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898发布日期:2020-09-29 09: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术后锻炼器。



背景技术: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

因此在术后人员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康复修养或康复锻炼,其中病人在进行腿部康复锻炼时,大多都煅炼器都需要人员走一步在用手挪一步煅炼器,这种煅炼器病人在使用时经常会用手臂进行支撑,从而不能很好的达到锻炼的作用,并且在锻炼中来回移动煅炼器往往给病人增加负担,因此病人的锻炼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锻炼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术后锻炼器,包括稳定板、主支撑柱、车轮与副支撑柱,所述稳定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稳定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矩形块,所述稳定矩形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弹性带,所述主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弹性带,所述主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稳定柱,所述辅助稳定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车轮主连接板,所述车轮主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车轮副连接板,所述车轮副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稳定板的表面焊接有副支撑柱。

可选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桶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休息板。

可选的,所述休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的材质为针织。

可选的,所述休息板的一侧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的内壁通过辅助弹簧活动连接有固定半圆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固定半圆块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扇形槽,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卡板,所述转动卡板与第一转轴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转动卡板与扇形槽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主弹性带与副弹性带的材质均为针织,所述副弹性带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粘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后锻炼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术后锻炼器,通过稳定矩形块、副弹性带、辅助稳定柱与车轮的设置,病人在使用该术后锻炼器时,可以把该术后锻炼器通过副弹性带固定在病人的腰部,从而方便病人在走动时跟随病人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因为车轮能够大大去除人员走动的负担,同时人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扶着该术后锻炼器,因此使车轮进入到辅助稳定柱内,从而能够大大避免危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形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半圆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稳定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定板;2、主支撑柱;3、辅助稳定柱;4、稳定矩形块;5、主弹性带;6、副弹性带;7、滑槽;8、副支撑柱;9、滑块;10、软垫;11、连接块;12、休息板;13、第一转轴;14、车轮主连接板;15、弹簧;16、车轮副连接板;17、车轮;18、固定半圆块;19、转动卡板;20、扇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术后锻炼器,包括稳定板1、主支撑柱2、车轮17与副支撑柱8,稳定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柱2,主支撑柱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9,在短时间的锻炼时可以根据病人的选择进行拆装,稳定板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矩形块4,稳定矩形块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弹性带5,主弹性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弹性带6,主支撑柱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稳定柱3,辅助稳定柱3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车轮主连接板14,车轮主连接板14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5活动连接有车轮副连接板16,车轮副连接板16的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车轮17;

为了能够保护人员在走动中可以受到保护,所以设置了稳定矩形块4、副弹性带6、辅助稳定柱3与车轮17,病人在使用该术后锻炼器时,可以把该术后锻炼器通过副弹性带6固定在病人的腰部,从而方便病人在走动时跟随病人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因为车轮17能够大大去除人员走动的负担,同时人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扶着该术后锻炼器,因此使车轮进入到辅助稳定柱3内,从而能够大大避免危险的发生;

稳定板1的表面焊接有副支撑柱8,滑块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一侧桶过第一转轴13活动连接有休息板12,病人在运动感到劳累时,可以放下休息板12坐在上面进行休息,休息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10,增加坐在休息板12上面的舒适度,软垫10的材质为针织,休息板12的一侧开设有稳定槽,稳定槽的内壁通过辅助弹簧活动连接有固定半圆块18,连接块1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固定半圆块18相适配,能够大大去除休息板12自然滑动的情况,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扇形槽20,第一转轴1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卡板19,转动卡板19与第一转轴1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转动卡板19与扇形槽20相适配,主弹性带5与副弹性带6的材质均为针织,副弹性带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粘贴。

综上所述,该术后锻炼器,使用时,人员在运动中感到劳累时,可以把休息板12放下来,从而可以坐在上面进行休息,通过稳定矩形块4、副弹性带6、辅助稳定柱3与车轮17的设置,病人在使用该术后锻炼器时,可以把该术后锻炼器通过副弹性带6固定在病人的腰部,从而方便病人在走动时跟随病人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因为车轮17能够大大去除人员走动的负担,同时人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扶着该术后锻炼器,因此使车轮进入到辅助稳定柱3内,从而能够大大避免危险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术后锻炼器,包括稳定板(1)、主支撑柱(2)、车轮(17)与副支撑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柱(2),所述主支撑柱(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稳定板(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矩形块(4),所述稳定矩形块(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弹性带(5),所述主弹性带(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弹性带(6),所述主支撑柱(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稳定柱(3),所述辅助稳定柱(3)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车轮主连接板(14),所述车轮主连接板(14)的下表面通过弹簧(15)活动连接有车轮副连接板(16),所述车轮副连接板(16)的下表面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车轮(17),所述稳定板(1)的表面焊接有副支撑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的一侧桶过第一转轴(13)活动连接有休息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10),所述软垫(10)的材质为针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板(12)的一侧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的内壁通过辅助弹簧活动连接有固定半圆块(18),所述连接块(1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固定半圆块(18)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1)的内部开设有扇形槽(20),所述第一转轴(1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卡板(19),所述转动卡板(19)与第一转轴(13)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转动卡板(19)与扇形槽(20)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性带(5)与副弹性带(6)的材质均为针织,所述副弹性带(6)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粘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锻炼器,包括稳定板、主支撑柱、车轮与副支撑柱,所述稳定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稳定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稳定矩形块。该术后锻炼器,通过稳定矩形块、副弹性带、辅助稳定柱与车轮的设置,病人在使用该术后锻炼器时,可以把该术后锻炼器通过副弹性带固定在病人的腰部,从而方便病人在走动时跟随病人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因为车轮的设置能够大大去除人员走动的负担,同时人员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可以扶着该术后锻炼器,因此使车轮进入到辅助稳定柱内,从而能够大大避免危险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龚祖华;李淑纯;刘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01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