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74471发布日期:2020-12-29 13:2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手术是一项为解除呼吸阻塞,挽救患者生命的耳鼻咽喉科常用技术,手术后需要在手术部安装气管切开导管。在导管安装时,涉及到给病人供养,但现有供氧方法,通常是将吸氧管放入导管中并用胶布固定;但导管在使用中会吸引气管中的痰液,痰液浸泡胶布,既会导致胶布失去粘性,从而影响吸氧管的固定效果,同时受污染的吸氧管还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现有处理痰液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头皮针泵入湿化液,但实际操作中,同样存在难以固定头皮针的问题;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吸管将痰液及时吸走,以避免影响肺部通气,但这一操作同样存在难以固定吸管的问题。

在病情平稳后,大部分患者需要拔出气管导管,在拔出气管导管前需要评估患者通气功能,故需要堵管,半管堵管48小时以上,全管堵管48小时以上,无呼吸困难者尚能拔管,但目前临床上没有方便实用的堵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管使用不便、缺乏对应堵管装置的问题的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管段、承接管段、外管段和堵塞管;

所述固定管段包括连接软管,连接软管偏离承接管段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气囊,连接软管邻近承接管段设置有相互抵接的连接管和限位片,连接软管上设置有与承接管段配合的连接口;

所述承接管段内套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邻近连接口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承接管段铰接,连接轴呈水平设置;承接管段内侧偏离固定管段的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监测端与内套管下端连接;

所述外管段内侧设置有与内套管配合的承接环,承接环上侧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外管段上偏离承接管段的一侧设置有防漏板,外管段上分别开设有注射孔、旁通孔和通气孔;

所述堵塞管与转动套管相套接,堵塞管邻近外管段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套管上邻近挡板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板,转板安装于转轴上。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通过将将导管设置为多个管段的结合,既能方便不同管段的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同时保证不同管段的功能分隔,方便拆卸和维护,另外,安装特定管段时,如堵塞管,能够有效避免挤压其他管段,影响其正常工作。

通过设置固定管段,以便对被切开的气管进行供氧;通过设置承接管段,以连接外观段和固定管段;通过设置内套管,并用连接轴将其邻近固定管段一端太高,以通过痰液,避免痰液在导管内淤积;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以监测承接管段上痰液的量,当其积累量超过设定值时,医护人员通过旁通孔将淤积的痰液抽走,以保证导管内的卫生。

通过设置外管段与承接管配合,既能起到防止痰液外溢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个导管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又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导管中的湿度,以通过注射孔及时泵入湿化剂,避免痰液固化。通过设置气管孔,以便泵入氧气。

通过设置堵塞管和转动套管的组合,通过挡板和转板的相对转动,实现半堵管和全堵管的效果,同时避免现有使用塞子堵管出现的导管与塞子尺寸不匹配,导致堵管效果不佳的问题。当不需要堵管时,也可将堵塞管整个卸下,同时保证导管功能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案提供的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承接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引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管段的侧视图。

图5是堵塞管和转动套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是堵塞管和转动套管的配合关系侧视图。

图7是堵塞管的侧视图。

图8是转动套管的侧视图。

其中,1、固定管段,11、限位片,12、连接软管,13、限位气囊,14、连接口,15、连接管,2、承接管段,21、内套管,22、连接轴,23、导引槽,24、扩张环,25、抵接环,26、压力传感器,27、控制器,28、电源模块,29、无线通讯模块,3、外管段,31、承接环,32、限位片,33、遮挡板,34、通气孔,35、旁通孔,36、湿度传感器,37、注射孔,38、防漏板,39、连接片,4、堵塞管,41、堵塞块,42、挡板,43、转板,44、转轴,45、转动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气管切开手术用导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管段1、承接管段2、外管段3和堵塞管4,各管段间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通过卡齿卡槽结构相互卡接。

固定管段1包括连接软管12,连接软管12偏离承接管段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气囊13,以固定连接软管12在气管内的位置。连接软管12邻近承接管段2的位置处设置有相互抵接的连接管15和限位片11,限位片11用于与颈部相贴合,以固定导管在颈部的位置;连接管15用于安装承接管段2等结构。连接管15上设置有与承接管段2配合的连接口14。

如图2和图3所示,承接管段2内套设置有内套管21,内套管21直径小于承接管段2外径;所述内套管21邻近连接口14的一端通过连接轴22与承接管段2铰接,连接轴22呈水平设置,使得内套管21可以绕连接轴2转动;承接管段2内侧偏离固定管段1的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6,压力传感器26的监测端与内套管21下端连接。

如图4所示,外管段3内侧设置有与内套管21配合的承接环31,承接环31与外管段3平行;承接环31上侧安装有湿度传感器36;外管段3上偏离承接管段2的一侧设置有防漏板38,通过承接换31与内套管21配合,承接痰液,通过防漏板38防止痰液洒出,污染环境。外管段3上分别开设有注射孔37、旁通孔35和通气孔34。

优选的,外管段3为弹性材料,注射孔37、旁通孔35和通气孔34均小于常规针管的底座直径,从而使得插入的针头等结构能够挤压并堵塞住对应管孔,避免孔内气体或液体外流。

堵塞管4与转动套管45相套接,如图5和图6所示,堵塞管4邻近外管段的一端设置有挡板42,挡板42呈半圆,挡板42上设置有转轴44,转动套管45上邻近挡板42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板43,转板43也呈半圆形,转板43安装于转轴44上,如图7和8所示。

具体的,承接管段2内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控制器27、电源模块28和无线通讯模块29,压力传感器26和湿度传感器36分别与控制器27和电源模块28电连接。通过控制器27将压力传感器26和湿度传感器36的监测结果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9传输给医护人员的远程终端,以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抽取导管中的痰液并补充湿化剂。

优选的,外管段3端部和承接管段2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连接片39,湿度传感器36的电源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外管段3上的连接片39电连接,控制器27和电源模块28分别与承接管段2上的连接片39电连接,从而通过连接片39实现湿度传感器36在外管段3和承接管段2间的电信号传输。

优选的,连接口14呈环形,连接管15的内径和连接口14的直径均小于内套管21的内径,以方便连接软管12中吸取的痰液通过连接口14直接进入内套管21,避免污染承接管段2上的控制器27等结构。

内套管21邻近连接口14一侧设置有抵接环25,抵接环25为垂直与内套管21的平面环状结构,以防止痰液倒流。

内套管21下侧设置有导引槽23,以引导痰液的流动;压力传感器26的检测端与导引槽23下表面铰接,以保证监测准确性。

内套管21邻近外管段3的一端设置有扩张环24,扩张环24呈喇叭形,承接环31末端设置有与扩张环24配合的遮挡板33。

遮挡板33上设置有与扩张环24相接的限位片32,限位片32为橡胶材质,通过遮挡板33、扩张环24和限位片32配合,共同起到防止痰液外溢的效果。

注射孔37、通气孔34和旁通孔35上均设置有堵塞块41,当需要使用特定管孔时,取下对应的堵塞块41,以插入针管等结构;通过设置堵塞块41,以实现常态下封闭注射孔37、通气孔34和旁通孔35的效果。

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