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夹中防止组织滑移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3954发布日期:2020-10-31 09:4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织夹中防止组织滑移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内镜手术中用于闭合组织的组织夹中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内镜手术中,医生会使用组织夹穿过内镜进入患者体内进行手术操作。组织夹一般是进入人体消化道,如肠道和食道中,对消化道中的一些结节和息肉进行夹紧止血,夹紧后组织夹的头部留在人体内,使结节和息肉保持夹紧状态直至老化脱落。

如公开号为cn205683110u的专利一种止血夹,其中披露的止血夹中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所述的两个夹片的后端与所述的固定件本体相连接,其夹片后部的弧形结构能够增加夹片的抗变形能力,保证夹持组件有足够的夹持力。

在夹持过程中,被夹持的结节和息肉往往有厚有薄,而现有技术中,如上述专利中的止血夹,其夹片虽有提高夹持力的结构,但是这种夹片对于较薄的结节和息肉,容易出现夹不紧的情况;对于较厚的结节和息肉,容易出现局部息肉从夹片缝隙中溢出的情况,结节和息肉在活动及供血的作用下会不断蠕动,导致结节和息肉滑移脱离夹片。无论是夹不紧的情况还是夹不住的情况,都会导致手术效果不及预期,降低手术成功率。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组织夹中防止组织滑移的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织夹中防止组织滑移的结构,包括两对称张合布置的夹片,定义组织夹上两夹片所在一端为前端,医生操作的一端为后端,两所述夹片的张合方向为上下方向;

所述夹片包括夹持段和操作段,所述夹持段弹性连接于所述操作段前端;

所述夹持段为钩爪状,夹持段前部为朝向另一夹片弯曲的钩尖,夹持段后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钩柄;

该结构还包括一卡箍,所述卡箍为套筒状,其套筒状的前端口固设有一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将前端口分隔成上出口和下出口两部分;

两所述夹片的操作段均沿前后方向滑动穿设于所述卡箍中,一夹片的夹持段从卡箍前端口的上出口中向前伸出,另一夹片的夹持段从卡箍前端口的下出口中向前伸出,两夹持段的钩尖相向弯曲布置,所述压紧块横穿在两夹持段之间;

在工作状态下,两夹片的操作段在卡箍套筒中向后运动,迫使两钩尖相抵闭合,两钩柄之间架空,以此两夹持段和压紧块共同围成一逐渐收缩的封闭夹持空间。

进一步的,沿前后方向观察,所述夹持段的钩柄截面为凹槽状,且装配状态下两钩柄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对,以此构成的钩柄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条。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夹片的钩柄上均设有两排齿条,其中一排齿条沿前后方向设于钩柄凹槽一侧的槽壁顶沿,另一排齿条沿前后方向设于钩柄凹槽另一侧的槽壁顶沿;

在工作状态下,两钩柄中上下对应的各对齿条隔着夹持空间咬合,且上下咬合的齿条中的齿为错位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钩柄的两侧槽壁的壁高为从前向后逐渐增高,以此在夹持状态下,两钩柄中上下相互咬合的齿条间距为从前向后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中的齿为正三角齿、锲型齿或蛇牙型齿。

进一步的,在夹紧状态下,所述卡箍与两夹片之间为箍榫配合。

进一步的,装配状态下两夹持段的钩柄相对面为平面,两平面上各设有一排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两对齿条上的齿为错位啮合,工作状态下,上下两对齿条隔着夹持空间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两所述夹片的操作段之间为铰接或弹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段前部为弯曲钩尖,以此在夹持息肉组织时,其钩尖能够将息肉组织抱住,防止息肉从前端溜走,夹持效果好。

2、上述方案中,在装配状态下,卡箍套在两夹片外,当操作段受到拉力,使夹片整体后移时,卡箍对夹持段产生约束,使两夹持段收束夹紧,与压紧块围成一夹持空间;

该夹持空间在夹紧状态下,两相抵钩尖对息肉施加一向后的力,卡箍上的压紧块相对于夹片前移对息肉施加一向前的力,上下两钩柄对息肉施加上下方向的力,即该夹持空间对息肉供施加了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力,将息肉夹得更稳;

而且由于夹片移动时卡箍上的压紧块相对于夹片前移,使得该夹持空间在夹紧息肉时不断收缩,将息肉夹得更紧,收缩时前移的压紧块能够将夹持空间中的息肉向前驱赶,防止过厚的息肉从夹片之间的缝隙溢出,也能够将较小的息肉夹得更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夹片在夹持息肉时,息肉难免会从两夹片之间的缝隙中溢出的问题,而且该卡箍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且效果好。

3、上述方案中,沿前后方向观察,所述夹持段的钩柄截面为凹槽状,凹槽结构提高了夹片的夹持段的强度,使得在夹持较厚的息肉时,夹片不易发生弯曲。

4、上述方案中,收缩钩柄凹槽的两侧槽壁的顶沿上均设有齿条,在夹持较薄的息肉时,两夹持段上的齿条相互错位啮合的夹持方式,能够增加与息肉的夹持面积,齿和息肉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防止息肉较厚时产生滑移,使得息肉不能轻易挣脱夹片的夹持范围,提高夹持效果;

钩柄上还可以是在两侧槽壁的顶沿上布置间隔排列的齿,即齿与齿之间设有间隔,各个间隔可以等距也可以不等距,还可以是按照一截齿条、一截间隔、一截齿条、一截间隔……这样的齿条和间隔按照交替顺序排列,或齿条和间隔无规律排序,如按照一截齿条、一截齿条、一截间隔、一截齿条、一截间隔、一截间隔……这样排列。

5、上述方案中,所述钩柄的两侧槽壁的壁高为从前向后逐渐增高,以此在夹持状态下,两钩柄中上下相互咬合的齿条间距为从前向后逐渐减小,使得齿条后侧的齿能够在夹持时更快地接触到息肉,使息肉更快被夹稳,提高夹持效果。

6、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箍与两夹片之间为箍榫配合,该箍隼配合为一种锁止结构,可以为卡箍内壁上有凹槽,夹片上有凸起,当夹片后移到一定位置时,两者契合锁止,以此当该结构脱离组织夹时,该箍隼配合结构能够使卡箍稳定卡设在两夹片外围。

7、上述方案中,两所述夹片的操作段之间为铰接或弹性连接,无论是铰接还是弹性连接,操作时均可以通过对两操作段之间的连接部位施加向后的拉力,使得两夹片同时相对于卡箍向后滑移,使两夹持段逐渐被卡箍前端约束夹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组织夹穿过腹腔镜到达患处,此时两夹片为张开状态,当靠近息肉时,操作医生控制组织夹的操作部位,使得夹片后端的操作段受拉,带动两夹片同时向后移动,由于两夹片插设在卡箍中,卡箍位于组织夹段端并与套管固定连接,因此两夹片受卡箍约束逐渐闭合;

闭合过程中,钩柄上的齿条接触到息肉表面,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方向向后,使得息肉不易脱离夹持范围,且夹持段前端的弯钩抱合住息肉,使其处于一个稳定的待夹紧状态;

夹片受力继续向后移动,两夹持段逐渐靠近直至形成闭合的夹持空间,若夹持的息肉较厚,则此时卡箍前端的压紧块能够将息肉拦住,防止其从两夹片后端的缝隙中溜走,也能够将较小的息肉夹得更紧,若夹持的息肉较薄,错位啮合的齿相比平面或顶对顶咬合的齿,其与息肉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增加与息肉之间的摩擦阻力使息肉在夹持空间中难以逃离,夹持状态更为稳定。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一、夹持效果好,卡箍上的压紧块使得息肉夹得更紧,不会溢出,且错位啮合的齿能够使较薄的息肉被稳定地夹持。

二、夹持状态稳定,啮合齿条能够减少息肉的滑移,钩柄的凹槽结构提高其强度,使夹片长时间保持夹持状态而不易弯曲。

三、易加工成本低,卡箍为设有压紧块的套筒结构,结构简单巧妙,易于加工,成本低且防止息肉溢出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两夹片闭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两夹片初始状态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b-b剖面线对应的剖视图;

图5为卡箍的立体图;

图6为卡箍的俯视图;

图7为该防止组织滑移的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组织夹闭合状态主视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组织夹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11为图10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夹片中夹持段的局部视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两夹片操作段的配合关系图;

以上附图中:1.夹片;2.夹持段;3.操作段;4.钩尖;5.钩柄;6.齿条;7.卡箍;8.压紧块;9.上出口;10.下出口;11.夹持空间;12.息肉;13.转动销;14.组织夹套管;15.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反应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11,一种组织夹中防止组织滑移的结构,包括两对称张合布置的夹片1和卡箍7,卡箍7固设在组织夹上长条管状的组织夹套管14一端的端头,两夹片1滑动插设在卡箍7中;

定义组织夹套管14上卡箍7所在一端为前端,医生操作的一端为后端,两所述夹片1的张合方向为上下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夹片1包括夹持段2、操作段3和弹片15,所述夹持段2和所述操作段3之间通过弹片15构成弹性连接,以此构成的夹片1在初始状态下为弯曲弓状,两夹片1的操作段3后端通过圆角相连构成一体,该圆角具有弹性,两夹片1相连的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在弹片15作用下,两夹持段2在初始状态下为张开状态。

如图2所示,所述夹持段2为钩爪状,夹持段2前部为朝向另一夹片1弯曲的钩尖4,夹持段2后部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钩柄5。

如图4所示,沿前后方向观察所述夹持段2,夹持段2的钩柄5截面为u型凹槽状,以此构成的钩柄5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条,钩柄5上在与钩尖4弯曲方向相同的一侧布设有两排齿条6,优选的,所述齿条6中的齿为正三角齿,其中一齿条6沿前后方向设于钩柄5凹槽一侧的槽壁顶沿,另一齿条6沿前后方向设于钩柄5凹槽另一侧的槽壁顶沿,且装配状态下两钩柄5的凹槽开口朝向相对,两钩柄5上下相互啮合的齿条6的齿为错位啮合;优选的,所述钩柄5的两侧槽壁的壁高为从前向后逐渐增高,以此在夹持状态下,两钩柄5上相互咬合的齿条6的间距为从前向后逐渐减小。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卡箍7为套筒状,其套筒状的前端口固设有一压紧块8,所述压紧块8将前端口分隔成上出口9和下出口10两部分;

两所述夹片1的操作段3均沿前后方向滑动穿设于所述卡箍7中,两操作段3相连,且两者连接部位系有一绳索,该绳索延伸至组织夹套管14的后端并伸出,供医生对夹片施加拉力,一夹片1的夹持段2从卡箍7前端口的上出口9中向前伸出,另一夹片1的夹持段2从卡箍7前端口的下出口10中向前伸出,两夹持段2的钩尖4相向弯曲布置,两钩柄5上设有齿条6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压紧块8横穿在两夹持段2之间;

所述压紧块8由固设于卡箍7前端口的两根挡板相向弯折搭接构成,这样设计是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和简化安装,加工时只需要在卡箍7的套筒上延伸或焊接两根挡板,安装时先将连接为一体的两夹片1穿在组织夹套管14中,将卡箍7套在两夹片1外并固定于组织夹套管14前端,再将卡箍7前端口的两根挡板弯折并相互搭接构成压紧块8,此时压紧块8便位于两夹片1之间。

如图7至图11所示,夹持息肉时,组织夹初始状态为图10和图11所示,操作医生将夹片伸向息肉,向后拉绳索,使两夹片1的操作段3在卡箍7中向后滑移直至两弹片15滑进卡箍7中,受卡箍7的约束,两弹片15变形,两夹持段2相对于压紧块8后移并逐渐闭合;

闭合过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两钩尖4抱住息肉12直至两钩尖4相抵,两钩柄5之间为架空状态以容纳息肉12,两钩柄5中上下相互咬合的齿条6上的齿为错位啮合,错位啮合的齿贴住息肉12防止息肉12滑走,压紧块8相对于两夹片1向前运动,压紧块8将息肉12向前推,防止息肉从两夹片1中间的缝隙溢出,两钩尖4、两钩柄5和压紧块8共同围成一夹持空间11,夹片1不断后移,夹持空间11不断缩小,直至卡箍7通过箍隼配合锁止在两夹片1上;此时操作医生继续施力使绳索断裂,并操作组织夹使两夹片1和卡箍7脱离组织夹(组织夹的夹片脱离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详述),脱离组织夹后的夹片1和卡箍7如图7所示,两夹持段2和压紧块8共同围成一封闭的夹持空间11,卡箍7和两夹片1使息肉12夹紧在夹持空间11中直至息肉12脱落。

实施例二:参见图1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

两夹持段2的钩柄5均为扁平条状,两钩柄5的相对面为平面,钩柄5上在与钩尖4弯曲方向相同的一侧布设有一排齿条6,且齿条6沿前后方向延伸,两钩柄5上的齿条相互啮合;

由此可见,钩柄5的形状和齿条6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并不影响夹片1的夹持效果,而且扁平条状的钩柄其抗弯强度较实施例一中截面为凹槽状的钩柄5弱,夹持力降低;

除了本实施例中,每个钩柄6中的齿除了以齿条6的形式排布,还可以是一排间隔排列的齿,即齿与齿之间设有间隔,各个间隔可以等距也可以不等距,还可以是一截齿条、一截间隔、一截齿条、一截间隔……这样的齿条和间隔按照交替顺序排列,或齿条和间隔无规律排序,如:一截齿条、一截齿条、一截间隔、一截齿条、一截间隔、一截间隔……这样排列,齿的排布需要根据不同抓口长度、不同张开角度的夹片合理调整布局;但无论是何种排列,钩柄6上齿的布置形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夹紧效果没有实际影响,即使是钩柄6没有齿的状态,也并没有取得效果上的改进,因此上述各种方案均能够认为是实质性等同,因此这种结构应被包含在本发明内,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实施例三:参见图13,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

两所述夹片1的操作段3之间为通过一转动销13构成铰接连接,转动销13上系有绳索,夹紧时操作医生拉扯绳索,使两夹片1相对于转动销13发生转动并相互靠近,之后转动销13继续受拉力,直至两夹片1后退至其弹片15受约束,夹持段2闭合;

由此可见,操作段3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影响本结构的夹持效果,能够认为是实质性等同,因此这种结构应被包含在本发明内,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

所述齿条6中的齿为锲型齿或蛇牙型齿;

齿条6的齿形并不影响本结构的夹持效果,能够认为是实质性等同,因此这种结构应被包含在本发明内,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