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9192发布日期:2021-02-20 12: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


背景技术:

[0002]
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在现在的医疗设备中在外伤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伤员的外伤种类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伤口包扎、肢体固定、伤口消毒和快速将伤员抬运至救护车等工作,在骨伤患者救护过程中,抬运患者时通常采用布带将患者固定在担架上,固定患者,对患者进行医治,我们显而易见的会发现医疗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东西,现有的医疗单位在处置外伤时,通常是要到医院指定的地点才能够对伤口作有效处理。若发生的事故离医院较远,常常容易造成伤者失血过多或二次感染,在医院处理伤者外伤时,常常需要伤者到指定的外伤处置室处理伤口,造成诸多不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安全便捷存放医疗药物和仪器,方便移动的医疗用便捷型外伤处置车。
[0003]
例如,公开号为cn106361524a的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外伤用医疗处置车,该设备通过将布带固定伤员的方法,修改成气囊固定的方式实现了对于伤员的快速固定提高了伤员的舒适性,但是该装置在对于患者的搬运时,气囊是设置在担架表面的,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在搬运的过程中,气囊可能会碰触到伤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0004]
例如,公开号cn107693277a的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医疗用便捷型外伤处置车,该设备通过设置内部空间,将药品和小型仪器放入其中实现对于户外紧急情况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进行紧急治疗,但是相对于不了解药品摆放位置的医生在需要使用药品时,可能会导致寻找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有可能因为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药品从而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该装置通过人工操作卡扣的形式,实现对于装置的减速刹车,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并且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当操作结束后,还需要对进行患者进行救治时,就需要再次消毒来避免对于伤员的伤口感染,使医生浪费很多的时间,不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对伤员进行救治。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医疗用外伤处置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气囊对伤员的伤口接触,从而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由于对于伤者的伤口的处理药物不能准确地记住在哪个抽屉,从而导致影响伤员的最佳治疗时机,由于需要人为的对刹车系统打开,手在接触之后,可能沾染细菌,对病人伤口处理时还需要二次消毒浪费了时间。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
气管,所述气泵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气泵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运气管,所述运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头部升降槽、手部升降槽和腿部升降槽,所述头部升降槽、手部升降槽和腿部升降槽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机,所述头部升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头部升降盒,所述头部升降盒的底部外壁和第一液压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手部升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手部升降盒,所述手部升降盒的底部外壁与第一液压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腿部升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腿部升降盒,所述腿部升降盒的顶部外壁与第一液压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头部升降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气囊,所述手部升降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气囊,所述腿部升降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气囊,所述头部固定气囊、手部固定气囊和腿部固定气囊的外壁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一侧外壁与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机,所述第二液压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毒板,所述机体的外壁开设有拉伸槽,所述拉伸槽的内壁与消毒板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消毒板的内壁开设有药品箱。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药品放入每个独立的药品箱,将药品的信息通过控制面板录入智能控制板的,当我们需要对于患者进行救治时,寻找需要的药品室时,在控制面板输入我们所需要查找的药品,智能控制板会打开相对应的第二液压机,在第二液压机的延伸的作用下将对应的药品箱通过拉伸槽滑出,将药品取出,对患者的伤口使用,在使用结束后,通过控制面板下达关闭药品箱指令,由智能控制板控制第二液压机收缩,带动药品箱通过拉伸槽收缩至机体,当我们在将药品放入药品箱前,需要对药品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消毒板会对药品箱进行隔离,防止外来细菌进入药品箱,防止药品在使用时对伤员伤口造成感染,同时还可以解决由于对于药物位置不清楚的医生在使用该装置时,花费大量时间寻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时间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医治时间。
[0009]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板,所述机体的底部外壁且位于智能控制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机,且所述第三液压机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三液压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刹车板。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动控制面板,智能控制器会打开第三液压机向下延伸,同时在第三液压机延伸的同时带动刹车板向下移动,当刹车板与地面接触时,会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装置减速或停止运动,当对于装置进行固定或者紧急刹车时,按动紧急刹车按钮,第三液压机会快速向下延伸,并且延伸长度会使装置升起,并离开地面,第三液压机起到支撑住的作用,四个第三液压机可以更加稳定的支撑装置,而刹车板会起到稳定支撑面的作用,从而实现紧急刹车,通过这种方式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功能多样化,同时也避免对于人为操作,需要多次消毒的问题。
[0011]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源。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利用电源内部的电能工作。
[0013]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实现对于装置的各方向的移动,四个万向轮可以使装置在移动时更加稳定,大大的增加了稳定性。
[0015]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按钮。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按钮控制气泵实行进气工作。
[0017]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按钮。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按钮按控制气泵实行出气工作。
[0019]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控制面板下达工作指令。
[0021]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紧急刹车按钮。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急按钮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0023]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手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移动和方向的控制。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6]
1、通过打开进气按钮,气泵开始工作,同时升降盒上升到机体上表面,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到机体,通过气泵的作用下进入升降盒内部的头部固定气囊、手部升降盒内部的手部固定气囊和腿部升降盒内部的腿部固定气囊相通,气囊开始膨胀,将伤员快速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在将患者转移至装置时因气囊对其造成的伤害,在处理好伤者时,按下出气按钮,气泵工作,同时头部固定气囊、手部固定气囊和腿部固定气囊内部的气体被吸出后,形成气压差,会收缩回升降盒,然后在第一液压机的作用下收缩至机体,气体通过出气孔排出机体,通过该机构实现了对于患者从装置上转移时避免碰触伤口造成二次伤害的效果。
[0027]
2、通过将药品的信息通过控制面板录入智能控制板,在寻找需要的药品室时,只需要在控制面板输入需要查找的药品,智能控制板会打开相对应的第二液压机,在第二液压机的伸缩的作用下将对应的药品箱通过拉伸槽滑出,在使用结束后通过控制面板关闭,由智能控制板控制第二液压机收缩,带动药品箱,收缩至机体,从而完成对药品的使用,进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能够及时的对于伤者的伤口进行处理。
[0028]
3、通过按动控制面板,第三液压机延伸,带动刹车板向下移动,通过刹车板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装置停止移动,当对于装置进行固定或者紧急刹车时,按动紧急刹车按钮,第三液压机会快速延伸,并且延伸长度会使装置升起,而刹车板会起到稳定支撑面的作用,从而实现紧急刹车,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也避免对于人为操作,需要多次消毒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液压机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发明的机体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2]
图4为本发明的机体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3]
图5为本发明的药品箱处结构剖视图;
[0034]
图6为本发明的药品箱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0036]
图中:1、机体;2、气泵;3、出气管;4、进气管;5、出气孔;6、进气孔;7、运气管;8、连
接管;9、头部升降槽;10、手部升降槽;11、腿部升降槽;12、第一液压机;13、头部升降盒;14、手部升降盒;15、腿部升降盒;16、头部固定气囊;17、手部固定气囊;18、腿部固定气囊;19、固定板;20、隔离板;21、第二液压机;22、消毒板;23、拉伸槽;24、药品箱;25、智能控制板;26、第三液压机;27、刹车板;28、电源;29、万向轮;30、进气按钮;31、出气按钮;32、控制面板;33、紧急刹车按钮;3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实施例一:
[0039]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泵2,气泵2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3,气泵2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4,出气管3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孔5,进气管4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孔6,气泵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运气管7,运气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8,机体1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头部升降槽9、手部升降槽10和腿部升降槽11,头部升降槽9、手部升降槽10和腿部升降槽11的内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机12,头部升降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头部升降盒13,头部升降盒13的底部外壁和第一液压机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手部升降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手部升降盒14,手部升降盒14的底部外壁与第一液压机12的顶端固定连接,腿部升降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腿部升降盒15,腿部升降盒15的顶部外壁与第一液压机12的顶端固定连接,头部升降盒13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升降盒1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手部固定气囊17,腿部升降盒15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腿部固定气囊18,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固定气囊18的外壁与连接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
[0040]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发明结构,实现了装置对气囊的收纳,解决了移动患者由于气囊碰触伤口造成二次感染的问题,打开进气按钮30,气泵2开始工作,同时头部升降盒13、手部升降盒14和腿部升降盒15上升到机体1上表面,气体通过进气孔6进入到机体1,通过气泵2的作用下进入运气管7,然后进入连接管8,连接管8与头部升降盒13内部的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升降盒14内部的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升降盒15内部的腿部固定气囊18相通,气体进入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固定气囊18之后,气囊开始膨胀,将伤员快速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在将患者转移至装置时因气囊对其造成的伤害,在处理好伤者时,按下出气按钮31,气泵2工作,同时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固定气囊18在气泵2的作用下气体被吸出后,形成气压差,会分别收缩回头部升降盒13、手部升降盒14和腿部升降盒15,然后在第一液压机12的作用下,分别通过头部升降槽9、手部升降槽10和腿部升降槽11收缩至机体1,气体从连接管8进入运气管7,进入气泵2,然后再进入出气管3通过出气孔5排出机体1,从而实现对于患者从装置上转移时避免碰触伤口造成二次伤害的效果。
[0041]
实施例二:
[0042]
请参阅图4-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隔离板20,隔离板20的一侧外壁与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19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机21,第二液压机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毒板22,机体1的外壁开设有是拉伸槽23,拉伸槽23的内壁与消毒板22的外壁滑动连接,消毒板22的内壁开设有药品箱24。
[004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发明结构实现了快速寻找药品的效果,将药品放入每个独立的药品箱24,将药品的信息通过控制面板32录入智能控制板25,在寻找需要的药品室时,只需要在控制面板32输入需要查找的药品,智能控制板25会打开相对应的第二液压机21,在第二液压机21的伸缩的作用下将对应的药品箱24通过拉伸槽23滑出,在使用结束后通过控制面板32关闭,由智能控制板25控制第二液压机21收缩,带动药品箱24,收缩至机体1,将药品放入药品箱24前,需要对药品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消毒板22会对药品箱24进行隔离,防止外来细菌进入药品箱24,防止药品在使用时对伤员伤口造成感染,从而该新型结构解决了,由于医生对于药品位置不熟悉,对药品寻找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从而错过对于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
[0044]
实施例三:
[0045]
请参阅图6-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智能控制板25,机体1的底部外壁且位于智能控制板2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机26,且第三液压机26的数量为四个,第三液压机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刹车板27。
[004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发明结构实现了对于装置刹车自动化的作用,当我们对装置进行移动需要进行刹车时,按动控制面板32,第三液压机26延伸,带动刹车板27向下移动,通过刹车板27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大,使装置减速并停止移动,从而实现对于装置的自动减速刹车作用,当遇到突发的情况需要紧急停止运动,或者对装置需要进行固定在当前位置时,按动紧急刹车按钮33,第三液压机26会快速延伸,并且延伸长度会使装置升起,第三液压机26会充当支撑柱的作用,四个第三液压机26可以更加稳定的支撑装置,而刹车板27会起到稳定支撑面的作用,使装置离开地面,从而实现紧急刹车,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实现了装置自动化,功能多样化,同时也避免对于人为操作,需要多次消毒的问题。
[0047]
实施例四:
[0048]
请参阅图6-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快速固定患者的医疗用外伤处置车,包括机体1,机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源28,机体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9,万向轮29的数量为四个,机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按钮30,机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按钮31,机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32,机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紧急刹车按钮33,机体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把手34。
[0049]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源28对于装置提供能量,通过万向轮29实现对于装置更加便捷的移动,四个万向轮29可以使装置在移动时更加稳定,大大的增加了稳定性通过进气按钮30控制气泵2进气,通过出气按钮31控制气泵2出气,通过控制面板32对装置进行命令进行控制,通过紧急刹车按钮33实现对于装置的紧急刹车命令下达,通过把手34推动装置,更加方便的控制装置的移动。
[005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装置移动到工作区域,将患者移动至机体1上,
打开进气按钮30,气泵2开始工作,同时头部升降盒13、手部升降盒14和腿部升降盒15上升到机体1上表面,气体通过进气孔6进入到机体1,通过气泵2的作用下进入运气管7,然后进入连接管8,连接管8与头部升降盒13内部的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升降盒14内部的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升降盒15内部的腿部固定气囊18相通,气体进入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固定气囊18之后,气囊开始膨胀,将伤员快速固定,在控制面板32输入需要查找的药品,智能控制板25会打开相对应的第二液压机21,在第二液压机21的伸缩的作用下将对应的药品箱24通过拉伸槽23滑出,在使用结束后通过控制面板32关闭,由智能控制板25控制第二液压机21收缩,带动药品箱24,收缩至机体1,完成对于药品的使用,在处理好伤者时,按下出气按钮31,气泵2工作,同时头部固定气囊16、手部固定气囊17和腿部固定气囊18在气泵2的作用下气体被吸出后,形成气压差,会分别收缩回头部升降盒13、手部升降盒14和腿部升降盒15,然后在第一液压机12的作用下,分别通过头部升降槽9、手部升降槽10和腿部升降槽11收缩至机体1,气体从连接管8进入运气管7,进入气泵2,然后再进入出气管3通过出气孔5排出机体1,将患者从装置上转移,解决了对于患者在转移时因为伤口碰触气囊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对于药品快速寻找,节省的大量的时间,能够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运输的过程中,按动控制面板32,第三液压机26延伸,带动刹车板27向下移动,通过刹车板27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装置停止移动,实现对于装置的减速刹车,遇到突发情况或者需要对装置进行固定时,按动紧急刹车按钮33,第三液压机26会快速延伸,并且延伸长度会使装置升起,而刹车板27会起到稳定支撑面的作用,从而实现紧急刹车和固定的作用,实现了全自动对装置进行减速刹车和固定的作用,避免了对装置操作时,需要多次消毒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005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