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4535发布日期:2020-10-31 09:5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关节翻修手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关节翻修术是将损坏的假体从原有的骨组织或骨水泥周围剥离出来,重新植入新的假体。剥离器是关节翻修手术操作中的必要的器械,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假体取出是否影响到周围骨质,术后能够顺利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翻修器械假体与骨水泥剥离器刀片与手柄是刚性固定,手术过程中依靠刀片本身的刚性来保证,刀片需要足够的厚度支撑,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遇到患者的假体周围的骨水泥比较薄,厚的刀片容易伤到骨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因为刀片厚度增加容易对骨头造成损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包括手柄以及设于手柄一端的刀片;

手柄远离刀片的一端开设有滑道,滑道处于手柄的轴线处也沿着手柄的长度方向延伸,滑道内设有推动杆,推动杆在滑道内沿着滑道长度方向滑动;

推动杆的一端突出手柄的端部,推动杆另外一端和伸入滑道内的刀片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手柄和假体抵接,然后对推动杆施力,推动杆移动从而将刀片从手柄内部推出,刀片进入假体和骨水泥之间进行剥离,在刀片进行剥离的过程中,主要是手柄对刀片起到支持的作用,从而使刀片本身不起到支撑的作用,不需要增加刀片的厚度,进而避免过厚的刀片对骨骼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远离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形的受力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部减少推动杆端部存在的棱边,半球形的受力部更好的和掌心贴合,在对推动杆施力时,受力部和掌心贴合,减少推动杆对掌心造成的不适感。

优选的,所述滑道的内壁圆周面上开设有和滑道长度方向相同的两个限位槽,限位槽为矩形,且两个限位槽对称设置,刀片处于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片的两处于限位槽内,从而使限位槽对刀片进行限位,避免刀片移动的过程中产生转动或偏移,从而避免刀片对骨骼造成损伤。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贯通整个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推动杆和刀片的整体取出,从而更加方便对刀片进行更换,提高工作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靠近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夹板,刀片的端部处于两个夹板之间,夹板上螺纹连接有螺钉,螺钉贯穿刀片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快速稳定的对刀片进行固定安装,且在需要更换刀片时,也能够快速的更换刀片,提高工作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受力部上还设有起拔器,起拔器包括和受力部螺纹连接的滑动杆,滑动杆上套设有移动部,滑动杆远离受力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部和阻挡部之间的配合,能够利用移动部对阻挡冲击产生的惯性力实现刀片的拔出,方便快速,同时还减少了刀片产生晃动的概率,减少刀片产生变形或对骨骼造成伤害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移动部为圆柱形,且移动部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环形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柱形的移动部以及开设于移动部上的凹槽的作用下,移动部和手部贴合的更好,更加方便对移动部施力,有利于一次性拔下刀片,减少拔刀片的动作对骨骼造成的损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手柄的内部开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推动杆,推动杆的一端连接有刀片,刀片随着推动杆运动,且刀片能够伸出或缩回推动杆内,故刀片依靠手柄进行支撑,不需要加厚刀片,从而减少刀片对骨骼造成损伤的概率;

2.推动杆远离刀片的一端设有起拔器,起拔器包括和推动杆连接的滑动杆,滑动杆上套设有移动部,滑动杆远离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部,移动部滑动对阻挡部造成冲击,利用产生的惯性力拔下刀片,方便快捷,减少拔刀片的动作对骨骼造成损伤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剥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刀片和推动杆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起拔器和推动杆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剥离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11、滑道;12、限位槽;2、刀片;3、推动杆;31、受力部;32、夹板;33、螺钉;4、起拔器;41、滑动杆;42、移动部;421、凹槽;43、阻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关节翻修术是将损坏的假体从原有的骨组织或骨水泥周围剥离出来,重新植入新的假体。现有剥离器是关节翻修手术操作中的必要的器械,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假体取出是否影响到周围骨质,术后能够顺利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关节翻修手中假体与周围骨水泥剥离装置。参照图1和图2,剥离装置包括手柄1以及安装在手柄1上的刀片2;手柄1的一端开设有圆型的滑道11,滑道11沿着手柄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贯通整个手柄1,滑道11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2,两个限位槽12对称设置,且限位槽12沿着滑道11的长度方向延伸贯通整个手柄1;滑道11内设有推动杆3。刀片2也处于滑道11内,且刀片2的两侧处于两个限位槽12内;能够防止刀片2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转动,进而能够避免刀片2对骨骼造成损伤。

参照图1和图2,推动杆3远离刀片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形的受力部31,受力部31和手掌心贴合,方便更好的对推动杆3施力,减少推动杆3上的棱边对手掌心造成的不适感。

参照图3,推动杆3靠近刀片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板32,刀片2处于两个夹板32构成的缝隙中,两个夹板32中的一个插接有螺钉33,螺钉33穿过刀片2和另外一个夹板32螺纹连接;故通过螺钉33对刀片2进行固定,方便刀片2稳定快速的安装在推动杆3上,且在需要更换刀片2时,也方便刀片2的拆卸和更换。

参照图4和图5,受力部31上还设有起拔器4,起拔器4包括和受力部31螺纹连接的滑动杆41以及套设在滑动杆41上的移动部42,移动部42能够沿着滑动杆41滑动;滑动杆41远离受力部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挡部43;在需要拔出刀片2时,将起拔器4安装在受力部31上,然后将移动部42向靠近受力部31的方向移动,最后用力将移动部42向靠近阻挡部43的方向移动,移动部42对阻挡部43产生冲击,从而利用惯性将刀片2从骨水泥和假体之间拔出,更加快速方便,提便于手术的进行。

参照图5,移动部42为圆柱形,且移动部42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环形的凹槽421,凹槽421和手指贴合,进而更加方便医生抓住移动部42,对移动部42施力,驱动移动部42的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剥离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剥离假体的手术中,先将手柄1插接有刀片2的一端抵接在需要分离的假体处,此时刀片2处于手柄1内部,且将刀片2对齐假体与骨水泥的缝隙处,然后对推动杆3施力,将刀片2推出手柄1内部,刀片2伸出进入骨水泥和假体之间,从而实现假体的剥离。在剥离工作完成后,需要拔出刀片2时,首先将起拔器4安装在推动杆3的受力部31上,然后滑动移动部42,使移动部42远离阻挡部43,最后用力滑动移动部42,使移动部42迅速向靠近阻挡部43的方向运动,对阻挡部43产生冲击,利用移动部42冲击产生的惯性力,带动推动杆3向远离假体的方向运动,进而将刀片2拔出,完成刀片2的拔出动作,便于手术的继续进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