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3208发布日期:2020-10-23 19:2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按摩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



背景技术:

按摩椅,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人工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在不断的改进,随着国内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而按摩椅也变得越来越被人们所选择,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按摩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中国的“亚健康”人群的比重已达到70%左右,超过了9亿人,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具有保健功能的各种按摩器具如按摩椅、按摩浴缸、按摩脚盆等产品的出现,也因为在舒缓压力,缓解疲劳等方面的效果显著,而备受处于“亚健康”生活状态的消费者欢迎。巨大的需求与发展空间,一定会让各种类型的家用按摩器械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

专利号为cn201821439386.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背部振动按摩椅,属于按摩椅领域,包括按摩椅主体,按摩椅主体上设有颈部放置海绵垫,按摩椅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坐垫,按摩椅主体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按摩椅主体上开凿有操作槽,且操作槽的槽口位于远离坐垫的一端,操作槽内侧设有两对电动机转动端,电动机转动端上固定连接有半齿轮,一对半齿轮外侧设有齿条,且齿条与半齿轮啮合连接,齿条和操作槽的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齿条和操作槽的内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力拉绳,一对齿条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杆。

该专利只能实现对背部的按摩,并不具备对身体其他部件例如臀部、腿部、头部等的按摩工作,功能较为单一。

因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

(二)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包括架体、驱动组件、活塞组件、移动组件、臀部按摩组件及背部按摩组件;

架体包括底板、左支杆、右支杆、空心座板及空心靠背,空心座板设置在底板上方,底板左右端分别通过左支杆、右支杆和空心底板连接,空心座板右端和空心靠背底端连接;

空心座板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顶端伸入到空心底板内并连接有顶面带有一类凸条的一号转盘;空心座板的顶部分散设置有若干臀部按摩组件,臀部按摩组件位于一号转盘对应的圆形区域内;

空心靠背的左侧板分散设置有若干背部按摩组件,背部按摩组件呈方阵排列;空心靠背内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和背部按摩组件配合;驱动组件通过活塞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

优选的,臀部按摩组件和背部按摩组件结构相同,包括按摩球、移动杆、一类弹簧、端板及凸球;

移动杆外端设置有按摩球,内端设置有端板,端板内侧设置有凸球;一类弹簧套合在移动杆上;

臀部按摩组件的移动杆贯穿空心座板的顶板,臀部按摩组件的一类弹簧一端和端板连接,另一端和空心座板的顶板连接;背部按摩组件的移动杆贯穿空心靠背的左侧板,背部按摩组件的一类弹簧一端和端板连接,另一端和空心靠背的左侧板连接。

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一号传动轮、传动带、二号传动轮、支撑轴、一号转盘及一类凸条;

空心座板下方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向下伸出并设置有一号传动轮;支撑轴竖直并转动设置在动力箱内,顶端伸入空心座板内和一号转盘同轴心连接;一号转盘顶面和臀部按摩组件的凸球搭接;一类凸条至少设置了一根,并与一号转盘的半径线重合。

优选的,移动组件包括滑轨、滑块、移动板及二类凸条;

移动板右侧设置有滑块,空心靠背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上下方向的滑轨,滑块和滑轨滑动连接;移动板左侧面和背部按摩组件的凸球搭接;移动板左侧面还沿着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二类凸条。

优选的,活塞组件包括曲拐、一号套筒、一号活塞杆、一号活塞板、一号活塞筒、连接管、二号活塞筒、固定杆、二号活塞板及二号活塞杆;

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还连接有曲拐,曲拐上设置有一号套筒,一号套筒向右连接有一号活塞杆;一号活塞筒设置在伺服电机右侧;二号活塞筒设置在移动组件下方,并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空心靠背内;一号活塞筒和二号活塞筒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一号活塞筒内设置有左右移动的一号活塞板,一号活塞杆右端和一号活塞板铰接;二号活塞筒内设置有上下移动的二号活塞板;二号活塞杆一端连接二号活塞板顶部,另一端连接移动板底端;一号活塞板和二号活塞板之间充注有液体。

优选的,还包括摇腿组件;摇腿组件包括二号转盘、安装杆、二号套筒、一号拉绳、j形板及三类弹簧;

j形板顶端和空心座板左端铰接,j形板右侧和空心座板底面连接有三类弹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伸出动力箱并连接有二号转盘;二号转盘底面偏心处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底端设置有防脱板;安装杆上设置有二号套筒,二号套筒向左通过一号拉绳和j形板连接。

优选的,j形板右侧设置有一号系绳环,一号拉绳左端系在一号系绳环上;j形板左侧还设置有放脚板,放脚板和j形板底端之间连接有四类弹簧。

优选的,左支杆顶端和空心座板底面铰接;右支杆包括内杆、外筒及二类弹簧;内杆插接在外筒内,底端和外筒内底之间通过二类弹簧连接,顶端和空心座板固接;内杆和外筒均为弧形件,其所在圆的圆心和左支杆顶端铰接点重合。

优选的,还包括摇晃组件;摇晃组件包括二号拉绳、一号导线轮、二号导线轮及二号系绳环;

二号套筒右侧连接有二号拉绳;动力箱右端设置有一号导线轮,空心座板右端设置有二号导线轮;底板右端设置有二号系绳环;二号拉绳绕过一号导线轮、二号导线轮并和二号系绳环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头部按摩组件;头部按摩组件包括三号拉绳、三号导线轮、升降杆、导向板、五类弹簧、抓头器及三号系绳环;

空心靠背右侧上段设置有若干导向板;升降杆贯穿导向板,底端连接有三号系绳环,顶端高于空心靠背顶部;升降杆顶端向左弯折,弯折段和空心靠背顶部之间连接有五类弹簧,弯折段左端下方设置有抓头器;空心靠背右侧下段设置有三号导线轮,二号拉绳分出一股绳作为三号拉绳,三号拉绳绕过三号导线轮并和三号系绳环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具有以下的优点:

1,采用伺服电机驱动输出轴转动,一方面通过传动带轮使支撑轴带着一号转盘转动,一类凸条随着一号转盘移动并与臀部按摩组件作用:与一类凸条接触后的臀部按摩组件先被顶起,之后失去作用并受到重力及一类弹簧恢复力重新落下。一号转盘不断转动,使臀部按摩组件的按摩球对臀部进行按摩,按摩作用面积大,使用效果好。

2,输出轴还带动曲拐转动,并通过一号套筒、一号活塞杆带动一号活塞板在一号活塞筒内左右移动;由于一号活塞筒、二号活塞筒内压力保持平衡,二号活塞板跟着上下移动,并通过二号活塞杆带动移动板沿着滑轨往复移动,使二类凸条和背部按摩组件配合,原理和臀部按摩组件类似,使背部按摩组件的按摩球对背部进行按摩,按摩作用面积大,使用效果好。

3,还设置了摇腿组件,输出轴带动二号转盘转动,安装杆带着二号套筒跟着转动,通过一号拉绳对j形板作用,配合三类弹簧,使j形板产生摇摆,从而摇动腿部,避免久坐导致腿部僵硬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空心座板的结构图;

图4为空心座板的俯视图;

图5为一号转盘的结构图;

图6为空心靠背的结构图;

图7为空心靠背的侧视图;

图8为移动板的结构图;

图9为摇腿组件的结构图;

图10为摇腿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1为头部按摩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架体,101-底板,102-左支杆,103-右支杆,1031-内杆,1032-外筒,1033-二类弹簧,104-空心座板,105-空心靠背,106-动力箱;

2-驱动组件,201-伺服电机,202-一号传动轮,203-传动带,204-二号传动轮,205-支撑轴,206-一号转盘,207-一类凸条;

3-活塞组件,301-曲拐,302-一号套筒,303-一号活塞杆,304-一号活塞板,305-一号活塞筒,306-连接管,307-二号活塞筒,308-固定杆,309-二号活塞板,310-二号活塞杆;

4-移动组件,401-滑轨,402-滑块,403-移动板,404-二类凸条;

5-臀部按摩组件,501-按摩球,502-移动杆,503-一类弹簧,504-端板,505-凸球;

6-摇晃组件,601-二号拉绳,602-一号导线轮,603-二号导线轮,604-二号系绳环;

7-摇腿组件,701-二号转盘,702-安装杆,703-二号套筒,704-一号拉绳,705-一号系绳环,706-j形板,707-三类弹簧,708-四类弹簧,709-放脚板;

8-头部按摩组件,801-三号拉绳,802-三号导线轮,803-升降杆,804-导向板,805-五类弹簧,806-抓头器,807-三号系绳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考附图,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包括架体1、驱动组件2、活塞组件3、移动组件4、臀部按摩组件5及背部按摩组件;

架体1包括底板101、左支杆102、右支杆103、空心座板104及空心靠背105,空心座板104设置在底板101上方,底板101左右端分别通过左支杆102、右支杆103和空心底板101连接,空心座板104右端和空心靠背105底端连接;

空心座板104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顶端伸入到空心底板101内并连接有顶面带有一类凸条207的一号转盘206;空心座板104的顶部分散设置有若干臀部按摩组件5,臀部按摩组件5位于一号转盘206对应的圆形区域内;

空心靠背105的左侧板分散设置有若干背部按摩组件,背部按摩组件呈方阵排列;空心靠背105内设置有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和背部按摩组件配合;驱动组件2通过活塞组件3与移动组件4连接。

实施例2

参考附图,一种可实现大面积按摩的改进型按摩椅,包括架体1、驱动组件2、活塞组件3、移动组件4、臀部按摩组件5及背部按摩组件;

架体1包括底板101、左支杆102、右支杆103、空心座板104及空心靠背105,空心座板104设置在底板101上方,底板101左右端分别通过左支杆102、右支杆103和空心底板101连接,空心座板104右端和空心靠背105底端连接;

空心座板104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顶端伸入到空心底板101内并连接有顶面带有一类凸条207的一号转盘206;空心座板104的顶部分散设置有若干臀部按摩组件5,臀部按摩组件5位于一号转盘206对应的圆形区域内;

空心靠背105的左侧板分散设置有若干背部按摩组件,背部按摩组件呈方阵排列;空心靠背105内设置有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和背部按摩组件配合;驱动组件2通过活塞组件3与移动组件4连接。

其中,臀部按摩组件5和背部按摩组件结构相同,包括按摩球501、移动杆502、一类弹簧503、端板504及凸球505;

移动杆502外端固接有按摩球501,内端固接有端板504,端板504内侧固接有凸球505;一类弹簧503套合在移动杆502上;

臀部按摩组件5的移动杆502贯穿空心座板104的顶板,臀部按摩组件5的一类弹簧503一端和端板504连接,另一端和空心座板104的顶板连接;背部按摩组件的移动杆502贯穿空心靠背105的左侧板,背部按摩组件的一类弹簧503一端和端板504连接,另一端和空心靠背105的左侧板连接。

其中,驱动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01、一号传动轮202、传动带203、二号传动轮204、支撑轴205、一号转盘206及一类凸条207;

空心座板104下方固接有动力箱106,动力箱106顶部固定有伺服电机201,伺服电机201的输出轴向下伸出并装有一号传动轮202;支撑轴205竖直并转动安装在动力箱106内,顶端伸入空心座板104内和一号转盘206同轴心连接;一号转盘206顶面和臀部按摩组件5的凸球505搭接;一类凸条207至少设置了一根,并与一号转盘206的半径线重合。

其中,移动组件4包括滑轨401、滑块402、移动板403及二类凸条404;

移动板403右侧固接有滑块402,空心靠背105的右侧壁上装有上下方向的滑轨401,滑块402和滑轨401滑动连接;移动板403左侧面和背部按摩组件的凸球505搭接;移动板403左侧面还沿着上下方向间隔加工有若干根二类凸条404。

其中,活塞组件3包括曲拐301、一号套筒302、一号活塞杆303、一号活塞板304、一号活塞筒305、连接管306、二号活塞筒307、固定杆308、二号活塞板309及二号活塞杆310;

伺服电机201的输出轴上还连接有曲拐301,曲拐301上装有一号套筒302,一号套筒302向右连接有一号活塞杆303;一号活塞筒305设置在伺服电机201右侧;二号活塞筒307设置在移动组件4下方,并通过固定杆308固定连接在空心靠背105内;一号活塞筒305和二号活塞筒307之间通过连接管306连通;一号活塞筒305内装有左右移动的一号活塞板304,一号活塞杆303右端和一号活塞板304铰接;二号活塞筒307内装有上下移动的二号活塞板309;二号活塞杆310一端连接二号活塞板309顶部,另一端连接移动板403底端;一号活塞板304和二号活塞板309之间充注有液体。

具体的,使用时人坐在本按摩椅上,臀部压在空心座板104顶面,背部压在空心靠背105左侧面。

需要进行按摩时,启动伺服电机201驱动输出轴转动,一方面通过传动带轮使支撑轴205带着一号转盘206转动,一类凸条207随着一号转盘206移动并与臀部按摩组件5作用:与一类凸条207接触后的臀部按摩组件5先被顶起,之后失去作用并受到重力及一类弹簧503恢复力重新落下。一号转盘206不断转动,使臀部按摩组件5的按摩球501对臀部进行按摩;

输出轴还带动曲拐301转动,并通过一号套筒302、一号活塞杆303带动一号活塞板304在一号活塞筒305内左右移动;由于一号活塞筒305、二号活塞筒307内压力保持平衡,二号活塞板309跟着上下移动,并通过二号活塞杆310带动移动板403沿着滑轨401往复移动,使二类凸条404和背部按摩组件配合,原理和臀部按摩组件5类似,使背部按摩组件的按摩球501对背部进行按摩。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

还包括摇腿组件7;摇腿组件7包括二号转盘701、安装杆702、二号套筒703、一号拉绳704、j形板706及三类弹簧707;

j形板706顶端和空心座板104左端铰接,j形板706右侧和空心座板104底面连接有三类弹簧707;伺服电机201的输出轴伸出动力箱106并连接有二号转盘701;二号转盘701底面偏心处连接有安装杆702,安装杆702底端固接有防脱板;安装杆702上装有二号套筒703,二号套筒703向左通过一号拉绳704和j形板706连接。

具体的,人坐在本装置上时,腿部可以放在j形板706上。

输出轴带动二号转盘701转动,安装杆702带着二号套筒703跟着转动,通过一号拉绳704对j形板706作用,配合三类弹簧707,使j形板706产生摇摆,从而摇动腿部,避免久坐导致腿部僵硬等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里,j形板706右侧连接有一号系绳环705,一号拉绳704左端系在一号系绳环705上,方便改变一号拉绳704的连接与否和连接量,进而进行功能增减及调整。

j形板706左侧还设置有放脚板709,放脚板709和j形板706底端之间连接有四类弹簧708,放脚板709可作为脚踏,四类弹簧708用于支撑和适应不同腿长变化,增强适用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

左支杆102顶端和空心座板104底面铰接;右支杆103包括内杆1031、外筒1032及二类弹簧1033;内杆1031插接在外筒1032内,底端和外筒1032内底之间通过二类弹簧1033连接,顶端和空心座板104固接;内杆1031和外筒1032均为弧形件,其所在圆的圆心和左支杆102顶端铰接点重合。

本实施例中按摩椅是可以摇晃的,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凭自身施力后压,使内杆1031和外筒1032产生相对移动,使按摩椅以左支杆102顶端铰接点为原点摇晃。

考虑到人工使用不方便,还设置了摇晃组件6;摇晃组件6包括二号拉绳601、一号导线轮602、二号导线轮603及二号系绳环604;

二号套筒703右侧连接有二号拉绳601;动力箱106右端装有一号导线轮602,空心座板104右端装有二号导线轮603;底板101右端连接有二号系绳环604;二号拉绳601绕过一号导线轮602、二号导线轮603并和二号系绳环604连接。

具体的,二号套筒703还同时带动二号拉绳601,由于二号系绳环604位置固定,使二号拉绳601对空心底座104产生间歇拉动,从而使按摩椅自动摇晃。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

还包括头部按摩组件8;头部按摩组件8包括三号拉绳801、三号导线轮802、升降杆803、导向板804、五类弹簧805、抓头器806及三号系绳环807;

空心靠背105右侧上段固接有若干导向板804;升降杆803贯穿导向板804,底端连接有三号系绳环807,顶端高于空心靠背105顶部;升降杆803顶端向左弯折,弯折段和空心靠背105顶部之间连接有五类弹簧805,弯折段左端下方连接有抓头器806;空心靠背105右侧下段装有三号导线轮802,二号拉绳601分出一股绳作为三号拉绳801,三号拉绳801绕过三号导线轮802并和三号系绳环807连接。

具体的,二号拉绳601还通过三号拉绳801作用与三号系绳环807,配合五类弹簧805,使升降杆803带着抓头器806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抓头器806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按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气元件配有电源,其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为了避免叙述累赘,统一在此处说明;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备,所以文中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粮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