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2118发布日期:2020-11-10 12:2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

心脑血管科医生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病人躺在诊疗床上,现有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移动不便,床板角度不可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安装板和床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滑动连接,固定板的下表面铰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滑块的下表面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下端与活动杆的中部铰接,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固定板的上方设有床板,床板的左端与安装板的顶部铰接,固定板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的顶端与床板的下表面铰接,固定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检测仪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共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机构为电动液压伸缩缸。

更进一步地: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滑轨。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头枕。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病人平躺在床板上,头枕可以根据病人需求调节位置,十分方便,通过控制第二伸缩机构伸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病人身体的倾斜角,通过设置可以升降的万向轮,可以方便地推动本装置移动位置,解决了现有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移动不便,床板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实施例1中床板的立体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固定板;2-支撑板;3-第一伸缩机构;4-滑块;5-活动杆;6-连杆;7-万向轮;8-安装板;9-床板;10-第二伸缩机构;11-检测仪器;12-滑轨;13-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2、安装板8和床板9,固定板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共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固定板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机构3,第一伸缩机构3为电动液压伸缩缸,第一伸缩机构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顶部与固定板1的底部滑动连接,控制第一伸缩机构3伸缩,可以带动滑块4左右移动,固定板1的下表面铰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7,滑块4的下表面铰接有连杆6,连杆6的下端与活动杆5的中部铰接,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控制第一伸缩机构3伸长,带动活动杆5向竖直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7向下移动,当万向轮7与地面相接处时,顶起本装置,此时可以方便地推动本装置移动位置,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固定板1的上方设有床板9,床板9的左端与安装板8的顶部铰接,固定板1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伸缩机构10,第二伸缩机构10为电动液压伸缩缸,第二伸缩机构10的顶端与床板9的下表面铰接,控制第二伸缩机构10伸缩,可以带动床板9绕着安装板8的顶端转动,调节床板9的倾斜角,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病人身体的倾斜角,固定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检测仪器11,用于对病人进行检测。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床板9的上表面安装有滑轨12,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头枕13,病人平躺在床板9上,头部放置在头枕13上,头枕13可以滑动,根据病人需求调节位置,十分方便。

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病人平躺在床板9上,头部放置在头枕13上,头枕13可以滑动,根据病人需求调节位置,十分方便,当需要调节病人身体的倾斜角时,控制第二伸缩机构10伸缩,可以带动床板9绕着安装板8的顶端转动,调节床板9的倾斜角,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病人身体的倾斜角,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控制第一伸缩机构3伸长,带动活动杆5向竖直方向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7向下移动,当万向轮7与地面相接处时,顶起本装置,此时可以方便地推动本装置移动位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技术:
中固定板1、支撑板2、安装板8和床板9为现有技术的应用,活动杆、连杆、万向轮、第二伸缩机构、可以移动的头枕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移动不便,床板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包括固定板(1)、支撑板(2)、安装板(8)和床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2),固定板(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机构(3),第一伸缩机构(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顶部与固定板(1)的底部滑动连接,固定板(1)的下表面铰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7),滑块(4)的下表面铰接有连杆(6),连杆(6)的下端与活动杆(5)的中部铰接,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固定板(1)的上方设有床板(9),床板(9)的左端与安装板(8)的顶部铰接,固定板(1)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伸缩机构(10),第二伸缩机构(10)的顶端与床板(9)的下表面铰接,固定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检测仪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共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3)为电动液压伸缩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9)的上表面安装有滑轨(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2)上滑动连接有头枕(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心脑血管科诊疗床,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安装板和床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固定板的下表面铰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滑块的下表面铰接有连杆,连杆的下端与活动杆的中部铰接,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固定板的上方设有床板,床板的左端与安装板的顶部铰接,固定板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伸缩机构,病人平躺在床板上,头枕可以根据病人需求调节位置,十分方便,通过控制第二伸缩机构伸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病人身体的倾斜角,通过设置可以升降的万向轮,可以方便地推动本装置移动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纯;钟婧捷;司胜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晓纯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