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56952发布日期:2020-10-31 09:5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用吸痰术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吸痰术的主要适应于:由于各种原因进行气管内插管的患者;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如昏迷、新生儿、危重、麻醉术后患者;窒息时的急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者的急救。对于危重病人而言,由于无力咳痰,痰液极易阻塞呼吸道而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清除淤积痰液是病人尽快脱离生命危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临床所用吸痰装置大多为统一的负压系统,位置固定,或为电动式的,比较笨重,移动不便,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特别是危重症患者入院、外出检查、转院等脱离病房环境时,常有不能及时吸痰的限制,甚至也有病人因为淤积的痰液不能及时清除而延误最佳的抢救时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包括真空管、过渡管、旋转接头机构、吸痰软管、吸头、拉杆、活塞、通孔、弹簧一、把手、连接管、储痰器、引流板、挡板和开孔,其中,所述真空管一端通过所述过渡管与所述旋转接头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机构远离所述过渡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吸痰软管与所述吸头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内部设置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所述过渡管的一侧中间位置与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真空管侧壁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真空管外部的所述把手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上且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一,所述过渡管底端中间位置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储痰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靠近所述旋转接头机构一侧且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引流板,所述过渡管内部且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侧纵向设置有所述挡板,并且,所送挡板上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所述开孔。

其中,所述旋转接头机构包括主轴、轴承座、垫圈一、垫圈二、垫圈三、垫圈四、固定螺钉、动瓷环、静瓷环、密封圈一、密封圈二、密封圈三、轴承一、轴承二、弹簧二和环座,所述主轴位于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并且,所述主轴通过所述轴承一和所述轴承二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一的外侧设有所述垫圈三,所述轴承二的外侧设有所述垫圈一,所述主轴的中部设有所述环座,所述环座一侧设有所述固定螺钉,所述轴承二和所述环座之间设有所述垫圈四,所述环座的下端设有所述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下端设有所述垫圈二,所述弹簧二通过所述动瓷环与所述静瓷环连接,所述垫圈二与所述动瓷环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圈三,所述静瓷环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圈一,所述轴承座下端外侧设有所述密封圈二。

进一步,所述把手靠近所述真空管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颗粒。

进一步,所述吸痰软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通过若干加强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簧一和所述弹簧二均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所述垫圈一和所述垫圈三均为孔用弹性挡圈。

进一步,所述垫圈二和所述垫圈四均为轴用弹性垫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旋转接头机构,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吸痰装置对病人进行吸痰操作时,从而使得吸痰软管与过度管之间可以自由转动,进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一只手操作把手时另一只手可以更加精准的进行定位吸痰操作,进而提高吸痰装置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通过设置引流板和挡板,从而使得吸痰软管中的痰液可以顺利流入连接管,进而流入储痰器中,进而使得吸痰装置更加便捷收集痰液,进而提高吸痰装置的实用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吸痰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的吸痰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的旋转接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真空管;2、过渡管;3、旋转接头机构;301、主轴;302、轴承座;303、垫圈一;304、垫圈二;305、垫圈三;306、垫圈四;307、固定螺钉;308、动瓷环;309、静瓷环;310、密封圈一;311、密封圈二;312、密封圈三;313、轴承一;314、轴承二;315、弹簧二;316、环座;4、吸痰软管;401、外管;402、内管;403、加强筋;5、吸头;6、拉杆;7、活塞;8、通孔;9、弹簧一;10、把手;11、连接管;12、储痰器;13、引流板;14、挡板;15、开孔;16、凸起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包括真空管1、过渡管2、旋转接头机构3、吸痰软管4、吸头5、拉杆6、活塞7、通孔8、弹簧一9、把手10、连接管11、储痰器12、引流板13、挡板14和开孔15,其中,所述真空管1一端通过所述过渡管2与所述旋转接头机构3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接头机构3远离所述过渡管2的一端通过所述吸痰软管4与所述吸头5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1内部设置有所述活塞7,所述活塞7远离所述过渡管2的一侧中间位置与所述拉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真空管1侧壁的所述通孔8并与所述真空管1外部的所述把手10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上且位于所述活塞7与所述通孔8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一9,所述过渡管2底端中间位置通过所述连接管11与所述储痰器1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管2靠近所述旋转接头机构3一侧且位于所述连接管1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引流板13,所述过渡管2内部且位于所述连接管11的另一侧纵向设置有所述挡板14,并且,所送挡板14上侧均匀设置有若干所述开孔15。

其中,所述旋转接头机构3包括主轴301、轴承座302、垫圈一303、垫圈二304、垫圈三305、垫圈四306、固定螺钉307、动瓷环308、静瓷环309、密封圈一310、密封圈二311、密封圈三312、轴承一313、轴承二314、弹簧二315和环座316,所述主轴301位于所述轴承座302的内部,并且,所述主轴301通过所述轴承一313和所述轴承二314与所述轴承座302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一313的外侧设有所述垫圈三305,所述轴承二314的外侧设有所述垫圈一303,所述主轴301的中部设有所述环座316,所述环座316一侧设有所述固定螺钉307,所述轴承二314和所述环座316之间设有所述垫圈四306,所述环座316的下端设有所述弹簧二315,所述弹簧二315的下端设有所述垫圈二304,所述弹簧二315通过所述动瓷环308与所述静瓷环309连接,所述垫圈二304与所述动瓷环308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圈三312,所述静瓷环309与所述轴承座302之间设有所述密封圈一310,所述轴承座302下端外侧设有所述密封圈二3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0靠近所述真空管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颗粒1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痰软管4包括外管401和内管402,所述外管401和所述内管402之间通过若干加强筋403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一9和所述弹簧二315均为压缩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圈一303和所述垫圈三305均为孔用弹性挡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圈二304和所述垫圈四306均为轴用弹性垫圈。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旋转接头机构3,从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吸痰装置对病人进行吸痰操作时,从而使得吸痰软管4与过度管2之间可以自由转动,进而使得医护人员在一只手操作把手10时另一只手可以更加精准的进行定位吸痰操作,进而提高吸痰装置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通过设置引流板13和挡板14,从而使得吸痰软管4中的痰液可以顺利流入连接管11,进而流入储痰器12中,进而使得吸痰装置更加便捷收集痰液,进而提高吸痰装置的实用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捷的呼吸科用吸痰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吸痰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