限位杆13调节到上端限位槽29,开启向上单项移动功能。旋转手柄14,将压迫杆4向上移动。为了方便调节,手柄14在壳体两端分别设1个。护士根据根据压迫杆4的刻度,调整穿刺点压力大小。调整压迫杆4移动距离后,将限位杆13调节到中间限位槽29。从而启动达到方向锁定作用,使压迫杆4不能移动。当桡动脉止血器调节好后。胶条41粘贴到患者手腕。通过电源键34启动计时器6。用set键35进入多段计时模式,时/上翻键36和分/下翻键37调整计时段,长按set键35确定各个计时段。然后时/上翻键36和分/下翻键37调整计时时间,长按set键35确定计时时间。清零/删除键39删除不用计时段,连续按两下设置键35并返回原始界面。开始/暂停键38为开始计时和暂停计时。清零/删除键39可以将该计时段归零。

患者可以通过显示屏33观察计时时间。当到时间后,蜂鸣器40会报警。患者找医护人员,会重新调整压迫杆4下移距离,最后计时阶段结束,医护人员松开固定带2,然后将止血垫5与压迫杆4分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