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6571发布日期:2020-09-29 09:32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注器械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



背景技术: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多用于静脉输液。一般输液器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通常会需要先将注射针扎入人体静脉,并使用胶带将输液软管贴在患者的肢体上,并在输液完毕后将胶带从患者的手臂上撕除扔掉。这样一来,输液管的摆动给患者使患者下床以及床上活动不便以及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可能因输液管与衣物床褥摩擦和不自主摆动摆动使胶带脱离患者皮肤,使得针头脱离血管,刺破血管而导致疼痛。同时,由于药液外渗会损伤血管周围组织,尤其是对于化疗药,可能会对组织产生更严重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再次进行护理,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还容易加重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此外,由于胶带用过即弃,不能循环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因为输液管的摆动造成注射针滑落的问题,需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因为输液管的摆动造成注射针滑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包括柔性带,所述柔性带通过长度调节组件首尾相连,所述长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柔性带的周长;所述柔性带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输液管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保持所述输液管相对于所述柔性带的位置且能够使所述输液管脱离所述限位结构。

可选择地,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带一端的凸台和设置在所述柔性带另一端的通孔,所述凸台能够卡接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配置为多个并沿所述柔性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柔性带的同一面。

可选择地,所述凸台与所述柔性带一体成型。

可选择地,所述柔性带包括相对的带首端和带尾端,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带首端可转动相连的纵向转轴和设置于所述纵向转轴两端的环形扣;

所述纵向转轴的中部设有插针,所述环形扣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插针端部的限位槽;

所述带尾端还设有与所述插针的尺寸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配置为多个并沿所述柔性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择地,所述柔性带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带尾端位置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于所述带首端。

可选择地,所述限位结构配置为与所述输液管管径相适配的卡槽。

可选择地,所述柔性带上至少部分设有具有反光涂层。

可选择地,所述柔性带上至少部分设有荧光涂层。

可选择地,所述柔性带由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于长度调节组件可调节柔性带周长的特点,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将柔性带调整适应于手腕的长度,从而提高其适应范围。基于柔性带的柔性特质,能够减少柔性带对皮肤的压迫,并且能够增大与皮肤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柔性带相对于手腕的位置,继而减少在输液过程中肢体相对于输液管位置之间的晃动。通过限位结构限定输液管的位置,可以避免注射针从静脉中滑出,由此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并能减轻其亲属的焦躁情绪,同时,还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由于输液管可从限位结构中脱离,使得该手环能够循环多次使用,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在一种实施例中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与图3的展示视角不同。

附图标记说明

1-柔性带,11-带首端,12-带尾端,2-限位结构,3-长度调节组件,31-环形扣,32-插针,33-限位孔,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可供患者佩戴于手肘或者手腕处,以保持输液管相对于注射针位置的可靠性。下文将以该手环在手腕上的应用为例详述本实用新型。其中,图1至图4示出了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用于固定输液管的手环包括柔性带1,所述柔性带1通过长度调节组件3首尾相连,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用于调节所述柔性带1的周长;所述柔性带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输液管位置的限位结构2,所述限位结构2能够保持所述输液管相对于所述柔性带1的位置且能够使所述输液管脱离所述限位结构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于长度调节组件3可调节柔性带1周长的特点,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将柔性带1调整适应于手腕的长度,从而提高其适应范围。基于柔性带1的柔性特质,能够减少柔性带1对皮肤的压迫,并且能够增大与皮肤的摩擦力,从而保证柔性带1相对于手腕的位置,继而减少在输液过程中肢体相对于输液管位置之间的晃动。通过限位结构2限定输液管的位置,可以避免注射针从静脉中滑出,由此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并能减轻其亲属的焦躁情绪,同时,还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此外,还可以防止针头刺穿血管导致药液外渗刺激或渗透组织,引起疼痛而导致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由此减少护患纠纷和医疗资源的浪费。由于输液管可从限位结构2中脱离,使得该手环能够循环多次使用,经济环保。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带1一端的凸台和设置在所述柔性带1另一端的通孔,所述凸台能够卡接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通孔配置为多个并沿所述柔性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凸台与卡接不同位置的通孔,从而实现对柔性带1位置的调整。

为了便于将柔性带1首尾相连,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结构2位于所述柔性带1的同一面,这样可以使柔性带1能够贴服于皮肤,并且便于使通孔卡接于所述凸台。

其中,所述凸台可以与所述柔性带1一体成型。在这种情况下,凸台也能具备一定的柔性,可便于将其与通孔相连,从而将柔性带1调整为适应于患者手腕的周长。

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长度调节组件3还可以构造为金属磁体和能够吸附磁体的磁铁,磁体设置在柔性带1的一端并且该磁体沿柔性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磁铁设置在柔性带1的另一端,由此,通过调整磁铁相对于磁体的位置,可以实现柔性带1周长的快速调整。此外,长度调节组件3还可以包括钩刺和圆毛,钩刺设置在柔性带1的一端,圆毛设置在柔性带1的另一端,这样,当这两端相接触后,钩刺能够钩住圆毛,从而快速地锁定两者的位置,继而实现柔性带1周长的调整。当然,长度调节组件3还可以构造为其它任意合适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故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柔性带1包括相对的带首端11和带尾端12,所述长度调节组件3可以包括与所述带首端11可转动相连的纵向转轴和设置于所述纵向转轴两端的环形扣31;所述纵向转轴的中部设有插针32,所述环形扣3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插针32端部的限位槽;所述带尾端12还设有与所述插针32的尺寸相适配的限位孔33,所述限位孔33配置为多个并沿所述柔性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一来,带尾端12穿过环形扣31后,插针32可以穿过带尾端12的限位孔33,并使插针32设置设于限位槽中,从而保持带尾端12相对于带首端11的位置,即,调整了柔性带1的周长。由于限位孔33设置为多个,可便于根据患者手腕的粗细灵活调整插针32所穿设的限位孔33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的患者,具备较好的灵活性。

为了防止带尾端12与插针32连接后卷翘而影响患者活动,所述柔性带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带尾端12位置的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靠近于所述带首端11。这样,可以限定带尾端12的卷翘幅度,从而使带尾端12能够贴合于带首端11的柔性带1,便于患者活动,还能提高柔性带1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限位结构2可以配置为与所述输液管管径相适配的卡槽。这样,可以使输液管能够卡设于该卡槽中。其中,卡槽的直接略微小于输液管的直径,以能够轻微的挤压输液管,从而使输液管固定于卡槽中,并能够通过轻轻的拉动输液管来解除输液管与卡槽的连接状态。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它任意合适的零件将输液管固定在柔性带1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

为便于识别不同科室的患者,所述柔性带1上至少部分设有具有反光涂层。这样,可便于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患者,从而对其进行医疗护理。此外,还可以在柔性带上涂设不同的颜料,以便于识别不同科室的患者。

此外,还可以是在所述柔性带1上至少部分设有荧光涂层,以便于在夜间对患者进行快速识别,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带1由橡胶材料制成,这样柔性带1可以产生轻微形变,不仅可以减少对组织的压迫,还能够增大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限位结构2相对于手腕的位置,继而保证输液管和注射针头相对于手腕的位置,避免注射针头从静脉滑出。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柔性带1还可以是由硅胶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制成。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