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壁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006发布日期:2020-11-10 18:0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壁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壁牵拉器。



背景技术:

腹壁牵拉器是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在进行腹腔手术时,需要将手术部分暴露在视野范围内,现今大多采用腹壁拉钩将腹壁的两侧支撑,防止手术部位被遮挡。但是,由于每个患者的肥胖程度不一样,腹壁的厚度不同,因此在手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腹壁厚度选择不同型号的腹壁拉钩,如腹壁较厚时选择型号较大的,反之选择型号小的;从而,在手术前需要准备较多型号的腹壁拉钩,且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不方便操作。目前现有的腹壁牵拉器,上钳头的头部和下钳头的头部均为钝形头部,由于人体腹壁组织韧性比较强,钝形头部无法刺入腹壁,因此无法对腹壁进行有效的夹持,医务人员利用此腹壁牵拉器作腹壁牵拉时,腹壁组织容易从钳头处滑脱,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腹壁牵拉器,解决了现有腹壁牵拉器难以刺入腹壁的问题,还解决了腹壁拉钩无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更换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腹壁牵拉器,包括固定部、穿刺部和牵拉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内设有连接通道的外管,该外管头部尖锐,尾部设有敞口的主体;所述穿刺部包括尾部带有闭柄的闭针,该闭针头部尖锐,并可选择性的从主体的敞口穿入连接通道内用于穿刺腹壁组织,闭柄嵌入主体内固定;所述牵拉部可选择性的从主体的敞口穿入连接通道内供医务人员牵拉腹壁组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牵拉部为t型拉钩或硬管拉钩或软管拉钩,供医务人员手术时针对不同情况选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t型拉钩包括拉杆、接头、杆和活动定位销,头部设有接头的杆通过活动定位销转动连接在拉杆前端,当该t型拉钩穿入连接通道而进入腹壁内时,杆张开形成“t”字形,供医务人员牵拉腹壁组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硬管拉钩包括硬管拉杆、横杆、硬管软钢丝和硬管锁头,头部带有硬管锁头的硬管软钢丝穿过横杆固定在硬管拉杆前端,当该硬管拉钩穿入连接通道而进入腹壁内时,控制硬管锁头锁住硬管软钢丝尾部,并与横杆之间形成硬管牵拉区域,供医务人员牵拉腹壁组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拉钩包括软管拉杆、软管软钢丝和软管锁头,头部带有软管锁头的软管软钢丝固定在软管拉杆前端,当该软管拉钩穿入连接通道而进入腹壁内时,控制软管锁头锁住软管软钢丝尾部,形成软管牵拉区域,供医务人员牵拉腹壁组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拉杆或硬管拉杆或软管拉杆尾部固装有挡片用于固定卡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类型的拉钩,从而保证在手术中能顺利牵拉腹壁组织,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增加手术视野,减少手术所需人员,同时具有创面小、病痛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闭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闭针穿入外管的示意图。

图4为闭针与外管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为t型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t型拉钩的使用示意图。

图7为硬管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硬管拉钩的使用示意图。

图9为软管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软管拉钩的使用示意图。

图11为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管1、连接通道1-1、主体2、闭针3、闭柄4、t型拉钩5、拉杆5-1、接头5-2、杆5-3、活动定位销5-4、硬管拉钩6、硬管拉杆6-1、横杆6-2、硬管软钢丝6-3、硬管锁头6-4、硬管牵拉区域6-5、软管拉钩7、软管拉杆7-1、软管软钢丝7-2、软管锁头7-3、软管牵拉区域7-4、挡片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1:这种腹壁牵拉器,包括固定部、穿刺部和牵拉部,如附图1所示,所述固定部包括内设有连接通道1-1的外管1,该外管1头部尖锐,其尾部设有敞口的主体2;如图2所示,所述穿刺部包括尾部带有闭柄4的闭针3,该闭针3头部尖锐,进行腹腔手术时医务人员将闭针3从主体2的敞口穿入连接通道1-1内并配合外管1一起刺入腹壁组织(如图3所示),闭柄4嵌入主体2内固定(如图4所示);完成穿刺后取出闭针3,再将牵拉部从主体2的敞口穿入连接通道1-1内供医务人员牵拉腹壁组织,从而扩张内窥镜下的手术视野。针对手术中遇到的小块组织阻挡视野时,可以使用t型拉钩5作为牵拉部。该t型拉钩5包括拉杆5-1、接头5-2、杆5-3和活动定位销5-4,如图5所示,头部设有接头5-2的杆5-3通过活动定位销5-4转动连接在拉杆5-1前端,当该t型拉钩5穿入连接通道1-1而进入腹壁内时,配合手术钳将杆5-3张开形成“t”字形(如图6所示),医务人员通过向回拉动拉杆5-1勾住腹壁内组织任意移动,从而实现增加视野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闭针3的直径为2.2mm,能在穿刺时有效减小创口面积,减轻患者的病痛,利于术后恢复。

实施例2:针对手术中遇到的大块组织阻挡视野时,可以使用硬管拉钩6作为牵拉部。该硬管拉钩6包括硬管拉杆6-1、横杆6-2、硬管软钢丝6-3和硬管锁头6-4,如图7所示,头部带有硬管锁头6-4的硬管软钢丝6-3穿过横杆6-2固定在硬管拉杆6-1前端,当该硬管拉钩6穿入连接通道1-1而进入腹壁内时,医务人员通过手术钳控制硬管锁头6-4锁住硬管软钢丝6-3尾部,并与横杆6-2之间形成硬管牵拉区域6-5(如图8所示),医务人员通过向回拉动硬管拉杆6-1钩住硬管牵拉区域6-5内的腹壁组织任意移动,从而实现增加视野的目的。

实施例3:针对手术中遇到的肠道组织阻挡视野时,可以使用软管拉钩7作为牵拉部。该软管拉钩7包括软管拉杆7-1、软管软钢丝7-2和软管锁头7-3,如图9所示头部带有软管锁头7-3的软管软钢丝7-2固定在软管拉杆7-1前端,当该软管拉钩7穿入连接通道1-1而进入腹壁内时,医务人员通过手术钳控制软管锁头7-3锁住软管软钢丝7-2尾部,形成软管牵拉区域7-4(如图10所示),医务人员通过向回拉动软管拉杆7-1钩住软管牵拉区域7-4内的肠道组织任意移动,从而实现增加视野的目的。

实施例4:如图11所示,当医务人员的双手需要松开牵拉部去操作手术钳、内窥镜等其它医疗器械时,可使用挡片8卡装在牵拉部尾部(即拉杆5-1或硬管拉杆6-1或软管拉杆7-1),挡片8与主体2接触固定,无需在手术中安排医务人员负责握持,也能避免各种类型的拉钩划入患者腹腔内,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进行腹腔手术时,需要先对患者进行穿刺,医务人员将闭针3从主体2的敞口穿入连接通道1-1内并配合外管1一起刺入腹壁组织,即可完成穿刺,并将闭针3取出;通常情况下,需要穿刺出3个以上的穿刺孔,分别置入内窥镜(用于提供手术视野)、手术钳(用于切割组织)和牵拉部(用于扩张手术视野),此时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需要使用的拉钩,从主体2的敞口穿入连接通道1-1而进入腹壁内,借助手术钳将拉钩钩在腹壁组织上,进行牵拉直至内窥镜下手术视野清晰,再用挡片8将拉钩尾部固定,完成腹壁牵拉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