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3573发布日期:2021-04-09 20:2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目前临床使用的温针灸的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留针期间,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柱穿置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柱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可以参考cn101889947a号专利,其主要包括:温针灸架,由燃艾管、固定架、燃艾管托和伸缩臂四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艾管设置有燃艾管把手、烧针上口、烧针下口、燃艾支撑架、防灰网,燃艾管为不锈钢管,使用后可擦掉艾烟油;燃艾管托设置为圆柱状,用来盛放燃艾管;固定架上面设置伸缩臂,伸缩臂另一端连接燃艾管托。

现有类似的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在使用时,针柄末端的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中或者燃烧后产生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从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者烧灼患者的衣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艾条或者艾柱放置不稳,易造成针体的倾斜,甚至艾条或者艾柱会掉落,对患者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并且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中温度越来越高,需要及时调整艾条或者艾柱的高度来控制温针灸的温度,避免烫伤患者,减少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的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在使用时,针柄末端的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中或者燃烧后产生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从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者烧灼患者的衣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艾条或者艾柱放置不稳,易造成针体的倾斜,甚至艾条或者艾柱会掉落,对患者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并且艾条或者艾柱在燃烧中温度越来越高,需要及时调整艾条或者艾柱的高度来控制温针灸的温度,避免烫伤患者,减少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发明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三端铰链连接有防滑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卡接有组合筒;所述组合筒的底部紧箍槽内卡接有锁紧箍,锁紧箍前端滑动连接有锁扣,锁扣的两端顶部铰链连接有锁定盖板;所述组合筒的外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挡板;所述组合筒的顶部扣接有顶盖。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端面转动连接有三处伸缩支腿,伸缩支腿的底端铰接有防滑板,底座的顶部端面开设有四处限位卡孔,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五排十列的球形突触,且球形突触裸露的均为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筒分为左右两个半筒套接于毫针的外部,组合筒的两个半筒底部表面分别设置有两处限位卡块,组合筒通过限位卡块卡接于底座的限位卡孔中,组合筒的右侧半筒左表面设置有右侧面突出块,组合筒的左侧半筒右表面开设有左侧面凹陷处,右侧面突出块与左侧面凹陷处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筒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之间对称开设有四处挡板滑槽,挡板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挡板,组合筒的顶部放置有顶盖,顶盖的中心开设有出烟孔。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箍为铰接在一起的左右两个半箍,锁紧箍右侧半箍的前底部设置有右锁紧块,右锁紧块的两侧开设有锁紧卡槽a,锁紧箍的左侧半箍前顶部设置有左锁紧块,左锁紧块的两侧开设有锁紧卡槽b,左锁紧块的顶部设置有两处磁吸装置,锁扣通过锁止卡块滑动连接于锁紧箍的锁紧卡槽a和锁紧卡槽b中,锁定盖板与磁吸装置想吸引。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挡板对称设置有两处,调节挡板通过挡板滑块滑动连接于组合筒外壁开设的挡板滑槽内,调节挡板的中间处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防滑板的设置,伸缩支腿底部铰接的防滑板通过球形突触与患者皮肤接触,增加防滑板的摩擦力,防止该温针灸装置发生滑动而造成侧翻,避免烫伤患者,并且保持该温针灸装置的稳定,以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

组合筒的设置,组合筒通过限位卡块卡接于底座的限位卡孔中,将组合筒的左右两个半筒通过右侧面突出块与左侧面凹陷处相连接,且右侧面突出块与左侧面凹陷处紧密贴合毫无缝隙,可以防止艾条燃烧过程中脱落的火星烫伤患者或者烧灼患者的衣物,保证患者在温针灸过程中的安全,同时组合筒方便使用完后的清灰工作。

调节挡板的设置,通过滑动调节挡板来堵塞组合筒的通风孔,改变通风孔的大小,来到达控制组合筒内艾条的燃烧速度,便于控制艾条传递到毫针的温度,以达到患者治疗所需要的温度,防止烫伤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座和组合筒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锁扣和锁紧箍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组合筒拆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座;101、伸缩支腿;102、限位卡孔;103、通孔;2、组合筒;201、紧箍槽;202、通风孔;203、挡板滑槽;204、左侧面凹陷处;205、右侧面突出块;206、限位卡块;3、锁紧箍;301、右锁紧块;30101、锁紧卡槽a;302、左锁紧块;30201、锁紧卡槽b;303、磁吸装置;4、顶盖;401、出烟孔;5、防滑板;501、球形突触;6、锁扣;601、锁止卡块;602、锁定盖板;7、调节挡板;701、挡板滑块;702、锁止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用可自动控制温度的温针灸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三端铰链连接有防滑板5;底座1的顶部表面卡接有组合筒2,组合筒2分为左右两个半筒套接于毫针的外部,组合筒2的两个半筒底部表面分别设置有两处限位卡块206,组合筒2通过限位卡块206卡接于底座1的限位卡孔102中,组合筒2的右侧半筒左表面设置有右侧面突出块205,组合筒2的左侧半筒右表面开设有左侧面凹陷处204,右侧面突出块205与左侧面凹陷处204紧密贴合,在使用时,组合筒2通过限位卡块206卡接于底座1的限位卡孔102中,将组合筒2的左右两个半筒通过右侧面突出块205与左侧面凹陷处204相连接,且右侧面突出块205与左侧面凹陷处204紧密贴合毫无缝隙,可以防止艾条燃烧过程中脱落的火星烫伤患者或者烧灼患者的衣物,保证患者在温针灸过程中的安全,同时组合筒2方便使用完后的清灰工作;组合筒2的底部紧箍槽201内卡接有锁紧箍3,锁紧箍3前端滑动连接有锁扣6,锁扣6的两端顶部铰链连接有锁定盖板602;组合筒2的外侧壁中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挡板7,调节挡板7对称设置有两处,调节挡板7通过挡板滑块701滑动连接于组合筒2外壁开设的挡板滑槽203内,调节挡板7的中间处螺纹连接有锁止螺栓702,在使用时,通过滑动调节挡板7来堵塞组合筒2的通风孔202,改变通风孔202的大小,来到达控制组合筒2内艾条的燃烧速度,便于控制艾条传递到毫针的温度,以达到患者治疗所需要的温度,防止烫伤患者;组合筒2的顶部扣接有顶盖4。

其中,底座1的底部端面转动连接有三处伸缩支腿101,伸缩支腿101的底端铰接有防滑板5,底座1的顶部端面开设有四处限位卡孔102,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通孔103,在使用时,通过三处伸缩支腿101的伸缩来改变底座1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使组合筒2内燃烧的艾条的温度可以通过毫针传递到患者的身体上,达到患者所需的最佳治疗温度。

其中,防滑板5的底部表面设置有五排十列的球形突触501,且球形突触501裸露的均为半球形,在使用时,伸缩支腿101底部铰接的防滑板5通过球形突触501与患者皮肤接触,增加防滑板5的摩擦力,防止该温针灸装置发生滑动而造成侧翻,避免烫伤患者,并且保持该温针灸装置的稳定,以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

其中,组合筒2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通风孔202,通风孔202之间对称开设有四处挡板滑槽203,挡板滑槽203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挡板7,组合筒2的顶部放置有顶盖4,顶盖4的中心开设有出烟孔401,在使用时,将点燃的艾条放入组合筒2,通过通风孔202进入的自然风对艾条助燃,使艾条充分燃烧,以达到对毫针进行加热的作用,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顶盖4的出烟孔401中排出,避免烟气沾染到患者的衣物上。

其中,锁紧箍3为铰接在一起的左右两个半箍,锁紧箍3右侧半箍的前底部设置有右锁紧块301,右锁紧块301的两侧开设有锁紧卡槽a30101,锁紧箍3的左侧半箍前顶部设置有左锁紧块302,左锁紧块302的两侧开设有锁紧卡槽b30201,左锁紧块302的顶部设置有两处磁吸装置303,锁扣6通过锁止卡块601滑动连接于锁紧箍3的锁紧卡槽a30101和锁紧卡槽b30201中,锁定盖板602与磁吸装置303想吸引,在使用时,将锁紧箍3卡接于组合筒2的紧箍槽201内,然后将锁紧箍3的两个半箍并拢,然后将锁扣6的锁止卡块601顺着锁紧卡槽a30101和锁紧卡槽b30201向上滑动,将锁紧卡槽a30101和锁紧卡槽b30201锁止,将锁定盖板602翻折放置到磁吸装置303上,便于将锁紧箍3锁紧,防止组合筒2突然开启而造成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在治疗时的安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三处伸缩支腿101的伸缩来改变底座1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伸缩支腿101底部铰接的防滑板5通过球形突触501与患者皮肤接触,增加防滑板5的摩擦力,防止该温针灸装置发生滑动而造成侧翻,避免烫伤患者,组合筒2通过限位卡块206卡接于底座1的限位卡孔102中,将组合筒2的左右两个半筒通过右侧面突出块205与左侧面凹陷处204相连接,且右侧面突出块205与左侧面凹陷处204紧密贴合毫无缝隙,可以防止艾条燃烧过程中脱落的火星烫伤患者或者烧灼患者的衣物,保证患者在温针灸过程中的安全,将锁紧箍3卡接于组合筒2的紧箍槽201内,然后将锁紧箍3的两个半箍并拢,然后将锁扣6的锁止卡块601顺着锁紧卡槽a30101和锁紧卡槽b30201向上滑动,将锁紧卡槽a30101和锁紧卡槽b30201锁止,将锁定盖板602翻折放置到磁吸装置303上,便于将锁紧箍3锁紧,防止组合筒2突然开启而造成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在治疗时的安全,将点燃的艾条放入组合筒2,通过通风孔202进入的自然风对艾条助燃,使艾条充分燃烧,以达到对毫针进行加热的作用,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顶盖4的出烟孔401中排出,通过滑动调节挡板7来堵塞组合筒2的通风孔202,改变通风孔202的大小,来到达控制组合筒2内艾条的燃烧速度,便于控制艾条传递到毫针的温度,以达到患者治疗所需要的温度,防止烫伤患者。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