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92233发布日期:2021-04-23 14:3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外科学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胸外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形成和发展大经历了1个世纪,同时也由点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又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独立体系。现代胸外科医师无需向先驱们那样艰难地探索某一种疾病与外科治疗的关系,先人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教训作出总结。
3.胸外科在抽取胸腔积液时会用到引流装置。然而,现有的引流装置体积略大,在不使用时或者存放时不方便进行收纳存放,会占用较多的空间,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引流装置体积略大,在不使用时或者存放时不方便进行收纳存放,会占用较多的空间,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底部固定连接与底座,所述储液袋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前后表面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两个第一铰接块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顶板前后表面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块,两个第二铰接块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两个第二支杆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第二支杆相背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设置有连杆,两个连杆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杆接触,两个连杆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第一支杆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连杆接触,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底部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固定块内腔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靠一侧位置套设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固定块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母,两个移动块相背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卡杆、卡块、移动块以及储液袋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灵活的进行组装折叠,对本装置的体积进行缩小,将本装置的体积压缩在最小形态,使得本装置更为小巧,不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方便使用者进行运输或者收纳存放,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8.图2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杆的剖视图;
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收纳后示意图。
11.图中:1、储液袋;2、底座;3、顶板;4、第一铰接块;5、第一支杆;6、第二铰接块;7、第二支杆;8、滑槽;9、连杆;10、滑块;11、固定块;12、卡杆;13、移动块;14、卡块;15、螺母;16、螺纹杆;17、进液管;18、弹簧;19、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1,储液袋1的底部固定连接与底座2,储液袋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底座2前后表面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4,两个第一铰接块4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杆5,顶板3前后表面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块6,两个第二铰接块6相背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7,两个第二支杆7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8,两个第二支杆7相背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设置有连杆9,两个连杆9相对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杆5接触,两个连杆9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两个第一支杆5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顶部与连杆9接触,固定块1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连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12,卡杆12的底部贯穿固定块11并延伸至其内部,固定块11内腔的靠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杆19,滑杆19的靠一侧位置套设有移动块13,两个移动块13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4,两个固定块11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螺母15,两个移动块13相背一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6。
14.本实用新型中:储液袋1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连通有进液管17,两个进液管17为左右对称设计;通过进液管17的设置,方便液体流进储液袋1的内部。
15.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滑块10相对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8的内部且与滑槽8的内壁接触,滑块10与滑槽8之间滑动连接;通过滑块10和滑槽8的设置,使得连杆9可以进行滑动。
16.本实用新型中: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的顶部与滑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8的设置,能够带动连杆9进行复位。
17.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卡块14相背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卡杆12并延伸至其内部,卡块14与卡杆12卡接;通过卡块14和卡杆12的设置,对连杆9进行限位。
18.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螺纹杆16相背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11和两个螺母15并延伸至螺母15的外部,螺纹杆16与螺母15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16和螺母15的设置,将连杆9锁紧。
19.工作原理:对本装置进行组装收纳时,使用者先将螺母15从螺纹杆16上拧出,之后使用者推动螺纹杆16进行移动,通过螺纹杆16移动带动滑杆19上的移动块13移动,通过移动块13移动带动卡块14从卡杆12内移出,解除对连杆9的限位,连杆9失去限位后,在弹簧18的带动下向上回缩进行复位,复位之后,使用者分别转动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7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7分别与顶板3和底座2上设置的磁块进行接触(图4中所示),从而将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7进行限位,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7为铁制,之后使用者将顶板3与底座2对齐,再将顶板3向下移动,使得储液袋1进行折叠。
20.综上所述:该便于组装的胸外科用引流装置,通过第一支杆5、第二支杆7、卡杆12、卡块14、移动块13以及储液袋1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灵活的进行组装折叠,对本装置的体积进行缩小,将本装置的体积压缩在最小形态,使得本装置更为小巧,不会占用较大的储存空间,方便使用者进行运输或者收纳存放,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体积略大,在不使用时或者存放时不方便进行收纳存放,会占用较多的空间,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