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1614发布日期:2021-07-23 21: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吸收尿液等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已知有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外装体2和内装体3的一次性短裤型尿布1,该内装体3具备吸收体3a。吸收体3a具备吸收性芯3ac和包覆吸收性芯3ac的包覆片3aw。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61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一次性短裤型尿布1中,若自吸收体3a的表面接收的排泄物局部地集中,则排泄物到达吸收性芯3ac花费时间,有可能给穿着者带来不适感。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吸收体的表面所接收的排泄物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从而易于在吸收性芯的更大的范围内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该吸收体包括吸收性芯和与所述吸收性芯接触的片材构件,所述片材构件包括含有长纤维的长纤维无纺布层和含有短纤维的短纤维层。

对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明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吸收体的表面所接收的排泄物通过设于短纤维的纤维彼此的间隙的空间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从而易于在吸收性芯的更大的范围内吸收排泄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主视图。

图2是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处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芯包片13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概略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尿布(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吸收性物品);10、吸收性主体;11、吸收体;12、吸收性芯;12p、浆粕纤维;12s、高分子吸收剂;13、芯包片(片材构件);13l、长纤维;13s、短纤维;14、肌肤侧片;15、非肌肤侧片;16、防漏壁部片;20、腹侧腰身部;21、内层片;22、外层片;23、腰身弹性构件;30、背侧腰身部;31、内层片;32、外层片;33、腰身弹性构件;40、防漏壁部;41、侧部弹性构件;d、重叠部;e、压缩部;ll、长纤维无纺布层;sl、短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体,该吸收体包括吸收性芯和与所述吸收性芯接触的片材构件,所述片材构件包括含有长纤维的长纤维无纺布层和含有短纤维的短纤维层。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使吸收体的表面所接收的排泄物通过设于短纤维的纤维彼此的间隙的空间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从而易于在吸收性芯的更大的范围内吸收排泄物。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比所述吸收体靠肌肤侧的位置具有肌肤侧片,所述片材构件至少设于所述吸收性芯与所述肌肤侧片之间,所述短纤维配置于能够与所述肌肤侧片接触的位置,所述长纤维配置于能够与所述吸收性芯接触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从肌肤侧片转移来的排泄物通过设于短纤维层的纤维的间隙的空间,从而易于使自吸收体的肌肤侧吸收的排泄物扩散至吸收性芯。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片材构件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肌肤侧面、非肌肤侧面和一对侧面,所述片材构件在与所述肌肤侧片接触的部分具有所述片材构件彼此重叠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对于片材构件彼此接触的部分,能够将设于短纤维层的纤维的间隙的空间设置得较大,因此易于将排泄物从肌肤侧片向吸收性芯侧引入。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对所述吸收体和所述肌肤侧片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所述短纤维的熔点比所述长纤维的熔点低。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压缩部中,能够以更低的温度对与肌肤侧片抵接的短纤维层进行压缩,易于维持被压缩的形状。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在比所述吸收体靠肌肤侧的位置具有肌肤侧片,所述片材构件至少设于所述吸收性芯与所述肌肤侧片之间,所述长纤维配置于能够与所述肌肤侧片接触的位置,所述短纤维配置于能够与所述吸收性芯接触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芯的纤维、物质易于进入短纤维层的纤维的间隙中,易于维持吸收性芯的形状。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芯具备浆粕纤维和高分子吸收剂。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亲水性纤维(浆粕纤维)、高分子吸收剂易于进入短纤维层的纤维的间隙中,易于维持吸收性芯的形状。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相邻的所述短纤维彼此的间隔的平均值比高分子吸收剂的直径大。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高分子吸收剂易于进入短纤维层的纤维的间隙中,因此能够降低高分子吸收剂从吸收性芯脱落的可能性。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片材构件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肌肤侧面、非肌肤侧面和一对侧面,当沿厚度方向观察所述吸收体时,所述吸收体具有未设置所述吸收性芯的部分,所述吸收体在未设置所述吸收性芯的部分具有压缩部,该压缩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对所述片材构件彼此进行压缩而成。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过在压缩部将片材构件的短纤维彼此接合,能够降低由于吸收性芯中含有的物质阻碍利用压缩的接合的可能性。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短纤维层不是无纺布。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易于设置短纤维层的纤维彼此的间隙,使排泄物更加易于扩散。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利用粘接剂将所述片材构件和所述吸收性芯接合的芯接合部,所述片材构件具备利用粘接剂将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层和所述短纤维接合的纤维接合部,在沿厚度方向观察所述吸收体的情况下,所述吸收体具有所述芯接合部和所述纤维接合部不重叠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降低由于粘接剂阻碍排泄物的吸收的可能性。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层不含有亲水性纤维。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与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情况相比,使排泄物更加易于扩散。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每单位体积的所述短纤维的重量小于每单位体积的所述长纤维的重量。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过使每单位体积的短纤维的重量小于每单位体积的长纤维的重量,由此,对于短纤维层而言,其纤维间的间隙较大,易于使该短纤维层具有柔软的触感。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片材构件在一侧的面具备所述长纤维无纺布层,在另一侧的面具备所述短纤维层。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降低片材构件过度蓬松的可能性。

作为该吸收性物品,优选的是,所述吸收性物品为轻度失禁垫。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即使在轻度失禁垫的情况下,也易于使吸收体所吸收的作为排泄物的尿液通过设于短纤维的纤维彼此的间隙的空间扩散到吸收体的更大的范围。

===第1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列举成人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为例来说明实施方式。不过,本发明的尿布1也可以用作婴幼儿用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生理用短裤、轻度失禁垫、吸收垫等。

<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结构>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尿布1)的主视图。图2是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概略俯视图。图3是图2的c-c处的概略剖视图。“展开状态”是指,将短裤型状态的尿布1的两侧部的腹侧腰身部20的两侧侧端部和背侧腰身部30的两侧侧端部的接合分别分离并打开而使尿布1整体平面地展开的状态。“伸长状态”是指,使构成尿布1的各构件伸长至无褶皱的状态。具体而言,是使构成尿布1的构件(例如吸收性主体10等)的尺寸伸长至与该构件单体的尺寸一致或接近该构件单体的尺寸的长度的状态。图2等的c-c线是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

在图1的短裤型状态下,尿布1具有互相交叉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并且形成有腰身开口部bh和一对腿围开口部lh。另外,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与穿着者的腹侧相对应,后侧与穿着者的背侧相对应。在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下,尿布1具有互相交叉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此外,展开状态下的上述的宽度方向是与短裤型状态下的上述的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向。展开状态的长度方向是沿着短裤型状态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另外,如图3所示,厚度方向是构成尿布1的材料所层叠的方向。将在厚度方向上与穿着者接触的一侧设为肌肤侧,将其相反侧设为非肌肤侧。

尿布1具有吸收性主体10、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在短裤型状态的尿布1中,吸收性主体10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部沿前后弯折。腹侧腰身部20自非肌肤侧与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上端部接合,背侧腰身部30自非肌肤侧与吸收性主体10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上端部接合。

在图2的展开状态的尿布1中,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配置为,它们的长边方向沿着尿布1的左右方向。另外,在腹侧腰身部2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配置有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前侧)的端部,在背侧腰身部3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配置有吸收性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后侧)的端部。将吸收性主体10自图2的展开状态在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对折,通过熔接等将腹侧腰身部2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和背侧腰身部30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接合,从而成为短裤型状态的尿布1。

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分别具有内层片21、31、配置于比内层片21、31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外层片22、32、以及腰身弹性构件23、33。腰身弹性构件23、33在内层片21、31与外层片22、32之间沿上下方向排列地配置,并且以伸长状态沿左右方向被固定。由此,腹侧腰身部20和背侧腰身部30贴合于穿着者的腰身。

吸收性主体10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具备沿着其长度方向(尿布1的上下方向)伸缩的侧部弹性构件41。另外,吸收性主体10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具备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一对防漏壁部40。防漏壁部40能够借助侧部弹性构件41向肌肤侧立起。

另外,吸收性主体10具有用于吸收排泄液的吸收体11、配置于比吸收体11靠穿着者的肌肤侧的位置的透液性的肌肤侧片14、配置于比吸收体11靠非肌肤侧的位置的不透液性的非肌肤侧片15、以及防漏壁部片16。肌肤侧片14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向非肌肤侧折回,以将吸收体11卷入。防漏壁部片16配置于比非肌肤侧片15靠非肌肤侧的位置,并且在比肌肤侧片14靠肌肤侧的位置形成防漏壁部40。

吸收体11具有吸收性芯12以及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作为片材构件的芯包片1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大致矩形形状的芯包片13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配置吸收性芯12,为了维持吸收性芯12的形状,通过分别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折叠芯包片13,来设置吸收体11。具体而言,吸收体11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芯包片13的一个面涂敷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在涂敷有粘接剂的面配置吸收性芯12,形成利用粘接剂将吸收性芯12和芯包片13接合的芯接合部,同时折叠芯包片13。粘接剂能够以螺旋图案、欧米茄图案、波状图案等预定的图案进行涂敷。此外,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具备重叠部d,该重叠部d为芯包片13沿厚度方向重叠而成。

吸收性芯12具备作为亲水性纤维的浆粕纤维12p和高分子吸收剂12s(是所谓的sap,也称为“高吸收性聚合物”。),并且成形为预定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分子吸收剂12s具备直径约350μm的颗粒。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2在俯视时呈大致沙漏形状,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等。

吸收性芯12被透液性的芯包片13包覆。芯包片13是具备含有短纤维13s的短纤维层sl和含有长纤维13l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蓬松且柔软的片材。图4是芯包片13的示意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芯包片13具有短纤维层sl和长纤维无纺布层ll各一层。短纤维13s是被实施了切断加工的纤维,是指平均纤维长度为15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纤维。长纤维13l是指平均纤维长度超过100mm的纤维或从芯包片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连续的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聚丙烯(pp)纤维来作为短纤维13s,使用聚乙烯(pe)纤维来作为长纤维13l,短纤维13s和长纤维13l均亲水性较低。

说明芯包片13的形成。

首先,通过水流喷射(waterjet)法用水流使纤维状的长纤维13l彼此交织,形成长纤维无纺布层ll。作为长纤维13l彼此的交织方法,除此以外,还能够举出水刺(spunlace)法、热风法。交织后成为长纤维无纺布层ll。无纺布是指不通过编、织等方法而是保持纤维的状态形成为布状的布。

接着,在布状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表面涂敷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该粘接剂优选的是,尽可能地减少每单位面积的涂敷量,同时遍及整个区域地进行涂敷。这是为了降低芯包片13由于粘接剂而变硬的可能性,同时使连续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13s更加可靠地接合。

在涂敷粘接剂之后,从涂敷有粘接剂的表面的上方配置短纤维13s,设置利用粘接剂将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13s接合的纤维接合部,由此成为具备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层sl的片材构件。此外,由于短纤维13s并不像无纺布那样是布状,因此其配置为从粘接剂的上方稀稀落落地降落。之后将片材构件切断成预定的大小,由此形成芯包片13。

此外,优选的是,在沿厚度方向观察吸收体11的情况下,吸收体11具有纤维接合部与芯接合部不重叠的部分,该纤维接合部为利用粘接剂将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13s接合的接合部,该芯接合部为利用粘接剂将吸收性芯12和芯包片13接合的接合部。一般而言,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大多阻碍排泄物的吸收。因此,在沿厚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通过具有纤维接合部与芯接合部不重叠的部分,由此易于设置排泄物能够沿厚度方向进行转移的部分,能够降低由于粘接剂而妨碍排泄物的吸收的可能性。

另外,芯包片13的短纤维层sl不是无纺布,而是以纤维的状态在纤维接合部与长纤维无纺布层ll接合。因此,假设在将无纺布(布)状的短纤维13s与长纤维无纺布层ll接合的情况下,短纤维13s整体被固定于长纤维无纺布层ll,另一方面,在芯包片13中短纤维13s以纤维的状态与长纤维无纺布层ll接合,因此,易于设置短纤维13s与长纤维无纺布层ll接合的部分以及与长纤维无纺布层ll未接合的部分,与将短纤维13s设为无纺布的情况相比,能够扩大纤维彼此的间隔,并且由于短纤维13s中的未接合的部分,而使每单位体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减小,从而成为柔软的状态。在芯包片13中,设有短纤维层sl的面与相反侧的设有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面相比,相邻的纤维彼此的间隙较宽。

在穿着尿布1期间,期望的是,所排泄的排泄物迅速地通过芯包片13并由吸收性芯12保持。因此,通过在吸收体11使用具备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层sl的芯包片13,从而在纤维的长度比长纤维13l的长度短的短纤维层sl中,易于在短纤维13s彼此之间产生空间,因此,排泄物易于通过该空间而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扩散。由此,易于使排泄物向吸收性芯12转移,能够降低由芯包片13持续保持排泄物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在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两侧的面设置短纤维层sl,而是在芯包片13的一侧的面具备长纤维无纺布层ll,在另一侧的面具备短纤维层sl。对于短纤维层sl,每单位体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较小,因此芯包片13的蓬松度变高。因此,通过设为在芯包片13的一侧设置短纤维层sl的结构,能够降低芯包片13过度蓬松的可能性,从而能够降低吸收体11变厚的可能性。

另外,优选使每单位面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小于每单位面积的长纤维13l的重量。例如,将每单位面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设为15g/m2~30g/m2,将每单位面积的长纤维13l的重量设为15g/m2~35g/m2。每单位面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越小,则越是易于扩大短纤维层sl中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因此,与每单位面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大于每单位面积的长纤维13l的重量的情况相比,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隙扩大,每单位面积的短纤维13s的重量较小,易于使短纤维13s成为柔软的状态。

进而,更优选的是,在长纤维无纺布层ll中不含有例如浆粕纤维那样的亲水性纤维。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由长纤维13l构成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该长纤维13l仅由疏水性纤维的聚丙烯纤维制成。在长纤维无纺布层ll中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情况下,芯包片13的亲水性纤维容易保持液体,因此,由芯包片13贮存排泄物,排泄物变得难以向吸收性芯12转移,而容易维持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状态。因此,通过长纤维无纺布层ll不含有亲水性纤维,与长纤维无纺布层ll含有亲水性纤维的情况相比,更易于使排泄物扩散,易于促进向吸收性芯12的吸收。

如图3所示,芯包片13在内侧设有长纤维无纺布层ll,在外侧设有短纤维层sl。特别是,在芯包片13中的设于吸收性芯12与肌肤侧片14之间的部分,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将长纤维13l配置于能够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位置,由此,易于使排泄物向吸收性芯12转移,从而降低由芯包片13持续保持排泄物的可能性。

假设在芯包片13不具备短纤维层sl的情况下,若长纤维无纺布层ll一次局部地接收较多的排泄物,则在长纤维无纺布层ll中,使排泄物转移到吸收性芯12需要花费时间,存在排泄物长时间滞留于吸收体11的肌肤侧面(芯包片13的肌肤侧面)的可能性。

对于这一点,通过芯包片13具备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层sl,并且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将长纤维13l配置于能够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位置,由此,对于局部地被排泄且自肌肤侧片14转移来的排泄物而言,首先在短纤维层sl中易于通过短纤维13s彼此之间的空间,而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扩散。对于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扩散后的状态的排泄物而言,降低排泄物滞留于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可能性,易于使排泄物更迅速地从芯包片13向吸收性芯12转移。由此,能够降低令穿着者产生排泄物滞留的那样的不适感或者给穿着者带来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更换尿布1的那样的感觉的可能性。

特别是,短纤维层sl不是无纺布,而是保持纤维的状态与长纤维13l接合,由此,相邻的纤维间的间隔变得更宽,易于在短纤维13s彼此之间产生空间,易于促进排泄物在短纤维层sl中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扩散。

如图3所示,芯包片13覆盖吸收性芯12的肌肤侧面、非肌肤侧面和一对侧面。此时优选的是,芯包片13在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部分具有芯包片13彼此重叠的重叠部d。即,芯包片13以芯包片13的两端部位于吸收性芯12的肌肤侧的方式遍及整个区域地包裹吸收性芯12的周围,芯包片13彼此在重叠部d处重叠,以使吸收性芯12的肌肤侧面不暴露。利用重叠部d,使短纤维13s彼此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能够将由短纤维13s的纤维间隙设置的空间设置得较大。因此,易于将排泄物从肌肤侧片14朝向吸收性芯12侧引入,易于使排泄物迅速地向吸收性芯12转移,从而易于减少穿着者的由于排泄物滞留于肌肤侧片14而产生的不适感。

另外,优选的是,在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的情况下,对于具有在厚度方向上对吸收体11和肌肤侧片14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未图示)的情况,短纤维13s的熔点比长纤维13l的熔点低。例如,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能够使用聚丙烯来作为长纤维13l,并使用聚乙烯来作为短纤维13s。聚丙烯的熔点为160℃~170℃,聚乙烯的熔点为115℃~135℃。关于吸收体11和肌肤侧片14的压缩,在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的情况下,压缩部是指利用热和压力对肌肤侧片14和短纤维13s进行压实的部分。因此,在对吸收体11和肌肤侧片14进行压缩的情况下,与长纤维13l相比,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短纤维13s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压缩。另外,由于熔点较低的短纤维13s比长纤维13l容易被熔融,因此易于维持肌肤侧片14和短纤维13s的压缩形状。

===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将长纤维无纺布层ll设于内侧,将短纤维层sl设于外侧,对于设于吸收性芯12与肌肤侧片14之间的部分,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将长纤维13l配置于能够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位置,但不限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长纤维无纺布层ll设于外侧,将短纤维层sl设于内侧。即,说明如下结构:在芯包片13中的设于吸收性芯12与肌肤侧片14之间的部分,将长纤维13l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位置。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通用的部分,使附图标记等相同,省略尿布1的基本结构的详细说明。

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吸收体11的结构。图5是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的概略剖视图。如图5所示,吸收体11包括吸收性芯12和芯包片13,吸收性芯12由芯包片13包裹。即,芯包片13覆盖吸收性芯12的肌肤侧面、非肌肤侧面以及一对侧面。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优选的是,芯包片13在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部分具有芯包片13彼此重叠的重叠部d。通过具备重叠部d,从而使排泄物易于在短纤维13s的纤维间的间隙处的空间中扩散,同时能够使有可能与穿着者的肌肤接触的部分蓬松,因此易于提高与穿着者的肌肤的紧贴性。吸收性芯12优选具备作为亲水性纤维的浆粕纤维12p和高分子吸收剂12s,并且成形为预定形状。

芯包片13包括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短纤维层sl。长纤维无纺布层ll是具备由聚丙烯纤维制成的长纤维13l的无纺布层,短纤维层sl是具备由聚乙烯纤维制成的短纤维13s的层。如上所述,作为无纺布层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纤维密度比纤维状的短纤维层sl的纤维密度高。因此,若在芯包片13中的设于吸收性芯12与肌肤侧片14之间的部分,将长纤维13l配置于能够与肌肤侧片14接触的位置,将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位置,则针对长纤维无纺布层ll而言,易于将自肌肤侧接收的排泄物引入到长纤维无纺布层ll内。另外,针对被引入到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排泄物而言,在位于比长纤维无纺布层ll靠吸收性芯12侧的位置的短纤维层sl中,排泄物易于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扩散。这是因为,在短纤维层sl中,由于易于在短纤维13s彼此之间产生空间,因此排泄物易于通过该空间而沿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扩散。由此,易于使排泄物转移到吸收性芯12的更大的范围。

另外,如图5所示,通过将芯包片13中的短纤维13s配置于能够与吸收性芯12接触的位置,从而易于使吸收性芯12的浆粕纤维12p、高分子吸收剂12s进入到短纤维层sl的短纤维13s的间隙中。即,由于易于使浆粕纤维p、高分子吸收剂12s缠绕于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隙中,因此被芯包片13包裹的吸收性芯12易于借助芯包片13而维持其形状。

另外,优选的是,相邻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的平均值比高分子吸收剂12s的直径大。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的平均值设为高分子吸收剂12s的直径(350μm)的2~3倍的长度。相邻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的平均值和高分子吸收剂12s的直径能够分别使用显微镜等在放大的状态下通过目测来计测。例如,通过测量30处相邻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并求出其平均值,能够作为相邻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的平均值。此外,对于高分子吸收剂12s的直径存在偏差的情况,可以求出高分子吸收剂12s的直径的平均值,并且与相邻的短纤维13s彼此的间隔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由此,高分子吸收剂12s易于进入短纤维13s的纤维间隙,特别是在肌肤侧片14与吸收性芯12之间,易于维持高分子吸收剂12s进入短纤维13s的纤维彼此之间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高分子吸收剂12s从吸收性芯12向下方(非肌肤侧)脱落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沿厚度方向观察吸收体11时,吸收体11具有未设置吸收性芯12的部分f。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在厚度方向上对吸收体11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e,从而易于维持吸收性芯12被收纳于芯包片13内的状态的吸收体11的形状。如图5所示,优选的是,当沿厚度方向观察吸收体11时,吸收体11在未设置吸收性芯12的部分f具有压缩部e。此时,由于在部分f处进行压缩,因此能够降低吸收性芯12的浆粕纤维12p、高分子吸收剂12s阻碍利用压缩的接合的可能性。另外,若在部分f形成压缩部e,则会对芯包片13彼此进行压缩,因此能够在使配置于内侧的短纤维13s彼此相对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因此易于更牢固地进行接合。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成在厚度方向上对吸收体11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e,但不限于此。压缩部既可以是对在厚度方向上与吸收体11重叠的部分与吸收体11一起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例如也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上对吸收性主体10进行压缩而成的压缩部。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并不用于限定地解释本发明。另外,本发明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改良,并且在本发明中包含其等价物。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由仅由聚丙烯制成的长纤维13l构成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和由仅由聚乙烯制成的短纤维13s构成的短纤维层sl,但不限于此。例如,长纤维无纺布层ll也可以是含有聚酯、聚乙烯等疏水性纤维的层,短纤维层sl也可以是含有聚酯、聚丙烯等疏水性纤维的层。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长纤维无纺布层ll在一侧的面设有短纤维层sl,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两侧的面设置短纤维层sl,还可以是在短纤维层sl的两侧的面设置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芯包片13是具备含有短纤维13s的短纤维层sl和含有长纤维13l的长纤维无纺布层ll的蓬松且柔软的片材,因此,也需要注意其保管等的方式。在将连续状态的芯包片13如通常的片材构件那样一边使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齐一边卷绕成卷的情况下,需要将芯包片13松弛地卷绕成卷,以使蓬松的部分(短纤维层sl)在厚度方向上不会被压扁。但是,若将芯包片13松弛地卷绕成卷,则能够卷绕成一卷的芯包片13的长度变短,在制造过程中产生频繁更换卷的需求,从而存在尿布1的制造生产率显著下降的可能性。

对于连续状态的芯包片13,优选采用以下方式来用于输送、保管以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将芯包片13在宽度方向上错开位置地依次卷绕成卷的以线轴卷绕(日文:スプール巻き)来进行卷绕的方式、不将芯包片13卷绕成卷而是将芯包片13以预定的间隔折叠的折入方式。通过使用线轴卷绕方式的芯包片13,能够减少卷的更换。通过使用折入方式的芯包片13,使得不再需要更换卷。因此,能够防止尿布1的制造生产率下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