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救科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0803发布日期:2021-01-12 08:1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救科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科用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为救护车内的装备,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担架有升降担架、走轮担架、铲式担架、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篮式担架和卷式担架等多种类型,但常见的担架为双人抬行的担架,此种类型的担架在抬行病人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较大的晃动,使病人身体下陷,致使患者病情加重且舒适感降低,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具备抬行中稳定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担架为双人抬行的担架,此种类型的担架在抬行病人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较大的晃动,使病人身体下陷,致使患者病情加重且舒适感降低,不利于人们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轴心处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套,两个保护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橡胶垫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至防护盒的内腔并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板,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贯穿至防护盒的底部并与承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部远离防护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防护盒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防护盒顶部的轴心处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护盒底部的轴心处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性贴片,所述第一粘性贴片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粘性贴片,所述第二粘性贴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枕。

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杆相对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担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杆、保护套、橡胶垫、连接杆、防护盒、弹簧、活动板、固定杆、支撑杆、固定板、支撑板、减震气囊、承压板、横杆、竖杆和把手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病人在抬行过程中产生下陷的晃动力抵消,使病人在抬行过程中身体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从而稳定病人的病情,且使病人的舒适感得以提高,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能够使活动板的垂直移动更加平稳,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保证连接杆和固定杆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第一粘性贴片和第二粘性贴片,能够便于软枕的更换清洗,通过设置固定块和担带,能够减少医护人员胳膊的负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杆;2、保护套;3、橡胶垫;4、连接杆;5、防护盒;6、弹簧;7、活动板;8、固定杆;9、支撑杆;10、固定板;11、支撑板;12、减震气囊;13、承压板;14、横杆;15、竖杆;16、把手;17、滑块;18、滑槽;19、第一粘性贴片;20、第二粘性贴片;21、软枕;22、固定块;23、担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包括支杆1,两个支杆1相对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两个固定块22之间固定连接有担带23,通过设置固定块22和担带23,能够减少医护人员胳膊的负力,支杆1轴心处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套2,两个保护套2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橡胶垫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性贴片19,第一粘性贴片1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粘性贴片20,第二粘性贴片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枕21,通过设置第一粘性贴片19和第二粘性贴片20,能够便于软枕21的更换清洗,橡胶垫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橡胶垫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盒5,防护盒5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活动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7,防护盒5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滑块17相适配的滑槽18,通过设置滑块17和滑槽18,能够使活动板7的垂直移动更加平稳,连接杆4的底部贯穿至防护盒5的内腔并与活动板7固定连接,活动板7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支杆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12,减震气囊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板13,固定杆8的底部贯穿至防护盒5的底部并与承压板13固定连接,防护盒5顶部的轴心处开设有与连接杆4相适配的第一通孔,防护盒5底部的轴心处开设有与固定杆8相适配的第二通孔,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保证连接杆4和固定杆8的正常运行,防护盒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4,横杆14底部远离防护盒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15,竖杆15的底部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支杆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6,通过支杆1、保护套2、橡胶垫3、连接杆4、防护盒5、弹簧6、活动板7、固定杆8、支撑杆9、固定板10、支撑板11、减震气囊12、承压板13、横杆14、竖杆15和把手16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病人在抬行过程中产生下陷的晃动力抵消,使病人在抬行过程中身体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从而稳定病人的病情,且使病人的舒适感得以提高,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使用时,医护人员抬行患者移动时,患者身体产生下陷的晃动力通过橡胶垫3带动连接杆4向下移动,连接杆4向下移动带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活动板7向下移动通过固定杆8和承压板13挤压减震气囊12,减震气囊12被挤压的同时弹簧6被挤压,减震气囊12和弹簧6的复性将患者身体下陷产生的晃动力抵消,从而能够使病人在抬行过程中身体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进而稳定病人的病情,且使病人的舒适感得以提高,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包括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轴心处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套(2),两个保护套(2)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所述橡胶垫(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橡胶垫(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盒(5),所述防护盒(5)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7),所述连接杆(4)的底部贯穿至防护盒(5)的内腔并与活动板(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7)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支杆(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气囊(12),所述减震气囊(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板(13),所述固定杆(8)的底部贯穿至防护盒(5)的底部并与承压板(13)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盒(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底部远离防护盒(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15),所述竖杆(15)的底部与固定板(10)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7),所述防护盒(5)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滑块(17)相适配的滑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5)顶部的轴心处开设有与连接杆(4)相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防护盒(5)底部的轴心处开设有与固定杆(8)相适配的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性贴片(19),所述第一粘性贴片(1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粘性贴片(20),所述第二粘性贴片(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枕(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杆(1)相对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两个固定块(22)之间固定连接有担带(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救科用担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轴心处的表面套设有保护套,两个保护套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橡胶垫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杆、保护套、橡胶垫、连接杆、防护盒、弹簧、活动板、固定杆、支撑杆、固定板、支撑板、减震气囊、承压板、横杆、竖杆和把手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病人在抬行过程中产生下陷的晃动力抵消,使病人在抬行过程中身体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从而稳定病人的病情,且使病人的舒适感得以提高,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冉冉;曹阳;朱加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28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