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126发布日期:2020-09-18 19:4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



背景技术:

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牙齿矫正包括范围较广,通常是指通过口腔技术手段,修整牙齿排列不齐、牙齿形态异常、牙齿色泽异常的治疗过程。牙齿矫正有多种方法,如树脂贴面、瓷贴面、烤瓷牙、正畸等等,主要分功能性矫正和美学矫正;但矫正牙齿,最好从小孩抓起,便于使小孩的牙齿从小时候就整齐的生长。

近年来牙齿矫正套开始出现。牙齿矫正套大致呈弓形以对应于上颌或下颌牙齿的形状,该模腔与上颌或下颌牙齿形状一一对应,对上颌或下颌的所有需要矫正的牙齿同时进行矫正。模腔的横截面大致呈u形,对于需要矫正的牙齿,模腔上与待矫正牙齿相对于的位置有一定的错位,称为矫正腔,反之称为固定腔。当无托槽的牙齿矫正套佩戴到上颌或下颌的牙齿上时,矫正腔的侧壁为牙齿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达到小量移动牙齿的目的,称为矫正量。一般一个完整的矫正过程需要一系列多个牙齿矫正套,通过逐步不断的小量移动牙齿最终达到将牙齿保持正常位置的目的;但制作多个牙齿矫正套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包括第一半矫正套、第二半矫正套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半矫正套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半矫正套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往复丝杆、设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往复丝杆、设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上的第一往复螺母、设于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上的第二往复螺母、给所述第一往复螺母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柱,以及给所述第二往复螺母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柱;所述转动部中部设有多个盲孔;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往复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往复螺母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往复螺母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往复螺母;所述第二导向柱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往复螺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空腔设有与所述转动部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与所述转动部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二空腔设有与所述转动部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与所述转动部的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设有与所述转动部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也设有与所述转动部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盲孔对应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半径小于所述盲孔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转动杆呈l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半矫正套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分别与牙齿一侧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相吻合;所述第二半矫正套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分别与牙齿另一侧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其中,所述第一半矫正套和所述第二半矫正套的内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颌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通过用户转动中间的转动部,使往复丝杆带动往复螺母移动,往复螺母再带动对应的牙齿矫正套张开或闭拢,从而可以直接调节牙齿矫正套的大小;通过简单的结构,不但不需要做出一系列多个牙齿矫正套,省时省力,而且调节方便快捷,可以通过转动杆插入快速调节,并且可以精确到每天调节,从而提高了矫正效率和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剖开第一半矫正套和第二半矫正套上端的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的俯视图ⅰ;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的俯视图ⅱ;

图4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半矫正套,111-第一空腔,12-第二半矫正套,121-第二空腔,21-转动部,211-盲孔,221-第一往复丝杆,222-第一往复螺母,223-第一导向柱,231-第二往复丝杆,232-第二往复螺母,233-第二导向柱,31-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的牙齿矫正器,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半矫正套11、第二半矫正套12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半矫正套11设有第一空腔111,所述第二半矫正套12设有第二空腔121,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部21、设于所述第一空腔111的第一往复丝杆221、设于所述第二空腔121的第二往复丝杆231、设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21上的第一往复螺母222、设于所述第二往复丝杆231上的第二往复螺母232、给所述第一往复螺母222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导向柱223,以及给所述第二往复螺母232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导向柱233;所述转动部21中部设有多个盲孔211;其中第一往复丝杆221上的螺纹与第二往复丝杆231上的螺纹相反;所述转动部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往复丝杆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往复丝杆2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往复螺母222与所述第一空腔1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往复螺母232与所述第二空腔1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223一端与所述第一空腔11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往复螺母222;所述第二导向柱233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12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往复螺母232;通过用户转动中间的转动部21,使往复丝杆带动往复螺母移动,往复螺母再带动对应的牙齿矫正套张开或闭拢,从而可以直接调节牙齿矫正套的大小;通过简单的结构,不但不需要做出一系列多个牙齿矫正套,省时省力,而且调节方便快捷,可以通过转动杆31插入快速调节,并且可以精确到每天调节,从而提高了矫正效率和用户的体验感。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空腔111设有与所述转动部21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半径与所述转动部21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二空腔121设有与所述转动部21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与所述转动部21的半径相同;便于将转动部21安装在第一半矫正套11和第二半矫正套12之间,并且转动部21可在第一半矫正套11、第二半矫正套12上转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部2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通孔设有与所述转动部21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也设有与所述转动部21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便于使转动部21稳定置于第一半矫正套11、第二半矫正套12中间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转动部21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转动。

如图5所示,还包括与所述盲孔211对应的转动杆31,所述转动杆31的半径小于所述盲孔211的半径;便于转动杆31插进盲孔211对转动部21进行转动,从而驱动第一往复丝杆221和第二往复丝杆231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转动杆31呈l型;便于用户更好的使用转动杆31,有一个弯曲端,用户可以手持该段进行操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半矫正套11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分别与牙齿一侧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相吻合;所述第二半矫正套12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分别与牙齿另一侧的长度、角度和顶部纹路相吻合;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矫正牙齿,并且放在牙齿上,让其他人看不见患者带了牙套,不影响观感,将在别人毫无察觉中完成牙齿矫正,解决了许多患者对矫正的美观顾虑。

此外,本实用所述第一半矫正套11和所述第二半矫正套12的内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颌垫;将颌垫放入到第一半矫正套11和第一半矫正套11内部顶端,其颌垫采用了可摘带的粘黏方式,从而增加了矫正器的适用范围,使其具备调整咬合关系的能力,便于治疗颞下关节紊乱综合证等疾病,且颌垫能够采用与矫正套不同的材料,优选为复合树脂,也可采用凝胶等材料,从而增加了选材的灵活。

根据用户牙齿情况,分别制作出下颚左侧的矫正套、下颚右侧的矫正套、上颚左侧的矫正套、上颚右侧的矫正套;并将下颚左侧的矫正套和下颚右侧的矫正套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起来,将上颚左侧的矫正套、上颚右侧的矫正套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起来;通过转动转动部21调节矫正套的大小,最后戴于用户牙齿上。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