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0272发布日期:2021-01-24 07:4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按摩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


背景技术:

[0002]
颈椎是人体的主要支柱,与人的生命中枢-延髓紧密相连,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丛,保障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信息的上传下达和营养输送,任何细微变化都可以导致人体器官的不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年轻化逐年加大,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0003]
颈椎按摩主要是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的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达到预防颈椎病或促使患者颈椎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在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中,颈椎按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颈椎的按摩手法有多种,每种手法的作用也不同,同时在对颈部按摩时对手法也要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要求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力量必须保持一致,既平稳又有节奏,动作要稳、柔、灵活,用力要缓和,力度要适宜。
[0004]
针对上述的颈椎按摩,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关于按摩颈椎的设备,现有的颈部按摩器主要有手动的、振动式、脉冲式和揉捏式的几种按摩方式,不同按摩方式也决定着按摩器的好用与否,其中市面上最常见的揉捏式的的颈椎按摩器,多采用多个两两对称设置的并且能够转动的按摩球来对颈椎进行按摩,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颈椎与按摩球接触,按摩球在随着转盘转动时,颈椎很容易打滑,并且硌得慌,动作不轻柔,按摩的效果差,很难保持按摩的动作连贯性,并且用力不缓和,严重影响按摩效果。
[0005]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包括:
[0009]
底板,
[0010]
按摩部件一,所述按摩部件一包括挤压板、摆动组件,所述挤压板和所述摆动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二者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挤压板相对布置且其一端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摆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挤压板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板能够绕着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往复摆动;
[0011]
按摩部件二,所述按摩部件二包括偏心轮、传动组件,所述偏心轮和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二者数量相同,所述偏心轮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挤压板摆动的轴线,所述偏心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相对的所述挤压板之间的下部,所述传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偏心轮传动连接;
[0012]
侧板一,所述侧板一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两侧面上,且所述侧板一的一侧边与所述挤压板和所述偏心轮远离所述底板的部分侧边组成的外轮廓相匹配;
[0013]
侧板二,所述侧板二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另外两侧面上并与所述侧板一共同限定出容纳所述按摩部件一和所述按摩部件二的开口腔体;
[0014]
蒙布,所述蒙布固定在所述侧板一和所述侧板二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
[0015]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控制组件、电源、开关、换向器开关、调速器开关,所述摆动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电源、所述开关、所述换向器开关以及所述调速器开关电性连接。
[0016]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按摩部件一和按摩部件二,按摩部件一为相对摆动的挤压板,按摩部件二为位于两个挤压板中间下部的偏心轮,使用者在使用时,其颈部平躺在偏心轮之上且位于两个相对布置的挤压板之间,通过挤压板的往复摆动实现对颈部两侧的按压,通过偏心轮的转动,实现对颈部中间位置的按压,该设置能够充分的对使用者颈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并且,能够将使用者的颈部限定在挤压板与偏心轮所围成的空间中,避免按摩时颈部跑偏,有效提高了使用者颈部的舒适感,通过挤压板和偏心轮的挤压按摩,能提高颈部皮肤的紧致性,达到美容的效果。
[0017]
优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杆、摇杆、连杆、曲柄盘、减速电机一、支撑柱一,所述固定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摇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曲柄盘上的偏心轴一铰接,所述减速电机一的输出轴一与所述曲柄盘的中心轴固定,所述支撑柱一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一固定,所述挤压板远离对侧安装的所述挤压板的板面与所述摇杆侧侧壁固定,所述曲柄盘的盘面垂直于所述底板。上述该设置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实现挤压板的往复摆动,该设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并且能够使挤压板具有较强的挤压力。
[0018]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偏心轴二、支撑板、减速电机二、支撑柱二,所述偏心轮位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偏心轮上的所述偏心轴二分别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且其中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二的输出轴二固定,所述支撑柱二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二固定。该设置一方面能够将传动组件有效且稳定的固定在底板上,另一方面,上述传动组件能够稳定的带动偏心轮转动,整体结构简单可靠。
[0019]
优选的,所述偏心轴二距所述底板顶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偏心轮的直径。该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偏心轮在正常转动时对底板的干涉。
[0020]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调速器、换向器,所述调速器与所述换向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开关通过导线连通。该设置使得该按摩器能够调节挤压板和偏心轮的运行速度以及能够调整偏心轮的转动方向,使得该按摩器具有多种按摩模式,增加了用户对按摩模式的选择性。
[0021]
优选的,所述偏心轮采用硅胶材质制作。该设置一方面保证偏心轮质地较为柔软,使用者的颈部不会感觉到硌得慌,另一方面,硅胶材质的偏心轮在质地柔软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0022]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板面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该设置能够保证挤压板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其挤压效果。
[0023]
优选的,所述挤压板靠近所述底板顶面的一端距所述底板顶面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偏心轮轮心距所述底板顶面的距离。该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使用者的颈部能够位于两个相对的挤压板与偏心轮之间,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在挤压板与偏心轮交接的位置处卡住颈部的皮肤。
[0024]
优选的,所述蒙布采用冰丝布料制成。该设置能够保证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该按摩装置的时候,保证颈部与按摩装置接触部位的凉爽,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25]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0026]
本发明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按摩部件一和按摩部件二,按摩部件一为相对摆动的挤压板,按摩部件二为位于两个挤压板中间下部的偏心轮,使用者在使用时,其颈部平躺在偏心轮之上且位于两个相对布置的挤压板之间,通过挤压板的往复摆动实现对颈部两侧的按压,通过偏心轮的转动,实现对颈部中间位置的按压,该设置能够充分的对使用者颈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并且,能够将使用者的颈部限定在挤压板与偏心轮所围成的空间中,避免按摩时颈部跑偏,有效提高了使用者颈部的舒适感,挤压板和偏心轮不断刺激颈部的皮肤,使得颈部的血液流通顺畅,增强颈部皮肤的紧致性,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8]
图1是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整体轴测图;
[0029]
图2是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局部轴测图;
[0030]
图3是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局部主视图;
[0031]
图4是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局部侧视图;
[0032]
图5是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的局部俯视图。
[0033]
在图中:
[0034]
1为底板、2为侧板一、3为侧板二、4为蒙布、5为按摩部件、50为挤压板、51为摆动组件、510为固定杆、511为摇杆、512为连杆、513为曲柄盘、5130为中心轴、5131为偏心轴一、514为减速电机一、515为支撑柱一、6为按摩部件二、60为偏心轮、61为传动组件、610为偏心轴二、611为支撑板、612为减速电机二、613为支撑柱二、7为控制部件、70为控制组件、700为调速器、701为换向器、71为电源、72为开关、73为换向器开关、74为调速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本发明通过在底板1上设置按摩部件一5和按摩部件二6,按摩部件一5为相对摆动的挤压板50,按摩部件二6为位于两个挤压板50中间下部的偏心轮60,使用者在使用时,其颈部平躺在偏心轮60之上且位于两个相对布置的挤压
板50之间,通过挤压板50的往复摆动实现对颈部两侧的按压,通过偏心轮60的转动,实现对颈部中间位置的按压,该设置能够充分的对使用者颈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并且,能够将使用者的颈部限定在挤压板50与偏心轮60所围成的空间中,避免按摩时颈部跑偏,有效提高了使用者颈部的舒适感。上述该设置采用曲柄摇杆511机构实现挤压板50的往复摆动,该设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并且能够使挤压板50具有较强的挤压力。采用曲柄连杆512机构实现挤压板50的往复摆动,一方面能够将传动组件61有效且稳定的固定在底板1上,另一方面,上述传动组件61能够稳定的带动偏心轮60转动,整体结构简单可靠。该按摩器能够调节挤压板50和偏心轮60的运行速度以及能够调整偏心轮60的转动方向,使得该按摩器具有多种按摩模式,增加了用户对按摩模式的选择性。偏心轮60质地较为柔软,使用者的颈部不会感觉到硌得慌,另一方面,硅胶材质的偏心轮60在质地柔软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挤压板50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其挤压效果。蒙布4采用冰丝布料制作,能够保证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该按摩装置的时候,保证颈部与按摩装置接触部位的凉爽,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0037]
实施例
[0038]
参见附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美容仪,包括:矩形的底板1,按摩部件一5,按摩部件一5包括挤压板50、摆动组件51,挤压板50和摆动组件51各自设置有四个,挤压板50两两相对布置且一端与底板1转动连接,摆动组件51固定在底板1上且与挤压板50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挤压板50能够绕着靠近底板1的一端往复摆动;按摩部件二6,按摩部件二6包括偏心轮60、传动组件61,偏心轮60和传动组件61各自设置有两个,偏心轮60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且位于相对的挤压板50之间的下部,传动组件61固定在底板1上且与偏心轮60传动连接。
[0039]
侧板一2,侧板一2对称固定在底板1的两侧面上,且侧板一2的一侧边与挤压板50和偏心轮60远离底板1的部分侧边组成的外轮廓相匹配。
[0040]
侧板二3,侧板二3对称一体成型在底板1的两侧面上并与侧板一2共同限定出容纳按摩部件一5和按摩部件二6的开口腔体。
[0041]
蒙布4,蒙布4固定在侧板一2和侧板二3远离底板1的一端。
[0042]
控制部件7,控制部件7包括控制组件70、电源71、开关72,摆动组件51与传动组件61分别与控制组件70和电源71以及开关72电性连接。
[0043]
摆动组件51包括固定杆510、摇杆511、连杆512、曲柄盘513、减速电机一514、支撑柱一515,固定杆510一端垂直焊接在底板1上,另一端与摇杆511的一端铰接,摇杆511远离固定杆510的一端与连杆512的一端铰接,连杆512远离摇杆511的一端与曲柄盘513上的偏心轴一5131铰接,减速电机一514的输出轴一与曲柄盘513的中心轴5130固定,支撑柱一515一端垂直焊接在底板1上,另一端与减速电机一514固定,挤压板50远离对侧安装的挤压板50的板面与摇杆511侧侧壁固定,曲柄盘513的盘面垂直于底板1。
[0044]
传动组件61包括偏心轴二610、支撑板611、减速电机二612、支撑柱二613,偏心轮60位于两块支撑板611之间,偏心轮60上的偏心轴二610分别穿过支撑板611并且其中一端与减速电机二612的输出轴二固定,支撑柱一515端垂直固定在底板1上,另一端与减速电机二612固定。偏心轴二610距底板1顶面的距离大于偏心轮60的直径。控制部件7中的控制组件70包括调速器700、换向器701,调速器700与换向器701分别与电源71和开关72通过导线
连通,开关72与换向器开关73以及调速器开关74均设置在底板1的同一侧边上,且换向器开关73与换向器701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开关74与调速器700通过导线连接,调速器700能够调节四个减速电机一514和两个减速电机二612的运行速度,换向器701能够更改减速电机二612的转向,由于换向器701和调速器700以及减速电机一514和减速电机二612与其的连接方法属于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具体展开阐述。偏心轮60采用硅胶材质制作。挤压板50的板面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挤压板50靠近底板1顶面的一端距底板1顶面的距离大于等于偏心轮60轮心距底板1顶面的距离。蒙布4采用冰丝布料制成。
[0045]
该颈部按摩美容仪使用方法:
[0046]
使用者平躺,并将颈部对准按摩美容仪相对布置的挤压板50之间,一只手打开开关72,并通过调整调速器开关74和换向器开关73使得调速器700以及换向器701分别控制减速电机一514以及减速电机二612,使得挤压板50与偏心轮60具有合适的转速以及偏心轮60具有适合的转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