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核酸采集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1856发布日期:2020-08-18 16:4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动核酸采集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箱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自动核酸采集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箱。



背景技术:

随着新冠肺炎的蔓延,全球越来越多的民众被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是唯一一种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的标准,在目前全球迫切的复工的前景下,全民核酸检查势在必行,而目前核酸检查需刮取受检者口腔内壁唾液,但目前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医疗采样,存在极大的受感染风险,同时,因为医护人员人手问题,每天可进行的样本采样数量有限,且医护人员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自动核酸采集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箱,克服医护人员不足,每日采样数量有限等情况。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带自动核酸采集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箱,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内设有运行空腔,所述运行空腔左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右的开门空腔,所述开门空腔左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开门空腔左侧内壁的检测空腔,所述运行空腔右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右侧内壁的存放空腔,所述运行空腔后侧内壁固定设有释放挡板,所述运行空腔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滑槽空腔和第二滑槽空腔,所述第一滑槽空腔内设有刮取装置,所述第二滑槽空腔内设有咬合装置,所述运行空腔内设有棉棒存储装置;所述刮取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空腔内的第一滑动电机,所述第一滑动电机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旋转轴,所述第一电机旋转轴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旋转轴,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左端面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左端面关于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基座,所述支撑杆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反转空腔,所述反转空腔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固定旋转轴,所述固定旋转轴上固定设有反转板和第一绕线轮,所述固定旋转轴与所述反转空腔后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扭簧,所述支撑杆左侧设有第一延长杆,所述第一延长杆右端面固定设有了两个关于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对称的第二连接基座,所述第一连接基座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基座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基座,所述第二连接基座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绕线轮,所述第二绕线轮上固定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绕线轮上,所述第一延长杆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联动块,所述第一延长杆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延长块,所述第二延长块左侧设有翻转连杆,所述翻转连杆内设有开口向右的延长空腔,所述第二延长块插入所述延长空腔内,所述第二延长块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翻转连杆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滑槽空腔,所述第三滑槽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上端面固定不设有棉棒夹持管,所述棉棒夹持管内设有贯穿所述棉棒夹持管左右端面的棉棒空腔,所述棉棒空腔上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棉棒空腔内壁的推动空腔,所述棉棒空腔内设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内设有贯穿所述压力板前后端面的压力板空腔,所述压力板上端面与所述棉棒空腔上侧内壁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棉棒夹持管上端面固定设有轨迹板,所述轨迹板内设有贯穿所述轨迹板前后端面的轨迹空腔,所述轨迹空腔内滑动连接有轨迹连杆,所述轨迹连杆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一释放杆,所述第一释放杆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释放杆,所述轨迹连杆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三释放杆,所述第三释放杆前端面固定设有导向连杆且所述导向连杆在所述压力板空腔内滑动连接;所述棉棒存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运行空腔上侧内壁的存储箱体,所述存储箱体内设有贯穿所述存储箱体左右内壁的棉棒推动空腔,所述棉棒推动空腔上侧内壁设有开口向下的棉棒存储空腔,所述棉棒推动空腔下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棉棒推动空腔下侧内壁的联动空腔,所述棉棒推动空腔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四滑槽空腔,所述棉棒存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端面固定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滑槽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块前端面固定设有推动长板,所述推动长板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联动块,且所述第二联动块贯穿所述联动空腔伸向外界。

优选地,所述咬合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空腔内的第三滑动板,所述第三滑动板右端面固定设有第六弹簧,所述第三滑动板前端面固定设有移动咬合板,所述移动咬合板内设有贯穿所述移动咬合板左右端面的检测连通空腔,所述移动咬合板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咬合板,所述移动咬合板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五滑槽空腔,所述第五滑槽空腔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感应块,所述第五滑槽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上端面设有第二感应块,所述第四滑动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八弹簧,所述第四滑动块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咬合板,所述移动咬合板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咬合板。

优选地,所述运行空腔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导线轮。

优选地,所述开门空腔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五滑动空腔,所述第五滑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电机,所述第二滑动电机前端面固定设有阻隔门,所述阻隔门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绕过所述导线轮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板左端面。

优选地,所述检测空腔上侧内壁设有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开启后可对所述运行空腔内进行消毒杀菌。

优选地,所述运行空腔内设有检测样本存储装置,所述检测样本存储装置通过所述存放空腔进入所述运行空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小巧,且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时,受检者仅需要咬合机器上的装置,便可以对受检者进行核酸检测的样本采样,使用过后可对机器内部进行消毒,可以极大的减少受检者集体前往医院所造成的聚集性传染风险,同时可以极大地降低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压力,提高核酸检测采样效率,减少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e-e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f-f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g-g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b-b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图2中d-d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8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1-8所述的一种带自动核酸采集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箱,包括检测箱体10,所述检测箱体10内设有运行空腔12,所述运行空腔12左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右的开门空腔13,所述开门空腔13左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开门空腔13左侧内壁的检测空腔11,所述运行空腔12右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右侧内壁的存放空腔19,所述运行空腔12后侧内壁固定设有释放挡板85,所述运行空腔12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滑槽空腔74和第二滑槽空腔25,所述第一滑槽空腔74内设有刮取装置90,所述第二滑槽空腔25内设有咬合装置92,所述运行空腔12内设有棉棒存储装置91;所述刮取装置90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空腔74内的第一滑动电机75,所述第一滑动电机75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旋转电机76,所述第一旋转电机76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旋转轴77,所述第一电机旋转轴77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旋转电机38,所述第二旋转电机38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旋转轴39,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39左端面固定设有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左端面关于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39对称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基座69,所述支撑杆40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反转空腔41,所述反转空腔41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固定旋转轴43,所述固定旋转轴43上固定设有反转板42和第一绕线轮72,所述固定旋转轴43与所述反转空腔41后侧内壁之间设有第一扭簧73,所述支撑杆40左侧设有第一延长杆47,所述第一延长杆47右端面固定设有了两个关于所述第二电机旋转轴39对称的第二连接基座70,所述第一连接基座6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45,所述第一连接轴45与所述第一连接基座69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基座69,所述第二连接基座70与所述第一连接轴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45上固定设有第二绕线轮46,所述第二绕线轮46上固定设有牵引绳44,所述牵引绳44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绕线轮72上,所述第一延长杆47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联动块48,所述第一延长杆47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延长块49,所述第二延长块49左侧设有翻转连杆52,所述翻转连杆52内设有开口向右的延长空腔51,所述第二延长块49插入所述延长空腔51内,所述第二延长块49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弹簧50,所述翻转连杆52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三滑槽空腔53,所述第三滑槽空腔5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4,所述第一滑动块54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55,所述第一滑动块54上端面固定不设有棉棒夹持管56,所述棉棒夹持管56内设有贯穿所述棉棒夹持管56左右端面的棉棒空腔82,所述棉棒空腔82上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棉棒空腔82内壁的推动空腔61,所述棉棒空腔82内设有压力板57,所述压力板57内设有贯穿所述压力板57前后端面的压力板空腔58,所述压力板57上端面与所述棉棒空腔82上侧内壁间设有第三弹簧59,所述棉棒夹持管56上端面固定设有轨迹板63,所述轨迹板63内设有贯穿所述轨迹板63前后端面的轨迹空腔62,所述轨迹空腔62内滑动连接有轨迹连杆81,所述轨迹连杆81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一释放杆66,所述第一释放杆66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释放杆64,所述轨迹连杆81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三释放杆65,所述第三释放杆65前端面固定设有导向连杆60且所述导向连杆60在所述压力板空腔58内滑动连接,工作时,所述反转板42受力逆时针旋转带动所述固定旋转轴43转动,所述固定旋转轴4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绕线轮72转动,所述第一绕线轮72转动松弛所述牵引绳44,使得所述第二绕线轮46在所述第二扭簧71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轴45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基座70转动,所述第二连接基座7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延长杆47转动,所述第一延长杆47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延长块49转动,所述第二延长块49转动带动所述翻转连杆52转动,所述翻转连杆5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动块54转动,所述第一滑动块54转动带动所述棉棒夹持管56转动;所述棉棒存储装置91包括固定在所述运行空腔12上侧内壁的存储箱体31,所述存储箱体31内设有贯穿所述存储箱体31左右内壁的棉棒推动空腔37,所述棉棒推动空腔37上侧内壁设有开口向下的棉棒存储空腔32,所述棉棒推动空腔37下侧内壁设有贯穿所述棉棒推动空腔37下侧内壁的联动空腔83,所述棉棒推动空腔37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四滑槽空腔68,所述棉棒存储空腔32内滑动连接有推动板34,所述推动板34上端面固定设有第四弹簧33,所述第四滑槽空腔6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67,所述第二滑动块67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五弹簧86,所述第二滑动块67前端面固定设有推动长板36,所述推动长板36前端面固定设有第二联动块84,且所述第二联动块84贯穿所述联动空腔83伸向外界。

有益地,所述咬合装置92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空腔25内的第三滑动板78,所述第三滑动板78右端面固定设有第六弹簧79,所述第三滑动板78前端面固定设有移动咬合板23,所述移动咬合板23内设有贯穿所述移动咬合板23左右端面的检测连通空腔24,所述移动咬合板23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咬合板22,所述移动咬合板23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第五滑槽空腔26,所述第五滑槽空腔26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感应块30,所述第五滑槽空腔26内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动块28,所述第四滑动块28上端面设有第二感应块29,所述第四滑动块28下端面固定设有第八弹簧27,所述第四滑动块28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咬合板21,所述移动咬合板23左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咬合板22。

有益地,所述运行空腔12后侧内壁固定设有导线轮16。

有益地,所述开门空腔13后侧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五滑动空腔14,所述第五滑动空腔1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电机80,所述第二滑动电机80前端面固定设有阻隔门15,所述阻隔门15后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牵引绳17,所述第二牵引绳17绕过所述导线轮16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动板78左端面。

有益地,所述检测空腔11上侧内壁设有消毒装置20,所述消毒装置20开启后可对所述运行空腔12内进行消毒杀菌。

有益地,所述运行空腔12内设有检测样本存储装置18,所述检测样本存储装置18通过所述存放空腔19进入所述运行空腔12内。

初始状态时,第八弹簧27处于正常状态,第四弹簧33处于正常状态,第三弹簧59处于正常状态第一弹簧50处于正常状态,第六弹簧79处于正常状态,第二弹簧55处于正常状态。

使用方法:检测时,使用者站在检测箱前,第二滑动电机80向下移动带动阻隔门15向下移动,阻隔门15向下移动拽动第二牵引绳17,然后第二牵引绳17拽动第三滑动板78向左移动,第三滑动板78向左移动带动移动咬合板23移动,移动咬合板23移动带动第二咬合板21和第一咬合板22移动,然后检测者用嘴含住第二咬合板21和第一咬合板22,然后用牙齿咬合住,第二咬合板21受力向下移动,第二咬合板21向下移动带动第四滑动块28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感应块29向下移动与第一感应块30脱离,第一滑动电机75启动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旋转电机76向右移动,第一旋转电机76向右移动带动第一电机旋转轴77向右移动,第一电机旋转轴77向右移动第二旋转电机38移动,第二旋转电机38移动带动支撑杆40移动,支撑杆40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基座69移动,第一连接基座69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基座70移动,第二连接基座70移动带动第一延长杆47移动,第一延长杆47移动带动第一联动块48和第二延长块49移动,第二延长块49移动带动第一弹簧50移动,第一弹簧50移动带动翻转连杆52移动,翻转连杆52移动带动棉棒夹持管56移动,棉棒夹持管56移动带动轨迹板63,轨迹板63移动带动轨迹连杆81移动,轨迹连杆81移动带动第一释放杆66移动,当第一释放杆66与存储箱体31接触,第一释放杆66相对向左移动带动轨迹连杆81向左移动,轨迹连杆81向左移动带动第三释放杆65移动,第三释放杆65向左移动带动导向连杆60向上移动,导向连杆60向上移动带动压力板57向上移动,然后第一联动块48与第二联动块84接触带动第二联动块84向右移动,第二联动块84向右移动带动推动长板36向右移动,然后推动板34在第四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推动棉签向下移动,然后第一滑动电机75向左移动带动第一旋转电机76向左移动,第一旋转电机76向左移动带动第一电机旋转轴77移动,第一电机旋转轴77移动带动第二旋转电机38移动,第二旋转电机38移动带动第二电机旋转轴39移动,第二电机旋转轴39移动带动支撑杆40移动,支撑杆40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基座69移动,第一连接基座69移动带动第一连接轴45移动,第一连接轴45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基座70移动,第二连接基座70移动带动第一延长杆47移动,第一延长杆47移动带动第一联动块48移动,第二联动块84失去第一联动块48的阻力后,第二滑动块67在第五弹簧86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第二滑动块67向左移动带动推动长板36移动,推动长板36移动推动棉签向左移动进入棉棒空腔82内,然后第一释放杆66与轨迹连杆81脱离后,压力板57在第三弹簧59的回弹力下向下运动,第三弹簧59向下运动带动导向连杆60向下运动,导向连杆60向下运动带动第三释放杆65向下运动,第三释放杆65向下运动带动轨迹连杆81向右移动,轨迹连杆81向右移动带动第一释放杆66向右移动,反转板42抵触到移动咬合板23,反转板42受力逆时针旋转带动固定旋转轴43转动,固定旋转轴43转动带动第一绕线轮72转动,第一绕线轮72转动松弛牵引绳44,使得第二绕线轮46在第二扭簧71的作用下转动,第一连接轴45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基座70转动,第二连接基座70转动带动第一延长杆47转动,第一延长杆47转动带动第二延长块49转动,第二延长块49转动带动翻转连杆52转动,翻转连杆52转动带动第一滑动块54转动,第一滑动块54转动带动棉棒夹持管56转动,棉棒夹持管56转动带动棉签转动抵住口腔上颚,然后第二旋转电机38启动控制第二电机旋转轴39转动,第二电机旋转轴39转动带动支撑杆40转动,支撑杆40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基座69转动,第一连接基座69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45转动,第一连接轴45转动带动第二连接基座70转动,第二连接基座70转动带动第一延长杆47转动,第一延长杆47转动带动第一联动块48转动,第二联动块84失去第一联动块48的阻力后,第二滑动块67在第五弹簧86的弹力作用下向左转动,第二滑动块67向左转动带动推动长板36转动,推动长板36转动带动棉签转动,刮取唾液黏液,然后第一滑动电机75启动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旋转电机76向右移动,第一旋转电机76向右移动带动第一电机旋转轴77向右移动,第一电机旋转轴77向右移动第二旋转电机38移动,第二旋转电机38移动带动支撑杆40移动,支撑杆40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基座69移动,第一连接基座69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基座70移动,第二连接基座70移动带动第一延长杆47移动,第一延长杆47移动带动第一联动块48和第二延长块49移动,第二延长块49移动带动第一弹簧50移动,第一弹簧50移动带动翻转连杆52移动,翻转连杆52移动带动棉棒夹持管56移动,然后第一旋转电机76启动控制第一电机旋转轴77旋转,第一电机旋转轴77旋转带动第二旋转电机38旋转,第二旋转电机38旋转带动支撑杆40旋转,支撑杆40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基座69旋转,第一连接基座69旋转带动第二连接基座70旋转,第二连接基座70旋转带动第一延长杆47旋转,第一延长杆47旋转带动第一联动块48和第二延长块49旋转,第二延长块49旋转带动第一弹簧50旋转,第一弹簧50旋转带动翻转连杆52旋转,翻转连杆52旋转带动棉棒夹持管56旋转,棉棒夹持管56旋转带动棉签旋转,然后第二释放杆64抵触到释放挡板85相对向左移动,第三释放杆65向左移动带动第一释放杆66向左移动,第一释放杆66向左移动带动第三释放杆65向左移动,第三释放杆65向左移动带动导向连杆60向上移动,导向连杆60向上移动带动压力板57向上移动,使得棉签进入检测样本存储装置18内,然后检测者离开,第四滑动块28在第五滑槽空腔26的回弹作用力下向上运动,然后第二滑动电机80启动控制阻隔门15向上移动,第三滑动板78在第六弹簧79的回弹作用力下向右移动,然后消毒装置20启动对设备进行消毒杀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