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18724发布日期:2021-02-03 14:3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疾病。风湿骨病主要是因感受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两者均具有致病因素复杂,发病时间长,难根治易复发的特点,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0003]
针对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西医药物治疗常选用解热镇痛药,可暂时缓解疼痛症状,根治难度大;物理治疗应用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进行治疗,但往往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家庭普及困难;中药治疗常用特定组方的多种中药通过内服、熏蒸、外敷等方法治疗,组方的科学性及给药方法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000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能缓解患者病情,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并且缩短疗程,治疗有效率高。
[0006]
本发明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8]
桂枝5-10份、防风8-12份、羌活6-11份、独活6-11份、细辛3-8份、川芎6-10份、雷公藤8-15份、马钱子3-8份、生附子10-20份、生草乌8-15份。
[0009]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桂枝6份、防风10份、羌活91份、独活9份、细辛5份、川芎8份、雷公藤12份、马钱子6份、生附子16份、生草乌11份。
[0010]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所述药膏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麻油1-3份、铅丹0.4-0.6份、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1份。
[0011]
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s1、按重量份数称取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细辛、川芎、雷公藤、马钱子、生附子、生草乌,分别研末成120-200目细粉后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药粉;
[0013]
s2、向步骤s1制得的药粉中加入麻油,使药粉在麻油中充分浸泡6-15小时后,在60-120℃加热6-10小时后用800目筛滤除滤渣,向滤液中加入铅丹,搅拌均匀,制得浆料;
[0014]
s3、将步骤s2制得的浆料在250-280℃熬制成滴入水中成珠状的药膏,冷却后膏药成型,在-5℃以下储存8-12小时去火毒,即得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
[0015]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性能与作用如下:
[0016]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痰饮,心悸。
[0017]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之功。用于外感表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等。
[0018]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祛风力强,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之功,以驱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
[0019]
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之功。用于风寒湿痹,可祛肌肉,筋骨之风寒湿邪对于痹痛,无问新久,皆可应用,尤以下半身风寒湿痹见长。
[0020]
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之功。用于风湿痹痛,痰饮喘咳,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等。
[0021]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血瘀气滞痛症,少阳厥阴头痛,风湿痹痛。
[0022]
雷公藤:味苦、辛,性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之功。用于,风湿顽痹之要药,麻风,湿疹,疥疮,疔疮肿毒。
[0023]
马钱子:味苦,性寒。归肝、脾经。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功。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咽喉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
[0024]
生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证。
[0025]
生草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26]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的使用方法:取药膏摊在药膏布上,摊敷厚度为0.5-1cm,贴在疼痛部位,2天换一次。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8]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以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进行配伍,通过数年来反复实验确定各味中药及最佳使用剂量。药方中重用生附子为君,生附子大辛大热,能够温肾助阳、逐寒燥湿、止痛;生草乌、雷公藤为辅,能够祛风胜湿、除寒开痹、活络止痛;马钱子、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并有一定麻醉作用,可缓解疼痛;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治疗寒凝血滞诸痛;川芎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尤治上半身风湿痹痛;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尤治下半身风湿痹痛;马钱子、细辛、桂枝、川芎、羌活、独活共为佐使。全方共奏温阳散寒、化湿祛风、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温补脾肾之功,对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具有良好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在以下内容中将会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以示例性的方式给出本发明的具体操作实例,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
仅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可以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对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其它的改良和替换,并且仍然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达到本发明的最终技术目的。
[0030]
在本发明中,所有的比例均为重量比,温度的单位为℃。另外,本发明描述的所有数值范围均包括端值并且可以包括将公开的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互相任意组合得到的新的数值范围。
[0031]
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中药组合物、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32]
如无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原料通过商业途径购得。
[0033]
实施例1:
[0034]
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桂枝600克、防风1000克、羌活910克、独活900克、细辛500克、川芎800克、雷公藤1200克、马钱子600克、生附子1600克、生草乌1100克、麻油10000克、铅丹4000克。
[0035]
具体制备方法为:
[0036]
s1、将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细辛、川芎、雷公藤、马钱子、生附子、生草乌,分别研末成120-200目细粉后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药粉;
[0037]
s2、向步骤s1制得的药粉中加入麻油,使药粉在麻油中充分浸泡10-12小时后,在90-110℃加热8-10小时后用800目筛滤除滤渣,向滤液中加入铅丹,搅拌均匀,制得浆料;
[0038]
s3、将步骤s2制得的浆料在270-280℃熬制成滴入水中成珠状的药膏,冷却后膏药成型,在10℃储存9小时去火毒,即得所述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
[0039]
实施例2:
[0040]
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桂枝700克、防风1100克、羌活700克、独活800克、细辛400克、川芎900克、雷公藤1000克、马钱子700克、生附子1200克、生草乌1200克、麻油10000克、铅丹4300克。
[0041]
实施例3:
[0042]
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桂枝800克、防风900克、羌活1000克、独活1000克、细辛700克、川芎700克、雷公藤1300克、马钱子400克、生附子1800克、生草乌900克、麻油12000克、铅丹4000克。
[0043]
实施例4:
[0044]
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桂枝900克、防风1000克、羌活800克、独活1000克、细辛700克、川芎900克、雷公藤1100克、马钱子700克、生附子1600克、生草乌1300克、麻油13000克、铅丹4500克。
[0045]
实施例1-实施例4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中采用的部分中药在使用不当时有一定的副作用,为此本发明申请人根据各中药的性质进行合理配伍,并精确计量每种中药的用量,经过加工炮制后充分消除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疗程。
[0046]
实施例1-实施例4提供的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药膏的使用方法:取药膏摊在药膏布上,摊敷厚度为0.5-1cm,贴在疼痛部位,2天换一次,6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最长不超过5个疗程,每5个疗程之间停用半个月。治疗期间禁止饮酒以及服用其他药物。
[0047]
本发明申请人从医于某乡镇诊所,乡镇居民长期受繁重农活等重体力劳动所累,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患病率较高。诊所针对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的治疗主要以物理治疗及中药治疗为主。目前诊所内中药治疗采取的药方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偏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申请人在从医过程中经过反复摸索调整确定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并制成药膏,保证该药膏在敷于患者皮肤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并且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三年内随机抽取部分患者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膏进行治疗。
[0048]
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为:治疗3~4个月,疼痛症状较用药前症状指标有明显改善为显效;治疗3~4个月,疼痛症状较用药前症状指标有改善为有效;治疗3~4个月,疼痛症状未发现有改善为无效。
[0049]
经过三年临床试验,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膏共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患者510余例,其中上身痹痛以肘关节、肩关节、颈椎病为主治疗117例,显效96例,有效17例,无效4例;下身痹通以膝关节关节炎、踝关节为主治疗393例,显效352例,有效31例,无效10例。
[0050]
具体的,以膝关节关节炎为例,全部2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4岁,病情分级:重度165例,中度57例,轻度21例。经过3~4个月治疗后,165例重度患者中,152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过程中皮肤无红肿、刺痒现象。
[0051]
典型病例:
[0052]
张某,64岁,男,年轻时从事繁重农活以及在建筑工地打工,自2012年开始腰部、膝盖疼痛难忍,走路困难,经诊断膝盖部位出现骨质增生、半月板磨损问题,2018年手术去除增生后膝盖长时间肿胀,经过一年西药消炎以及物理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膏敷于膝盖及腰部,3个疗程后,膝盖消肿,腰部轻松,症状明显改善,可以自由行走并从事普通的农活。
[0053]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54]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