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1924发布日期:2020-09-29 09: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小鼠解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用小鼠因具有体型较小,利于饲养与操作的特点而成为体内实验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通常被用于进行药理、毒理、肿瘤、免疫、生化等相关实验操作。

涉及实验小鼠固定的实验通常需要有解剖台方可操作。但是,现有的商品化的动物解剖专用试验台的价格昂贵,且对安装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实验室占用空间较大,普适性较差。出于经费和实验空间的考虑,大多数实验室并未采购此类实验台,而是以一些简单的装置进行了替代,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先麻醉或者处死实验小鼠,将其以仰卧或者俯卧的姿势放置于一块白色的泡沫板上,接着用四个市售的注射器针头分别扎穿小鼠的四只爪子后扎入泡沫板以完成小鼠的位置固定,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上述固定方法的优势是固定用的泡沫板和针头的成本极低,且操作过程也非常便捷。但缺点也极为明显,首先,用注射器针头扎穿鼠爪以固定小鼠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实验动物伦理学的相关规定,其次,该类简易装置的适用性也有待提高,例如在进行血吸虫感染模型的小鼠解剖实验的时候,需要通过小鼠心脏灌流,即向小鼠心脏注射柠檬酸钠溶液,然后通过剪断小鼠的肝门静脉,使得血吸虫的成虫排出,进而进行计数;在这个实验中,注射柠檬酸钠溶液后,从小鼠肝门静脉处排出的废液都遗留在泡沫板上,一来会使解剖台过于潮湿,容易造成污染;二来废液无法排出,会聚积在小鼠腹腔内,影响解剖的视线,造成难以看清腹腔内部细小血管(如肝门静脉)的情况;再者因为泡沫板本身的重量较轻,在解剖过程中容易移动,影响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且从泡沫板上滴落至桌面上的废液也会在泡沫板移动的过程中大范围弄脏桌面,增加后续清洁难度;最后,残留在泡沫板的纹路缝隙内的残液也难以清除干净,持续使用容易出现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小鼠的解剖前固定,且解剖过程中的残液得到及时的疏通,不会影响实验操作的进行,稳定性高且易于后期清理。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包括底盘和固定在其内的解剖板,在解剖板的四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鼠爪固定装置,在解剖板的主解剖面上等距离分布数条内凹且沿解剖板宽度方向延伸的残液疏通槽,在底盘底面上设有一个出液口,出液口以塞头密封。

进一步地,鼠爪固定装置与解剖板上相应的连接拐角成45°设置,每个鼠爪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卡接板、夹子、连接绳、滑动条、延伸柱和卡接块,卡接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顶部,在卡接板上等距离分布数个卡接槽,固定块底端与解剖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水平分块底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在滑动条顶部与滑动槽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适配的滑动块,滑动块连接在滑动槽内且可沿其滑动,延伸柱底端与滑动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接块一端与延伸柱的顶部铰接连接,卡接块可向卡接板方向弯折后与卡接槽卡接固定,连接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条的底部、另一端与夹子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解剖板中央位置的主解剖面呈弧形并呈现从中间向两端倾斜的形状。

进一步地,残液疏通槽呈弧形并呈现从中间向两端倾斜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解剖板由亚克力板材制成。

进一步地,在底盘底部设有防滑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夹子由医疗用不锈钢或医疗用钴合金材料制成,在夹子的夹持端设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进行血吸虫感染模型的小鼠解剖实验时,注射柠檬酸钠溶液后,从小鼠腹腔内排出的废液可得到及时的疏散,解剖板面始终保持清爽,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观察视线;

2.通过可移动的鼠爪固定装置可实现不同体型的实验小鼠的解剖前固定,适用性更强;

3.导出的废液集中在底盘内部,不会污染桌面,便于后期集中处理;

4.解剖板与底盘固定,且底盘底部设有防滑橡胶垫,该装置在解剖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随意移动,有助于实验操作的精准进行;

5.解剖板以亚克力材料制成,相比于泡沫材料具有更易清洁的特性,在解剖完一只小鼠后只需简单冲洗并以70%酒精进行简单的喷涂消毒后即可进行下一只小鼠的解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底盘的轴侧示意图;

图3为底盘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解剖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鼠爪固定装置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鼠爪固定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1-底盘,2-解剖板,3-鼠爪固定装置,4-残液疏通槽,5-出液口,6-塞头;

11-防滑橡胶垫;

21-主解剖面;

31-固定块,32-卡接板,33-夹子,34-连接绳,35-滑动条,36-延伸柱,37-卡接块,38-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为了提高小鼠灌流解剖过程的便捷性和清洁度,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一种适用于小鼠灌流的解剖装置,包括底盘1和固定在其内的解剖板2,在底盘1底面上设有一个出液口5,出液口5以塞头6密封,底盘1主要用于收集残液,避免残液直接流到桌面上而大范围污染桌面,增加后续清洁难度,实验结束后将装置移至水槽处后将塞头6拔出即可排放废液并对底盘1进行清洗;解剖板2由亚克力板材制成,亚克力材料具有平整、无毒、便于清洁和使用寿命长的特性,不会干扰试验的进行,比泡沫材料更易清洁,在解剖完一只小鼠后只需简单冲洗并以70%酒精进行喷涂消毒后即可进行下一只小鼠的继续解剖,简化中间流程,便于实验进行。

在解剖板2的四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鼠爪固定装置3,鼠爪固定装置3与解剖板2上相应的连接拐角成45°设置,每个鼠爪固定装置3包括固定块31、卡接板32、夹子33、连接绳34、滑动条35、延伸柱36和卡接块37,卡接板32固定连接在固定块31的顶部,在卡接板32上等距离分布数个卡接槽38,固定块31底端与解剖板2固定连接,在固定块31的水平分块底面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动槽,滑动条35设在水平分块底部,在滑动条35顶部与滑动槽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适配的滑动块,滑动块连接在滑动槽内且可沿其滑动,延伸柱36底端与滑动条35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接块37一端与延伸柱36的顶部铰接连接,卡接块37可向卡接板32方向弯折后与卡接槽38卡接固定,连接绳34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条35的底部、另一端与夹子33固定连接。

在固定实验小鼠时,首先将小鼠的四爪分别用一个夹子33夹住,滑动滑动条35至小鼠四肢拉直后,将每个鼠爪固定装置上的卡接块37向该个装置上的卡接板32反向弯折至其卡接在合适的卡接槽38内后即完成相应鼠爪的位置固定工作。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大小体型的小鼠的夹紧固定,适用性更强。

在解剖板2的主解剖面21上等距离分布数条内凹内嵌于主解剖面21内部且沿解剖板2宽度方向延伸的残液疏通槽4,在进行心脏灌流的小鼠解剖实验时,向心脏注射柠檬酸钠溶液后,从小鼠腹腔内处排出的废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内凹的疏通槽内,得到及时的疏散,解剖板面始终保持清爽,不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观察视线。

主解剖面21和残液疏通槽4均呈弧形并呈现从中间向两端倾斜的形状以便于残液能更快的流入底盘内,保持解剖面的清洁,出于解剖过程小鼠置放稳定性方面的考虑,主解剖面21的弧度无需太大,只要呈现一定弧度方便液体外流即可。

鼠爪固定装置3上所用到的夹子33由医疗用不锈钢或医疗用钴合金材料制成,医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夹子无毒,不干扰试验的进行,在夹子33的夹持端设有橡胶垫片,可在夹持的过程中对小鼠的接触部位进行保护。

连接绳34可选用细的塑胶绳,不受废液影响,不易滋生细菌,经久耐用且易清洗。

在底盘1底部设有防滑橡胶垫11,在防滑橡胶垫底部设有防滑凸棱,凸棱的截面形状可为三角形也可为梯形,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起到较为理想的防滑效果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