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

文档序号:27905665发布日期:2021-12-11 04:3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2.关节镜技术20世纪初起源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等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骨关节外科常规诊疗手段。关节镜相较于其他检查能够直接观察病变,在运动系统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轻度干扰健康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情况下,在很小的区域和通道内操作,检查直视条件下无法观察的隐蔽部位,直观性强、创伤小,最大限度避免关节滑动装置粘连,利于其功能迅速恢复。目前,关节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半月板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关节腔为关节囊连接两端关节面形成的密闭腔隙。人体关节间隙本身狭窄,这给关节镜手术操作者带来了极大操作难度。目前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操作时,通常使用液体的压力撑开关节腔间隙以获得操作空间,但仍未获得很好的操作视野。此外,儿童关节间隙较成人明显狭窄,成为制约儿童青少年关节镜手术最大的技术瓶颈之一。
4.目前临床上采用了多种方法尝试增加关节间隙,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较多临床应用问题,得不到有效推广。其尝试增加关节间隙方法及缺点主要有:(一)肢体牵引器械:安装繁琐,牵拉伤,皮肤压伤等并发症;(二)助手手动牵引:难以持续,耗费人力;(三)术中体位变换:需频繁变换,作用有限。
5.因此关节镜手术操作中急需一种可以用于临床推广使用的装置,尽可能增加术者操作视野,获得更好的操作环境,增大手术成功率,降低关节镜手术难度,为关节镜手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6.中国专利申请cn204106168u公开了一种关节滑膜腔球囊撑开式置入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的前端设有一个球囊,所述通道本体的管壁内设有充气管和吸引管,所述充气管的末端设有一个球囊充气阀,所述吸引管的前端伸出于通道本体之外,所述吸引管的末端设有一个吸引接口。本专利申请文献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了患者痛苦和对患者关节的创伤;(2)增大了手术视野,方便了手术的操作;(3)设有吸引管,吸引管的前端面为弧面,吸引管的顶部设有若干个吸引孔,因而能及时将手术中所产生的血迹和烟雾由吸引管及时吸出并且不会对关节组织造成创伤;本专利申请所提供的方案是将球囊、吸引管置于通道管壁内,以起到支撑扩张、吸引的作用;但显而易见的是,其位置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极其不灵活,而且其与通道管壁为一体,亦增加了更换成本。
7.中国专利申请cn204181584u公开了一种关节滑膜腔内窥镜装置,包括镜筒,镜筒的顶部设有ccd摄像头和led光源,镜筒的末端设有一个把手,镜筒的筒壁内设有视频线和光源线,视频线的一端与ccd摄像头相连,另外一端从把手的内腔中伸出并连接有一个显示器,光源线的一端与led光源相连,另外一端从把手的内腔中伸出并连接有一个led光源发
生器,镜筒的外壁上捆扎有一根三腔管,三腔管内设有一根吸引管、一根注水管和一根充气管,充气管的前端设有一个球囊,球囊固定在镜筒的前端;其有益效果是:(1)减轻了患者的痛苦;(2)有效地扩大了手术视野;(3)方便手术操作;(4)便于冲洗;(5)便于把持;但其同样结构复杂,灵活性低,不能根据手术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与选择,且替换成本高。
8.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灵活性高,能有效控制成本,增加术者操作视野,获得更好的操作环境,增大手术成功率,降低关节镜手术难度的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活性高,能有效控制成本,增加术者操作视野,获得更好的操作环境,增大手术成功率,降低关节镜手术难度的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1.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包括导管本体、摆动组件、球囊;所述导管本体、摆动组件为管腔结构,所述摆动组件其一端与所述导管本体其一端通过柔性管道活动相连,另一端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导管本体其上设有操纵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其上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可以控制所述摆动组件的指向;所述球囊包括球囊本体、球囊骨架;所述球囊骨架为一端开口的管腔结构,其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球囊骨架其一部分位于所述球囊本体其内部,所述通孔与所述球囊本体相连通,所述球囊骨架其一端与所述摆动组件其一端可拆卸相连。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导丝、第二导丝;所述第一导丝与所述第二导丝对称布置于所述导管本体其管壁内、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丝与所述第二导丝其一端皆与所述摆动组件固定相连,其另一端皆设有滑块操作端。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手柄其上设有操作槽,所述滑块操作端设于所述操作槽内。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管道为波纹软管结构。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骨架其一端端部及另一端皆设有显影环。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本体设于两个所述显影环之间。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动组件与所述球囊骨架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相连。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管本体其内部还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为软管结构,其一端设于所述摆动组件其中心位置,其另一端从所述导管本体其管壁穿出,可与外部设备连接。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骨架其内部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其一端与所述球囊骨架其管壁上的其中一所述通孔固定相连,其另一端设于所述球囊骨架其端口中心位置,可与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相连。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球囊具有若干不同的规格形态;所述外部连接设备为供气或供液设备。
21.本发明优点在于:
22.1、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其导管本体上设有控制组件、其可以配合摆动组件、及用于连接的柔性管道,实现对所述球囊的角度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手术需要,相适应的调整其角度位置,便于手术的进行。
23.2、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其球囊包括球囊骨架及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包裹于球囊骨架表面,所述球囊骨架与所述摆动组件可拆卸相连,控制了更换球囊的成本;且所述球囊骨架可以有效带动所述球囊本体的整体偏转,所述球囊骨架其上还设有显影环,可以在手术调整过程中,实时显示反映所述球囊的位置。
24.3、所述球囊具有若干不同的规格形态,相应的所述球囊本体其充盈后的状态可以为锲形、圆形、椭圆形、纺锤、内凹形等,所述球囊骨架其长度亦具有不同规格,以根据手术需要,更好的契合关节腔内的解剖结构,在其充盈时有效避免对关节腔造成过大的破坏。
25.4、所述球囊具有若干充盈方式,可进行气体充盈、液体充盈或进行混合充盈即同时进行液体与气体的充盈,用于控制球囊充盈后的刚度;充液球囊受外力变形小,充气球囊受外力变形大,而控制其混合输入比例可以控制球囊的变形程度从而减轻球囊对关节的破坏。
附图说明
26.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立体示意图。
27.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操纵手柄示意图。
28.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球囊示意图。
29.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球囊本体收缩状态示意图。
30.附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局部剖切示意图。
31.附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球囊局部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33.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34.1.导管本体
ꢀꢀꢀꢀꢀꢀꢀꢀꢀꢀꢀꢀ
2.摆动组件
ꢀꢀꢀꢀꢀꢀꢀꢀꢀꢀꢀꢀ
3.球囊
35.4.控制组件
ꢀꢀꢀꢀꢀꢀꢀꢀꢀꢀꢀꢀ
5.柔性管道
ꢀꢀꢀꢀꢀꢀꢀꢀꢀꢀꢀꢀ
11.操纵手柄
36.12.操作槽
ꢀꢀꢀꢀꢀꢀꢀꢀꢀꢀꢀꢀꢀ
31.球囊骨架
ꢀꢀꢀꢀꢀꢀꢀꢀꢀꢀꢀ
32.球囊本体
37.41.第一导丝
ꢀꢀꢀꢀꢀꢀꢀꢀꢀꢀꢀ
42.第二导丝
ꢀꢀꢀꢀꢀꢀꢀꢀꢀꢀꢀ
43.滑块操作端
38.121.导槽
ꢀꢀꢀꢀꢀꢀꢀꢀꢀꢀꢀꢀꢀꢀ
311.通孔
ꢀꢀꢀꢀꢀꢀꢀꢀꢀꢀꢀꢀꢀꢀ
312.显影环
39.13.第一套管
ꢀꢀꢀꢀꢀꢀꢀꢀꢀꢀꢀ
313.第二套管
ꢀꢀꢀꢀꢀꢀꢀꢀꢀꢀ
131.十字支撑杆
40.实施例1
41.请参看附图1,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立体示意图;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包括导管本体1、摆动组件2、球囊3;请参看附图2,附图2
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操纵手柄示意图;所述导管本体1为具有两端开口的管腔结构,其管壁上套设有操纵手柄11,所述导管本体1其一端口暴露于操纵手柄11之外,所述操纵手柄11其侧边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操作槽12,所述操作槽12内设有导槽121,其上连接有控制组件4,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导丝41、第二导丝42;所述第一导丝41与所述第二导丝42对称布置于所述导管本体1其管壁内,所述第一导丝41与所述第二导丝42其一端皆与所述摆动组件2固定相连,其另一端皆设有滑块操作端43,所述滑块操作端43与所述操作槽12内的导槽121相适配,可在操作槽12内沿导槽121滑动所述滑块操作端43,收放所述第一导丝41及第二导丝42,以实现所述摆动组件2其角度的调整,其导槽121与滑块操作端43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以克服弯曲状态下的柔性管道5的恢复阻力,保持稳定性;所述摆动组件2为具有两端开口的管腔结构,其一端与所述导管本体1其一端通过柔性管道5活动相连,且其管道相通,所述柔性管道5为波纹软管结构,其外径小于所述导管本体1及所述摆动组件2其外径,所述第一导丝41及第二导丝42通过所述柔性管道5外部与所述摆动组件2固定相连;请参看附图3,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球囊示意图;所述球囊3包括球囊骨架31、球囊本体32;所述球囊骨架31为一端开口的管腔结构,其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311,其一端端部及另一端皆设有显影环312,所述球囊本体32设于两个所述显影环312之间,所述球囊本体32包住所述球囊骨架31其上的通孔311,且所述通孔311与所述球囊本体32相连通;所述球囊骨架31其一端与所述摆动组件2其一端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相连;所述球囊3具有若干不同的规格形态,具体的所述球囊本体32其充盈后的状态可以为锲形、圆形、椭圆形、纺锤、内凹形等,所述球囊骨架31其长度亦具有不同规格,所述导管本体1其另一端开口可与外部设备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外部连接设备为供气和或供液设备。
42.本发明的使用方式:根据手术需要,选用相适用的所述球囊3,以契合关节腔内的解剖结构,在充盈时起到最小破坏的作用,其形状有如锲形,圆形,椭圆形,纺锤,内凹形等;将所述球囊骨架31与所述摆动组件2其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且使所述球囊本体32其用于支撑的面与所述第一导丝41及第二导丝42所处的平面相平行;请参看附图4,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球囊本体收缩状态示意图;初始状态下,所述球囊本体32处于未充盈状态,其收缩于所述球囊骨架31其管壁上,两侧所述滑块操作端43处于所述操作槽12的中间位置;对需要进行关节镜手术的部位按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构建关节镜通道,手持所述操纵手柄11,令所述球囊3、摆动组件2、导管本体1进入所述关节腔,所述球囊骨架31其上的两组含有钡剂显影的显影环312,可以清晰的在摄片影像中显示所述球囊3的位置,医护人员可通过所述控制组件4即所述滑块操作端43的滑动来控制所述球囊骨架31即球囊3的转动,当左侧滑块操作端43沿导槽121向后进行滑动时其牵拉带动所述第一导丝41(或第二导丝42),此时,右侧滑块操作端43应沿导槽121向前进行滑动,释放所述第二导丝42(或第一导丝41),且所述柔性管道5此时向左侧弯曲压缩,进而实现所述球囊3的左侧偏移,其右侧偏移操作方式相同、方向相反;可以有效的调节控制球囊3角度方向;所述导管本体1另一端与外部连接设备如供气或供液设备相连,并通过控制该设备向所述球囊3充气或充液,其气体或液体经所述导管本体1、柔性管道5、球囊骨架31的内腔道,再经所述通孔311充盈至所述球囊本体32内部,使其撑开相应关节腔,利于手续手术操作,当操作结束后,令所述导管本体1一端换连负压吸引器,抽吸掉所述球囊3内的充盈介质,取出
本发明所述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再进行后续手术操作。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包括导管本体1、摆动组件2、球囊3,所述导管本体1其上设有操纵手柄11,所述操纵手柄11其上设有控制组件4,可以用于控制调整所述摆动组件2及与其相连的所述球囊3的角度,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手术过程的需要;所述控制组件4包括第一导丝41、第二导丝42,其对称布置于所述导管本体1其管壁内、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丝41与所述第二导丝42其一端皆与所述摆动组件2固定相连,其另一端皆设有滑块操作端43,所述滑块操作端43与第一导丝41、第二导丝42之间的配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医护人员的临床应用,可靠性高;所述操纵手柄11其上设有操作槽12,所述滑块操作端43设于所述操作槽12内,为所述滑块操作端43提供操作场所,利于滑动操作;所述柔性管道5为波纹软管结构,其柔性好,结构稳定,当进行角度调整操作时,其可以在所述控制组件4的控制下实现弯曲调节功能;所述球囊骨架31其一端端部及另一端皆设有显影环312,且所述球囊本体32设于两个所述显影环312之间,所述显影环312可清晰地显示于摄片影像中,便于确定所述球囊3位置,并利于后续的角度调整;述摆动组件2与所述球囊骨架31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相连,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利于手术的稳定进行;所述球囊3具有若干不同的规格形态,包括锲形、圆形、椭圆形、纺锤、内凹形等,手术时可以契合关节腔内的解剖结构的球囊3,在其充盈时避免对关节腔造成过大的破坏;所述外部连接设备为供气或供液设备,所述供气、供液设备及负压吸引器关节镜等手术常规组件皆为现有技术,可由市售获得。
44.实施例2
45.请参看附图5、附图6,附图5是本发明另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局部剖切示意图;附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内置式微型球囊关节撑开装置所述球囊局部剖切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管本体1其内部还设有第一套管13,所述第一套管13为软管结构,其一端设于所述摆动组件2其中心位置,其另一端从所述导管本体1其管壁穿出,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球囊骨架31其内部设有第二套管313,所述第二套管313其一端与所述球囊骨架31其管壁上的其中一所述通孔311固定相连,其另一端设于所述球囊骨架31其端口中心位置,可与所述第一套管13可拆卸相连;其构成一双通道导管结构;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套管313与所述第一套管13对接,并通过螺纹结构将所述摆动组件2与所述球囊骨架31连接在一起,此时形成从第一套管13至第二套管313及所述第二套管313连接的通孔311的另一条管路通道,当所述第一套管13其一端接供气设备,所述导管本体1其一端接供液设备时,可同时向球囊本体32其内部通入气体及液体,用于控制球囊3充盈后的刚度;由于充液球囊3受外力变形小,充气球囊3受外力变形大,而控制输入比例可以控制球囊3的变形程度从而减轻球囊3对关节的破坏,因此其可以有效降低因支撑扩张关节腔而造成的并发症;当操作结束后,通配合负压吸引装置从其中一条管路或两条管路同时排放充盈介质,取出本发明,且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套管13及所述第二套管313其位于所述摆动组件2与所述球囊骨架31的连接处的对接部位为硬管结构,且所述第一套管12及所述第二套管313分别通过十字支撑杆131与所述摆动组件2、所述球囊骨架32内壁相固定,保证其对接过程的稳定,且所述第二套管313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套管13的内径相同,且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球囊本体32为纺锤形。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