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208发布日期:2020-12-04 15:1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伤口渗液最常见的原因是伤口感染,以及脂肪液化。如果渗液较少,可勤换外边的纱布,保证切口干燥;如果渗液仍然较多,通常需要拆除伤口的缝线,敞开伤口,充分引流。但现有的负压装置多需要消耗电源,结构也相对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包括针筒、推杆和活动安装在针筒上用于防止推杆轴向移动的限位装置;

所述推杆前端连接活塞,活塞装于针筒内与针筒密封配合;推杆后端连接手柄,推杆的外侧壁上沿轴向同轴设有多个环形齿;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可卡入环形齿齿槽中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装在针筒的相对侧。

进一步的,限位板具有与推杆外壁适配的弧形开口。

其中,针筒后端有两个径向的扳指板,两个扳指板位于针筒的相对侧,两个限位板分别装在其中一个扳指板上。

进一步的,限位板通过销轴与针筒转动连接,销轴与推杆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限位板的自由端有一凸起,另一个限位板的自由端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缺口;

当旋转两个限位板至卡在环形齿齿槽中时,所述凸起卡入所述缺口中。

进一步的,限位装置还包括夹板,限位板相对于夹持端的另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夹板有与针筒外壁适配的半圆缺口;

当夹板旋转至夹紧针筒时,限位板与推杆分离。

或者,所述限位板装在针筒的径向滑槽中,在外力作用下限位板可沿径向滑槽径向滑动,径向滑槽的长度不小于环形齿的齿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空针进行改进,利用空针管产生持续负压进行引流,价格便宜、利于携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外科局部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限位装置限位时实施例一的三维图;

图2是使用限位装置限位时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使用限位装置限位时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剖视图;

图5是限位装置未限位时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三维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包括针筒1、推杆3和活动安装在针筒1上用于防止推杆3轴向移动的限位装置7。

推杆3前端连接活塞2,活塞2装于针筒1内与针筒1密封配合;推杆3后端连接手柄,推杆3的外侧壁上沿轴向同轴设有多个环形齿31;环形齿31的齿形可为锯齿、三角齿、梯形齿、圆弧齿等。

限位装置7包括一对可卡入环形齿31齿槽中的限位板71,两个限位板71分别装在针筒1的相对侧。限位板71具有与推杆3外壁适配的弧形开口。

针筒1后端有两个径向的扳指板4,两个扳指板4位于针筒1的相对侧,两个限位板71分别装在其中一个扳指板4上。

本实施例中限位板7通过销轴5与扳指板4转动连接,销轴5与推杆3的轴线垂直。

为避免限位板71意外脱出,可将限位板71的厚度设计与齿槽宽度相当,二者间靠摩擦力实现相对固定。或者,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限位板71的c型臂的两自由端有一小凸起73,在另一个限位板71的c型臂的两自由端有与小凸起73适配的小缺口74。需要限位时,旋转两个限位板71至卡在齿槽中;与此同时,小凸起73也顺势卡入小缺口74中。在限位状态时,由于受到环形齿31的同向力,两个限位板71不易分开。解锁时,转动两个限位板71,小凸起73也顺势脱离小缺口74,实现解锁。

为方便转动限位板7,限位装置7还包括夹板72,限位板7相对于夹持端的另一端与夹板72连接,限位板7与夹板72一体制造。限位装置7通过直杆6与扳指板4连接,直杆6一端与扳指板4通过销轴5转动连接,直杆6另一端与限位装置7固接。夹板72可作为施力手持部件以便于转动限位板7。

如图1、2、3所示,当需要限制推杆3轴向移动时,转动限位装置7使限位板71卡入环形齿31的齿槽中,由于限位板71对环形齿31的阻挡作用,使推杆3及活塞2无法向前移动,进而保持针筒1内的负压状态。

当需要推拉推杆3时,反向转动限位装置7,使限位板71从环形齿31中脱出即可。

为了避免限位装置7影响推拉操作,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本实施例在夹板72上设计了与针筒1外壁适配的半圆缺口。如图5所示,当不需要锁紧推杆3时,可将限位装置7翻转180度使夹板72夹紧在针筒1上,此时,限位板71与推杆3分离。当然,也可在其中一个夹板72的c型臂的两自由端有一小凸起73,在另一个夹板72的c型臂的两自由端有与小凸起73适配的小缺口74。当转动夹板72至夹在针筒1上时,其中一个夹板72上的小凸起73也顺势卡入另一个夹板72的小缺口74中;反向转动两个夹板72,小凸起73也顺势脱离小缺口74。

使用时,回抽推杆3,然后利用限位板71限制推杆3轴向移动,从而使针筒1内保持负压状态,从而可进行负压引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或者,限位板7装在针筒1的径向滑槽8中,在外力作用下限位板7可沿径向滑槽8径向滑动,径向滑槽8的长度不小于环形齿31的齿高。

本实施例通过径向滑动限位板7来锁紧或解锁推杆3。限位板7与径向滑槽8过盈配合,二者之间靠摩擦力保持相对静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靠机械结构产生负压,成本低廉。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推杆和活动安装在针筒上用于防止推杆轴向移动的限位装置;

所述推杆前端连接活塞,活塞装于针筒内与针筒密封配合;推杆后端连接手柄,推杆的外侧壁上沿轴向同轴设有多个环形齿;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可卡入环形齿齿槽中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装在针筒的相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具有与推杆外壁适配的弧形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针筒后端有两个径向的扳指板,两个扳指板位于针筒的相对侧,两个限位板分别装在其中一个扳指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通过销轴与针筒转动连接,销轴与推杆的轴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限位板的自由端有一凸起,另一个限位板的自由端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缺口;

当旋转两个限位板至卡在环形齿齿槽中时,所述凸起卡入所述缺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还包括夹板,限位板相对于夹持端的另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夹板有与针筒外壁适配的半圆缺口;

当夹板旋转至夹紧针筒时,限位板与推杆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装在针筒的径向滑槽中,在外力作用下限位板可沿径向滑槽径向滑动,径向滑槽的长度不小于环形齿的齿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控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针筒、推杆和活动安装在针筒上用于防止推杆轴向移动的限位装置;所述推杆前端连接活塞,活塞装于针筒内与针筒密封配合;推杆后端连接手柄,推杆的外侧壁上沿轴向同轴设有多个环形齿;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对可卡入环形齿齿槽中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装在针筒的相对侧。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空针进行改进,利用空针管产生持续负压进行引流,价格便宜、利于携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外科局部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技术研发人员:曾婷;白沅艳;山玉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