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倒转术后固定腹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825发布日期:2020-11-06 13:23阅读:10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倒转术后固定腹绑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倒转术后固定腹绑带。



背景技术:

传统外倒转术后固定腹带,仅为一条普通腹带及两块毛巾组合而成,毛巾作为臀位外倒转术后固定胎头使用,防止倒转后的胎儿又复位。腹带是绑住腹部及毛巾,固定整个腹部。所以对于传统腹带的使用操作相对繁琐,操作过程需多人配合,且时有固定位置不够精准,不够牢固,毛巾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脱落后无法迅速重新绑好,并且腹带毛巾多由个人购买,材质不一,存在过敏风险。多头腹带,原理与传统固定腹带类似,用纱布将两块毛巾多层捆绑固定,较传统腹带更为牢固,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舒适性差,拆卸麻烦,毛巾材质缺陷依旧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外倒转术后固定腹绑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外倒转术后固定腹绑带,包括在首尾可连接的带体、两个设于所述带体上并可在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距离可调节的软垫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带体和软垫体的连接结构,所述软垫体可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移动或可在带体上多个位置定点定位,两个软垫体之间形成夹固腔道。

本申请通过软垫体形成的夹固腔道将术后的胎头进行固定,且本申请的腹绑带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使用时只需调节垫体的位置,即可解决传统腹带和多头腹带在实际操作中的繁琐步骤,达到快速精准固定胎头的效果。软垫体可由纯棉布制作,里面放置婴儿枕的棉芯,质地柔软,舒适,透气性强,不易引起过敏。

作为优选,所述带体包括与所述软垫体连接的且位于带体一端的主带段、位于带体的另一端且通过带面上的连接部件与所述主带段可拆卸地连接的定位带段、设于主带段和定位带段之间的带围段,所述连接部件为分别设于所述主带段外表面和定位带段内表面上的子母贴。

上述结构的设置,软垫体主要集中在带体首尾连接的端部,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带体上并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套接带以及设于所述软垫体上且套设于所述套接带上并可沿套接带长度方向移动的垫套带,所述套接带设于所述带体的内侧,所述垫套带设于所述软垫体的外侧。

通过上述简易的带与带之间的套接方式将软垫体可调节地设在带体上,操作简便又安全,可随时松解,随时重新固定,方便临床及个人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带围段两端分别通过一段弹性带与所述主带段和定位带段连接或所述带围段为弹性带段,所述弹性透气带至少包括两条沿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弹性单带,相邻所述弹性单带之间形成透气空隙。上述结构使得带体调节更方便、使用更舒适,减少了两侧腰部的束缚感。

作为优选,所述带围段通过内部填充至少内侧凸起有托腰垫部;或所述带围段内侧设有托腰垫,所述托腰垫外侧位于所述带围段和托腰垫之间设有沿带体长度方向可拆卸地设置的托护板,所述托护板为弹性塑料托护板,所述托护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托腰垫的长度且托腰垫两端超出所述托护板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带围段内侧或托腰垫外侧设有长条状的带兜,所述托护板插设于所述带兜内,所述托护板两端呈光滑的圆弧状。

弹性塑料托护板可根据其韧性弯折,配合托腰垫可以很好地对腰部进行支撑托护,同时又不会硌到身体,保证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软垫体上至少用于形成所述夹固腔道的道壁的侧边为内凹的弧形壁。

软垫体有一定的曲线弧度可以更好的将胎头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主带段上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开设有使内、外侧相通的穿出通道,所述软垫体外侧还固连有可穿过穿出通道扣压在所述主带段外表面的子母贴上的防移位牵制条,所述防移位牵制条沿所述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防移位牵制条为塑料细圆条。

防移位牵制条夹在子母贴之间进行进一步定位保护。防移位牵制条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软垫体不易移动,同时也也保证软垫体微转动时在防移位牵制条不移动的前提下也不会因为扭转硌到身体。

作为优选,所述防移位牵制条包括连接软垫体的连接头、折弯连接于连接头上并设于主带段外侧的主条段、由主条段外端向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弧形弯曲形成的止位弯头,所述软垫体的两侧超出所述防移位牵制条的两侧端,所述主带体上至少对称开设有两条穿出通道,所述软垫体上对应地设有两条所述主条段相向设置的防移位牵制条,所述主条段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角度小于或等于90度。

防移位牵制条具有柔韧性,止位弯头可以更好地抵住被向外推的力,确保在绑好后软垫体被防移位牵制条更有效地牵制不易移位。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沿带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开设置的多个布兜,所述软垫体插设于所述布兜内。

软垫体可以是通过套接带与垫套带的连接方式随机移位。也可以选用可多点定位式的方式。只是上述布兜多点定位式的方式中软垫体之间的间距选择性相对少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软垫体形成的夹固腔道将术后的胎头进行固定,且本申请的腹绑带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使用时只需调节垫体的位置,即可解决传统腹带和多头腹带在实际操作中的繁琐步骤,达到快速精准固定胎头的效果。软垫体可由纯棉布制作,里面放置婴儿枕的棉芯,质地柔软,舒适,透气性强,不易引起过敏。

2、本申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3、传统的腹带加毛巾一般倒转成功后第二天拆除,本申请腹绑带可以带回家一直使用,更有效的避免倒转后胎位的复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实施例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八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外倒转术后固定腹绑带,包括在首尾可连接的带体1、两个设于所述带体上并可在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的相对距离可调节的软垫体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带体和软垫体的连接结构,所述软垫体可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移动或可在带体上多个位置定点定位,两个软垫体之间形成夹固腔道。

本申请通过软垫体形成的夹固腔道将术后的胎头进行固定,且本申请的腹绑带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使用时只需调节垫体的位置,即可解决传统腹带和多头腹带在实际操作中的繁琐步骤,达到快速精准固定胎头的效果。软垫体可由纯棉布制作,里面放置婴儿枕的棉芯,质地柔软,舒适,透气性强,不易引起过敏。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带体包括与所述软垫体连接的且位于带体一端的主带段11、位于带体的另一端且通过带面上的连接部件与所述主带段可拆卸地连接的定位带段12、设于主带段和定位带段之间的带围段13,所述连接部件为分别设于所述主带段外表面和定位带段内表面上的子母贴。上述结构的设置,软垫体主要集中在带体首尾连接的端部,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和调节。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带体上并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套接带14以及设于所述软垫体上且套设于所述套接带上并可沿套接带长度方向移动的垫套带21,所述套接带设于所述带体的内侧,所述垫套带设于所述软垫体的外侧。通过上述简易的带与带之间的套接方式将软垫体可调节地设在带体上,操作简便又安全,可随时松解,随时重新固定,方便临床及个人使用。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带围段两端分别通过一段弹性带15与所述主带段和定位带段连接或所述带围段为弹性带段,所述弹性透气带至少包括两条沿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弹性单带,相邻所述弹性单带之间形成透气空隙。上述结构使得带体调节更方便、使用更舒适,减少了两侧腰部的束缚感。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带围段通过内部填充至少内侧凸起有托腰垫部131;或所述带围段内侧设有托腰垫3,所述托腰垫外侧位于所述带围段和托腰垫之间设有沿带体长度方向可拆卸地设置的托护板31,所述托护板为弹性塑料托护板,所述托护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托腰垫的长度且托腰垫两端超出所述托护板的两端。托腰垫和带围段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固连在一起。

所述带围段内侧或托腰垫外侧设有长条状的带兜,所述托护板插设于所述带兜内,所述托护板两端呈光滑的圆弧状。弹性塑料托护板可根据其韧性弯折,配合托腰垫可以很好地对腰部进行支撑托护,同时又不会硌到身体,保证舒适性。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软垫体上至少用于形成所述夹固腔道的道壁的侧边为内凹的弧形壁。软垫体有一定的曲线弧度可以更好的将胎头固定。在软垫体设计时可以直接设计成一个类似于腰形的小枕头状,两侧内凹使用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更加舒适。

实施例七: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主带段上沿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开设有使内、外侧相通的穿出通道111,所述软垫体外侧还固连有可穿过穿出通道扣压在所述主带段外表面的子母贴上的防移位牵制条22,所述防移位牵制条沿所述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防移位牵制条为塑料细圆条。

防移位牵制条夹在子母贴之间进行进一步定位保护。防移位牵制条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软垫体不易移动,同时也也保证软垫体微转动时在防移位牵制条不移动的前提下也不会因为扭转硌到身体。

实施例八: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防移位牵制条包括连接软垫体的连接头221、折弯连接于连接头上并设于主带段外侧的主条段222、由主条段外端向所述带体长度方向弧形弯曲形成的止位弯头223,所述软垫体的两侧超出所述防移位牵制条的两侧端,所述主带体上至少对称开设有两条穿出通道,所述软垫体上对应地设有两条所述主条段相向设置的防移位牵制条,所述主条段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角度小于或等于90度。

防移位牵制条具有柔韧性,止位弯头可以更好地抵住被向外推的力,确保在绑好后软垫体被防移位牵制条更有效地牵制不易移位。

实施例九: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沿带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开设置的多个布兜,所述软垫体插设于所述布兜内。软垫体可以是通过套接带与垫套带的连接方式随机移位。也可以选用可多点定位式的方式。只是上述布兜多点定位式的方式中软垫体之间的间距选择性相对少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