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0292发布日期:2021-01-24 07:4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抢救呼吸道阻塞的病人常需实施颈部气管切开手术。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呼吸都是直接从气管切开部位进行;目前常见的气管切开套管只有一个接口,患着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切开防护装置进行呼吸,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管切开防护装置中没有气体湿化功能,另一方面,现有气管切开防护装置容易产生二氧化碳潴留;此外,气管切开患者会经常咯痰,当患者在咯痰时,会产生痰液喷溅,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极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因此,急需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气体湿化功能、二氧化碳潴留和痰液喷溅等问题,极大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固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本体上固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所述本体上固接有固定连接管,所述固定连接管上固接有换气壳,所述换气壳上固接有透气板,所述换气壳内设置有与透气板相配合的吸气装置;所述透气板上固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与本体相配合的出气装置;吸气装置和出气装置均与本体本部相连接。
[0005]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本体内固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固定块固接;所述固定柱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柱,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柱固接;所述活动柱上固接有活动挡块,本体内设置有与活动挡块相配合的通孔。
[0006]
进一步地:吸气装置包括换气壳内设置的湿化棉,所述换气壳通过固定连接管与本体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管内设置有与换气壳相配合的第二空气滤膜。
[0007]
进一步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内设置的透气膜,出气管内套接与固定连接管,出气管与本体相连接,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滤膜。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固接有与固定连接管相配合的固定挡板。
[0009]
进一步地:第一空气滤膜可以控制二氧化碳气体单向通过,第二空气滤膜可以空气单向通过。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增益效果是:
[0011]
本发明构思巧妙,操作简单,吸气装置和出气装置的设置实现了患者的正常呼吸,同时第一控制机构的设置,避免了痰液的飞溅,此外第一空气滤膜和第二空气滤膜的设置
保证了单向换气,避免了二氧化碳潴留,换气壳内湿化棉的设置实现了对吸入气体的湿化,极大保证了患者吸气的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管切开患者防护装置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剖切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第一控制机构立体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换气壳剖切立体图。
[0016]
图中:1、本体,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固定连接管,5、换气壳,6、透气板,7、透气膜。8、固定挡板,9、出气管,10、第一空气滤膜,11、第二空气滤膜,12、固定块,13、第一弹簧,14、固定柱,15、活动柱,16、活动挡块,17、湿化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防护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固接有第一连接管2,本体1上固接有第二连接管3,本体1内设置有与第二连接管3相配合的第一控制机构;本体1上固接有固定连接管4,固定连接管4上固接有换气壳5,换气壳5上固接有透气板6,换气壳5内设置有与透气板6相配合的吸气装置;透气板6上固接有出气管9,出气管9内设置有与本体1相配合的出气装置;吸气装置和出气装置均与本体1本部相连接。
[0018]
如图1和2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将第一连接管2固定于患者气管切口处,然后医护人员将痰液收集袋与第二连接管3相连接;在患者使用本发明时,外界气体通过吸气装置进入本体1,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管2进入患者体内;患者呼出的气体经第一连接管2和本体1后经储气装置排出,当患者打喷嚏时,此时呼出的气压较大,飞溅出的痰液在经第一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管2进入痰液收集袋;同时,第一控制机构的设置也避免了痰液喷出后回流的发生;本发明构思巧妙,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气体湿化功能、二氧化碳潴留和痰液喷溅等问题,极大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9]
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本体1内固接的固定块12,固定块12上固接有固定柱14,固定柱14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一端与固定块12固接;固定柱14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柱15,第一弹簧13另一端与活动柱15固接;活动柱15上固接有活动挡块16,本体1内设置有与活动挡块16相配合的通孔。
[0020]
如图3所示:当患者在打喷嚏过程中,此时气压较大,在此过程中,气压对活动挡块16进行加压,活动挡块16带动活动块在固定柱14上进行滑动,第一弹簧13压缩,从而实现本体1与第二连接管3之间的连通,当打喷嚏结束后,在第一弹簧13作用下活动挡块16复位,有效避免了喷出痰液进行回流,同时也极大保护了环境。
[0021]
吸气装置包括换气壳5内设置的湿化棉17,换气壳5通过固定连接管4与本体1相连接,固定连接管4内设置有与换气壳5相配合的第二空气滤膜11。
[0022]
如图1和4所示:湿化棉17的设置保证了患者吸入气体的湿润性,避免了吸入气体干燥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第二空气滤膜11的设置保证了气体的单向流动性。
[0023]
出气装置包括出气管9内设置的透气膜7,出气管9内套接与固定连接管4,出气管9
与本体1相连接,出气管9内设置有第一空气滤膜10。
[0024]
如图1和4所示:透气膜7的设置避免了空气中颗粒等进入出气管9,从而造成出气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第一空气滤膜10的设置保证了二氧化碳的单向流动性。
[0025]
本体1内固接有与固定连接管4相配合的固定挡板8。
[0026]
如图2所示:本体1内固定挡板8的设置,避免了患者喷溅出痰液影响固定连接管4。
[0027]
第一空气滤膜10可以控制二氧化碳气体单向通过,第二空气滤膜11可以空气单向通过。
[0028]
如图4所示:第一空气滤膜10和第二空气滤膜11的设置,实现了患者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单向流通性,同时也避免了二氧化碳的潴留。
[0029]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0030]
如图1、2和3所示:医护人员在操作本发明时,医护人员将第一连接管2固定于患者气管切口处,然后医护人员将痰液收集袋与第二连接管3相连接;在患者使用本发明时,外界气体通过吸气装置进入本体1,湿化棉17的设置保证了患者吸入气体的湿润性,避免了吸入气体干燥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第二空气滤膜11的设置保证了气体的单向流动性;然后通过第一连接管2进入患者体内;患者呼出的气体经第一连接管2和本体1后经储气装置排出,透气膜7的设置避免了空气中颗粒等进入出气管9,从而造成出气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第一空气滤膜10的设置保证了二氧化碳的单向流动性;当患者打喷嚏时,此时呼出的气压较大,飞溅出的痰液在经第一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管2进入痰液收集袋;在此过程中:当患者在打喷嚏过程中,此时气压较大,在此过程中,气压对活动挡块16进行加压,活动挡块16带动活动块在固定柱14上进行滑动,第一弹簧13压缩,从而实现本体1与第二连接管3之间的连通,当打喷嚏结束后,在第一弹簧13作用下活动挡块16复位,有效避免了喷出痰液进行回流,同时也极大保护了环境;同时,第一控制机构的设置也避免了痰液喷出后回流的发生;本体1内固定挡板8的设置,避免了患者喷溅出痰液影响固定连接管4;第一空气滤膜10和第二空气滤膜11的设置,实现了患者吸入和呼出气体的单向流通性,同时也避免了二氧化碳的潴留;本发明构思巧妙,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气体湿化功能、二氧化碳潴留和痰液喷溅等问题,极大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此外,也极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