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磺酸缓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73396发布日期:2020-10-28 12:2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牛磺酸的缓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磺酸(taurine)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活性物质,显著的作用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可以结合白细胞中的次氯酸并生成无毒性物质,降低次氯酸对白细胞自身的破坏,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同时,牛磺酸能维持心脏功能,使血液循环正常化,从而消除疲劳生成物,使肌体能有效地产生能量。此外,牛磺酸对肺、肝脏、胃肠等都有保护作用,牛磺酸作为一种优质的营养素,应该更好地被国人利用。

机体可通过肝脏生物合成牛磺酸,半胱亚磺酸经半胱亚磺酸脱羧酶脱羧成亚牛磺酸,再经氧化生成牛磺酸,但人体半胱亚磺酸脱羧酶活性较低,导致自身合成能力较低,因此人体需外部补充大量牛磺酸。牛磺酸最主要由肾脏排泄,机体牛磺酸饱和时,肾脏依据膳食中牛磺酸含量调节其排出量,机体无过多牛磺酸贮存,但当摄入过少时,易造成体内牛磺酸缺乏,导致牛磺酸缺乏症状。

目前,牛磺酸是以速释制剂的形式上市,最小规格为0.4g,日服3次。由于牛磺酸在人体吸收速度快,在人体内有吸收上限,受药物制剂形式的限制,速释制剂中超出上限的牛磺酸将白白损失,不符合药物经济学的要求,增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一日须多次服用,尤其是对于上班族、学生和小儿服药的顺应性较差。根据牛磺酸吸收特点和用量要求,更适合制备成缓释制剂在人体缓慢释放,尽可能维持其在人体内不超过吸收上限。

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药物缓慢均匀释放,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且血药浓度平稳,避免了反复给药所致的峰谷现象。缓释颗粒作为缓释制剂的一种,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可依据患者需要灵活调整给药剂量,服用方便,尤适老年人及儿童。

牛磺酸水溶性非常好,多年以来我国市场无缓释制剂产品上市或文献报道。常规的缓释制剂均具有一定的“时滞”用于吸收水分,形成渗透压,如推拉式渗透泵“拜新同”有约2小时“时滞”,在体内表现为药物释放缓慢或很少溶出,不利于药物吸收迅速达到起效浓度或快速达到吸收稳态。

结合前文牛磺酸颗粒更适宜制成缓释制剂的结论,为使药物释放或吸收更平稳,一种兼具“突释”弥补“时滞”阶段药物浓度和“缓释”控制药物平稳释放的制剂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提供一种含有牛磺酸的缓释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解决牛磺酸缓释制剂不容易制作且体内释放过快的弊端同时兼具“突释”功能,可迅速使药物达到起效浓度稳态。

技术方案:

在制备牛磺酸缓释颗粒的过程中,发明人以常规缓释颗粒处方,丸芯外覆缓释衣层(缓释材料、增塑剂、致孔剂、抗粘剂)未获得理想的长效缓释制剂,药物释放极快,推测因牛磺酸溶出速率极快,水溶性好,现有方案很难阻止药物溶出,形成缓释。

发明人经大量实验意外发现:去除了缓释衣层中常见的致孔剂,加入部分活性成分牛磺酸,同时超常规使用缓释层中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常规用量为聚合物的10%-20%,参考文献药剂学第4版),使缓释衣膜塑性增强,意外获得了具有突释特征的缓释组合物,推测原理为缓释衣层中牛磺酸发挥了一定的致孔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牛磺酸缓释组合物,由含药丸芯和含药缓释包覆层组成,每100袋包装的组成是:丸芯部分:含有牛磺酸70-90g,聚维酮k9020g,蔗糖66.5g;缓释包覆层部分:含有牛磺酸30-50g,乙基纤维素7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1-26.6g,滑石粉29g。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牛磺酸缓释组合物,由含药丸芯和含药缓释包覆层组成,具体是:丸芯部分:含有牛磺酸80g,聚维酮k9020g,蔗糖66.5g;缓释包覆层部分:含有牛磺酸38-45g,乙基纤维素70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2-25g,滑石粉29g。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处方量的聚维酮,配制为质量百分比为浓度5%的水溶液;

步骤2:制作丸芯部分,取处方量的牛磺酸与蔗糖混合均匀,置于离心制粒机中,雾化喷入聚维酮水溶液,制粒,整粒;

本步骤可以设置供液转速8-15r/m,转盘转速55-75r/m,风机频率15-25hz,进风温度60±5℃。

本步骤所制备的丸芯为16-20目近球形颗粒。

步骤3:取处方量的缓释包覆层材料,用80%乙醇溶解,得到缓释包衣液;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颗粒丸芯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流化状态下均匀喷入缓释包衣液至丸芯表面,60℃干燥,得到牛磺酸缓释颗粒。

步骤5:分装步骤4所得颗粒。

该组合物具有如下特点:

1、缓释衣膜中未使用致孔剂,活性成分牛磺酸发挥了水性通道作用,同时超常规用量使用增塑剂,意外获得了具有突释特征的缓释组合物。

2、以部分牛磺酸发挥致孔作用,同时形成突释,契合了该品种市场条件下的最小给药剂量0.4g/次,突释药物满足速释制剂要求,其形成的水溶液通道满足了缓释部分吸水膨胀的需求,形成相对稳定的通路。过多则无缓释特征,过少则药物释放不完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超常规用量使用缓释层中增塑剂,同时以部分牛磺酸发挥通路作用,形成突释,契合了该品种市场条件下的最小给药剂量,突释药物满足速释制剂要求,其形成的水溶液通道满足了缓释部分吸水膨胀的需求,形成相对稳定的通路。保证丸芯药物缓慢释放。提供了一种释药缓慢、稳定、维持体内牛磺酸恒定的缓释组合物,持久补充人体所需牛磺酸,增加服药顺应性,增加疗效。

实施例及对照例

按表1所述处方,以及技术方案所描述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实施例及对照例产品。

表1实施例1-4及对照例1-3处方组成

依据上述实施例及对照例处方组成,按照技术方案部分所述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各实施例及对照例样品各100包。

试验例1.溶出试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附录中“缓释、控释和迟释制剂指导原则”,以脱气纯化水为释放介质,桨法75转进行释放度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计算药物累计释放百分率,测定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1-4及对照例1-3试验条件下溶出情况

由上表可知:

1、实施例1-4所制得牛磺酸缓释颗粒释放速度稳定,1小时药物释放约27.25%-37.61%,迅速补充人体所需,同时可维持24小时药物有效浓度,减少给药次数,提供了一种释药缓慢、稳定、维持体内牛磺酸恒定的缓释组合物,持久补充人体所需牛磺酸,增加服药顺应性,增加疗效。

2、对照例3表明采用常规缓释颗粒处方,缓释层中含致孔剂聚乙二醇4000,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为乙基纤维素的20%,药物释放迅速,无法实现24小时长效缓释效果。

3、对照例1-2表明,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降低,衣膜塑性过低,粘性增加,阻碍药物释放,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增加,衣膜塑性增强,水溶液孔道效果增强,药物释放迅速。

综上本专利所述缓释处方条件下,缓释层中去除致孔剂,加入牛磺酸,控制缓释材料乙基纤维素与缓释层中牛磺酸、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比例为70:30-50:21-26.6,可实现发明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