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7366发布日期:2020-10-09 18:1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腰脊髓前方受压引起的腰椎病通常采用腰椎后路手术,后路手术过程中需要准备腰椎撑开器和拉勾;其中,腰椎撑开器包括腰椎固定钉、连接柱、滑动连接在连接柱上的两个撑开爪和调节旋钮;在手术过程中先将两个腰椎固定钉旋入椎体内,腰椎固定钉的尾部裸露在外面,将腰椎间撑开器的两个支撑爪与腰椎固定钉的尾部连接,调节旋钮即可根据需要将椎间隙撑开,但是这种腰椎撑开器只有向头尾侧撑开椎间隙的作用,不能兼顾向侧方挡开软组织的作用;这时需要助手使用拉钩向侧方牵开侧面的软组织肌肉,完成整个手术过程。

使用拉钩向左右侧拉开软组织时,需要较多医疗人员参与,且人工拉钩拉力不均,拉钩与组织成锐角,拉钩滑动易造成周围组织损伤,而且人力容易疲劳,拉钩滑动等原因,导致反复多次拉钩,组织损伤风险增大,造成严重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用来解决现有的撑开装置只卡住首尾两端的肌肉,导致两侧面的软组织肌肉挤压,用拉钩拉动软组织肌肉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杆、安装在撑杆上的撑开臂和撑开片,所述撑开臂包括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所述第一撑开臂包括转动件、铰接件和支撑件,所述转动件包括套筒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安装在套筒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铰接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支撑件的一端铰接,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撑开臂安装在撑杆的顶端,所述撑杆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撑杆在缺口位置一体成型有齿条,所述撑杆于缺口一侧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撑开臂的套筒内设有螺纹,且螺接于撑杆上,所述第二撑开臂的套筒滑动套设于在撑杆上,所述第一通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开片,所述第一撑开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撑开片,所述第二撑开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上滑动安装有卡片,所述卡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抱箍,所述抱箍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第二撑开片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穿设在抱箍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撑开臂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撑杆于缺口位置滑动安装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控制块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二通槽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所述齿盘与齿条啮合,所述齿盘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套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末端一体成型有传动副杆,所述传动副杆穿设在第二通孔内,这样设置通过控制块带动第二撑开臂移动,比人工移动第二撑开臂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抱箍内壁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避免长期使用后,抱箍损伤升降杆上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升降杆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把手,这样设置,直接旋转第一把手,使升降杆的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这样设置,直接旋转第二把手,使传动杆转动,带动齿盘在齿条上转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第二撑开片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呈直角,这样设置,增大了第二撑开片的撑开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通过在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上均固定安装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呈直角,当卡片滑动安装在第一卡条上时,通过卡片上的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弧形片的配合,使卡片与升降杆的位置固定,从而使卡片挡住侧面挤压来的肌肉;当卡片滑动安装在第二卡条上时,通过卡片上的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弧形片的配合,使卡片与升降杆的位置固定,从而增加了第一撑开片和第二撑开片的撑开范围,使侧面的肌肉不会影响手术部位的视野,避免了现有的撑开装置只卡住首尾两端的肌肉,导致其余部位的肌肉挤压,用拉钩拉动软组织肌肉容易造成肌肉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撑开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的卡片与抱箍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撑杆1、齿条101、控制块2、第二通槽201、第三通孔202、齿轮203、第一转动杆204、第二把手205、第二转动杆206、传动杆207、传动副杆208、撑开臂3、套筒301、第一连接杆302、铰接件303、支撑件304、第一通孔305、第一通槽306、连接片307、第二通孔308、第二连接杆4、横杆401、升降杆5、第一把手501、第一撑开片601、第二撑开片602、第一卡条603、第二卡条604、第二螺纹孔605、卡片7、第三连接杆701、盲孔702、第四连接杆8、抱箍801、橡胶垫802、第一螺纹孔803、螺栓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撑开装置,包括撑杆1、安装在撑杆1上的撑开臂3和撑开片,撑开臂3包括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第一撑开臂螺纹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使得第一撑开臂的位置可以微调。撑杆1上开设有缺口,撑杆1在缺口位置一体成型有齿条101,第二撑开臂滑动安装在齿条101上,撑杆1上安装有控制块2,控制第二撑开臂在撑杆1上的移动距离。

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第一撑开臂包括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转动件包括套筒301和第一连接杆302,套筒301螺纹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第一连接杆302固定安装在套筒301上,第一连接杆302与铰接件303的一端铰接,铰接件303的另一端与支撑件304的一端铰接。通过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之间铰接,使支撑臂3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支撑件30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05,第一通孔305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槽306,第一通孔305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横杆401,横杆401的宽度尺寸与第一通槽306的宽度尺寸相同。第二连接杆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撑开片601,第一撑开片6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撑开片602,第一撑开片601与第二撑开片602呈直角。第二撑开片60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条603和第二卡条604,第一卡条603与第二卡条604呈直角。第一卡条603上滑动安装有卡片7,卡片7与第二撑开片602呈直角,卡片7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杆701,第三连接杆701上开设有盲孔702,盲孔702内穿设有第四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8的末端固定安装有抱箍801,抱箍801内壁固定设置有橡胶垫802,抱箍80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03,第一螺纹孔803内穿设有螺栓9,通过螺栓9使抱箍801夹紧。第二撑开片60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05,第二螺纹孔605内螺纹安装有升降杆5,升降杆5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把手501。升降杆5穿设在抱箍801之间,当需要调节卡片7的位置时,先调节好卡片7的位置,再通过螺栓9调节抱箍801,使抱箍801夹紧升降杆5,通过第三连接杆701和第四连接杆8的配合,从而使卡片7的位置固定,挡住侧面的软组织肌肉。当伤口切的较大时,第二撑开片602的宽度尺寸不够,将卡片7卡入第二卡条604,再通过升降杆5、抱箍801、第三连接杆701和第四连接杆8的配合,使卡片7呈180度安装在第二撑开片602上,增加第二撑开片602撑开的间距,使需要手术的部位充分暴露出来。

第二撑开臂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片307,连接片30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08。撑杆1上滑动安装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上开设有第二通槽201,控制块2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02,第三通孔202与第二通槽201连通。第三通孔202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04,第一转动杆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205,第一转动杆2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齿盘203,齿盘203与齿条101啮合,齿盘20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206,第二转动杆206上套设有传动杆207,传动杆207的末端一体成型有传动副杆208,传动副杆208卡设在第二通孔308内。转动第一转动杆204上的第二把手205,带动齿盘203在齿条101上转动,使控制块2沿齿条101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207移动,第二撑开臂沿齿条101方向移动,使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分开,使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二撑开片602卡住伤口的一端,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二撑开片602卡住伤口的另一端,使手术的部位充分暴露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将第一撑开臂安装在撑杆1的顶端,第二撑开臂安装在撑杆1的缺口处,由于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结构相同,且均由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之间铰接形构成,使得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手术区外调节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之间的间距,撑开臂铰接使得撑杆1的放置更方便、灵活,同时,由于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以及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卡在切开的肌肉里,避免由于撑开臂铰接造成转动件、铰接件303和支撑件304轴向移动,分别在第一撑开臂和第二撑开臂上安装好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使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位于伤口的首端,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位于伤口的尾端,使需要手术的部位暴露出来;当伤口较大时,两边的软组织肌肉会向中间挤压,将卡片7滑动安装在第一卡条603上,同时,将升降杆5旋转安装在第二螺纹孔605内,将第四连接杆8插在第一盲孔内,使第四连接杆8上的抱箍801夹紧升降杆5,从而固定卡片7,挡住侧面挤压而来的软组织肌肉,避免侧面的软组织肌肉挡住需要手术的地方;手术完成后,将第一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以及第二撑开臂上的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从伤口取出,再将螺栓9松开,使第四连接杆8上的抱箍801从升降杆5上取下,再取下卡片7,旋转第二连接杆4,使横杆401对准第一通槽306,取下第一撑开片601和第二撑开片602,再将控制块2向第一撑开臂方向调节,冲洗各个部件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