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4976发布日期:2021-01-24 05:1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创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中的表皮伤口无创缝合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无创吻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皮肤缝合方式有有创、无创两种方式,有创闭合的方式有针线缝合和皮钉缝合,有创缝合操作繁琐,存在二次损伤,易感染,疤痕影响美观的现象,并且缝合后的美观效果与医生的经验水平有很大的关联。现有的无创闭合的方式有胶水闭合、拉扣闭合的方式,虽然较有创闭合的方式避免了二次损伤的问题,但胶水闭合、拉扣闭合的方式仍然存在其缺点。胶水闭合的优点有快速止血,减少炎症的发生,因为胶水粘合伤口,使伤口两侧组织每一点都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形成的瘢痕小,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但胶水粘合抗冲击能力差,剧烈运动会造成伤口裂开。拉扣闭合固定皮肤伤口可靠,抗张力强,临床使用安全;但拉扣闭合实际使用时由于需要双向对拉两侧的拉条,要求拉扣成对并且拉扣位置严格对应,故该种方式只能处理规则伤口,不能处理异形伤口,并且拉扣闭合实际使用中操作比较繁琐,医生需要依次设置每一个拉条的锁紧度,对于长一点的伤口,并列的连接结构会多达十几个,医生做完手术后已经很疲惫,还需要对十多个连接结构依次进行调节,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也容易造成操作上的失误。而且一旦操作错误,比如吻合得太紧,需要回退吻合间隙,现有的结构操作起来较复杂,也可能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0003]
申请号为201920810763.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无创皮肤吻合器,该专利利用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分别紧密贴敷于伤口两侧皮肤表面,然后通过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逐步相向拉动,使伤口两侧皮肤慢慢合拢并对齐,直至伤口两侧皮肤缝合松紧度达到合适状态,利用定位棘齿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定位卡子相互配合将第一拉条和第二拉条进行锁定,实现无创吻合。但该专利由于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形状结构限制,并且要求第一拉条和第二拉条位置必须严格对应,故该专利实际使用时只能应用在特定尺寸的规则伤口,应用范围极小,并且还需将第一拉条和第二拉条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座的活动通口,活动通口尺寸小,实际操作困难,而实际应用时第一拉条和第二拉条往往存在多对,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与此同时该专利将伤口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使伤口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吻合装置,该无创吻合装置能应用在各种尺寸、各种形状的皮肤吻合,连接、锁紧、拆卸操作简单,锁紧力易调整,并且能将伤口保护在该装置形成的保护区域内,避免伤口感染。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创吻合装置,包括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在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下方均设有用于粘贴在皮肤上的粘贴层,还包括可拆卸的连接件,在所述第一基片上设有第一连
接耳,第二基片上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连接件通过分别与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配合,连接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耳纵向贯穿第一基片,第二连接耳纵向贯穿第二基片。
[0007]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纵向留有开口,开口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配合。
[0008]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开口纵向贯穿。
[0009]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连接耳外侧面和第二连接耳外侧面均设有防滑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基本呈“c”型柱状。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均为向上的外翻结构。
[0012]
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设有防滑齿。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片由若干个第一基片单元排列而成,第二基片由若干个第二基片单元排列而成;所述连接件一端设有向内的凹陷部,另一端设有与凹陷部配合的凸起部。
[0014]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一个连接件分别与一到两个第一基片和一到两个第二基片相连。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通过粘贴层粘贴在伤口的相对两侧,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钩挂配合,实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连接和锁紧;使用本发明粘贴在伤口的相对两侧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相对距离,以使连接件产生不同的锁紧力;也可以更换不同尺寸开口的连接件,达到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锁紧在不同距离,产生不同的锁紧力,连接、锁紧、拆卸操作简单,锁紧力易调整;还可以根据伤口形状和尺寸自由调整各第一基片和各第二基片的相对距离,并利用连接件将若干个第一基片单元和若干个第二基片单元锁紧,适用范围广;利用凹陷部与凸起部配合将各连接件串联在一起,实现在保持伤口一定张力的同时,吻合处不歪斜,各连接件不歪扭,皮肤吻合美观;由于连接件在连接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同时在伤口上方形成了保护罩,避免了伤口感染。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无创吻合装置示意图;图2为无创吻合装置使用状态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无创吻合装置使用状态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无创吻合装置,包括第一基片1,第二基片2和可拆卸的连接件3,在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于粘贴在皮肤上的粘贴层4,第一基片1上设有第一连接耳11,第二基片2上设有第二连接耳21,将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相对粘贴在伤口两侧面,连接件3通过分别与第一连接耳11、第二连接耳21配合,从而连接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并将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锁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11纵向贯穿第一基片1,第二连接耳21纵向贯穿第二基片2,同时连接件3纵向留有开口,连接件3通过开口插入第一
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开口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配合,钩挂锁紧,使得连接件3可以在第一连接耳11任意位置和第二连接耳21任意位置配合,并且实现快速的连接、锁紧、拆卸。还可以将连接件3的开口设置成纵向贯穿的形式,使得连接件3更易在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上滑动;本发明不使用时,通常粘贴层4贴有防护纸层。
[0018]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均为向上的外翻结构,这样实际操作时,用手捏住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相对距离变小,此时将连接件3从开口直接插入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再松开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即可,由于皮肤的弹性,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复位并通过连接件3钩挂连接,并产生相对的锁紧力,操作便捷性大大提高。此外,连接件3可以加工成基本呈“c”型柱状,该结构两端自动形成卡扣,更好的将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连接,而连接件3在连接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的同时在伤口上方形成了保护罩,避免了伤口感染;并且在第一连接耳11外侧面和第二连接耳21外侧面均设有防滑结构5。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5设有防滑齿51,避免连接件3从纵向脱落。另外,还可以根据伤口大小和皮肤情况任意调整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个数,各第一基片单元距离和各第二基片单元距离,将若干个第一基片单元和若干个第二基片单元根据伤口尺寸排列在伤口两侧面,再由若干个连接件3将第一基片单元和第二基片单元串联起来。
[0019]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连接件3一端设有向内的凹陷部61,另一端设有与凹陷部61配合的凸起部62,根据伤口情况利用第一个连接件的凹陷部61与另一个连接件的凸起部62配合将各连接件3串联在一起,实现在保持伤口一定张力的同时,吻合处不歪斜,各连接件不歪扭,皮肤吻合美观。
[0020]
特别的,针对异形伤口时,如图3所示,还可以将一个连接件3分别与一到两个第一基片1和一到两个第二基片2相连;例如,一个连接件3一侧放置两个第一基片1,一侧放置一个第二基片2,以适应不同形状的伤口;此外,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的相对距离,以使连接件3产生不同的锁紧力;还可以将连接件3加工成不同尺寸的开口,更换不同开口尺寸的连接件3,达到将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锁紧在不同距离,产生不同的锁紧力,并且连接、锁紧、拆卸操作简单,锁紧力易调整。
[0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前首先需对患者伤口进行止血、皮下缝合处理,用酒精擦洗伤口,再撕下防护纸层;然后牵拉伤口,使伤口两侧的皮肤边缘对齐,将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分别紧密贴敷于伤口两侧合适位置的皮肤表面,然后用手捏住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相对距离变小,此时将连接件3从开口直接插入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再松开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由于皮肤的弹性,第一连接耳11和第二连接耳21复位并通过连接件3钩挂连接,并产生相对的锁紧力;更换不同尺寸开口的连接件3,达到将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锁紧在不同距离,产生不同的锁紧力,保证伤口始终处于最适松紧程度的吻合状态;当一对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不能将伤口完全吻合时,可以根据伤口大小任意调整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个数,将若干个第一基片单元和若干个第二基片单元根据伤口尺寸排列在伤口两侧面,再由若干个连接件3将第一基片单元和第二基片单元串联起来;也可以将第一个连接件的凸起部62插入另一个连接件的凹陷部61,将各连接件3串联在一起,保证吻合处不歪斜,各连接件不歪扭;当处理异形伤口时,可以将一个连接件3分别与一到两个第一基片1和一到两个第二基片2相连;当伤口愈合后,
轻轻掲去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即可。
[0022]
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发明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