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32069发布日期:2021-04-02 10:1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环保和卫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及其工作方法,主要用于冰箱杀菌、消毒、除臭、保鲜、降低农残,并可用于枕芯、被褥、毛绒等多种玩具、书籍、鞋类等杀菌、除螨、除臭以及单独用于果蔬,杀菌、杀虫、保鲜、降低农残等。



背景技术:

以冰箱为例,普通冰箱只能减缓细菌的繁殖而不能杀菌,无法保护食品安全,而且因果蔬会释放乙烯,有催熟作用,时间一长,果蔬会出现起皱、变软等老化现象,降低新鲜度;肉类储藏过程中会发生腐败变质,产生三甲胺等臭味物质。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抗菌冰箱推出,采用不同的抗菌模块,但尚未为广大用户接受,据分析除价位较高之外,对其杀菌、除臭、保鲜功能是否持久存在疑惑。尤其是一旦失效,必须送专业部门维修,费用高且麻烦。因此市场上流行多种独立的模块,但也都存在不足;如采用活性炭包,虽可以除臭,但不能杀菌。而且吸附能力容易饱和,不及时更换,还会把臭味释放出来;还有用单一的臭氧处理,臭氧具有极强氧化能力,可以胜任,但必须维持较高的浓度才能发挥作用,而冰箱随时可能开启,较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造成伤,尤其是小孩打开冰箱门时间长,伤害会更严重。通常采用高压放电产生臭氧还会伴随产生氮氧化物等有害副产物危害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及其工作方法,主要用于冰箱,还可以用于多种场合,以冰箱为例,将其放入冷藏室中,可以快速杀菌、杀病毒、除去各种有害气体,达到除臭、保鲜,并可降低果蔬农药残留,更安全、卫生;使用和维护极为方便,用户还可以自行更换净化材料,且很便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包括:

机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

基座,设置在所述机体与所述进气端盖之间,并与所述机体连接;

双层换气阀阀座,设置在所述机体与所述出气端盖之间并与所述机体连接;

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净化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连接;

有臭氧紫外灯,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内;

无臭氧紫外灯,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内;

微型轴流风扇,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进气端盖之间,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用于对空气加压;

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且位于所述出气端盖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间,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间为转动连接,两者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上;

定时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开关板,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锂电池,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与所述开关板连接、通过开关直接控制所述微型轴流风扇开闭、并通过开关经所述定时器控制所述有臭氧紫外灯关闭时开启无臭氧紫外灯,同时控制所述双层换气气阀电动阀片转动从而实现内圈通气口通气与外圈通气口通气之间转换。

优选地,所述净化组件由内筒和净化材料组成,所述净化材料为直接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的活性炭纤维布或毡,所述净化材料包覆在所述内筒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内圈通气口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外圈通气口,内圈通气口和外圈通气口二者中心线夾角为90°;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内圈通气口和两个对称布置外圈通气口,所述内圈通气口与外圈通气口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

优选地,所述进气端盖外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出气端盖前端面设有出气口。

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方法的步骤是:

s1、按照工作容器容积大小,用所述定时器设定紫外灯开闭时间,以便确保容器内臭氧浓度保持在《工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接触1.5小时的安全浓度低限之下,然后放入容器再开启开关,关闭容器,此时,所述微型轴流风扇、所述有臭氧紫外灯均开启,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之内圈通气口和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内圈通气口接通,处于内圈通气状态,此时空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经所述微型轴流风扇加压后在净化组件内通过从所述出气口送出,空气在容器内循环,由于活性炭纤维有极强吸附能力和在紫外光激发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会产生有极强氧化能力的氢氧根自由基、加上臭氧和循环空气中水汽,协同作用,形成高级氧化条件,可迅速杀灭细菌、病毒、消除各种有害气体达到保鲜、除臭目的,並可降低果蔬农药残留,更卫生。

s2、当到达设定时间,所述有臭氧紫外灯关闭和所述无臭氧紫外灯开启,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转动90°使其外圈通气口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外圈通气口接通,转入外圈通气状态,此时空气进入净化组件后穿过净化材料从所述出气口送出继续循环,由于活性炭纤维、纳米光触媒、无臭氧紫外光对臭氧有吸附和分解作用,循环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迅速下降,遂步进入无臭氧工作状态,此时打开容器会更加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包括:机体、基座、双层换气阀阀座、净化组件、有臭氧紫外灯、无臭氧紫外灯、微型轴流风扇、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定时器、开关板和锂电池,其中,机体两端设有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基座设置在所述机体与所述进气端盖之间,并与所述机体连接;双层换气阀阀座设置在所述机体与所述出气端盖之间并与所述机体连接;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净化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连接;有臭氧紫外灯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内;无臭氧紫外灯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内;微型轴流风扇与所述基座连接,且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进气端盖之间,所述微型轴流风扇用于对空气加压;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且位于所述出气端盖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间,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间为转动连接,两者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上;定时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开关板设置在所述机体上;锂电池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与所述开关板连接、通过开关直接控制所述微型轴流风扇开闭、并通过开关经所述定时器控制所述有臭氧紫外灯开闭时间,并在有臭氧紫外灯关闭时开启无臭氧紫外灯,同时控制所述双层换气气阀电动阀片转动从而实现内圈通气口通气与外圈通气口通气之间转换;优选地,所述净化组件由内筒和净化材料组成,所述净化材料为直接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的活性炭纤维布或毡,所述净化材料包覆在所述内筒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内圈通气口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外圈通气口,内圈通气口和外圈通气口二者中心线夾角为90°;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内圈通气口和两个对称布置外圈通气口,所述内圈通气口与外圈通气口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优选地,所述进气端盖外周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的出气端盖前端面设有出气口。

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的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的步骤是:

s1、按照工作容器容积大小,用所述定时器设定紫外灯开闭时间,以便确保容器内臭氧浓度保持在《工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接触1.5小时的安全浓度低限之下,然后放入容器再开启开关,关闭容器,此时,所述微型轴流风扇、所述有臭氧紫外灯均开启,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之内圈通气口和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内圈通气口接通,处于内圈通气状态,此时空气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经所述微型轴流风扇加压后在净化组件内通过从所述出气口送出,空气在容器内循环,由于活性炭纤维有极强吸附能力和在紫外光激发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会产生有极强氧化能力的氢氧根自由基、加上臭氧和循环空气中水汽,协同作用,形成高级氧化条件,可迅速杀灭细菌、病毒、消除各种有害气体达到保鲜、除臭目的,並可降低果蔬农药残留,更卫生。

s2、当到达设定时间,所述有臭氧紫外灯关闭和所述无臭氧紫外灯开启,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转动90°使其外圈通气口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之外圈通气口接通,转入外圈通气状态,此时空气进入净化组件后穿过净化材料从所述出气口送出继续循环,由于活性炭纤维、纳米光触媒、无臭氧紫外光对臭氧有吸附和分解作用,循环空气中的臭氧浓度迅速下降,遂步进入无臭氧工作状态,此时打开容器会更加安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安全、高效、多用途及使用维修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出气端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净化组件;3、有臭氧紫外灯;4、无臭氧紫外灯;5、微型轴流风扇;6、进气端盖;7、基座;8、锂电池;9、定时器;10、开关板;11、双层换气阀阀座;12、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3、出气端盖;21、内筒;22、净化材料;61、进气口;111、121为内圈通气口;112、122为外圈通气口;13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示,现对本发明的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用於冰箱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所述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包括:机体1、基座7、双层换气阀阀座11、净化组件2、有臭氧紫外灯3、无臭氧紫外灯4、微型轴流风扇5、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2、定时器9、开关板10和锂电池8,其中,机体1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端盖6和出气端盖13,基座7设置在所述机体1与所述进气端盖6之间,并与所述机体1连接,双层换气阀阀座11设置在所述机体1与所述出气端盖13之间并与所述机体1连接,净化组件2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所述净化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7和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11连接,有臭氧紫外灯3与所述基座7连接,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2内;无臭氧紫外灯4与所述基座7连接,且位于所述净化组件2内;微型轴流风扇5与所述基座7连接,且位于所述基座7与所述进气端盖6之间,所述微型轴流风扇5用于对空气加压,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2,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且位于所述出气端盖13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11之间,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2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11之间为转动连接,两者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上,定时器9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开关板10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锂电池8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与所述开关板10连接、通过开关直接控制所述微型轴流风扇5开闭、并通过开关经所述定时器9控制所述有臭氧紫外灯3开闭时间,并在有臭氧紫外灯3关闭时开启无臭氧紫外灯4,同时控制所述双层换气气阀电动阀片12转动从而实现内圈通气口111、121通气与外圈通气口112、122通气之间转换;所述净化组件2由内筒21和净化材料22组成,所述净化材料22为直接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的活性炭纤维布或毡,所述净化材料22包覆在所述内筒21外表面,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11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内圈通气口111和两个对称布置的外圈通气口112,内圈通气口111和外圈通气口112二者中心线夾角为90°;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2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内圈通气口121和两个对称布置外圈通气口122,所述内圈通气口121与外圈通气口122布置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进气端盖6外周上设有进气口61,所述的出气端盖13前端面设有出气口131。

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的工作方式及特点如下:

s1、首先按照所工作的冰箱的容积大小设置定时器9控制有臭氧紫外灯(3)开闭时间,以便确保容器内臭氧浓度保持在《工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接触1.5小时的安全浓度低限之下,然后放λ冷藏室最高层,开机后关上冰箱门,即可自动工作。此时,所述微型轴流风扇5、所述有臭氧紫外灯3均开启,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2之内圈通气口121和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11之内圈通气口111接通,处于内圈通气状态,此时空气从所述进气口61进入经所述微型轴流风扇5加压后在净化组件2内通过从所述出气口131送出,空气在容器内循环,由于活性炭纤维有极强吸附能力和在紫外光激发下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会产生有极强氧化能力的氢氧根自由基、加上臭氧和循环空气中水汽,协同作用,形成高级氧化条件,可迅速杀灭细菌、病毒、消除各种有害气体达到保鲜、除臭目的,並可降低果蔬农药残留,更卫生。

s2、当到达设定时间,所述有臭氧紫外灯3关闭和所述无臭氧紫外灯4开启,所述双层换气阀电动阀片12转动90°使其外圈通气口122与所述双层换气阀阀座11之外圈通气口112接通,转入外圈通气状态,此时空气进入净化组件2后穿过净化材料22从所述出气口131送出继续循环,臭氧浓度迅速下降,逐步进入无臭氧工状态,此时打开冰箱会更加安全。如停用净化器可以取出后再关机。

当锂电池电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时,应用充电器充电后备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安全、高效、多用途及使用维修简便等优点。

如上所述,本发明用於冰箱,可安全、高效杀菌、杀病毒、除去各种有害气体、达到除臭、保鲜的目的,还可杀虫和降低果蔬农残,更卫生。当净化材料22使用日久而失效时,用户可以自行更换,方便又省钱。

实施例2

本发明可用於冰箱之外的多种场合,如用於帎芯、被褥、毛绒玩具的杀菌、消毒、除螨、去甲醛;用於书藉、杂志等杀菌、消毒、杀虫;用於鞋类:杀菌、除臭;用於果蔬杀菌、消毒、杀虫、保鲜、降低农药残留等,使用时只需将将上述物品放入收纳箱或袋內,将本发明一种多用途杀消毒净化器根据所处理容器容积大小,用定时器9设置有臭氧紫外灯3开闭时间,然后将本发明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置于所处理物品上,开机后关紧收纳箱盖或扎紧收纳袋口,只需达到与冰箱门那样的密封要求即可。对於本实施例的一种多用途杀菌消毒净化器的结构和工作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部分省略,以下说明不同之处:由於冰箱使用时,冰箱门会随时打开,尤其是小孩也经常会打开,所以在设置时,冰箱内空气的臭氧浓度应低于《工业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接触1.5小时的安全浓度低限限值之下,以确保安全;而用于本实施例,因容器不会随便打开,故可将容器内臭氧浓度控制在略高于上述安全浓度低限限值,用以缩短净化时间。

如上所述,仅为部分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找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