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性皮肤的美白润肤精华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22385发布日期:2020-12-08 15:0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性皮肤的美白润肤精华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润肤精华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性皮肤的美白润肤精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华液是用于脸部的护肤品中的一种,含有较珍贵的功效成分,如植物提取物、神经酰胺、角鲨烷等,它的作用有防衰老、抗皱、保湿、美白、去斑等等,精华液通常使用在护肤水之后,乳液或面霜之前,由于精华液中富含多种功效成分且浓度较高,通常价格较其他化妆品更加昂贵,在精华液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水浴蒸馏,从而提取原料中的精华。

在现在精华液制备过程中,只通过水对原料进行加热,导致了加热的时间较长,且在蒸馏过程中,原料堆积不动,导致原料内部升温慢,导致蒸馏时间长,蒸馏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性皮肤的美白润肤精华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在精华液制备过程中,只通过水对原料进行加热,导致了加热的时间较长,且在蒸馏过程中,原料堆积不动,导致原料内部升温慢,导致蒸馏时间长,蒸馏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性皮肤的美白润肤精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进料:将原料通过同步均匀组件加入原料箱中,通过自动进水加热组件向加热箱中加入水;

s2、原料蒸馏:开启加热丝,对加热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回流旋转曝气组件对原料进行蒸馏;

s3、产品冷凝:原料蒸馏后产生蒸汽进入高效循环冷凝组件中,并且通过高效循环冷凝组件对蒸汽降温冷凝;

s4、产品收集:冷凝后的产品进入收集分类调节组件中,对前馏分去除后,对产品进行收集;

s5、残渣收集:通过同步均匀组件,在下次进料的同时,对残渣进行去除后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回流旋转曝气组件,通过出气孔、带动浆、旋转柱和搅拌叶的使用,可以达到一个双层双向搅拌的效果,达到原料均匀分散的目的,有效的减少蒸馏所需的时间,提高蒸馏的效率,且通过防风板和限位板,能保持原料箱出气口的温度,有效的避免了蒸汽出现提前冷凝的情况,且无需电器元件带动,降低电器元件所带来的噪音,降低了环境污染;

通过回流管、环形管和出气管,实现蒸汽的回流利用,可以带动原料来回翻滚,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堆积的问题,进一步减少蒸馏所需的时间,且使得蒸馏的更加完全,避免了原料浪费的问题出现,且通过水浴和水蒸汽的双重加热,能够迅速的提高原料的温度,提高蒸馏的效率。

2、设置有同步均匀组件,通过进料管、封闭板、出料管和电动推杆的使用,实现出渣和卸料同时进行,解决现有技术中先出渣后进料的问题,节省工作人员收集残渣的时间,且出渣过程便可以进行蒸馏,提高生产的效率,配合锥形板和分隔条的使用,能够使得原料均匀分布,且在进料散落过程中,对原料进行预热,减少原料加热的时间,间接性提高蒸馏的效率。

3、设置有自动进水加热组件,通过进水筒、移动板、气囊和进水孔的使用,能够自动根据加热箱内部的水量进行加水,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工作人员被烫伤的风险,配合进风筒、螺旋风管和出风筒的使用,能够对清水起到一个预加热功能,且在清水加入过程中,加快加入的清水与热水的混合,减少清水的加热时间,降低电器元件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回流旋转曝气组件、同步均匀组件和自动进水加热组件的使用,通过加热水从而产生蒸汽,使得蒸汽作为旋转轴转动的动力来源,带动锥形板转动,在均匀搅拌的同时又可以达到均匀下料的目的;

且通过对蒸汽进行导流还实现了对原料进行加热,防止原料沉淀,且方便对清水进行预热,达到快速升高水温的目的,从而产生更多的蒸汽,有效的提高蒸馏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可以使得蒸汽循环利用的更彻底,且使得原料蒸馏更加完全和清水消耗更少,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能够保证蒸馏的自动化进行,减少工作劳动力,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4、设置有高效循环冷凝组件,通过活动筒、旋转筒、散热管、弹簧钢、圆弧块和挡风板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止蒸汽倒流的现象出现,避免了蒸汽倒流对冷凝造成影响,且可以使得蒸汽可以集中,达到快速推动旋转筒转动的目的,从而在水冷过程中,又可以对蒸汽进行风冷,有效减少蒸汽冷凝的时间,通过散热管和连接水管的使用,对蒸汽冷却,减少冷凝的时间,且在冷却过程中,可以加快冷却水的冷却,提高冷却的效果;

且配合出水管、螺旋水管、进水管和挡风板的使用,有效的延长蒸汽流动的路径,延长冷却的时间,使得冷凝的更加完全,冷凝效果更佳,且通过双重冷却,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和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蒸馏流向收集箱中,且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5、通过收集分类调节组件,通过电机、分类框、落料孔和分类孔的使用,能够快速的将产品和前馏分分类,避免了前馏分与产品混合,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配合出料筒和调节孔,可以对产品的流出的速度,且可以保证落料孔和调节孔同步调节,进一步控制了产品流速,避免产品在分类框中积累过多,对蒸汽冷凝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高效循环冷凝组件和收集分类调节组件的使用,能够保持收集箱、连接管道和外界气压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冷凝后的产品堆积,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蒸馏的质量和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加热箱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集气环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环形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回流旋转曝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同步均匀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封闭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自动进水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螺旋风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高效循环冷凝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旋转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连接水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收集分类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加热箱;2、加热丝;3、原料箱;

4、回流旋转曝气组件;401、集气环套;402、进气孔;403、进气管;404、吹气孔;405、出气孔;406、旋转柱;407、带动浆;408、收缩弹簧;409、带动板;410、防风板;411、限位板;412、搅拌叶;413、回流管;414、环形管;415、出气管;416、复位弹簧;417、复位板;418、挡板;

5、同步均匀组件;501、进料管;502、分隔条;503、锥形板;504、滑槽;505、滑杆;506、封闭板;507、出料管;508、安装筒;509、电动推杆;

6、自动进水加热组件;601、进水筒;602、移动槽;603、移动块;604、移动板;605、气囊;606、进水孔;607、进风筒;608、螺旋风管;609、出风筒;610、橡胶板;

7、高效循环冷凝组件;701、连接管道;702、水箱;703、水泵;704、出水管;705、螺旋水管;706、进水管;707、活动筒;708、旋转筒;709、散热管;710、安装槽;711、弹簧钢;712、圆弧块;713、连接水管;714、挡风板;715、循环水管;

8、收集分类调节组件;801、收集箱;802、收集筒;803、电机;804、安装板;805、分类框;806、固定板;807、落料孔;808、转动板;809、分类孔;810、出料筒;811、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干性皮肤的美白润肤精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进料:将原料通过同步均匀组件5加入原料箱3中,通过自动进水加热组件6向加热箱1中加入水;

s2、原料蒸馏:开启加热丝2,对加热箱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并且通过回流旋转曝气组件4对原料进行蒸馏;

s3、产品冷凝:原料蒸馏后产生蒸汽进入高效循环冷凝组件7中,并且通过高效循环冷凝组件7对蒸汽降温冷凝;

s4、产品收集:冷凝后的产品进入收集分类调节组件8中,对前馏分去除后,对产品进行收集;

s5、残渣收集:通过同步均匀组件5,在下次进料的同时,对残渣进行去除后收集。

如图2-15所示,原料箱3内部安装有回流旋转曝气组件4,实现对原料的双重加热,加快蒸馏的速度,并且做到双层反向搅拌,使得原料分布更加均匀,减少蒸馏的时间;

加热箱1内部底端处于原料箱3位置处安装有同步均匀组件5,实现进料和残渣去除可以同时进行,减少工作人员收集残渣的时间,且使得原料分散更加均匀,减少原料加热的时间;

加热箱1外侧顶端安装有自动进水加热组件6,可以对加入的水预加热,且可以向加热箱1内部自行加水,减少工作人员加水的时间;

原料箱3顶端固定连接有高效循环冷凝组件7,在防止蒸汽倒流的同时对蒸汽降温冷凝,并且延长蒸汽的流动路径,使得冷凝效果更佳,可以加快冷凝的速度,减少冷凝的时间;

高效循环冷凝组件7一端连接有收集分类调节组件8,可以自动将前馏分和产品进行分类,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方便对产品的流出的速度进行调节。

回流旋转曝气组件4包括集气环套401、进气孔402、进气管403、吹气孔404、出气孔405、旋转柱406、带动浆407、收缩弹簧408、带动板409、防风板410、限位板411、搅拌叶412、回流管413、环形管414、出气管415、复位弹簧416、复位板417和挡板418;

加热箱1内部顶端处于原料箱3外侧顶端位置处焊接有集气环套401,集气环套401底面一端开设有进气孔402,原料箱3内部顶端均匀焊接有进气管403,进气管403一端处于进气孔402内部,进气管403顶端一侧开设有吹气孔404,进气管403底端一侧开设有出气孔405,吹气孔404和出气孔405开设的方向相反,且出气孔40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型,可以对原料进行双向搅拌,且使得搅拌效果更佳;

原料箱3内部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旋转柱406,旋转柱406顶端外侧对应吹气孔404位置处固定均匀套接有带动浆407,两个相邻带动浆407之间通过防风板410相连接,防风板410的宽度与带动浆407的宽度相等,两个限位板411之间的间距与防风板410的宽度相等,带动板409一端为圆弧状,且圆弧的直径与原料箱3内部顶端的直径相等,原料箱3内壁处于防风板410顶面和底面位置处均焊接有限位板411,带动浆407一端处于吹气孔404位置处铰接有带动板409,带动板409与带动浆407之间通过收缩弹簧408相连接,旋转柱406底端外侧均匀固定套接有搅拌叶412;

集气环套401底端贯穿焊接有回流管413,回流管413一端焊接有环形管414,环形管4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环形管414之间通过连接风管相连接,环形管414的形状为环状,出气管415顶面开设有圆弧角,且圆弧角的形状与原料箱3内部底端形状相同,防止原料在原料箱3内部底端堆积,且可以更好的使得残渣沿着原料箱3内壁流出,环形管414顶端均匀焊接有出气管415,出气管415处于原料箱3内部,出气管415顶端内部铰接有复位板417,复位板417与出气管415内壁通过复位弹簧416相连接,出气管415顶面一侧焊接有挡板418。

同步均匀组件5包括进料管501、分隔条502、锥形板503、滑槽504、滑杆505、封闭板506、出料管507、安装筒508和电动推杆509;

原料箱3外侧一端贯穿加热箱1位置处焊接有进料管501,旋转柱406外侧处于进料管501底端位置处均匀焊接有分隔条502,若干分隔条502之间通过锥形板503相连接。

加热箱1底面活动安装有电动推杆509,电动推杆509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筒508,安装筒508内部固定套接有出料管507,出料管507顶端位置处活动套接于旋转柱406外侧,旋转柱406底部两端均开设有滑槽504,滑槽504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05,滑杆505一端铰接有封闭板506,封闭板506一端为圆弧状,滑杆505底面与旋转柱406顶面相互接触,方便在进料过程中将原料箱3底端封闭,更好的一边进行进料一边进行出料,加热箱1底面中部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内部嵌入安装有转动块,电动推杆509顶端固定安装于转动块底面,防止电动推杆509随着出料管507一同转动,电动推杆509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自动进水加热组件6包括进水筒601、移动槽602、移动块603、移动板604、气囊605、进水孔606、进风筒607、螺旋风管608和出风筒609;

加热箱1底端一端贯穿焊接有进水筒601,加热箱1内壁靠近进水筒601底端与顶端位置处均开设有移动槽602,移动槽602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603,移动块603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移动板604,移动板604顶端一侧粘接有气囊605,移动板604一端对应进水筒601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孔606,移动板604一端粘接有橡胶板610;

加热箱1顶端靠近进水筒601顶部位置处贯穿焊接有进风筒607,进风筒607底端处于进水筒601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风管608,螺旋风管608底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筒609,出风筒609一端固定连接于加热箱1底端,且出风筒609靠近进水筒601底端附近。

高效循环冷凝组件7包括连接管道701、水箱702、水泵703、出水管704、螺旋水管705、进水管706、活动筒707、旋转筒708、散热管709、安装槽710、弹簧钢711、圆弧块712、连接水管713、挡风板714和循环水管715;

原料箱3顶端连接有连接管道701,原料箱3一端处于连接管道701底端位置处放置有水箱702,水箱702顶端安装有水泵703,水泵703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704,出水管704顶端处于连接管道701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水管705,螺旋水管705底端连接有进水管706,进水管706一端处于水箱702内部;

连接管道701内部均匀活动安装有活动筒707,活动筒707外侧均匀贯穿焊接有旋转筒708,出水管704与旋转筒708一端通过散热管709相连接,活动筒707一端开设有安装槽710,安装槽710内部均匀焊接有圆弧块712,散热管709一端外侧对应圆弧块712位置处焊接有弹簧钢711;

两个相邻活动筒707之间通过连接水管713相连接,连接管道701内部顶端与底端均匀焊接有挡风板714,连接管道701底端的挡风板714底部开设有流油槽,且靠近旋转筒708一端的挡风板714均安装于连接管道701内部顶端,连接管道701外侧固定套接有防护筒,可以更好的带动旋转筒708转动,防止挡风板714阻止产品流动,靠近连接管道701底端的旋转筒708一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715,循环水管715一端处于水箱702内部,水泵70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收集分类调节组件8包括收集箱801、收集筒802、电机803、安装板804、分类框805、固定板806、落料孔807、转动板808、分类孔809、出料筒810和调节孔811;

连接管道701底端活动连接有收集箱801,收集箱801顶面中部贯穿焊接有收集筒802,连接管道701对应收集筒802和原料箱3顶端位置处均开设有装配槽,且装配槽的内径分别与收集筒802和原料箱3顶端的外径相等,方便将连接管道701进行拆卸,从而方便装置进行搬运,收集箱801内部底面安装有电机803,电机80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04,安装板804顶面一端安装有分类框805;

收集筒802底端内部焊接有固定板806,收集筒802内壁中部开设有倾斜角,固定板806顶面和转动板808底面相互接触,安装板804纵截面为锥形,方便产品进入收集箱801内部,同时方便产品从收集箱801内部流出,固定板806顶面一端均匀开设有落料孔807,分类框805顶面中部处于固定板806顶面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板808,转动板808顶面均匀开设有分类孔809,收集箱801底端一侧贯穿焊接有出料筒810,分类框805一端均匀开设有调节孔811,电机803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人员通过进水筒601向加热箱1内部加入清水,开启加热丝2,对清水进行加热,使得水蒸汽产生,且在水蒸汽产生后,工作人员再通过进料管501向原料箱3中加入原料,对原料进行蒸馏;

在蒸馏过程中,水蒸汽通过进气孔402中进入集气环套401中,由于集气环套401与原料箱3顶端外侧形成一个集气腔室,其实蒸汽通过集气腔室进入集气环套401后,又进入进气管403中,并且由吹气孔404和出气孔405喷出,由吹气孔404喷出后,此时防风板410与两个限位板411以及原料箱3顶端内壁形成了另一个集气腔室,蒸汽进入这个集气腔室中,且由吹气孔404喷出的蒸汽与带动板409接触,并且吹动带动板409转动,通过带动板409的转动,带动带动浆407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柱406转动,通过旋转柱406的转动,带动搅拌叶412转动,对原料起到一个搅拌作用,在带动板409转动过程中与进气管403接触时,此时收缩弹簧408压缩,使得带动板409转动,从而使得带动板409可以跨过进气管403,且通过带动板409,可以增大带动浆407与蒸汽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带动旋转柱406转动,在搅拌叶412转动的同时,蒸汽从出气孔405喷出,可以对原料箱3底端的原料同样起到一个搅拌作用,且出气孔405与吹气孔404的方向相反,可以使得搅拌叶412搅拌的方向与出气孔405吹气的方向相反,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搅拌,使得搅拌效果更佳;

在搅拌过程中,此时防风板410一直在两个限位板411之间转动,对水蒸汽起到一个密封的作用,避免原料在蒸馏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对带动带动板409造成影响的问题出现,且在搅拌过程中,此时集气环套401中的水蒸汽通过回流管413进入环形管414中,并且由出气管415喷出,将沉淀在原料箱3底端的原料吹起,防止原料堆积,造成蒸馏时间长的问题出现,在水蒸汽从出气管415喷出过程中,先吹动复位板417转动,使得复位弹簧416拉伸,且使得复位板417与挡板418接触,在吹气结束后,此时复位弹簧416压缩,使得复位板417转动,将出气管415封闭,避免原料进入出气管415中,造成原料浪费的同时也对曝气造成了影响;

在一次蒸馏接触后,开启电动推杆509,带动安装筒508移动,从而带动出料管507移动,使得出料管507与旋转柱406分离,通过出料管507的移动,此时滑杆505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使得滑杆505在滑槽504中移动,带动封闭板506向下移动,随着封闭板506的移动,封闭板506发生翻动,且逐渐与原料箱3内壁接触,并且可以将原料箱3底端进行封闭,而在原料箱3底端,将出料管507顶端移动至原料箱3底端相互重合,此时残渣会由原料箱3底端进入出料管507中,并且由出料管507落出,在处理残渣过程中,向进料管501加入原料,此时随着旋转柱406的转动,带动分隔条502和锥形板503转动,原料落在锥形板503上也会随之转动,达到将原料均匀分布在原料箱3内部,减少了原料的堆积,减少原料蒸馏的时间,提高蒸馏的效率,在残渣卸料接触后,此时再次开启电动推杆509,使得出料管507插入旋转柱406底端,并且推动滑杆505和封闭板506进行移动,使得封闭板506发生转动,将原料箱3底端打开,使得原料进入原料箱3底端,进一步对原料进行蒸馏;

向加热箱1中加入清水后,此时气囊605会随着水平面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气囊605的上升,带动移动块603在移动槽602中移动,带动移动板604移动,使得进水孔606与进水筒601分离,将进水筒601封闭,在加热过程中,此时有一部分水蒸汽进入进风筒607中,并且由着进风筒607进入螺旋风管608中,由出风筒609回到加热箱1内部,对进水筒601中的清水进行预热和保温作用,且当加热箱1内部底端清水减少时,此时气囊605也会随之下降,带动移动板604移动,使得进水孔606与进水筒601重合,从而使得进水筒601中的清水进入加热箱1中,使得加热箱1中的清水再次增多,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加水,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加水过程中被烫伤的风险,通过橡胶板410的弹性形变,可以在移动板604移动过程中,使得移动板604两端始终与加热箱1内壁相互紧密接触,避免水资源从移动板604两端溢出的现象,且在移动板604移动时,此时橡胶板410稳定,且与加热箱1内壁紧密接触,能够更好的将进水孔606封闭,防止进水孔606出现漏水的现象;

在蒸馏过程中,原料蒸馏出的蒸汽进入连接管道701中,此时开启水泵703,使得水箱702中的清水进入出水管704中,并且由出水管704进入螺旋水管705中,对蒸汽进行冷却,减少蒸汽冷凝的时间,且清水通过进水管706回流进入水箱702中,实现水的循环自用,在蒸汽进入连接管道701时,通过挡风板714,延长蒸汽的流动路径,且可以使得蒸汽集中,更好的推动旋转筒708转动,从而延长蒸汽的冷却时间,更好的对蒸汽进行冷凝;

蒸汽进入连接管道701后与旋转筒708接触,并且吹动旋转筒708发生转动,带动活动筒707转动,随着活动筒707的转动,带动圆弧块712发生转动,不断与弹簧钢711接触,并且使得弹簧钢711压缩,在蒸汽发生倒流时,此时圆弧块712与弹簧钢711反方向接触,对圆弧块712进行阻挡,从而可以防止蒸汽倒流现象出现,避免了蒸汽倒流对冷凝造成影响,在推动旋转筒708转动过程中,旋转筒708会产生气流,对蒸汽进行降温,同时清水也通过散热管709进入活动筒707和旋转筒708中,达到在蒸汽在接触旋转筒708时,便可以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冷凝的效果,同时随着旋转筒708的转动,使得旋转筒708内部的清水来回翻转,在冷却过程中,又可以提高清水的冷却速度,提高对蒸汽的冷却效果;

在通过冷凝后,此时冷凝后产品由收集筒802进入收集箱801中,开启电机803,带动安装板804、分类框805和转动板808转动,从而使得落料孔807和分类孔809相互重合,此时产品沿着落料孔807和分类孔809落向安装板804顶面,并且由调节孔811流出,将蒸馏的前馏分进行去除后,再次开启电机803,使得产品进入分类框805中,并且由出料筒810漏出,对产品进行收集,且在收集过程中,可以通过电机803进行调节,使得出料筒810与不同大小的调节孔811重合,对出料的速度和量进行调节,在调节出料的速度的同时,转动板808也会随着转动,落料孔807与分类孔809重合的数量也会随之变化,使得出料的速度与从落料孔807落下的产品可以保持一致,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出料速度,避免产品在分类框805中积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