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3241发布日期:2020-10-17 02: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耳科的手术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在耳科外科手术中通过显微镜或内镜手术时,外科医生需要高超的手术技能和精确度。由于耳部结构精细,特别在听骨周的病变清理时,小的误伤即可能导致内耳或面神经损伤从而出现神经性耳聋或面瘫情况,且在听力或鼓膜重建时,局部小渗血也会明显影响视野,处理不当会致手术速度明显下降,甚至重建效果不理想。

另外,外耳道是个狭窄的骨性通道,一般为4mm~8mm,通过外耳道行中耳手术一般只难进两个器械,手术助手很提供到帮助。既往在显微镜下双手操作,一手操作器械,一手操作吸引,这个因难克服起来很容易。但耳内镜下手术需要一手持镜,只有一个手操作进行单手操作,出血的情况常需反复止血才能做到精准操作,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切换手术操作器械与吸引器械以完成手术,严重影响手术的进程,并易出现并发症。

常见的耳科手术器械,包括位于前部的剥离头以及位于后部的握持杆,剥离头与握持杆相连接,剥离头来保证手术能完成各种操作。但是耳科手术器械不具有吸引功能,需要吸引术腔积血或积液时需要更换耳科器械为吸引器械。

曾有一类将吸引和手术器械合为一体的手术器械,但因其结构设计不足,吸管的前端与器械的前端靠近,虽然能达到吸引效果,但由于吸引管的存在,在进行精细手术操作时手术视野容易被器械挡住,或者由于吸管导致操作柄前端过大,被操作旁的结构阻档,不能给予精准的手术操作视野,造成了临床操作上的盲目性。因此,常常需要更换成普通不带吸引的手术器械操作,即又遇上操作与吸引没法同时进行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该耳科手术器械兼具常规的耳科手术器械功能以及术腔积液吸引功能,在需要吸引术腔积血或积液时不需要更换耳科器械为吸引器械,并且在不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又不阻碍耳科手术视野,保证治疗的部位始终保持术野清晰,准确判断,从而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包括位于前部的剥离头以及位于后部的握持杆,剥离头与握持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在与所述剥离头相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凹槽,所述握持杆的内部沿杆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吸引通孔,所述吸引通孔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的凹槽相连通,吸引通孔的后端开口作为吸引接口;所述凹槽在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进入积液区以引流积液,通过外部吸引力将引流的积液经吸引通孔吸出;所述耳科手术器械还具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套装所述的剥离头,所述活动套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剥离头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封闭或开放所述的凹槽,在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所述凹槽处于与活动套相分离的开放状态,在耳科手术不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所述凹槽处于被活动套封闭的封闭状态。

本发明的耳科手术器械,剥离头保证手术能完成各种操作。在手术进行期间需要吸引时不需更换器械,只需将该器械处于吸引状态。在吸引后术野清晰的情况下,把活动套往上退回,使器械处于非吸引状态,不影响术腔视野及操作空间,从而使手术顺利进行。

本发明中,凹槽设置可以采用如下两种结构:

结构一:所述凹槽为沿所述握持杆的杆体周向开设的多个,每个凹槽均与所述的吸引通孔相连通。

结构二:所述凹槽为沿所述握持杆的杆体周向环围开设的一个连续的环形凹槽。

本发明中,所述活动套的材质优选为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耳科手术器械集常规的手术器械功能以及术腔积液吸引功能于一身,通过剥离头保证手术完成各种操作。在手术进行期间需要吸引时不需重新把器械更换可完成手术,只需将该器械的活动套向前推到最前端,凹槽处于与活动套相分离的开放状态,此时耳科手术器械处于吸引状态,即实现吸引积液与操作;需要行精细操作时,将术腔积液或积血吸引干净后,反向推活动套,凹槽处于被活动套封闭的封闭状态,此时耳科手术器械处于非吸引状态,即可以达到常规的耳科器械的操作效果,不影响耳科的精细操作。因此,本发明的耳科手术器械能够同时实现吸引积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又能达到耳科器械精细操作的目的,对需要治疗的部位能够准确判断及精准治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耳科手术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此时耳科手术不需要吸引术腔积液,凹槽处于被活动套封闭的封闭状态;

图2是本发明耳科手术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此时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凹槽处于与活动套相分离的开放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剥离头,2、握持杆,21、凹槽,

22、吸引通孔,3、活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包括位于前部的剥离头1以及位于后部的握持杆2,剥离头1与握持杆2相连接,剥离头1保证手术能完成各种操作,握持杆2在与剥离头1相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凹槽21,握持杆2的内部沿杆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吸引通孔22,吸引通孔22的前端开口与凹槽21相连通,吸引通孔22的后端开口作为吸引接口,这里前端是指图中的左侧,后端是至图中的右侧。使用时通过吸引接口外接吸引设备,以提供吸引力。

本发明中,凹槽21在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进入积液区以引流积液,通过外部吸引力将引流的积液经吸引通孔22吸出;耳科手术器械还具有活动套3,活动套3套装剥离头1,活动套3作为耳科手术器械的功能控制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剥离头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封闭或开放凹槽21,在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凹槽21处于与活动套3相分离的开放状态,在耳科手术不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凹槽21处于被活动套3封闭的封闭状态。

本发明的耳科手术器械兼具常规的耳科手术器械功能以及术腔积液吸引功能,具有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或积血时不需要更换器械,并且不需要吸引积液时不阻碍手术视野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凹槽21为沿握持杆2的杆体周向环围开设的一个连续的环形凹槽。凹槽21也可以为沿握持杆2的杆体周向开设的多个,每个凹槽21均与吸引通孔2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活动套3的材质为硅胶,具有弹性伸缩力。活动套3也可以选择其它材质的橡胶套或者透明塑料胶套等。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包括位于前部的剥离头(1)以及位于后部的握持杆(2),剥离头(1)与握持杆(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2)在与所述剥离头(1)相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凹槽(21),所述握持杆(2)的内部沿杆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吸引通孔(22),所述吸引通孔(22)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的凹槽(21)相连通,吸引通孔(22)的后端开口作为吸引接口;所述凹槽(21)在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进入积液区以引流积液,通过外部吸引力将引流的积液经吸引通孔(22)吸出;所述耳科手术器械还具有活动套(3),所述活动套(3)套装所述的剥离头(1),所述活动套(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剥离头(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封闭或开放所述的凹槽(21),在耳科手术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所述凹槽(21)处于与活动套(3)相分离的开放状态,在耳科手术不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所述凹槽(21)处于被活动套(3)封闭的封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为沿所述握持杆(2)的杆体周向开设的多个,每个凹槽(21)均与所述的吸引通孔(2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为沿所述握持杆(2)的杆体周向环围开设的一个连续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3)的材质为硅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术腔积液吸引功能的耳科手术器械,包括位于前部的剥离头以及位于后部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在与所述剥离头相连接的部位开设有凹槽,所述握持杆的内部沿杆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吸引通孔,所述吸引通孔的前端开口与所述的凹槽相连通,吸引通孔的后端开口作为吸引接口;所述耳科手术器械还具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套装所述的剥离头,所述活动套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剥离头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封闭或开放所述的凹槽。该耳科手术器械兼具常规的耳科手术器械功能以及术腔积液吸引功能,在需要吸引术腔积血或积液时不需要更换耳科器械为吸引器械,并且在不需要吸引术腔积液时又不阻碍耳科手术视野。

技术研发人员:梁茂金;张华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