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4781发布日期:2020-10-31 09:3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深刻变革了肿瘤治疗理念,改写了肿瘤治疗的常规模式。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在我国批准进入临床应用,随之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免疫性心肌炎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病死率可高达39.7%-46%。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疾病转归及预后也截然不同。一部分患者可停药后自行好转;一部分患者需要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才能缓解;另有40%的患者最终因免疫性心肌炎而死亡。因此,准确对免疫性心肌炎患者进行预后预测,从而给出最佳治疗策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免疫性心肌炎的疾病评估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心超、心脏磁共振等检查。心内膜活检是诊断和评估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风险性及活检范围局限性等缺点,目前仍未常规普及。基于目前的评估手段,仍然无法对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疾病转归及预后进行准确地判断,使得临床医生对于后续心肌炎治疗的疗程以及是否还能接受抗肿瘤治疗等问题一筹莫展。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suppressionoftumorigenesis-2,sst2)是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参与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等导致心脏功能异常的过程。国内外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已经推荐其作为心衰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信息的预测因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辅助临床医生对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疾病转归及预后进行更准确的判断的技术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中,sst2升高与免疫性心肌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sst2升高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此外,sst2水平(血浆sst2浓度)越高,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越差。sst2可作为一种新型心脏标志物,能够有效提示心功能改变的严重程度,其升高水平与心力衰竭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因此,认为sst2水平能够协助判断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疾病转归及预后。

目前,免疫性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是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terminologycriteriaforadverseevents,ctcae)5.0版。该分级系统主要根据患者症状、是否需要治疗、是否危及生命以及是否死亡来进行分级,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也无法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本发明基于前期观察到的sst2水平在免疫性心肌炎预后预测方面的价值,提供一种结合sst2水平、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血浆ctnt浓度)、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血浆nt-probnp浓度)以及心超检查结果的评估模型,为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疾病转归和预后提供参考信息。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该模型包括相关的风险因子、相关的风险因子不同状态时对应的评估分值以及各项评估分值相加后获得的总分值对应的预后状态;所述相关的风险因子包括血浆sst2浓度。

优选地,所述相关的风险因子还包括血浆ctnt浓度、血浆nt-probnp浓度和心超检查结果。

优选地,所述相关风险因子不同状态包括血浆sst2的不同浓度、血浆ctnt的不同浓度、血浆nt-probnp的不同浓度和心超检查结果的异常情况严重程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相关的风险因子检测数据,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血浆sst2浓度;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血浆ctnt浓度;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心超检查结果,包括心脏大小、心脏左室壁活动、瓣膜情况;

步骤2:根据获得的风险因子检测数据指标建立用以评估的预后评估模型,具体如下:血浆sst2浓度若大于或等于100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2;若小于100ng/ml且大于或等于35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若小于35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血浆ctnt浓度若大于或等于1.00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2;若小于1.00ng/ml且大于或等于0.03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若小于0.03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血浆nt-probnp浓度若大于或等于参考范围上限,年龄<65岁时,参考范围上限为100pg/ml;年龄≥65岁时,参考范围上限为300pg/ml时,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若小于参考范围上限,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心超检查结果提示lvef小于40%或较基线下降10%及以上,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2;若提示新发其他异常表现,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心超检查正常,且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步骤3:将步骤2中获得的各项评估分值相加后获得的总分值,总分值为0-7分,不同的总分值对应不同的预后状态;其中0-1分对应低危预后状态,2-4分对应中危预后状态,5-7分对应高危预后状态;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得到的风险评估值,获取相对应的临床预后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模型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在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中的应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将sst2水平作为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评估指标,结合传统的ctnt、nt-probnp水平以及心超检查结果,建立了一种针对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新型疾病评估模型。通过临床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为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疾病转归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同时还能识别出高死亡风险的人群,有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该模型包括相关的风险因子、相关的风险因子不同状态时对应的评估分值以及各项评估分值相加后获得的总分值对应的预后状态。相关的风险因子包括血浆sst2浓度、血浆ctnt浓度、血浆nt-probnp浓度和心超检查结果。相关风险因子不同状态包括血浆sst2的不同浓度、血浆ctnt的不同浓度、血浆nt-probnp的不同浓度和心超检查结果的异常情况严重程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相关的风险因子检测数据,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血浆sst2浓度;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血浆ctnt浓度;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心超检查结果,包括心脏大小、心脏左室壁活动、瓣膜情况等等;

步骤2:根据获得的风险因子检测数据指标建立用以评估的预后评估模型,具体如下:血浆sst2浓度若大于或等于100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2;若小于100ng/ml且大于或等于35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若小于35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血浆ctnt浓度若大于或等于1.00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2;若小于1.00ng/ml且大于或等于0.03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若小于0.03ng/ml,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血浆nt-probnp浓度若大于或等于参考范围上限,年龄<65岁时,参考范围上限为100pg/ml;年龄≥65岁时,参考范围上限为300pg/ml时,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若小于参考范围上限,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心超检查结果提示lvef小于40%或较基线下降10%及以上,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2;若提示新发其他异常表现,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1;心超检查正常,且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其风险因子的评估分值为0;

步骤3:将步骤2中获得的各项评估分值相加后获得的总分值,总分值为0-7分,不同的总分值对应不同的预后状态;其中0-1分对应低危预后状态,2-4分对应中危预后状态,5-7分对应高危预后状态;根据风险评估模型得到的风险评估值,获取相对应的临床预后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模型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在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中的应用。

本发明作为免疫性心肌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一种方法,允许以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形式被输入智能医疗系统、或者被输入医生的电脑中,直接通过自动化信息提取及计算,得到患者的预后评分,协助医生更便捷地使用,从而协助医生判断,实施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sst2水平: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进行检测。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ctnt水平:采用夹心法原理,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nt-probnp水平:采用夹心法原理,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参考区间年龄<65岁,0-100pg/ml;年龄≥65岁,0-300pg/ml。获取肿瘤患者确诊心肌炎时的心超检查结果:包括心脏大小、心脏左室壁活动、瓣膜情况等。

患者2020-6-1就诊,年龄70岁,女性。2020-1-8确诊晚期肺鳞癌。2020-1-20开始pd-1单抗免疫治疗。2020-2-25确诊为免疫性心肌炎,当时的检查结果如下:sst2156.5ng/ml,ctnt1.012ng/ml,nt-probnp970pg/ml,心超:未见明显异常。

该例中,患者确诊免疫性心肌炎时的sst2156.5ng/ml,即≥100ng/ml,其风险因子的数据指标为2分。

该例中,患者确诊免疫性心肌炎时的ctnt1.012ng/ml,即≥1.00ng/ml,其风险因子的数据指标为2分。

该例中,患者确诊免疫性心肌炎时的nt-probnp970pg/ml,即≥300pg/ml(年龄≥65岁),其风险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分。

该例中,患者确诊免疫性心肌炎时的心超:未见明显异常,其风险因子的数据指标为0分。

因此,该患者的预后综合评分为5分,属于预后高危患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