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950发布日期:2020-11-10 18:1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具体是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现代的医疗发展呈迅猛态势,越来越多的医疗仪器被投入到研发、生产以及实际使用中。

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

眼科医师在进行眼科康复治疗时,常常是通过人工对患者眼部的穴位进行按摩康复治疗,很难起到兴奋视神经的作用,同时难以迅速消除疲劳和眼睫状肌松弛而解除痉挛病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和移动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座椅,底板上位于座椅的左侧开设有u形槽,u形槽的前后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螺杆,两根螺杆的左端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下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移动板的下侧与两根螺杆螺纹连接,且移动板的底部与u形槽滑动连接,移动板朝向座椅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轨道的内部放置有小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座椅的底部通过升降支脚与底板固定连接,升降支脚有四个,且对称分部在座椅底部的四角处,升降支脚的具体结构的电动气缸。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球为内部中空结构,其表面材质为透明塑料。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球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体,发光体通过若干支架与小球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发光体具体为多彩led灯,发光体能够发出多种颜色亮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由多个直管段和多个软管段拼接而成,直管段的具体结构为直管,软管段的具体结构为软管,且直管段和软管段均为透明材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位于轨道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安装板,安装板靠近轨道的一侧竖直安装有若干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直管段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侧板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移动板上朝向座椅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轨道由多个直管段和多个软管段拼接而成,直管段的具体结构为直管,软管段的具体结构为软管,且直管段和软管段均为透明材质,移动板位于轨道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安装板,安装板靠近轨道的一侧竖直安装有若干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直管段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各个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带动各个直管段在移动板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轨道的弯曲度,进而改变轨道的形状,使小球能够在各个不同的轨道中运动,从而改变患者眼部肌肉运动维度,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小球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体,发光体通过若干支架与小球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发光体具体为多彩led灯,发光体能够发出多种颜色亮光,小球在轨道的内部滚动时,患者在医生的要求下,眼球跟随小球移动,从而对眼部肌肉进行锻炼,帮助眼部肌肉恢复,同时通过改变小球的颜色,从而对眼球进行刺激,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中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中小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移动板、3-侧板、4-显示屏、5-顶板、6-座椅、7-升降支脚、8-安装板、9-轨道、10-电动推杆、11-摄像头、12-小球、13-直管段、14-软管段、15-u形槽、16-螺杆、17-驱动电机、18-皮带、19-发光体、2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移动板2;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3,侧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5;所述底板1的右侧设置有座椅6,座椅6的底部通过升降支脚7与底板1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座椅6整体升降的稳定性,升降支脚7有四个,且对称分部在座椅6底部的四角处,升降支脚7的具体结构的电动气缸;所述底板1上位于座椅6的左侧开设有u形槽15,u形槽15的前后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螺杆16,两根螺杆16的左端通过皮带18传动连接,以便两根螺杆16同时同向转动,底板1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螺杆16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一根螺杆16转动,进而带动两根螺杆16同时同向转动;所述移动板2下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移动板2的下侧与两根螺杆16螺纹连接,且移动板2的底部与u形槽15滑动连接,螺杆16顺时针转动时带动移动板2向右移动,螺杆16逆时针转动时带动移动板2向左移动;

为了帮助患者眼球康复,所述移动板2朝向座椅6的一侧设置有轨道9,轨道9为多段弯曲且外表透明的弯管结构,轨道9的内部放置有小球12,小球12为内部中空结构,其表面材质为透明塑料,小球12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体19,发光体19通过若干支架20与小球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发光体19具体为多彩led灯,发光体19能够发出多种颜色亮光,小球12在轨道9的内部滚动时,患者在医生的要求下,眼球跟随小球移动,从而对眼部肌肉进行锻炼,帮助眼部肌肉恢复,同时通过改变小球12的颜色,从而对眼球进行刺激,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

为了实时掌握患者眼球的运动情况,同时方便医生观察,所述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1,侧板3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摄像头11与显示屏4电性连接,摄像头11拍摄患者眼球的运动情况,并传输至显示屏4进行显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5,一种眼部康复自动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和移动板2;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侧板3,侧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5;所述底板1的右侧设置有座椅6,座椅6的底部通过升降支脚7与底板1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座椅6整体升降的稳定性,升降支脚7有四个,且对称分部在座椅6底部的四角处,升降支脚7的具体结构的电动气缸;所述底板1上位于座椅6的左侧开设有u形槽15,u形槽15的前后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两根螺杆16,两根螺杆16的左端通过皮带18传动连接,以便两根螺杆16同时同向转动,底板1的左侧还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螺杆16固定连接,从而带动一根螺杆16转动,进而带动两根螺杆16同时同向转动;所述移动板2下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孔,移动板2的下侧与两根螺杆16螺纹连接,且移动板2的底部与u形槽15滑动连接,螺杆16顺时针转动时带动移动板2向右移动,螺杆16逆时针转动时带动移动板2向左移动;

为了帮助患者眼球康复,所述移动板2朝向座椅6的一侧设置有轨道9,轨道9的内部放置有小球12,小球12为内部中空结构,其表面材质为透明塑料,小球12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体19,发光体19通过若干支架20与小球1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发光体19具体为多彩led灯,发光体19能够发出多种颜色亮光,小球12在轨道9的内部滚动时,患者在医生的要求下,眼球跟随小球移动,从而对眼部肌肉进行锻炼,帮助眼部肌肉恢复,同时通过改变小球12的颜色,从而对眼球进行刺激,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轨道9由多个直管段13和多个软管段14拼接而成,直管段13的具体结构为直管,软管段14的具体结构为软管,且直管段13和软管段14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移动板2位于轨道9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安装板8,安装板8靠近轨道9的一侧竖直安装有若干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10的伸缩端与直管段13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各个电动推杆10的伸缩长度带动各个直管段13在移动板2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轨道9的弯曲度,进而改变轨道的形状,使小球13能够在各个不同的轨道9中运动,从而改变患者眼部肌肉运动维度,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

为了实时掌握患者眼球的运动情况,同时方便医生观察,所述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1,侧板3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摄像头11与显示屏4电性连接,摄像头11拍摄患者眼球的运动情况,并传输至显示屏4进行显示。

本发明在移动板上朝向座椅的一侧设置有轨道,轨道由多个直管段和多个软管段拼接而成,直管段的具体结构为直管,软管段的具体结构为软管,且直管段和软管段均为透明材质,移动板位于轨道的上下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安装板,安装板靠近轨道的一侧竖直安装有若干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直管段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各个电动推杆的伸缩长度带动各个直管段在移动板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轨道的弯曲度,进而改变轨道的形状,使小球能够在各个不同的轨道中运动,从而改变患者眼部肌肉运动维度,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小球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体,发光体通过若干支架与小球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发光体具体为多彩led灯,发光体能够发出多种颜色亮光,小球在轨道的内部滚动时,患者在医生的要求下,眼球跟随小球移动,从而对眼部肌肉进行锻炼,帮助眼部肌肉恢复,同时通过改变小球的颜色,从而对眼球进行刺激,提高眼部肌肉恢复效果。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