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0804发布日期:2021-01-12 08:1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



背景技术:

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电动救护车是按进口电动车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设计,具有电刹及自动反复充电功能;具有操控灵活,无噪音,稳定的行驶性能,乘坐舒适兼顾人性化的设计,电动救护车节能环保、轻松舒适等优点,适合各大医院及体育赛事等抢救场所使用。

但是,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救护车的担架床上下车不够稳定便捷,需要较多人力的投入,容易使得病人发生晃动受到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担架床上下车不够稳定便捷,需要较多人力的投入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该电动救护车操作灵活,能够快速稳定便捷地使得担架床上、下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包括驾驶室和救护室,所述救护室包括支撑架和导引桥板组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救护室的内底部,所述导引桥板组件位于支撑架与救护室内底部之间;所述导引桥板组件包括第一桥板、第二桥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桥板倾斜连接在支撑架的侧端,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救护室的内底部,所述第二桥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并且可滑动位于第一桥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与支撑架的倾斜角为12-20度。本方案通过一定合适的安装倾斜角的第一桥板可以使得担架床上下车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避免病人由于坡度过大发生滑移伤害或者坡度过小影响救援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的中部设有呈方形的第一限位凸槽,所述第二桥板设有与第一限位凸槽相卡紧配合的第二限位凸槽。本方案通过第一二限位凸槽可以保障担架床能够尽可能地往同一设定轨迹上下车,提高运行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的左右两边设有第一限位护边,所述第二桥板的左右两边设有与第一限位护边相卡紧配合的第二限位护边。本方案通过第一二限位护边可以避免担架床往两边的滑移幅度过大而发生掉落,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滑凸块。本方案通过防滑凸块可以增加担架床的上下车的摩擦力,缓冲担架床的上下车的速度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二桥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把手。本方案通过把手能够快速灵活地将第二桥板拉取或推进去,提高担架床的上下车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靠近驾驶室的支撑板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救护室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挂钩,所述限位挂钩可与第二桥板卡紧连接。本方案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挂钩可以避免第二桥板在非工作状态下发生错位移动使得第二桥板发生损坏。

优选的,所述救护室还包括陪护座椅组,所述陪护座椅组包括至少一个左陪护座椅和右陪护座椅,所述左陪护座椅和右陪护座椅固定在支撑架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本方案通过陪护座椅组可以有效地对病人的监护救治,发生突发状况时避免错失最佳时机。

优选的,所述左陪护座椅和右陪护座椅之间形成置放通道,所述置放通道的宽度大于担架床的宽度的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五。本方案通过合理的置放通道的宽度可以更好地限制住担架床的位置,避免其发生过大的滑移;同时还可以保障陪护人员工作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救护室的上表面设有带透气窗的外机架。本方案通过带透气窗的外机架可以有效地解决了敞开式电动救伤车在户外不良天气下的使用问题。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型所述的结构后,由于结构设有驾驶室和救护室,又救护室包括支撑架和导引桥板组件,又导引桥板组件包括第一桥板、第二桥板和支撑板,通过第一桥板、第二桥板灵活稳定配合,工作人员便捷操作,便可得到操作灵活,能够快速稳定便捷地使得担架床上、下车,有效地地避免病人收到二次伤害,适用范围广的电动救护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的a部分放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的部分放大结构图。

图1-4:1-驾驶室;2-救护室;3-导引桥板组件;4-陪护座椅组;5-置放通道;6-左陪护座椅;7-右陪护座椅;8-外机架;9-透气窗;10-第一桥板;11-第二桥板;12-支撑板;13-支撑架;14-限位块;15-把手;16-限位挂钩;17-第一限位凸槽;18-第一限位护边;19-第二限位凸槽;20-第二限位护边;21-防滑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名称都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用的示意图所决定的。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包括驾驶室1和救护室2,所述救护室2位于驾驶室1的后侧;所述救护室2包括支撑架13和导引桥板组件3,所述支撑架13固定在救护室2的内底部,所述导引桥板组件3位于支撑架13与救护室2内底部之间;所述导引桥板组件3包括第一桥板10、第二桥板11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桥板10倾斜连接在支撑架13的侧端,所述支撑板12固定在救护室2的内底部,所述第二桥板11位于支撑板12的上方并且可滑动在第一桥板10的下方;所述第一桥板10与支撑架13的倾斜角为15度;所述第一桥板10的中部设有呈方形的第一限位凸槽17,所述第二桥板11设有与第一限位凸槽17相卡紧配合的第二限位凸槽19;所述第一桥板10的左右两边设有第一限位护边18,所述第二桥板11的左右两边设有与第一限位护边18相卡紧配合的第二限位护边20;所述第一桥板10和第二桥板11的表面均设有防滑凸块21;所述第二桥板11的底部旋转活动连接有把手15;所述靠近驾驶室1的支撑板12固定有限位块14;所述救护室2的内侧壁固定有限位挂钩16,所述限位挂钩16可与第二桥板11卡紧连接。

实施例2:

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名称都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用的示意图所决定的。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包括实施例1的所有技术特征,所述救护室2还包括陪护座椅组4,所述陪护座椅组4包括至少一个左陪护座椅6和右陪护座椅7,所述左陪护座椅6和右陪护座椅7固定在支撑架13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左陪护座椅6和右陪护座椅7之间形成置放通道5,所述置放通道5的宽度大于担架床的宽度的百分之十。

实施例3:

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前”、“后”、“左”和“右”等方位名称都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用的示意图所决定的。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动救护车,包括实施例1或2的所有技术特征,所述救护室2的上表面设有带透气窗9的外机架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