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6579发布日期:2021-01-26 17:0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实施ct引导下介入手术时,对于位置深、体积小的病灶需要设计最佳的穿刺路径,通过ct控制软件便可设计最佳的穿刺路径,由于是医生手操穿刺过程,所以实际情况是往往会偏离设计的最佳的穿刺路径,导致出现一次穿刺成功率低的问题,给患者造成不应该出现的疼痛,另外,多次穿刺存在手术时间长,给患者造成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的问题。
[0003]
现有技术中存在脑出血微穿刺法(画线法),即传统盲穿法。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手持穿刺针,利用体表标记线确定血肿位置,通过描线加利用数显倾角仪app进行角度估测的方法穿刺进针,由于穿刺针与手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不稳定,导致用余光和经验去估计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增加偏差概率,降低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穿刺针的平行稳定性,保证进针角度的准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的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包括穿刺针平行支架和手机万向固定支架,所述穿刺针平行支架包括支板、连接扣、与所述支板可拆卸连接的穿刺针限位筒,所述连接扣位于所述支板的侧端,所述连接扣用于连接手机的侧端面,所述支板与手机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手机万向固定支架连接在手机的侧端面。
[00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限位筒为圆筒,且长度为5-15cm,直径为10mm-12mm。
[00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板靠近进针方向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插孔,沿所述穿刺针限位筒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插孔配合使用的插条。
[00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机万向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柱,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下端的下夹,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的上夹,所述固定柱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且位于所述上夹上方的锁紧螺帽。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包括活动插入所述固定柱的定型软管,所述定型软管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设置有手机夹头。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型软管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上活动套设有盖型螺帽。
[0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型软管可在所述固定柱内360
°
旋转。
[00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型螺帽和所述锁紧螺帽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
[0013]
打开手机数显倾角仪app,先测试app的灵敏度,通过所述插条与所述插孔的配合将所述穿刺针限位筒插入所述支板当中,将所述支板通过所述连接扣固定在手机长度方向
上,然后将所述手机万向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术床的床头,将手机固定在所述手机夹头上,根据术前拟定好的方案调整校正进针角度并进行固定,穿刺针从所述穿刺针限位筒中穿过,刺入人体,到达血肿层面。
[0014]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通过穿刺针平行支架能够提高穿刺针的平行稳定性,确保穿刺针的穿刺角度与数显倾角仪app上所显示的角度一致,保证进针角度的准确性,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将手机固定在手机夹头上,可以解放医务人员的双手,避免医务人员在托举手机时因为手部颤动而带来的误差。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的主视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中穿刺针限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中定型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
[0021]
1、支板,2、连接扣,3、插孔,4、穿刺针限位筒,5、插条,6、手机夹头,7、下夹,8、上夹,9、固定柱,10、定型软管,11、锁紧螺帽,12、盖型螺帽,13、圆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3]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包括穿刺针平行支架和手机万向固定支架,所述穿刺针平行支架包括支板1、连接扣2、与支板1可拆卸连接的穿刺针限位筒4,连接扣2位于支板1的侧端,连接扣2用于连接手机的侧端面,支板1与手机的长度方向平行,手机万向固定支架连接在手机的侧端面。
[0024]
穿刺针限位筒4为圆筒,与穿刺针的截面形状相同,且长度为5-15cm,直径为10mm-12mm,可以紧密贴合穿刺针的外表面,保证穿刺针在进针过程中无周向窜动,同时保证穿刺进针过程中的可视化。
[0025]
穿刺针的规格为直径10mm,长度20cm,是脑出血穿刺手术中使用的穿刺针的常用规格。穿刺针的长度可以剪段,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穿刺部位来确定穿刺针的具体长度,避免因穿刺针过长或者过短而引起的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0026]
穿刺针限位筒4的直径为10mm,长度为10cm,保证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干扰到医生的操作和视线,同时防止在进针过程中由于医生手部的微颤而导致的角度偏移,确保手术的精确度。
[0027]
支板1靠近进针方向的一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插孔3,沿穿刺针限位筒4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与插孔3配合使用的插条5,通过插孔3与插条5的配合连接,能够保证手机、穿刺针平行支架、穿刺针在空间上平行,三者的位置得到相对固定。
[0028]
手术前,利用医三维软件调整原始图像位置,使得矫正后的图像呈标准的正中位置,基线可根据血肿情况调校呈标准听呲线、听眶线等,然后根据转换后的图像,采用标准
基线作为参照物,同时从三维角度对血肿进行定位,直接测量出穿刺平面离测定基线的距离及偏离中线的角度、进针深度,更加精确、直观,保证进针路径为血肿的最大层面,增加手术的准确率。
[0029]
打开手机中数显倾角仪app,先测试app的灵敏度,通过插条5与插孔3的配合将穿刺针限位筒4插入支板1当中,连接扣2夹在手机的长边,支板1通过连接扣2固定在手机长度方向上,与手机保持平行,然后根据术前拟定好的方案选择进针中线旁角度,利用手机端app数显倾角仪将手机倾斜至既定的角度并调整校正进针角度,穿刺针沿着手机纵轴即平行于手机长边的方向从穿刺针限位筒4中穿过,刺入人体,到达血肿层面。
[0030]
手机万向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固定部上的活动部,固定部包括固定柱9,设置于固定柱9下端的下夹7,活动套设于固定柱9上的上夹8,固定柱9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柱9且位于上夹8上方的锁紧螺帽11,通过固定部可将手机万向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术床的任意位置,外螺纹的设置可防止在拧紧或松开的过程中因手部湿滑而难以旋转。
[0031]
活动部包括活动插入固定柱9的定型软管10,定型软管10远离固定柱9的一端设置有手机夹头6,手机夹头6固定手机,既解放医务人员双手,减少人力成本,又能保证手机倾斜角度的准确性与精确度。
[0032]
手机夹头6夹住手机的另一长边,使手机固定在手机夹头6上,通过上夹8和下夹7的配合使用将手机万向固定支架固定在手术床,并拧紧锁紧螺帽11,然后将定型软管10根据手术的要求调节至合适的角度,旋转盖型螺帽12将定型软管10锁紧即可,如果需要换角度或者换地方使用,只需手动拧松盖型螺帽12重复上面的操作调节即可,无需频繁扭动定型软管10。
[0033]
定型软管10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凸台13,圆形凸台13上活动套设有盖型螺帽12。
[0034]
定型软管10可在固定柱9内360
°
旋转,可适应不同手术中不同穿刺位置和穿刺角度的要求,定型软管10易旋转、易固定,符合脑出血手术的操作要求。
[0035]
盖型螺帽12和锁紧螺帽1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当医生手上沾有水珠时,也可以很轻松的拧紧螺帽。
[0036]
穿刺针限位筒4和支板1可拆卸连接,支板1和手机可拆卸连接,方便存放和消毒,减小占用的空间体积。
[003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脑出血穿刺手术用引导装置能够大大提高了手术精确度,降低了手术难度,保证精确的角度方向,尤其针对急症病人,有穿刺指征的,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和可行性。
[003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