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用孕妇产后宫底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2468发布日期:2020-08-18 16:5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用孕妇产后宫底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孕妇产后宫底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剖腹产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将胎宝宝取出的分娩方式,如今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且很常见的医疗技术,产后产妇子宫内残留的坏死蜕膜、少量胎膜以及血液会陆续排出体外,即恶露。不同的产妇,排恶露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果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恶露难以排出,容易发生宫缩不良,宫腔积血,影响子宫收缩,情况严重的产妇容易导致大出血,那么就需要护士按压宫底来帮助产妇尽快将恶露排干净,用于帮助子宫更好地收缩,促进子宫的恢复。

目前主要解决方法是医生或护士用手直接按压自子宫,或者用沙袋按压子宫,以此促进子宫收缩,加快子宫内淤血排出,但是双手在按压时力道容易不足,而采用一定重量的沙袋进行按压,则按压力度没有缓冲且受力不均匀,产妇需要承受巨大的痛楚,同时无论哪种按压都对产妇腰部受力增大,对产妇腰椎有较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加强对宫底刺激的妇产科用孕妇产后宫底按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产科用孕妇产后宫底按压装置,包括:

加压装置,用于提供压力按压宫底;

加压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气筒,气筒顶部贯穿有推杆,气筒底部侧面设有出气嘴,气筒内部还设有活塞盘,活塞盘的顶部与推杆底部固定连接;

位于产妇腹部上方用于固定加压装置的第一部件,用于稳定加压装置的施压力度和角度;

第一部件包括一个弹性拱板,设置在弹性拱板中部用于与气筒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以及位于弹性拱板下方凹侧的辅助按压组件;

位于产妇腹部下方与第一部件连接的第二部件,用于支撑腰部;

第二部件包括两端通过扣接件与弹性拱板两端的绷带,位于绷带的中部设有可充气的气囊,气囊通过带有接头的充气管与出气嘴密封连接,用于使气筒与气囊构成气流闭合回路。

进一步地,弹性拱板的制作方法为:采用弹性钛合金丝线搭建拱形骨架,然后将拱形骨架放入拱形磨具中,倒入液体丁腈橡胶填充,室温固化后,表面打磨,即形成弹性拱板。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弹性拱板能够利用钛合金骨架保持良好具有支撑作用的拱形结构,通过时固化后的丁腈橡胶液具有良好的回弹韧性。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卡接在弹性拱板中心位置且上下贯通的内螺纹圈,以及设置子气筒外侧底部的外螺纹环,外螺纹环位置低于出气嘴,通过外螺纹环与内螺纹圈的适配连接将气筒固定在弹性拱板上。通过连接件可实现气筒与弹性拱板的可拆洗连接,便于拆开收纳。

进一步地,辅助按压组件包括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气筒底部的底盘,底盘下方呈矩阵状设有多个伸缩柱,在伸缩柱的外部包围有一圈硅胶套,每个伸缩柱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柱筒,以及穿套在柱筒内部可活动伸缩的柱体,柱体与筒柱之间通过缓冲弹簧相连,柱体末端与硅胶套相连,硅胶套外表面设有多个与柱体对应的半圆形凸起。通过伸缩柱不仅可以使得向下的压力得到缓冲,配合硅胶套能够与产妇腹部形状形成契合,使得腹部受压更加均匀,可防止伸缩柱对腹部的局部压力过大,对孕妇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扣接件包括安装在弹性拱板两端的母扣,以及安装在绷带末端的公扣,公扣和母扣可构成卡扣结构。

进一步地,气囊外表面粘贴有无纺布电极片,无纺布电极片与外部的中低频脉冲电流发生器电性连接。用于对产妇腰部产生电流刺激,配合按压,可促进宫缩。

进一步地,活塞盘的外周为设有浸润过润滑油的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气筒的底部设有密封底盖,密封底盖与气筒的筒体通过螺钉连接。便于拆卸更换橡胶密封圈或者补充润滑油保持活塞盘与筒体内壁的抽拉顺滑度。

进一步地,推杆的顶部设有便于手握的十字型把手。可便于操作人员选择最佳发力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气筒与气囊内部气流封闭,在进行下压时空气转移到气囊内使其膨胀,为产妇腰部形成有力支撑保护腰椎并且也将产妇腰部向上顶起,与位于腹部上方的辅助按压组件形成上下挤压组合,能够增加腹部受力程度,促进子宫收缩。

(2)本发明的辅助按压组件设有多个伸缩柱,不仅可以使得向下的压力得到缓冲,配合硅胶套能够与产妇腹部形状形成契合,使得腹部受压更加均匀。

(3)本发明还在气囊外表面粘贴有无纺布电极片,在按压过程中通入中频电流以刺激产妇腰部肌肉强烈收缩,增强子宫收缩感,可适当减轻对伤口的按压力度,减缓疼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气筒与弹性拱板的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弹性拱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带有无纺布电极片的绷带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十字型把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辅助按压组件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1的推杆下压时的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图1带有无纺布电极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压装置、11-气筒、12-推杆、13-出气嘴、14-活塞盘、15-橡胶密封圈、16-密封底盖、17-十字型把手、2-第一部件、21-弹性拱板、22-连接件、221-内螺纹圈、222-外螺纹环、23-辅助按压组件、231-底盘、232-伸缩柱、233-硅胶套、234-柱筒、235-柱体、236-缓冲弹簧、237-半圆形凸起、3-第二部件、31-扣接件、311-母扣、312-公扣、32-绷带、33-气囊、34-充气管、35-无纺布电极片、36-中低频脉冲电流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妇产科用孕妇产后宫底按压装置,包括:用于提供压力按压宫底的加压装置1,加压装置1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圆柱形气筒11,气筒11顶部贯穿有推杆12,推杆12的顶部设有便于手握的十字型把手17,十字型把手17的形状如图6所示,可便于操作人员选择最佳发力方向。气筒11底部侧面设有出气嘴13,气筒11内部还设有活塞盘14,活塞盘14的顶部与推杆12底部固定连接;活塞盘14的外周为设有浸润过润滑油的橡胶密封圈15,如图3所示,气筒11的底部设有密封底盖16,密封底盖16与气筒11的筒体通过螺钉连接。便于拆卸更换橡胶密封圈15或者补充润滑油保持活塞盘14与筒体内壁的抽拉顺滑度。

如图1和3所示,位于产妇腹部上方用于固定加压装置1的第一部件2,用于稳定加压装置1的施压力度和角度;第一部件2包括一个弹性拱板21,设置在弹性拱板21中部用于与气筒1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22,连接件22包括卡接在弹性拱板21中心位置且上下贯通的内螺纹圈221,以及设置子气筒11外侧底部的外螺纹环222,外螺纹环222位置低于出气嘴13,通过外螺纹环222与内螺纹圈221的适配连接将气筒11固定在弹性拱板21上。通过连接件22可实现气筒11与弹性拱板21的可拆洗连接,便于拆开收纳。其中,弹性拱板21的制作方法为:采用弹性钛合金丝线搭建拱形骨架,然后将拱形骨架放入拱形磨具中,倒入液体丁腈橡胶填充,室温固化后,表面打磨,即形成弹性拱板21。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弹性拱板21能够利用钛合金骨架保持良好具有支撑作用的拱形结构,通过时固化后的丁腈橡胶液具有良好的回弹韧性。

如图1、2、7所示,位于弹性拱板21下方凹侧的辅助按压组件23,辅助按压组件23包括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气筒11底部的底盘231,底盘231下方呈矩阵状设有多个伸缩柱232,在伸缩柱232的外部包围有一圈硅胶套233,每个伸缩柱232包括固定在底盘231上的柱筒234,以及穿套在柱筒234内部可活动伸缩的柱体235,柱体235与筒柱之间通过缓冲弹簧236相连,柱体235末端与硅胶套233相连,硅胶套233外表面设有多个与柱体235对应的半圆形凸起237。通过伸缩柱232不仅可以使得向下的压力得到缓冲,配合硅胶套233能够与产妇腹部形状形成契合,使得腹部受压更加均匀,可防止伸缩柱232对腹部的局部压力过大,对孕妇造成损伤。;

如图1所示,位于产妇腹部下方与第一部件2连接的第二部件3,用于支撑腰部;第二部件3包括两端通过扣接件31与弹性拱板21两端的绷带32,如图4和5所示,扣接件31包括安装在弹性拱板21两端的母扣311,以及安装在绷带32末端的公扣312,公扣312和母扣311可构成卡扣结构。

如图1和8所示,位于绷带32的中部设有可充气的气囊33,气囊33通过带有接头的充气管34与出气嘴13密封连接,用于使气筒11与气囊33构成气流闭合回路。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气筒11的外螺纹环222与弹性拱板21上的内螺纹圈221适配连接,使得气筒11与弹性拱板21连为一体,然后通过魔术粘贴将辅助按压组件23固定在气筒11底部;

步骤2:再将第二部件3穿过产妇腰部,并调整使得气囊33位于腰部正下方位置,将气囊33两侧的绷带32通过公扣312与弹性拱板21两端的母扣311扣接,将加压装置1扶正,使其位于产妇腹部带按压位置的正上方,此时由于产妇自重挤压使得气囊33内部气体排空,将推杆12提拉至最高位,为气筒11内部预留出最大空间,然后将连接气囊33的充气管34通过密封接头与气筒11底部的出气嘴13相连;

步骤3:一切准备就绪后,医护人员手扶推杆12顶部的十字型把手17用于调整好最佳加压姿势,然后用力向下按压推杆12,进而带动与推杆12底部相连的活塞盘14向下运动,气筒11内部空气通过充气管34流至到气囊33内,使得气囊33膨胀,将产妇腰部向上顶起的同时也与腰部达提供了最大支撑力,此时,气筒11继续受到向下压力致使弹性拱板21发生形变,辅助按压组件23与气筒11连动,当硅胶套233底部的半圆形凸起237与腹部接触时,持续加压,由于腹部为柔性接触面,被硅胶套233包裹的伸缩柱232为实际受力件,每个柱体235在受到腹部不同方向的压力后向上收缩挤压缓冲弹簧236,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可以使得硅胶套233与腹部最大程度贴合,使得受力更加均匀。

步骤4:直至推杆12不能再下压位置,医护人员向上提拉推杆12,将气囊33中的空气抽吸到气筒11,完成一次按压,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按压,促进子宫收缩。

为了跟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如图5和9所示,在气囊33外表面粘贴有无纺布电极片35,并且将无纺布电极片35与外部的中低频脉冲电流发生器36电性连接,在进行按压过程中通入6000~8000hz中频电流刺激,既能达到肌肉强烈收缩还不会引起患者的疼痛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